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倒装LED芯片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550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芯片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大功率倒装led芯片的制作方法,属于led芯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具有发光效率高、成本低、寿命长、体积小、低功耗、无汞环保等优点,取代传统照明光源已成发展趋势。大功率led器件目前是led器件发展和研究的方向。散热是大功率led器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鉴于目前的技术,led的电光转换效率只有30%左右,70%左右的电能仍然是以热的方式存在于芯片上,高功率密度在很小的芯片内部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结温升高,增强了电子与空穴的非辐射性复合,使发光效率降低以及封装材料退化,发光效率与工作温度成反比,温度每升高10℃,就会导致光衰5%~8%,因此,散热问题急需解决;同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因为散热不好而导致的高温,会影响到硅胶的性能和透过率,从而造成较大的光输出功率衰减,因此,大功率led器件的散热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gan基led芯片性能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sio2掩膜层和光刻胶掩膜层,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使得芯片隔离沟槽的侧壁呈现倒梯形结构(即形成斜坡),对于倒装led芯片和高压led芯片,可以使隔离沟槽侧壁的sio2沉积均匀,有效防止漏电情况的出现,优化生产良率;对于高压led芯片,在铺设电极连接桥时,电极可以沿着侧壁的梯形结构到达隔离沟槽底部,再从隔离沟槽底部沿着侧壁的梯形结构上升到另一个芯片的电极上,增强了电极的稳定性。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倒装led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外延层:利用mocvd设备在蓝宝石衬底上依次生长u-gan层、n-gan层,量子阱和p-gan层,完成gan基led外延层的制作;

步骤二:制作n电极引出孔: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通过icp刻蚀技术,在外延层表面制作n电极引出孔,使n电极引出孔内的n-gan裸露出来,并去除掩膜层;

步骤三:制作反射层: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p-gan层表面制作反射层,并去除掩膜层;

步骤四:制作第一绝缘层:利用pecvd技术,在反射层及n电极引出孔内沉积sio2,再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采用boe溶液进行湿法腐蚀sio2,使n电极引出孔底部的n-gan及部分反射层裸露出来,形成第一绝缘层;

步骤五:制作电极:在第一绝缘层表面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再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图形化掩膜层及第一绝缘层表面蒸镀第一金属层,在n电极引出孔内形成n焊盘电极,在裸露部分的反射层上形成p焊盘电极;

步骤六.制作第一键合窗口:将第一绝缘层表面的图形化掩膜层、第一金属层剥离,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一键合窗口;

步骤七.制作通孔:选取一si基衬底,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通过icp刻蚀技术,对si基衬底进行刻蚀,形成贯穿si基衬底的通孔;

步骤八.制作第二绝缘层:利用pecvd技术,在si基衬底表面及通孔表面沉积sio2,形成第二绝缘层;

步骤九.制作第二键合窗口:在si基衬底的上表面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再通过电子束蒸发,在si基衬底的上表面及图形化掩膜层表面蒸镀第二金属层,再将图形化掩膜层与上面的第二金属层剥离,在第二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键合窗口;

步骤十.制作通孔金属层:通过电镀技术,在si基衬底的下表面及通孔内电镀第三金属层,并对第三金属层进行刻蚀图形化,在通孔内形成通孔金属层;

步骤十一:键合:利用晶圆键合机,通过金属共晶键合技术,将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进行共晶键合,并使第一键合窗口对准第二键合窗口,形成键合腔体,完成了倒装led芯片转移到si基衬底;

步骤十二:剥离:利用激光剥离技术,将蓝宝石衬底从gan基led外延层上剥离下来,得到倒装led薄膜;

步骤十三:切割裂片:利用砂轮刀对倒装led薄膜进行切割,并利用裂片技术将led芯片分离,完成倒装led芯片的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可以互换,具体过程为,先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p-gan层表面制作反射层;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通过icp刻蚀技术,在外延层表面制作n电极引出孔,使n电极引出孔内的n-gan裸露出来,并去除掩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和步骤六还可通过如下方法制作:先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第一绝缘层表面蒸镀第一金属层,在n电极引出孔内形成n焊盘电极,在裸露部分的反射层上形成p焊盘电极;再利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对第一金属层进行刻蚀,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一键合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九还可通过如下方法制作:先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第二绝缘层表面蒸镀第二金属层,再利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对第二金属层进行刻蚀,在第二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键合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n焊盘电极和p焊盘电极间通过第一绝缘层和键合腔体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金属为cr、al、ti、pt、au、sn,所述第三金属层的金属为cu。

进一步地,所述掩膜层均为光刻胶。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pn结直接与si基衬底进行共晶键合。共晶键合结构对散热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进而降低了led芯片的热阻,提升了芯片的散热性能;

2)相对于蓝宝石衬底,使用si基衬底作为led芯片的封装基板的散热效果较好,且si基衬底为带有通孔,通孔结构避免了由于大跨度引线键合引起的机械失效;

3)采用激光剥离技术去除蓝宝石衬底,这样有利于led芯片的散热;

