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清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51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清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清钵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通过扫钵机构对钵内的粉料进行倾倒,但是该工序之后,还有部分残留粉料残留于钵体内,如果不加以清洁,会影响后续钵体检测等工序,而且残留的粉料还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清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清钵装置,以达到清洁钵体,同时回收残留粉料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清钵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机架、位于机架内的残料收集箱,以及夹爪组件;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夹爪组件从输送带上夹持钵体,并控制机架内的平移机构将钵平移至残料收集箱内后,进而通过控制夹爪组件将钵翻转以倾倒残料。

进一步,所述夹爪组件包括:爪架、一对通过连接杆联动的夹爪,以及夹爪升降组件;其中所述爪架顶部设有主气缸,且该主气缸通过位于爪架一侧的连杆带动一推杆控制该侧夹爪向内侧移动,以实现钵体夹持或松开,以及爪架的另一侧还设有用于控制该侧夹爪翻转的摆动气缸,以实现钵翻转倾倒;所述主气缸、摆动气缸均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

进一步,为了使钵内残留粉料精准地投入残料收集箱内,所述残料收集箱设有钵入口,该残料收集箱的两侧设有延长开口;所述夹爪组件夹持钵体从钵入口且通过延长开口移动至残料收集箱内。

进一步,为了便于把粉尘从残料中分离出来,所述残料收集箱的底部还设有适于连接除尘器的除尘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清钵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清洁钵体,同时回收钵体内残留的粉料用于二次使用,节约成本,同时更环保;并且,本清钵装置尤其适合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生产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清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清钵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爪组件的立体图。

图中:

机架1;

夹爪组件2、爪架200、夹爪201、主气缸202、摆动气缸203、连杆204、推杆205、连接杆206;

残料收集箱3,除尘口301、钵入口302、延长开口303;

平移机构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清钵装置,所述粉末生产 线包括:扫钵机构,所述清钵装置位于扫钵机构之后,以便于对扫钵后的钵体再次清洁。

所述清钵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机架1、位于机架内的残料收集箱3,以及夹爪组件2;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夹爪组件2从输送带上夹持钵体,并控制机架内的平移机构4将钵平移至残料收集箱3内后,进而通过控制夹爪组件2将钵翻转以倾倒残料。

即先从生产线上夹持钵体,将钵平移至残料收集箱3内后将钵翻转以倾倒残料,实现自动化清洁钵体,同时回收钵体内残留的粉料用于二次使用。

其中,控制模块例如但不限于采用PLC控制模块。输送带位于粉末生产线中。

如图3所示,所述夹爪组件2包括:爪架200、一对通过连接杆206联动的夹爪201,以及夹爪升降组件;其中所述爪架顶部设有主气缸202,且该主气缸202通过位于爪架一侧的连杆204带动一推杆205控制该侧夹爪向内侧移动,以实现钵体夹持或松开,以及爪架200的另一侧还设有用于控制该侧夹爪201翻转的摆动气缸203,以实现钵翻转倾倒;所述主气缸202、摆动气缸203均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

所述输送带从机架1内部一侧穿过,且机架1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残料收集箱3,所述平移机构4适于平移夹爪组件2,以在输送带与残料收集箱3之间往返移动(图2中用箭头F表示);即将输送带上的钵体夹持后,将钵平移至残料收集箱3内后将钵翻转以倾倒残料,实现自动化清洁钵体,同时回收钵体内残留的粉料用于二次使用。(图1中,机架1内右侧即为放置输送带处)。

为了使钵内残留粉料精准地投入残料收集箱3内,所述残料收集箱3设有钵入口302,该残料收集箱的两侧设有延长开口303;所述夹爪组件2夹持钵体从钵入口302且通过延长开口303移动至残料收集箱3内。

为了便于把粉尘从残料中分离出来,所述残料收集箱3的底部还设有适于连接除尘器的除尘口301。

本实施例中气缸均可以采用相应的油缸代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