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隔震脚伸缩外翅片可拆卸内翅片散热器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522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设隔震脚伸缩外翅片可拆卸内翅片散热器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设隔震脚伸缩外翅片可拆卸内翅片散热器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运行时要产生热量,即负载电流流经变压器绕组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必须要及时散掉。其中油浸变压器即为通过设置装有油的散热器来进行散热的。现有的油浸变压器存在散热效果差和变压器本体同散热器之间受到震动时容易松动移位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可靠、热量能够快速散失掉且散热效果可调的设隔震脚伸缩外翅片可拆卸内翅片散热器的变压器,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散热效果差和振动时容易产生松动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设隔震脚伸缩外翅片可拆卸内翅片散热器的变压器,包括设有流道的散热片和设置在流道内的变压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外部设有若干外翅片,所述外翅片包括至少两块散热板,相邻的散热板之间可伸缩地套接在一起,所述散热板仅一块散热板同所述散热片一体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流道内设有内翅片和内卡槽,所述内卡槽的延伸方向同所述两根油管的分布方向相同,所述内翅片设有内翅片部卡头,所述内翅片通过所述内翅片部卡头可拔插地插接在所述内卡槽内同所述散热片连接在一起,所述变压器本体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同所述散热器固定在一起,所述螺母包括主体段和止摆段,所述主体段的外端设有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周壁上设有摆槽,所述止摆段设有摆头,所述止摆段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大径段内,所述摆头插接在所述摆槽内,所述摆头和摆槽之间设有摆动间隙,所述主体段的螺纹和所述止摆段的螺纹可以调整到位于同一螺旋线上,所述散热片底部设有减震脚。组装本发明时,根据本发明使用环境的散热要求,使得流道内只装配对应数量的内翅片、过量的内翅片则从流道内拔出。通过在散热片内设置内翅片,能够增加流道的表面积,流道表面积增加则能够增加变压器油同流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变压器油流经油道时热量能够快速传递给散热片,起到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散热效果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通用性好,而现有的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是固定不变的。通过在散热片外设置外翅片,能够增加散热表面积,散热表面积增加则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外翅片通过多块散热板可伸缩地套接在一起,能够根据散热需要而改变散热翅片的伸长长度而实现散热效果的改变,从而实现了散热效果的可调。通过在散热片内设置内翅片,能够增加流道的表面积,流道表面积增加则能够变压器油同流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变压器油流经油道时热量能够快速传递给散热片,起到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变压器本体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进行连接,不但组装时方便,且本技术方案中的螺母能够防止振动导致拉钉产生松动。当产生振动时,主体段的螺纹和止摆段的螺纹之间的会产生错开合拢的变化,错开时使得二者的螺纹不在同一螺旋线上,从而起到阻碍松动的作用。使用时通过减震脚进行安装,隔震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板至少有三块,位于中间的散热板为两端都开口的管状结构。散热效果好。