4)本发明制作方法的led芯片的光功率是传统倒装结构led芯片的两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外延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n电极引出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反射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第一绝缘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电极及第一键合窗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通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第二绝缘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第二键合窗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通孔金属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键合后形成键合腔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剥离蓝宝石衬底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u-gan,2-n-gan,3-量子阱,4-第一绝缘层,5-p-gan,6-n焊盘电极,7-反射层,8-键合腔体,81-第一键合窗口,82-第二键合窗口,9-p焊盘电极,10-si基衬底,11-蓝宝石衬底,12-通孔金属层,13-第二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大功率倒装led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1所示,步骤一.制作外延层:利用mocvd设备在蓝宝石衬底11上依次生长u-gan层1、n-gan层2,量子阱3和p-gan层5,完成gan基led外延层的制作;

如图2所示,步骤二:制作n电极引出孔: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通过icp刻蚀技术,在外延层表面制作n电极引出孔,使n电极引出孔内的n-gan裸露出来,并去除掩膜层;

如图3所示,步骤三:制作反射层: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p-gan层5表面制作反射层7,并去除掩膜层;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二和步骤三可以互换,具体过程为,先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p-gan层5表面制作反射层7;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通过icp刻蚀技术,在外延层表面制作n电极引出孔,使n电极引出孔内的n-gan裸露出来,并去除掩膜层;

步骤四:制作第一绝缘层4:利用pecvd技术,在反射层7及n电极引出孔内沉积sio2,再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采用boe溶液进行湿法腐蚀sio2,使n电极引出孔底部的n-gan及部分反射层7裸露出来,形成第一绝缘层4;

步骤五:制作电极:在第一绝缘层4表面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再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图形化掩膜层及第一绝缘层4表面蒸镀第一金属层,在n电极引出孔内形成n焊盘电极6,在裸露部分的反射层7上形成p焊盘电极9;

步骤六.制作第一键合窗口81:将第一绝缘层4表面的图形化掩膜层、第一金属层剥离,在第一绝缘层4上形成第一键合窗口81;

本实施例中步骤五和步骤六还可通过如下方法制作:先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第一绝缘层4表面蒸镀第一金属层,在n电极引出孔内形成n焊盘电极6,在裸露部分的反射层7上形成p焊盘电极9;再利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对第一金属层进行刻蚀,在第一绝缘层4上形成第一键合窗口81。

步骤七.制作通孔:选取一si基衬底10,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下,通过icp刻蚀技术,对si基衬底10进行刻蚀,形成贯穿si基衬底10的通孔;

步骤八.制作第二绝缘层13:利用pecvd技术,在si基衬底10表面及通孔表面沉积sio2,形成第二绝缘层13;

步骤九.制作第二键合窗口82:在si基衬底10的上表面制作图形化掩膜层,再通过电子束蒸发,在si基衬底10的上表面及图形化掩膜层表面蒸镀第二金属层,再将图形化掩膜层与上面的第二金属层剥离,在第二绝缘层13上形成第二键合窗口82;

本实施例中步骤九还可通过如下方法制作:先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第二绝缘层13表面蒸镀第二金属层,再利用图形化掩膜层的遮挡,对第二金属层进行刻蚀,在第二绝缘层13上形成第二键合窗口82。

步骤十.制作通孔金属层:通过电镀技术,在si基衬底10的下表面及通孔内电镀第三金属层,并对第三金属层进行刻蚀图形化,在通孔内形成通孔金属层12;

步骤十一:键合:利用晶圆键合机,通过金属共晶键合技术,将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进行共晶键合,并使第一键合窗口81对准第二键合窗口82,形成键合腔体8,完成了倒装led芯片转移到si基衬底10;

本实施例中n焊盘电极6和p焊盘电极9间通过第一绝缘层4和键合腔体8隔离。

步骤十二:剥离:利用激光剥离技术,将蓝宝石衬底11从gan基led外延层上剥离下来,得到倒装led薄膜;

步骤十三:切割裂片:利用砂轮刀对倒装led薄膜进行切割,并利用裂片技术将led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金属为cr、al、ti、pt、au、sn,所述第三金属层的金属为cu,所述掩膜层均为光刻胶。

本发明提供的倒装结构led芯片的制作方法,适用于大功率led芯片;采用icp加工工艺,制作带有硅通孔(tsv)的si基衬底10的led封装产品,si基衬底10作为led芯片的封装基板,并设计相应的硅基板封装结构,tsv结构避免了由于大跨度引线键合引起的机械失效,同时,对比于陶瓷基板、金属基板,硅材料在成本和可塑性上有一定的优势;另外,本发明将倒装led芯片的第一金属层与si基衬底10上的第二金属层进行正负极共晶键合,共晶键合结构对散热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进而降低了led芯片的热阻,提升了芯片的散热性能,并且在倒装led芯片的基础上采用激光剥离技术去除蓝宝石衬底11,这样对对散热也起到一定效果,本发明制作方法的led芯片的光功率是普通倒装结构led芯片的两倍。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