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7819发布日期:2019-05-11 00:2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固定于母线使用,并且为能够与配 合侧连接器配合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两个母线的电接线盒。

参照图23,专利文献1的电接线盒包括上部壳体910、下部壳体 920和两个母线930。母线930分别设置在上部壳体910和下部壳体 920。在母线930安装有连接端子(雌-雄端子940和雄-雌端子950)。 连接端子用于与熔断器、继电器和连接器等连接对象物(未图示)连 接。而且,在上部壳体910和下部壳体920分别形成有分别具有与连 接对象物对应的形状的各种连接部。例如,在下部壳体920,作为与连 接器的连接部形成有连接器安插部960。在连接器安插部960的内部配 置有两个雄-雌端子95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19394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电接线盒需要与连接对象物相匹配地改变上部壳体 910或下部壳体920的形状。此外,需要在母线930安装与连接对象物 对应的连接端子。因此,将连接对象物根据需要与母线930连接并不 容易。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利用配合侧连接器 与连接对象物连接,并且能够容易地固定于母线。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固定于包括具 有彼此不同的电位的第1母线和第2母线的两个母线,能够在被固定 于上述母线的固定状态下沿着配合方向与配合侧连接器配合。上述连 接器具有由绝缘体构成的收纳部件和包括第1接触件和第2接触件的 两个接触件。上述收纳部件具有在与上述配合方向正交的规定方向上 彼此位于相反侧的第1面和第2面。在上述收纳部件中,以在与上述 配合方向和上述规定方向的两者正交的节距方向上排列的方式收纳上 述接触件。上述接触件分别具有形成有螺纹孔的螺纹固定部。在上述 固定状态下,上述第1接触件的上述螺纹固定部在上述规定方向上位 于与上述第1面相同的位置,或者在上述规定方向上超过上述第1面 突出到外部,上述第2接触件的上述螺纹固定部在上述规定方向上位 于与上述第2面相同的位置,或者在上述规定方向上超过上述第2面 突出到外部。在上述固定状态下,上述第1接触件通过被插入到上述 螺纹孔的第1螺栓被螺纹固定于上述第1母线,上述第2接触件通过 被插入到上述螺纹孔的第2螺栓被螺纹固定于上述第2母线。在上述 固定状态下,上述第1接触件的上述螺纹固定部与上述第1母线直接 接触,上述第2接触件的上述螺纹固定部与上述第2母线直接接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连接器能够与配合侧连接器配合。因此,连接器能 够通过将连接对象物与配合侧连接器连接而经由配合侧连接器与连接 对象物连接。此外,连接器具有设置有螺纹孔的接触件。接触件能够 通过被插入至螺纹孔的螺栓被螺纹固定于母线。因此,连接器能够通 过将接触件螺纹固定于母线这样简单的方法而容易地固定于母线。

参照附图对下述的最佳实施方式的说明进行研究,由此应正确地 理解本发明的目的,且对其结构更加完整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器和母线的立体图。此 处,各连接器分别处于被固定于第1母线和第2母线的固定状态。

图2是表示图1的多个连接器和母线的立体图。此处,各连接器 分别位于第2母线上,但是并未被固定于第1母线和第2母线中的任 一母线。

图3是表示图1的多个连接器和母线的正面图。

图4是表示图2的多个连接器和母线的底面图。

图5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的连接器的收纳部件的主部的下方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6的连接器的第1接触件的两个接触部件的上方立 体图。此处,将组合接触部件而形成第1接触件时的上侧的接触部件 的轮廓以虚线描绘。

图9是表示图8的接触部件的下方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6的连接器的辅助弹簧的上方立体图。此处,将安 装有辅助弹簧的第1接触件的上侧的接触部件的端部以虚线描绘。

图11是表示图10的辅助弹簧的下方立体图。此处,将安装有辅 助弹簧的下侧的接触部件的端部以虚线描绘。

图12是表示图6的连接器的收纳部件的副部和螺母的上方立体 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副部的下方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的上面图。

图15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的底面图。

图16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的正面图。

图17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的背面图。

图18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的侧面图。此处,将第1接触件的螺纹 固定部的一部分和第2接触件的螺纹固定部的一部分放大,与母线的 轮廓一起描绘在虚线圆内。

