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极片的电池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9957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正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枝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一般需要满足以下特点:(1)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2)工作温度范围宽,环境适应性强;(3)长的循环寿命及使用年限;(4)突出的安全可靠性。

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表现出很好的性能,而在低温下的性能明显变差。低温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降低电解液和SEI膜的导电性;(2)限制了锂离子在石墨阳极中的扩散;(3)与前两个因素有关的高的阳极极化;(4)增加了电解液/电极界面间电荷传递的阻力。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使用的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负极材料,石墨类材料的嵌锂电位相对Li+/Li仅为0.1~0.2V,低温下电极材料中锂离子、电子迁移的阻力较大,表现为电极的阻抗大,极化电位大,石墨类材料的嵌锂电位降低,极易造成负极析锂,这个过程不可逆。如果在低温下重复充电,会迅速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减少锂离子电池的服役寿命。同时金属锂可能会在碳电极表面析出而形成锂枝晶,枝晶进一步生长,则可能刺穿隔膜,造成正负极相接,从而引起短路,对电池造成损害,降低电池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受到外界的挤压,冲击等,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造成很大的危害。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低温下具有良好抗析锂能力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首要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本申请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出该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的第三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使用该正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为了完成本申请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正极活性材料层,还包括位于所述集流体和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包括陶瓷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陶瓷材料为负温度系数半导体陶瓷材料。

优选地,所述陶瓷材料为La(MnxTiy)O3,其中0.3≤x≤0.4,0.6≤y≤0.7。

优选地,所述陶瓷材料的粒径为0.01-1μm。

优选地,所述陶瓷材料在所述过渡层中的重量含量为20-65wt%,优选20-30%。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在所述过渡层中的重量含量为5-35wt%,所述粘结剂在所述过渡层中的重量含量为5-65wt%。

优选地,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2-25μm,优选为4-15μm。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选自零维碳材料、一维碳材料和二维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所述零维碳材料为富勒烯、碳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一维碳材料选自碳纤维、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维碳材料选自石墨、石墨烯和碳纳米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维碳材料为金刚石。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为水性粘结剂或油性粘结剂,所述水系粘结剂选自丁苯橡胶、水系丙烯酸树脂、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油性粘结剂选自聚偏氟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还涉及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包括所述陶瓷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的过渡层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表面,形成过渡层;

步骤二、将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的浆料涂覆于所述过渡层表面,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层,得到本申请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使用本申请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包括含有陶瓷材料的过渡层,能够解决当前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充电过程中容易析锂,从而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快,安全风险高的问题,且不影响电池在常温及高温下的使用。同时,该过渡层还可以增加正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力,减小正极极片在循环过程中的膨胀,保证导电网络的有效性,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正极活性材料层,还包括位于集流体和正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过渡层,过渡层包括陶瓷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的陶瓷材料为负温度系数半导体陶瓷材料。现有技术中多是将陶瓷材料用于隔膜涂覆,以提高隔膜的安全性和锂离子的传送速率,而将陶瓷材料用于集流体涂覆的鲜有报道。本申请将陶瓷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在正极集流体表面涂覆过渡层,然后涂覆正极活性材料层,得到的正极极片能够解决当前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充电过程中容易析锂,从而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快,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作为本申请正极极片的一种改进,该陶瓷材料为La(MnxTiy)O3,其中0.3≤x≤0.4,0.6≤y≤0.7。La(MnxTiy)O3是一种改良的负温度系数半导体陶瓷材料,在低温下具有较大的阻抗,在常温和高温下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低温下充电过程中,过渡涂层中的电阻迅速增大,即增大了正极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电阻,进一步增加正极的极化电位,从而使充电电压迅速达到截至电压,从而保证低温下负极材料表面不析锂。当温度恢复正常时,过渡层的电阻减小,正极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重新恢复良好的电子通路,电池开始正常充电。

作为本申请正极极片的一种改进,陶瓷材料的粒径为0.01-1μm。当粒径过小低于0.01μm时,陶瓷材料为纳米级,一方面会提升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会影响过渡层浆料的加工性能;粒径大于1μm时,过渡层浆料在涂布时容易形成颗粒,有刺穿隔离膜(常用的隔离膜的厚度为7-16μm),导致电池内部短路的风险。且过渡层的厚度也为微米级,如果陶瓷材料颗粒过大无法形成厚度一致的过渡层。