作为优选,每一块散热板都设有定位插孔,所有的散热板中的定位插孔能够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板,相邻的散热板之间收缩到极限位置时相邻的散热板中的所述定位插孔对齐。能够提高收拢外翅片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板层层套设在一起,位于最外层的散热板同所述散热片连接在一起。散热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板,相邻的散热板之间还设有当相邻的散热板处于伸出状态时将相邻的散热板固接在一起的磁铁。能够防止外翅片产生误收缩现象而影响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止摆段转动到同所述摆头同所述摆槽的一侧壁部抵接在一起时,所述主体段的螺纹和止摆段的螺纹位于同一螺旋线上、所述摆动间隙位于摆杆和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之间。拧紧拉钉时,主体段的螺纹和止摆段的螺纹能够方便地自动对齐,拧紧拉钉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还设有螺纹对齐保持机构,所述螺纹对齐保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止摆段内的顶头、驱动顶头伸入所述摆动间隙而抵接在所述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上的顶头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顶头驱动机构包括同顶头抵接在一起的第一驱动柱、使第一驱动柱保持在将顶头抵接在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上的位置的驱动柱定位插销、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插入到第一驱动柱内的插入弹簧、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拔出第一驱动柱的第二驱动柱和驱动第一驱动柱脱离顶头的驱动柱脱离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脚包括竖置的阻尼油缸和套设在阻尼油缸上的减震弹簧,所述阻尼油缸包括同所述散热片连接在一起的阻尼油缸缸体和设置于阻尼油缸缸体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活塞杆设有支撑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同所述活塞杆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阻尼油缸缸体连接在一起,所述阻尼油缸缸体内还设有第二活塞和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和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分离板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产生对向移动的电磁力吸合机构,所述分离板设有连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铰接有朝向第二油腔单向开启的门板和设有使门板关闭上的门板复位机构,所述门板设有若干贯穿门板的主阻尼通道,所述连通孔内设有速度传感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停止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使用时通过支撑座同地面接触而实现本发明的安装。当受到路面冲击而导致减震弹簧收缩时,减震弹簧驱动活塞杆驱动第一活塞移动而使得第一油腔缩小,第一油腔缩小驱动阻尼油缸内的油经连通孔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此时门板被推开使得油流经连通孔时门板不对油产生阻尼作用且电磁力吸合机构失去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固定作用使得第二活塞能够相对于第一活塞自由移动,从而实现了阻尼作用较小而不会导致减震弹簧收缩受阻、也即弹簧能够及时收缩而降低弹簧收缩行程颠簸,弹簧收缩行程结束后在门板复位机构的作用下,门板重新阻拦在连通孔内。然后弹簧伸长复位而释放能量,伸长的结果导致阻尼油缸缸体和第一活塞产生分离运动使得第二油腔缩小而第一油腔变大,使得阻尼油缸内的油经连通孔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此时电磁力吸合机构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固定住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且门板不能够被推开、使得油能够在整个弹簧收缩行程中从主阻尼通道通过而产生摩擦阻尼消能,从而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作为优选,所述主阻尼通道内穿设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球面配合卡接在所述主阻尼通道内,所述阻尼杆设有支阻尼通道。油流过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时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同时会产生阻尼杆的晃动,阻尼杆晃动也会起到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作用。如果振动较小而而只有油的晃动,油晃动时阻尼杆产生晃动也能吸能,设置阻尼杆能够提高对低幅振动的吸收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的两端都伸出所述门板,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都为球面。能够使得油接受到非阻尼油缸缸体轴向的振动时也能够驱动阻尼杆运行而吸能。吸能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为圆柱形,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阻尼杆周向分布的增阻槽。能够提高阻尼杆同油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应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门板复位机构为设置于门板的转轴上的扭簧。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活塞的电磁铁和设置于第二活塞的同电磁铁配合的铁磁性材料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腔的内径大于第二油缸的内径。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位移相同,此时第一油腔增大的容积大于第二油腔缩小的容积,从而使得第一油腔相对于第二油腔产生负压,产生负压的结果为油更为可靠地经门板流向第一油腔,从而更为可靠地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散热效果好;散热效果可调;受到振动时螺母不容易松动,从而能够避免变压器本体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外翅片处于伸出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外翅片处于收缩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螺母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螺母沿图4的A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示意图。

图7为减震脚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8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变压器本体1、散热片2、流道21、连接管22、内卡槽23、内翅片3、内翅片部卡头31、外翅片7、最内层散热板72-3、中间层散热板72-2、最外层散热板72-1、内翻边721、外翻边722、插孔723、磁铁73、插销74、螺母8、主体段811、止摆段812、大径段813、摆槽814、摆头815、螺纹对齐保持机构82、顶头821、顶头驱动机构822、第一驱动柱8221、第二驱动柱8222、插入弹簧8223、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驱动柱脱离弹簧825、摆动间隙83、减震脚9、阻尼油缸91、阻尼油缸缸体911、第一活塞912、活塞杆913、第二活塞914、第一油腔915、第二油腔916、减震弹簧92、支撑座93、分离板94、连通孔941、门板942、门轴9421、主阻尼通道9422、阻尼杆9423、支阻尼通道9424、增阻槽9425、挡块943、电磁力吸合机构95、电磁铁951、铁磁性材料片952、速度传感器9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设隔震脚伸缩外翅片可拆卸内翅片散热器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和散热片2。散热片2内设有流道21和连接耳28。变压器本体1通过螺栓29通过穿过变压器本体和连接耳后同螺母8连接在一起而固定在散热片2内。