图19是将图14的连接器沿XIX-XIX线表示的截面图。此处,将 固定连接器的第1母线的轮廓和配合侧连接器的端部的轮廓以虚线描 绘。此外,将副部的卡合部的附近(以虚线包围的部分)放大描绘。

图20是将图14的连接器沿XX-XX线表示的截面图。此处,将固 定连接器的母线的轮廓和第1螺栓的轮廓以虚线描绘。

图21是将图18的连接器沿XXI-XXI线表示的截面图。

图22是表示图19的连接器的変形例的一部分的截面图。此处, 将连接器的插口触点部的附近(以虚线包围的部分)放大描绘。此外, 将配合侧连接器的配合侧接触件的端部的轮廓以一点划线和二点划线 描绘。

图23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电接线盒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多样的变形和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作 为其一例,以下对附图所示那样的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 图和实施方式并不将本发明限定于此处所公开的特定的方式,而在其 对象中包括所附的权利请求保护的范围所明示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例、均等物、替代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能够固定于两 个母线60。母线60由具有彼此不同的电位的第1母线60F和第2母线 60S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母线60与AC-DC转换器(未图示)连 接,两个母线60间的电位差为12V。但是,各母线60也可以分别具 有任意的电位。

如从图1至图4所能够理解的那样,母线60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和尺寸。具体而言,母线60具有与XY平面平行的平板形状。此外, 母线60沿节距方向(Y方向)长长地延伸。但是,母线60也可以以 与此不同的方式配置。例如,母线60也可以与XZ平面平行地配置而 沿Z方向长长地延伸。此外,母线60只要在规定方向(Z方向,上下 方向)夹着连接器10将其固定,就可以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形状。 例如,母线60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各个母线60分别形成有多个固定孔62。固 定孔62是用于使螺栓70分别穿过的孔,在Z方向上贯通母线60。如 从图2至图4所能够理解的那样,在连接器10被固定于母线60的固 定状态下,第1母线60F的固定孔62在Y方向上的位置与第2母线 60S的固定孔62在Y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如图1至图3所示,螺栓70由第1母线60F中使用的第1螺栓70F 和第2母线60S中使用的第2螺栓70S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 螺栓70F和第2螺栓70S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但是,第1螺 栓70F和第2螺栓70S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尺寸。如图2所 示,本实施方式的螺栓70具有头部72和轴部74。轴部74从头部72 沿Z方向延伸。在XY平面中,头部72比固定孔62大,轴部74比固 定孔62小。

如从图19能够理解的那样,连接器10在被固定于母线60的固定 状态下能够与配合侧连接器80沿配合方向(X方向,前后方向)配合 (嵌合)。配合侧连接器80具有配合侧接触件82。配合侧接触件82 例如经由电缆(未图示)与电路基板(未图示)等连接对象物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配合侧连接器80为插头,配合侧接触件82为在X方向 上延伸的插头接触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为插座 (Receptacle)。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插头。换言之,也可以连 接器10为插头而配合侧连接器80为插座。

参照图5和图6,连接器10包括由绝缘体构成的收纳部件20、由 导电体构成的两个接触件30、两个辅助弹簧40和两个螺母50。本实 施方式的接触件30由第1接触件30F和第2接触件30S构成。此外, 本实施方式的收纳部件20包括彼此分体的一个主部20P和两个副部 20A。但是,连接器10也可以以与此不同的方式构成。例如,收纳部 件20的两个副部20A也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此外,收纳部件20也 可以包括主部20P和副部20A以外的部件。

如从图5和图7能够理解的那样,主部20P为收纳部件20的主要 部件。主部20P(收纳部件20)具有两个被安装面212、即在Z方向 上位于彼此相反侧的位置的第1面212F和第2面212S。各被安装面 212分别为与XY平面平行的水平面。如图1和图4所示,在固定状态, 第1面212F与第1母线60F的下表面(-Z侧的面)相对,第2面212S 与第2母线60S的上表面(+Z侧的面)相对。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主部20P的后端(-X侧端)形成有两个容 纳部230。容纳部230是用于分别容纳副部20A的空间,排列在Y方 向上。在各被安装面212分别形成有切口232和开口234。切口232 是从主部20P的后端向前方(+X方向)切出的切口,开口234是设置 在主部20P的后端附近的孔。如图7所示,在开口234的后端形成有 与X方向正交的卡合部(卡合面)236。