作为本申请正极极片的一种改进,陶瓷材料在过渡层中的重量含量为20-65wt%,优选20-30wt%。陶瓷材料的质量含量过低,对低温充电下过渡层中的电阻几乎没有影响,析锂改善不明显。陶瓷材料的质量含量过高,集流体与正极活性材料之间的电阻过大,影响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

作为本申请正极极片的一种改进,导电剂在所述过渡层中的重量含量为5-35wt%,粘结剂在所述过渡层中的重量含量为5-65wt%。

作为本申请正极极片的一种改进,过渡层的厚度为2-25μm,优选4-15μm。过渡层的厚度低于2μm时,涂覆较为困难,过渡层不能完全覆盖在正极集流体上,未被涂层覆盖的区域存在安全隐患;过渡层厚度过大导致集流体与正极活性材料层距离过远,不利于锂离子和电子在负极材料中的传输。

作为本申请正极极片的一种改进,导电剂选自零维碳材料、一维碳材料和二维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零维碳材料为富勒烯、碳黑中的至少一种;一维碳材料选自碳纤维、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二维碳材料选自石墨、石墨烯和碳纳米带中的至少一种;三维碳材料为金刚石。常用的导电剂包括科琴黑(超细导电碳黑,粒径为30-40nm)、SP(Super P,小颗粒导电碳黑,粒径为30-40μm)、S-O(超微细石墨粉,粒径为3-4μm)、KS-6(大颗粒石墨粉,粒径为6.5μm)、乙炔黑、VGCF(气相生长碳纤维,粒径为3-20μm)。

作为本申请正极极片的一种改进,粘结剂为水性粘结剂或油性粘结剂,水系粘结剂选自丁苯橡胶、水系丙烯酸树脂、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油性粘结剂选自聚偏氟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PVA)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申请正极极片的一种改进,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前述过渡层中所用的导电剂和粘结剂同样适用于正极活性材料层。

本申请还涉及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两次涂布,具体为:

步骤一、将包括陶瓷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的过渡层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表面,烘干后形成过渡层;

步骤二、将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的浆料涂覆于过渡层表面,烘干后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层,得到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使用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具体地,该锂离子电池含有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以及电解液。其中,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涂覆于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和过渡层;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涂覆于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电解液包括锂盐和有机溶剂;隔离膜位于相邻的正负极片之间。

作为本申请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正极活性材料选自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Li(NixMnyCoz)O2(0<x,y,z<1;x+y+z=1)中的一种或几种;负极活性材料选自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软碳、硬碳、钛酸锂、硅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申请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双草酸硼酸锂LiB(C2O4)2(简写为LiBOB)、二氟草酸硼酸锂LiBF2(C2O4)(简写为LiDFOB)、六氟砷酸锂(LiAsF6)、高氯酸锂(LiClO4)、三(全氟乙基)三氟磷酸锂LiFAP、三氟甲基磺酸锂LiCF3SO3、二(三氟甲基磺酸)甲基锂Li(FSO2)2N、二(三氟甲基磺酸)亚氨锂LiN(CF3SO2)2、二(全氟乙基磺酸)亚氨锂Li(C2F5SO2)2N、Li(C4F9SO2)2N、Li(SO2(CF2)3SO2)2N中的至少一种,锂盐优选LiPF6、LiBF4、Li(FSO2)2N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申请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有机溶剂选自碳酸酯、硫酸酯、砜类、腈类化合物等,碳酸酯选自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硫酸酯选自环状硫酸酯、链状硫酸酯等。具体可选自以下有机溶剂并不限于此: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乙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丁酸甲酯、乙酸乙酯、N-甲基吡咯烷酮、N-甲基甲酰胺、N-甲基乙酰胺、乙腈、甲硫醚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1

正极片的制备:

1、过渡层的制备

将导电剂加入到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先搅拌4-12h,然后将粘结剂加入形成导电浆料,最后将陶瓷材料分散到导电浆料中,得到过渡层浆料。将上述过渡层浆料通过喷涂、旋涂、流延法等方式涂布到铝箔上,干燥,得到过渡层。

其中陶瓷材料的粒径D50为0.1μm。

2、活性材料层的制备

将粘接剂聚偏氟乙烯(PVDF)溶解在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充分搅拌,然后加入正极活性物质,即镍钴锰三元材料LiNi0.5Co0.2Mn0.3O2和导电剂Super P,其中重量比为正极活性物质:PVDF:Super P=95:2:3,最后抽真空脱除气泡。用15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即得到所需的正极浆料。将得到的正极浆料均匀地涂覆在过渡层上,85℃下干燥,干燥完成后进行冷压裁片,得到正极极片。各正极极片的样品编号、过渡层的原料配比和过渡层厚度见表1。