散热片2外部设有若干外翅片7。流道21设有若干内卡槽23。内卡槽23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形卡槽。流道21内设有若干内翅片3。内翅片3设有内翅片部卡头31。内翅片3通过内翅片部卡头31插在内卡槽23内同散热片2连接在一起。内翅片部卡头31是可拔插地插接在内卡槽23中的。图中为每一个卡槽内装配有一片内翅片,制作时是可以根据散热器的散热要求,而将多余的内翅片3从流道21内拔出、使得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散热要求即可。外翅片7包括3块散热板。3块散热板分布为最内层散热板72-3、中间层散热板72-2和最外层散热板72-1。相邻的散热板72之间可伸缩地层层套设在一起。最外层的散热板72-1同散热片1以一体结构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余的散热板同散热片之间断开。散热片2的下端设有至少三只减震脚9。减震脚9包括竖置的阻尼油缸91和套设在阻尼油缸上的减震弹簧92。阻尼油缸91包括阻尼油缸缸体911。阻尼油缸缸体911同散热片2连接在一起。阻尼油缸缸体911内设有第一活塞912。第一活塞912通过活塞杆913连接有支撑座93。减震弹簧92的一端同活塞杆913固接在一起、另一端同阻尼油缸缸体911固接在一起。

参见图2,每一块散热板都插孔723。散热板的一端设有内翻边11另一端设有外翻边722。相邻的散热板之间,通过一块散热板的外翻边722钩接在另一块散热板的内翻边721上而防止被拔出。内翻边721和外翻边722之间通过磁铁73吸附着而固接在一起。磁铁73固定于内翻边721,外翻边722为铁磁体。中间层散热板72-2为两端都开口的管状结构。

参见图1使用时根据需要改变外翅片7的伸长长度和被伸长的外翅片的数量来使散热效果达到要求。

参见图3,收起外翅片的方法为:压缩散热板,使得最内层散热板72-3收缩到中间层散热板72-2内,中间层散热板72-2收缩到最外层散热板72-1。当所以的散热板都不能够继续收缩及收缩到极限位置时、所有的散热板中的插孔723对齐,然后将插销74插入插孔723、中而使得外翅片7保持在收缩状态。需要增加散热效果时,拔出插销74,使外翅片7伸长即可。

参见图4,螺母8包括主体段811、止摆段812和螺纹对齐保持机构82。主体段811的外端设有大径段813。大径段813的周壁上设有摆槽814。止摆段812设有摆头815。止摆段812可转动地穿设在大径段813内。摆头815插接在摆槽814内。

螺纹对齐保持机构82包括顶头821和顶头驱动机构822。顶头821设置在止摆段812内。顶头驱动机构822包括第一驱动柱8221和第二驱动柱8222。第一驱动柱8221和第二驱动柱设置在摆头815内,且伸出止摆段812的外端面。

参见图5,摆槽814有三个,对应地摆头815也要三个。三个摆槽814沿止摆段812的周向分布。没有摆头和摆槽之间都设有螺纹对齐保持机构82。止摆段812按照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到(拉钉也是按照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拧入的)摆头815同摆槽的一侧壁部8141抵接在一起时,摆头815和摆槽的另一侧壁部8142之间产生摆动间隙83、主体段811的螺纹和止摆段812的螺纹位于同一螺旋线上。

参见图6,顶头驱动机构822还包括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插入弹簧8223和驱动柱脱离弹簧825。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位于大径段813内且可以插入到摆头815中。插入弹簧8223位于大径段813内。