如图6所示,在第1面212F,切口232设置在与+Y侧的容纳部 230对应的位置,开口234设置在与-Y侧的容纳部230对应的位置。 如图7所示,在第2面212S,切口232设置在与-Y侧的容纳部230对 应的位置,开口234设置在与+Y侧的容纳部230对应的位置。换言之, +Y侧的开口234和-Y侧的开口234在Z方向上分别位于主部20P的 相反侧的位置,+Y侧的切口232和-Y侧的切口232在Z方向上分别 位于主部20P的相反侧的位置。容纳部230在Z方向的一侧与切口232 连通,在Z方向的另一侧与开口234连通。

如图7所示,在主部20P(收纳部件20)的第2面212S上形成有 止转部250。止转部250沿Y方向长长地延伸,在Z方向上向外侧(向 -Z方向)突出。在止转部250的后端形成有与X方向正交的面。

如图4所示,主部20P(收纳部件20)中位于比止转部250靠前 侧(+X侧)的部位(前侧部)在固定状态下位于XY平面的母线60 的外侧。参照图4和图19,该前侧部作为与配合侧连接器80配合的配 合部(嵌合部)240发挥作用。配合部240在X方向上位于比止转部 250靠配合侧连接器80一侧。此外,配合部240在固定状态下从母线 60向+X方向突出。

如图5和图7所示,配合部240包含向+X方向突出的四个突出部 242。如图5所示,在位于Y方向外侧的两个突出部242分别形成有锁 定部246。参照图19,在连接器10已与配合侧连接器80配合了的配 合状态,锁定部246将配合侧连接器80的被锁定部(未图示)锁定, 维持配合状态(嵌合状态)。但是,连接器10也可以不具有锁定部246。

如图19至图21所示,在主部20P的内部,形成有与容纳部230 (参照图7)分别对应的两个收纳部220。收纳部220是用于分别收纳 两个接触件30的空间,在Y方向上排列。根据本实施方式,收纳部 220被分隔壁214(参照图14和图15)彼此分隔。收纳部220在后侧 (-X侧)与容纳部230(参照图7)分别连通。如图21所示,各收纳 部220分别在前侧在两个突出部242的内部延伸。参照图19,在各个 突出部242的前端,分别形成有与收纳部220连通的开口244。如图5 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口244在Y方向上延伸。

参照图19至图21,在收纳部220设置有上侧(+Z侧)和下侧(-Z 侧)的支承壁222、中间壁224、前端壁226和侧壁228。如图19所示, 支承壁222与XY平面平行地延伸,规定收纳部220的上端(+Z侧的 端)和下端(-Z侧的端)。如图21所示,侧壁228从中间壁224向前 端壁226延伸。如图19所示,中间壁224在上侧的支承壁222与下侧 的支承壁222之间与YZ平面平行地延伸。如图21所示,中间壁224 在Y方向上位于两个突出部242之间,在X方向上位于配合部240的 后端附近。前端壁226位于收纳部220的前端。

如图6所示,各接触件30分别由接触部件310和接触部件350构 成。在第1接触件30F,接触部件350配置在接触部件310之上(+Z 侧),在第2接触件30S,接触部件350配置在接触部件310之下(-Z 侧)。换言之,第2接触件30S具有将第1接触件30F上下(在Z方向 上)倒翻的形状。除了上述的不同点,第1接触件30F与第2接触件 30S具有相同结构。因此,以下的关于第1接触件30F的结构的说明通 过将关于Z方向的描述的上下反转,从而关于第2接触件30S成立。 此外,以下的关于接触件30的说明对第1接触件30F和第2接触件30S 分别成立。

如从图8和图9能够理解的那样,第1接触件30F的接触部件310 和接触部件350通过将金属板分别弯折而形成,具有分别对应的部位。 详细而言,接触部件310具有螺纹固定部312、连结部316、两个支承 部320和两个弹簧部340有,接触部件350具有螺纹固定部352、连结 部356、两个支承部360和两个弹簧部380。