表1

负极片的制备:

将粘结剂丁苯橡胶(SBR)溶解在水中,得到SBR水溶液,然后将人造石墨、Super P和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加入SBR水溶液中,其重量比为人造石墨:Super P:CMC2200:SBR=96:1:1:2,搅拌均匀后涂覆在厚度为8μm的铜箔上,然后在110℃下干燥,干燥后进行冷压裁片,得到负极极片;

隔离膜使用厚度为12μm厚的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丙烯(PP)三层复合多孔膜;

电解液的制备:

将等体积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二乙酯(DEC)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剂,然后加入六氟磷酸锂(LiPF6),其中LiPF6的浓度为1mol/L。

将上述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通过卷绕或叠片工艺形成电芯,然后将电芯放入包装袋内,注入电解液后,化成、封装、容量等,组装成电池。以P1为正极极片,得到的电池记为C1,以P2为正极极片,得到的电池记为C2。以此类推,得到电池样品C1~C13。

对比例1

无过渡层,直接在正极集流体上制备活性材料层,得到的正极极片记为P1#,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得到的电池记为C1#。

对比例2

在负极集流体上制备同实施例1中P1的过渡层,正极集流体上仅有活性材料层,得到的正极极片记为P2#,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得到的电池记为C2#。

测试例

对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至3得到的电池进行如下测试:

1、测试电池在-5℃下,10个充放电循环后的析锂状况:其中充电过程为先以1C的充电倍率恒流充电到4.20V,然后再恒压充电直至电流降至0.05C;放电过程为以1C的放电倍率恒流放电到2.8V;最后将电池满充。

2、测试电池在-15℃下,10个充放电循环后的析锂状况:其中充电过程为先以0.5C的充电倍率恒流充电到4.20V,然后再恒压充电直至电流降至0.05C;放电过程为以1C的放电倍率恒流放电到2.8V;最后将电池满充。

3、测试电池在-25℃下,10个充放电循环后的析锂状况:其中充电过程为先以0.3C的充电倍率恒流充电到4.20V,然后再恒压充电直至电流降至0.05C;放电过程为以1C的放电倍率恒流放电到2.8V;最后将电池满充。

拆卸电池检查负极极片析锂状况,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拆解电池发现,如果过渡层中的三种原料用量比满足本申请的范围,当过渡层厚度较小时(对应极片P1,厚度为2μm),电池仅在-25℃出现轻微析锂。当极片P2的过渡层厚度增加至4μm时,析锂已经完全被克服。当极片厚度处于4μm~15μm时(对应极片P2~P4),电池均没有出现析锂状况。当极片厚度增加至25μm时(对应极片P5),-25℃又出现轻微析锂。极片厚度继续增加至30μm时(对应极片P6),-15℃就出现析锂状况,说明过渡层的厚度过小造成涂覆困难,过渡层不能完全覆盖在正极集流体上,不能较好地改善析锂状况;过渡层厚度过大导致集流体与正极活性材料层距离过远,不利于锂离子和电子在负极材料中的传输,同样带来析锂问题。

对照P7~P10,如果过渡层厚度满足本申请的范围,当陶瓷材料含量较小(对应P8,陶瓷材料的重量含量为4.7%)或陶瓷材料含量较大(对应P10,陶瓷材料的重量含量为33%)时,温度降至-15℃都出现轻微析锂,说明陶瓷材料的重量含量过低或过高,对析锂改善均不明显,需要将陶瓷材料的重量含量控制在20~65%,优选20%~30%的范围内。

P11和P12说明,改变粘接剂或导电剂种类对电池性能影响不大。

相比之下,未使用陶瓷材料的对比例1在-5℃下轻微析锂,-15℃和-25℃严重析锂。而对比例2将过渡层应用于负极,在-5℃就出现严重析锂,原因在于该陶瓷材料在低温下具有较大的阻抗,将其应用于负极,使负极极片的导电能力下降,增大了负极的极化电位,在充电过程中更容易达到析锂的电位,因此低温析锂现象严重。

因此,本申请能够得到抗析锂能力较好的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在低温充电过程中保证电芯不析锂,满足了电池在服役周期内的安全性能。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都可以做出若干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