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老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4286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老化工艺。



背景技术:

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在下次石油危机来临之前,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是不二之选。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绿色高能环保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少等突出的优点,是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测量仪等电子装置小型轻量化的理想电源,也是未来电动汽车、军用的理想轻型高能动力源。因此,锂离子电池成为近年来电池界广泛研究的热点,而磷酸铁锂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了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

目前市场上需求的都是高电压、高容量的新能源系统,而磷酸铁锂电池的额定电压只有3.2v左右,所以只能通过用多个单体电池先并后串或者先串后并来达到此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中,单体电池数量越多产生的外在问题越多,比如连接问题、短板效应问题、管理系统监测难问题等等,由于以上原因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成为大家研发生产的主要方向。

化成是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化成是电池的初使化,使电芯的活性物质激活,即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锂电芯的化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影响电池性能很重要的一道工序。磷酸铁锂电池在化成后,会形成一层网珊状的sei膜,sei膜主要由电池电极、电解液在不同电压状态下反应制成。化成后负极表面的sei膜还不够稳定,sei膜表面还有许多副反应没有结束,也有许多空洞,需要通过搁置使sei膜自身修补,达到致密的状态。

但是磷酸铁锂动力在老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胀气、老化不完全、时间过长等问题,导致电池生产周期长、容量发挥不出来、电压平台偏低、循环寿命减短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老化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老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化成工艺完成后,测量电池电压,确定电池soc为40-60%;

(2)将电池装在真空工装上老化8-16h,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07~-0.09mpa,环境温度控制在3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在sei膜形成的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消耗锂离子,导致容量降低,气体的产生会导致电芯不够紧密,导致锂离子的迁移距离加长,本发明老化工艺确定soc为40-60%,在真空度为-0.07~-0.09mpa,环境温度控制在30-45℃的条件下老化8-16h,既保证sei膜的形成,又避免电池的副反应影响电池的性能。

2、本发明老化工艺用时8-16h,与传统工艺的15天相比,大大缩短了老化工艺时间,使老化设备数量减少了6倍以上,提高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且锂电池性能保持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老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化成工艺完成后,测量电池电压,确定电池soc为40-60%;

(2)将电池装在真空工装上老化8-16h,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07~-0.09mpa,环境温度控制在30-45℃。

本发明围绕这些因素做以下研究和改进:

1、在不同soc状态下老化;

2、在不同温度下老化;

3、在不同真空下老化;

实施例1:以76ah铝壳磷酸铁锂电池为例,设计容量76ah,实际容量76-78ah,电压平台3.22-3.23v,内阻0.33mω,循环寿命3000周。

在不同soc状态下老化,检测数据见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电池在老化过程中不同soc状态下,电池性能是不同的,证明电池在老化过程中,高soc状态下电池副反应比较强,低soc状态下sei膜自身无法修补。sei膜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电压。

实施例2:以76ah铝壳磷酸铁锂电池为例,设计容量76ah,实际容量76-78ah,电压平台3.22-3.23v,内阻0.33mω,循环寿命3000周。

在不同温度下老化,检测数据见表2: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温度下老化对电池的性能有影响,sei膜在形成的过程中副反应的强度受温度影响。

实施例3:以76ah铝壳磷酸铁锂电池为例,设计容量76ah,实际容量76-78ah,电压平台3.22-3.23v,内阻0.33mω,循环寿命3000周。

不同真空度情况下,检测数据见表3: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真空状态下老化对电池的性能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在sei膜形成的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例如二氧化碳会和锂盐产生反应,消耗锂离子,导致容量降低,气体的产生会导致电芯不够紧密,导致锂离子的迁移距离加长。

实施例4:将磷酸铁锂电池按以下条件进行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磷酸铁锂电池的电性能不受时间缩短的影响。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案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案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