螺纹固定部312除了在Y方向上比螺纹固定部352稍大以外,具 有与螺纹固定部352相同的形状和尺寸。螺纹固定部312和螺纹固定 部352分别具有与XY平面平行的平板形状。在螺纹固定部312形成 有螺纹孔314,在螺纹固定部352形成有螺纹孔354。螺纹孔314和螺 纹孔354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和尺寸。螺纹孔314和螺纹孔354在Z 方向上分别贯通螺纹固定部312和螺纹固定部352。

连结部316将螺纹固定部312与支承部320连结,连结部356将 螺纹固定部352与支承部360连结。连结部316从螺纹固定部312向 下方(-Z方向)大幅延伸后向前方延伸至支承部320。另一方面,连 结部356从螺纹固定部352向斜下方稍微延伸后向前方延伸至支承部 360。

支承部320从连结部316向前方延伸,支承部360从连结部356 向前方延伸。在Y方向上,连结部316的前端位于支承部320之间, 连结部356的前端位于支承部360之间。换言之,连结部316的前端 在支承部320之间沿Y方向延伸,连结部356的前端在支承部360之 间沿Y方向延伸。

弹簧部340分别从支承部320延伸。各弹簧部340分别向上方(+Z 方向)和后方(-X方向)弯折。同样,弹簧部380分别从支承部360 延伸。各弹簧部380分别向下方和后方弯折。在弹簧部340各自的上 端形成有插口触点部(插座触点部)342,在弹簧部380各自的下端形 成有插口触点部382。

如从图8能够理解的那样,接触部件350以螺纹孔314与螺纹孔 354的位置一致的方式配置在接触部件310上。如从该配置能够理解的 那样,接触件30是包括两个接触部件(接触部件310和接触部件350) 的插口接触件(插座接触件)。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接触件30仅由两 个接触部件形成。但是,接触件30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接触部件形成。 此外,接触件30还可以仅由一个接触部件形成。

如从图10和图11能够理解的那样,各辅助弹簧40分别具有上下 对称的形状。辅助弹簧40具有连结部410和两个夹部420。连结部410 在Y方向上连结夹部420。在连结部410形成有两个定位部412。定位 部412具有与YZ平面平行的平板形状。定位部412从连结部410分别 向上方和下方延伸。

各夹部420分别具有支承部422和两个弹簧部424。支承部422 与连结部410连接,与YZ平面平行地延伸。弹簧部424从支承部422 的Z方向上的两端向前方稍稍弯曲地分别延伸。各弹簧部424分别具 有端部426。各端部426分别向Z方向外侧倾斜地向前方延伸。如从以 上的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弹簧部424能够以能改变Z方向上的彼此 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弹性变形。

如图6所示,螺母50包括第1螺母50F和第2螺母50S。第1螺 母50F和第2螺母50S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此外,两个副部 20A也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但是,一个副部20A以将另一个 副部20A上下倒翻的状态使用。

如图12和图13所示,副部20A具有外壁部260和主体部270。 主体部270从外壁部260向前方延伸。如从图5和图7能够理解的那 样,在YZ平面,外壁部260比主部20P的容纳部230大,主体部270 比容纳部230稍小些。换言之,主体部270具有与容纳部230对应的 形状和尺寸。

如图12所示,在主体部270形成有螺母收纳部272。由此,连接 器10(参照图20)包括两个螺母收纳部272。螺母收纳部272是具有 与螺母50对应的形状和尺寸的空间。详细而言,在XY平面,螺母收 纳部272具有与螺母50相同或稍大的相似形状。如从图20能够理解 的那样,螺母50被分别收纳在螺母收纳部272。

如图13所示,主体部270具有隔壁276和弹簧片280。由此,连 接器10(参照图20)具有两个隔壁276。

如从图12和图13能够理解的那样,隔壁276构成螺母收纳部272 的底部。如图20所示,在主体部270,在螺母收纳部272与隔壁276 之间形成有能够容纳螺栓70的端部的孔。如图13所示,弹簧片280 具有矩形板形状。弹簧片280的前端与隔壁276的前端附近连接,弹 簧片280的后端与隔壁276离开少许。在弹簧片280的后端附近,形 成有与X方向交叉的卡合部(卡合面)282。弹簧片280能够以能改变 与隔壁276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卡合部282能够沿Z 方向移动。

