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触控屏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4920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金属导电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触控屏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



背景技术:

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制作工艺可以通过黄光工艺来实现,在黄光工艺流程中主要依赖于微影技术,微影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纳米银透明导电膜在视觉上的精准度,目前通用的透明导电膜存在着可见光透过透明导电膜后颜色还原度差,导电性差,在温度低的环境中透明导电膜易起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触控屏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触控屏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包括保护层、基膜层和防雾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基膜层的上方,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基膜层之间设有纳米银导电层,所述纳米银导电层的上下表面均通过导电胶分别与所述保护层、所述基膜层粘接,所述防雾层位于所述基膜层的下方。

所述的基膜层采用耐高温聚酯薄膜。

所述防雾层为亲水性树脂膜。

所述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为50-188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触控屏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为50-188μm以及基膜层采用耐高温聚酯薄膜,使得可见光透过透明导电膜后颜色还原度高,采用纳米银导电层,有效提高了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电性,通过设置具有亲水性树脂膜的防雾层,解决了在温度低的环境中透明导电膜易起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层;2-纳米银导电层;3-基膜层;4-防雾层;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触控屏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包括保护层1、基膜层3和防雾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位于所述基膜层3的上方,所述保护层1与所述基膜层3之间设有纳米银导电层2,所述纳米银导电层2的上下表面均通过导电胶分别与所述保护层1、所述基膜层3粘接,所述防雾层4位于所述基膜层3的下方。

所述的基膜层3采用耐高温聚酯薄膜。

所述防雾层4为亲水性树脂膜。

所述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为50-188μ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触控屏的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为50-188μm以及基膜层3采用耐高温聚酯薄膜,使得可见光透过透明导电膜后颜色还原度高,采用纳米银导电层2,采用纳米银导电层,有效提高了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的电性,通过设置具有亲水性树脂膜的防雾层4,解决了在温度低的环境中透明导电膜易起雾的问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