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6558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



背景技术:

电缆运行中,由于电缆线芯强大的电流作用,绝缘层内的杂质、气孔以及内外屏蔽层的凸刺和损坏部位都会由于水的渗入发生水树现象,使绝缘层内部产生放电甚至击穿电缆。而由于电缆线芯负荷变化会产生温差使得金属护套产生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在金属护套内侧必须留有间隙,但间隙的存在即会便于水的渗入,从而增加击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对电缆线芯进行隔水防护是必要的。然而,目前电缆线芯外进行屏蔽和绑扎的半导电特多龙带由于不具备阻水层而阻水能力不佳。

因此,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人对现有的半导电特多龙带(屏蔽层)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期研制出一种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以提高电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通过使用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绑扎电缆线芯,屏蔽绑扎的同时具有相应的阻水效果,防止水在电缆径向方向上的不断渗入,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所述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包括机织布10,其中,所述机织布10两侧设有半导电层Ⅰ11和半导电层Ⅱ12,半导电层Ⅰ11另一侧设有与机织布10相对的半导电阻水层Ⅰ20;

优选地,在半导电层Ⅱ12外侧,即与机织布10相对的一侧,设有防水涂层30;和/或

在半导电层Ⅱ12外侧,即与机织布10相对的一侧设有半导电阻水层Ⅱ40。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在半导电层Ⅰ和/或半导电层Ⅱ外侧铺设半导电阻水层制备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在屏蔽绑扎电缆线芯的同时具有相应的阻水效果,防止水在电缆径向方向上的不断渗入,提高电缆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结构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便于生产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机织布;

11-半导电层Ⅰ;

12-半导电层Ⅱ;

20-半导电阻水层Ⅰ;

30-防水涂层;

40-半导电阻水层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如图1所示,所述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包括机织布10,所述机织布10两侧设有半导电层Ⅰ11和半导电层Ⅱ12,半导电层Ⅰ11与机织布10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半导电阻水层Ⅰ2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织布10为涤纶长丝机织布,所述涤纶长丝机织布是通过聚酯长丝成网和固结的方法制成,其纤维排列成三维结构。机织布10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纵横向排水性能和良好的延伸性能以及较高的耐生物、耐酸碱、耐老化等化学稳定性能,相应地,增强了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同时,机织布10还具有较宽的孔径范围、曲折的孔隙分布、和优良的渗透性能,使得在涂覆或浸渍半导电胶液时,可使半导电胶液充分渗透在机织布10内部,增强其导电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中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总厚度在0.17~0.28mm范围内,优选为0.18~0.25mm,更优选为0.20~0.25mm。所述机织布10的厚度为0.15~0.20mm,优选为0.16~0.18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性半导电胶液在机织布10两侧进行浸渍或涂覆而形成半导电层Ⅰ11和半导电层Ⅱ12。其中,所述水性半导电胶液是指以水作为溶剂的半导电胶液,其导电成分包括导电炭黑和石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半导电阻水层Ⅰ20由半导电吸水材料在半导电层Ⅰ11外侧铺设形成,所述半导电吸水材料为添加有吸水树脂的半导电胶液。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中半导电阻水层Ⅰ20的厚度为0.04~0.08mm,如0.05mm。

所述半导电胶液为非水性半导电胶液,其包括橡胶、导电炭黑、石墨和有机溶剂。所述橡胶的种类可为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作用是增加半导电胶液的粘度。在此,橡胶可为回收的多种废弃橡胶,采用废弃橡胶环保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导电炭黑和石墨为半导电胶液中的导电成分。所述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橡胶,优选为乙酸乙酯。

非水性半导电胶液与吸水树脂搅混合得到半导电吸水材料,非水性半导电胶液中的橡胶成分可牢固的将吸水树脂固定在半导电层Ⅰ11上。所述吸水树脂的粒径为40~60μm。粒径在此范围内的吸水树脂满足半导电阻水层Ⅰ20的厚度要求,且可均匀的平铺在半导电层Ⅰ11上。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半导电层Ⅱ12的外侧(与机织布10相对的一侧)设有防水涂层30。机织布10涂覆或浸渍水性半导电胶液后形成的半导电层Ⅰ11和半导电层Ⅱ12的外表面较粗糙,当半导电层Ⅰ11外铺设半导电吸水材料时,半导电层Ⅱ12一侧与电缆线芯接触进行绕包,但其粗糙的表面使其与电缆线芯之间的接触面降低,绕包不紧密。防水涂层30为光滑涂层,其通过涂覆或挤压方式铺设在半导电层Ⅱ12外表面,便于对电缆线芯的绕包。同时,防水涂层30的非水溶性可进一步防止水分的浸入。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半导电层Ⅱ12外侧(与机织布10相对的一侧)不设置防水涂层30,其设有半导电阻水层Ⅱ40,优选所述半导电阻水层Ⅱ40通过半导电吸水材料在半导电层Ⅱ12上铺设而成。所述半导电吸水材料为添加有吸水树脂的半导电胶液,优选该半导电吸水材料的组成与半导电阻水层Ⅰ20中的半导电吸水材料的组成相同。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中半导电阻水层Ⅱ40的厚度为0.04~0.08mm,如0.05mm。

半导电阻水层Ⅰ20和/或半导电阻水层Ⅱ40的设置赋予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以高效的阻水性能,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浸入水中后5min的膨胀高度≥6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一般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机织布10过生产设备进行水性半导电胶液的涂覆或浸渍,得到为半导电特多龙带;将橡胶、导电炭黑、石墨、硫磺及有机溶剂混炼、搅拌制作成非水性半导电胶液,在非水性半导电胶液中加入吸水树脂搅拌均匀得到半导电吸水材料;最后将半导电吸水材料涂覆或刮染或挤压于半导电特多龙带上得到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

所述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厚度为0.17~0.28mm,单位面积重量为150~210g/m2,纵向抗张强度≥230N/cm,断裂伸长率≥20%,膨胀高度≥6mm(浸入水中后5min)。

实施例

实施例1

将涤纶长丝机织布过生产设备进行水性半导电胶液的涂覆,得到半导电特多龙带;在半导电特多龙带的一侧铺设0.05mm半导电吸水材料;在半导电特多龙带的另一侧喷涂防水涂层30,得到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

上述制备得到的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厚度为0.22mm,单位面积重量184g/m2,表面电阻360Ω,体积电阻率1.2×104Ω·cm,纵向抗张强度:290N/cm,断裂伸长率:28%,5min膨胀高度:8mm。

实施例2

将涤纶长丝机织布过生产设备进行水性半导电胶液的涂覆,得到半导电特多龙带;在半导电特多龙带的两侧分别铺设0.05mm半导电吸水材料,得到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

上述制备得到的半导电特多龙阻水带的厚度为0.26mm,单位面积重量195g/m2,表面电阻490Ω,体积电阻率1.1×104Ω·cm,纵向抗张强度:300N/cm,断裂伸长率:27%,5min膨胀高度:9mm。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