如从图6和图19至图21能够理解的那样,安装有辅助弹簧40的 接触件30从主部20P的后端通过容纳部230插入至收纳部220。此外, 收纳有螺母50的副部20A通过将接触件30的连结部316推压入收纳 部220,从而插入至容纳部230。当副部20A被收容在容纳部230时, 卡合部282与卡合部236卡合。此时,副部20A的外壁部260与主部 20P的后端接触或接近。由此防止副部20A的向前方和后方的移动, 主体部270被保持在容纳部230内。

如从图6和图21能够理解的那样,收纳部件20将接触件30在Y 方向上排列地收容在收纳部220内。如从图19能够理解的那样,根据 本实施方式,只要通过利用副部20A将接触部件310和接触部件350 推压入收纳部220,就能够不利用焊接等将接触部件310和接触部件 350相互固定或压入收纳部220地将接触件30收纳在收纳部220内的 规定位置。

参照图8和图20,收纳在收纳部220的接触件30的螺纹孔314 和螺纹孔354在XY平面中处于彼此相同的位置且在Z方向上重叠。 由此,在各接触件30分别形成有在Z方向上贯通接触件30的螺纹孔 34。接触件30的螺纹固定部312和螺纹固定部352在Z方向上重叠, 由此,在接触件30形成有螺纹固定部32。换言之,在各接触件30分 别具有形成有螺纹孔34的螺纹固定部32。螺纹孔34在XY平面与螺 母50的孔重叠。

参照图19,接触件30的接触部件310和接触部件350在收纳部件 20的内部(收纳部220)在Z方向上相互离开地在X方向上延伸。接 触部件310的前端部(弹簧部340)和接触部件350的前端部(弹簧部 380)以在Z方向上相互靠近的方式弯折。由于接触部件310的支承部 320与接触部件350的支承部360在Z方向上充分分离,所以能够将弹 簧部340和弹簧部380弯折需要的程度即可。

如图10、图11和图19所示,在各接触件30,辅助弹簧40配置 在Z方向上的接触部件310与接触部件350之间。此外,辅助弹簧40 在Y方向上处于与接触件30相同的位置。详细而言,辅助弹簧40安 装在接触部件310的前端部(弹簧部340)和接触部件350的前端部(弹 簧部380),在Z方向上连结前端部。如从该结构能够理解的那样,辅 助弹簧40增强作为插口接触件的接触件30的接触力。详细而言,在 接触件30与配合侧接触件82接触期间,弹簧部340和弹簧部380维 持在弹性变形的状态。由此,有可能存在接触件30的弹力(接触力) 逐渐降低的问题。通过设置辅助弹簧40,能够防止或减轻接触力的下 降。为了更可靠地获得该效果,优选辅助弹簧40由应力缓和特性优异 的不锈钢或钛铜等材料构成。

参照图10、图11和图21,辅助弹簧40的定位部412的一方在Y 方向上位于接触部件350的支承部360之间,定位部412的另一方在Y 方向上位于接触部件310的支承部320之间。

如图19至图21所示,辅助弹簧40的连结部410在X方向上与收 纳部件20的中间壁224接触或接近。定位部412的一方在X方向上位 于接触部件310的连结部316的前端与中间壁224之间。而且,定位 部412的另一方在X方向上被接触部件350的连结部356的前端与中 间壁224夹入。换言之,辅助弹簧40被接触件30与收纳部件20夹着, 由此在收纳部220内被定位。

如图19和图20所示,接触部件310的螺纹固定部312和接触部 件350的螺纹固定部352在X方向上位于比副部20A的外壁部260靠 前方。接触部件310的连结部316在X方向上位于比副部20A的主体 部270靠前方。此外,接触部件350的连结部356在X方向上为与比 主部20P的中间壁224靠后方。换言之,接触件30被主部20P与副部 20A夹着,由此在收纳部220内被定位。

如图6、图14和图15所示,两个接触件30的螺纹孔34在Z方向 上分别位于连接器10的相反侧的位置。因此,如从图1至图3能够理 解的那样,连接器10能够仅使用两个螺栓70固定于母线60。详细而 言,第1螺栓70F将连接器10固定于第1母线60F,第2螺栓70S将 连接器10固定于第2母线60S。