参见图1、图4、图5和图6,当螺母8拧到螺栓29上时,按压第一驱动杆8221,第一驱动杆8221驱动顶头821伸入到通过摆动间隙83内而抵接在摆槽的另一侧壁部8142上使得摆头815同摆槽的一侧壁部8141抵接在一起而使得主体段811的螺纹和止摆段812的螺纹对齐而位于同一螺旋线上,此时在插入弹簧8223的作用下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插入到第一驱动柱8221内、使第一驱动柱8221保持在当前状态(即将顶头抵接在摆槽的另一侧壁部上的位置的状态)。使得转动螺母时方便省力。

螺母和螺栓拧紧在一起时,按压第二驱动柱8222、第二驱动柱8222驱动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脱离第一驱动柱8221,驱动柱脱离弹簧825驱动第一驱动柱8221弹出而失去对顶头821的驱动作用且使得驱动柱定位插销8224不能够插入到第一驱动柱8221内。此时止摆段812和主体段81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受到振动而导致拉钉同连接螺纹孔有脱离的趋势时,止摆段812和主体段811的转动会导致二者的螺纹错开,从而阻止脱出的产生。

参见图7,阻尼油缸缸体911内还设有第二活塞914和分离板94。分离板94和阻尼油缸缸体911固接在一起。阻尼油缸缸体911和第一活塞912之间形成第一油腔915。分离板94和第二活塞914之间形成第二油腔916。第一油腔915的内径大于第二油腔916的内径。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沿上下方向分布。分离板94设有连通孔941。连通孔941连通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

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之间设有电磁力吸合机构95。电磁力吸合机构95包括电磁铁951和铁磁性材料片952。电磁铁951设置于第一活塞912上。铁磁性材料片952设置于第二活塞914上。

连通孔941设有门板942。

参见图8,门板942通过门轴9421铰接在连通孔941内。分离板94设有门板复位机构。门板复位机构为设置于门板的转轴上的扭簧。门板942仅能朝向第二油腔916单向开启。连通孔941内设有速度传感器96。门板942设有若干贯穿门板的主阻尼通道9422。主阻尼通道9422内穿设有阻尼杆9423。阻尼杆9423球面配合卡接在主阻尼通道9422内。阻尼杆9423设有支阻尼通道9424。阻尼杆9423的两端都伸出门板942。阻尼杆9423的两个端面都为球面。阻尼杆9423为圆柱形。

参见图9,阻尼杆9423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阻尼杆周向分布的增阻槽9425。

参见图1、图7、图8和图9,使用时,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内填充油等液体。减震脚9通过支撑座93支撑在地面1。当受到路面冲击而导致减震弹簧92收缩时,减震弹簧92驱动活塞杆913驱动第一活塞912移动而使得第一油腔第一油腔915缩小,第一油腔915缩小驱动油经连通孔941从第一油腔915流向第二油腔916、油的该流向被速度传感器96检测到,速度传感器96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951失电、从而使得电磁力吸合机构95失去对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的固定作用(即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能够产生相对移动),油流过连通孔941时将门板942推开使得油流经连通孔941直通而进入第二油腔916(即门板942不对油产生阻尼作用),从而实现了阻尼作用较小而不会导致减震弹簧收缩受阻、也即弹簧能够及时收缩而降低弹簧收缩行程颠簸,弹簧收缩行程结束后在门板复位机构97的作用下(即由于门板保持向下倾斜且密度大于油)而自动转动而关,门板942重新阻拦在连通孔941内。然后减震弹簧92伸长复位而释放能量,伸长的结果导致阻尼油缸缸体911和第一活塞912产生分离运动使得第二油腔916缩小而第一油腔915变大,使得油经连通孔941从第二油腔916流向第一油腔915、油的该流向被速度传感器96检测到,速度传感器96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951得电、电磁铁951产生磁力从而使得电磁力吸合机构95将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固定住且压紧在油上,油该方向流道时门板942不能够被推开、使得油能够在整个弹簧收缩行程中门板942产生摩擦阻尼现象而吸能、从而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门板的阻尼吸能减震过程为:油流经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和阻尼杆晃动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如果振动较小而不足以促使盲孔变形时,此时只有油的晃动,油晃动时阻尼杆产生晃动而吸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