参照图20,在连接器10被固定于母线60的固定状态,接触件30 通过被插入至螺纹孔34的螺栓70被螺纹固定于母线60。详细而言, 在固定状态,第1接触件30F通过从上方插入至螺纹孔34的第1螺栓 70F被螺纹固定于第1母线60F。结合参照图3和图6,第2接触件30S 通过从下方插入至螺纹孔34的第2螺栓70S被螺纹固定于第2母线 60S。如从以上的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连接器10能够 通过仅利用两个螺栓70将接触件30螺纹固定于两个母线60这样简单 的方法,容易地固定于母线60。

参照图3和图4,能够在将连接器10螺纹固定于第2母线60S时, 利用止转部250防止连接器10的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多个 连接器10被螺纹固定于第2母线60S。接着,多个连接器10被第1 螺栓70F临时固定于第1母线60F之后,与第1母线60F被螺纹固定。 因此,在将连接器10螺纹固定于第1母线60F时,连接器10和第2 母线60S不会转动。根据上述的固定方法,不需要在收纳部件20的第 1面212F设置止转部250。

参照图5,止转部250也可以不设置在收纳部件20的第2面212S 而设置在第1面212F。此外,止转部250也可以在第1面212F和第2 面212S的两者分别设置。换言之,止转部250只要在第1面212F和 第2面212S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即可。但是,从容易看到Z方向上的 连接器10的朝向的观点出发,止转部250仅在第1面212F和第2面 212S中的任意一个面上形成更好。

参照图20,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栓70和螺母50将接触件30螺纹固 定。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螺母50具有与螺母收纳部272对应 的多边形状(具体而言,六边形状),因此在进行螺纹固定时螺母50 不会转动。如图20所示,在固定状态,螺母50安装在贯通了固定孔 62和螺纹孔34的螺栓70的轴部74。螺母50与螺栓70的头部72一 起将母线60和接触件30夹在中间而固定。但是,也可以不使用螺母 50而将接触件30螺纹固定。例如也可以在副部20A设置螺纹孔来代 替螺母收纳部272。由此,能够削减连接器10的零件个数。但是,从 更可靠地将接触件30螺纹固定的观点出发,优选以本实施方式的方式 构成。

参照图20,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母收纳部272(即,用于将接触件 30螺纹固定的部位)并不在主部20P形成而在副部20A形成。由此, 能够将收纳部220向后方开口。因而,能够将接触件30和辅助弹簧40 从后方容易地收纳在收纳部220。

参照图20,副部20A的一个隔壁276位于螺纹孔34的下方。此 外,副部20A的另一个(参照图6)隔壁276位于螺纹孔34的上方。 即,隔壁276形成螺栓70的轴部74被插入的空间的底部。换言之, 隔壁276在XY平面与螺纹孔34分别重叠。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 沿Z方向看连接器10时,仅能够看到螺纹孔34中的一个螺纹孔。

参照图20,即使错误地使用比螺栓70长的螺栓(未图示),螺栓 的端部也不会超过隔壁276。因此,能够防止弹簧片280的破损。此外, 能够防止从母线60中的一个母线拧进的螺栓与另一个母线60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设置隔壁276防止母线60的短路。

如图17和图18所示,接触件30的螺纹固定部32超过被安装面 212而稍微突出到连接器10的外部。详细而言,第1接触件30F的螺 纹固定部32在Z方向上超过第1面212F而突出到外部(上方)。此外, 第2接触件30S的螺纹固定部32在Z方向上超过第2面212S而突出 到外部(下方)。因此,在固定状态,接触件30的螺纹固定部32与母 线60接触而电连接。详细而言,在固定状态,第1接触件30F的螺纹 固定部32与第1母线60F直接接触,第2接触件30S的螺纹固定部32 与第2母线60S直接接触。

在固定状态,接触件30的螺纹固定部32也可以在Z方向上位于 与被安装面212相同的位置。详细而言,第1接触件30F的螺纹固定 部32也可以在Z方向上位于与第1面212F相同的位置。此外,第2 接触件30S的螺纹固定部32也可以在Z方向上位于与第2面212S相 同的位置。进一步,根据本实施方式,螺纹固定部32在螺纹固定于母 线60时靠近母线60。因此,螺纹固定部32也可以在进行螺纹固定之 前位于连接器10的内部。但是,从将接触件30与母线60可靠地连接 的观点出发,更优选螺纹固定部32在固定状态从被安装面212突出。 此外,结合参照图1和图3进行,从连接器10稳定地保持在母线60 之间的观点出发,更优选螺纹固定部32不从被安装面212大幅突出。

参照图19,作为插口接触件的接触件30具有两个插口触点部(插 口触点部342和插口触点部382)。根据本实施方式,插口触点部342 和插口触点部382在Z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反侧,并且在X方向上位于 彼此相同的位置。

图16参照,插口触点部342和插口触点部382构成接触件30的 触点部38。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接触件30分别具有在Y方向上位于 彼此分离的位置的两个触点部38。接触件30的两个触点部38也可以 通过两个配合侧连接器80(参照图19)和两个电缆(未图示)与一个 连接对象物(未图示)连接。由此,能够使用比较细的、容易牵绕的 电缆。此外,接触件30的两个触点部38也可以分别与两个连接对象 物连接。

如从以上的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连接器10与 连接对象物的连接的自由度变高。从进一步提高连接的自由度的观点 出发,各接触件30也可以分别具有在Y方向上位于彼此离开的位置的 三个以上触点部38。另一方面,从使连接器10的Y方向上的尺寸变 小的观点出发,各接触件30也可以分别仅具有一个触点部38。

参照图1至图4,能够将多个连接器10在Y方向排列地固定于母 线60。由此,例如,能够将从AC-DC转换器(未图示)供给至母线 60的直流电力分配给用直流电力工作的各种连接对象物(未图示),能 够降低能量消耗。此外,当连接器10被固定于母线60时,在母线60 之间隔开与连接器10的Z方向上的尺寸(厚度)相应的距离。因此, 能够仅通过将连接器10固定于母线60,使具有彼此不同的电位的两个 母线60离开需要的距离即可。换言之,连接器10的厚度根据母线60 的电位差相应地设定即可。

本发明不仅可以是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而且能够进 行各种变更地应用。

结合参照图19和图22时,连接器10′包括与第1接触件30F稍 有不同的第1接触件30′F(接触件30′)。第1接触件30′F具有与 接触件30的接触部件310稍有不同的接触部件310′。接触部件310′ 具有支承部320′。支承部320′的X方向上的尺寸比支承部360的X 方向上的尺寸稍小些。因此,插口触点部342在X方向上与插口触点 部382向后方离开距离D0。具备接触件30′的连接器10′与配合侧 连接器80配合时,配合侧接触件82首先仅与插口触点部382接触。 配合侧接触件82在插口触点部382向上方稍许移动之后与插口触点部 342接触。由此,能够减轻配合侧接触件82的插入力的峰值。

参照图6,第1接触件30F和第2接触件30S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 的形状。此外,例如两个副部20A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但是, 从减少零件的种类数的观点出发,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构成。

本发明基于2014年7月2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 第2014-153465号,其内容作为参照成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能够以使得本行业的 从业者能够明了的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进 行变形,那样的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0′ 连接器

20 收纳部件

20P 主部

212 被安装面

212F 第1面

212S 第2面

214 分隔壁

220 收纳部

222 支承壁

224 中间壁

226 前端壁

228 侧壁

230 容纳部

232 切口

234 开口

236 卡合部(卡合面)

240 配合部

242 突出部

244 开口

246 锁定部

250 止转部

20A 副部

260 外壁部

270 主体部

272 螺母收纳部

276 隔壁

280 弹簧片

282 卡合部(卡合面)

30、30′ 接触件

30F、30′F 第1接触件

30S 第2接触件

32 螺纹固定部

34 螺纹孔

38 触点部

310、310′、350 接触部件

312、352 螺纹固定部

314、354 螺纹孔

316、356 连结部

320、320′、360 支承部

340、380 弹簧部

342、382 插口触点部

40 辅助弹簧

410 连结部

412 定位部

420 夹部

422 支承部

424 弹簧部

426 端部

50 螺母

50F 第1螺母

50S 第2螺母

60 母线

60F 第1母线

60S 第2母线

62 固定孔

70 螺栓

70F 第1螺栓

70S 第2螺栓

72 头部

74 轴部

80 配合侧连接器

82 配合侧接触件

910 上部壳体

920 下部壳体

930 母线

940 雌-雄端子

950 雄-雌端子

960 连接器安插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