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516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顶盖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硬壳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使用两个极柱穿过顶盖片通孔作为电芯引出端子,硬壳动力电池在模组端装配时,极柱会受到来自外部装配的一定的扭力和横向力的作用,因此顶盖设计中必须考虑极柱的抗扭转功能。目前顶盖设计中,通常使用单独的圆柱体陶瓷,圆柱体陶瓷的一半插入顶盖片的沉孔而另一半插入顶盖组件的导电块的沉孔,从而来抵抗极柱的扭转。通常顶盖片的形状为矩形形状,顶盖片的沉孔通常沿顶盖片的长度方向上设置,这也限制了顶盖片的沉孔的尺寸和位置,进而使极柱的抗扭转性能受到限制。

此外,尽管使用圆柱陶瓷可以满足要求,但由于采用了单独的圆柱体陶瓷,这增加了材料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零件组装工步和工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盖组件其能够提高极柱的抗扭转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组件,其包括:顶盖片;第一极柱,安装在顶盖片上;第一连接片,设置于顶盖片的上方并套设于第一极柱;以及连接件,位于顶盖片与第一连接片之间。其中,顶盖片的上表面设有围绕第一极柱且间隔开的多个凸部,至少有一对凸部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的长度方向倾斜,连接件的下表面设有与顶盖片的各凸部对应配合的凹部;连接件的上表面设有围绕第一极柱且间隔开的多个凸起,至少有一对凸起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的长度方向倾斜,第一连接片的下表面设有与连接件的各凸起对应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中,通过至少有一对凸部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的长度方向倾斜,与在顶盖片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上设置凸部相比,顶盖片在该直线方向上将相对第一极柱具有足够大的空间尺寸来设置所述至少一对凸部,进而能将所述至少一对凸部制得更大且更远离第一极柱,从而为第一极柱提供更强的抗扭转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顶盖组件组装后的立体图,其中局部剖开;

图3为图1的顶盖组件的第一连接片的俯视看到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顶盖组件的第一连接片的仰视看到的立体图;

图5为图1的顶盖组件的连接件的俯视看到的立体图;

图6为图1的顶盖组件的连接件的仰视看到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顶盖片组件 132 凹槽

11 顶盖片 15 连接件

111 上表面 151 下表面

112 凸部 152 上表面

L 长度方向 153 凹部

W 宽度方向 A3 凹部的轴线

12 第一极柱 154 凸起

13 第一连接片 A4 凸起的轴线

131 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1包括:顶盖片11;第一极柱12,安装在顶盖片11上;以及第一连接片13,设置于顶盖片11的上方并套设于第一极柱12;连接件15,位于顶盖片11与第一连接片13之间。其中,顶盖片11的上表面111设有围绕第一极柱12且间隔开的多个凸部112,至少有一对凸部112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11的长度方向L倾斜,连接件15的下表面设有与顶盖片11的各凸部112对应配合的凹部153;连接件15的上表面152设有围绕第一极柱12且间隔开的多个凸起154,至少有一对凸起154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11的长度方向L倾斜,第一连接片13的下表面131设有与连接件15的各凸起154对应配合的凹槽13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1中,通过至少有一对凸部112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11的长度方向L倾斜,与在顶盖片11的宽度方向W或长度方向L上设置凸部112相比,顶盖片11在该直线方向上将相对第一极柱12具有足够大的空间尺寸来设置所述至少一对凸部112,进而能将所述至少一对凸部112制得更大且更远离第一极柱12,从而为第一极柱12提供更强的抗扭转性能。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1还包括:第二极柱(图中未标注),安装在顶盖片11上。第一极柱12可以为正极柱,相应地,第二极柱为负极柱。第一极柱12也可以为负极柱,相应地,第二极柱为正极柱。

顶盖片11的上表面111的凸部112可与顶盖片11一体成型,例如利用冲压工艺直接从顶盖片11上冲压出凸部112,从而取消常规应用的陶瓷部件,从而降低顶盖组件的材料成本和顶盖组件的装配工时成本。

参照图1、图2、图5以及图6,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15为矩形,至少一对凸部112位于矩形连接件15的对角线方向。由于至少一对凸部112位于矩形连接件15的对角线方向,所以矩形连接件15的与所述至少一对凸部112对应配合的至少一对凹部153同样位于矩形连接件15的对角线方向,由于所述至少一对凹部153中的各凹部153所占据的空间尺寸将决定对应的凸部112的尺寸,矩形连接件15的对角线方向将相对第一极柱12具有足够大的空间尺寸来设置凹部153,从而在矩形连接件15的对角线方向可以将凹部153制得尽量大、进而对应的凸部112也制得尽量大,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极柱12的抗扭转性能。此外,沿矩形连接件15的对角线方向能够使凹部153相对第一极柱12具有足够大的距离,从而使得相应地位于矩形连接件15的对角线方向的至少一对凸部112形成的抗扭转力矩足够大,进而第一极柱12的抗扭转性能也足够大。为了保证连接件15与第一连接片13之间的配合形成的抗扭转力矩和连接件15与顶盖片11的凸部112之间的配合形成的抗扭转力矩的一致性,参照图5和图6,连接件15的各凸起154的轴线A4可与对应凹部153的轴线A3重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极柱12的抗扭转性能,如图1所示,顶盖片11上的所述多个凸部112成对布置,顶盖片11上的每一对凸部112均与第一极柱12处于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相对顶盖片11的长度方向L倾斜。

连接件15的上表面152的凸起154可与连接件15一体成型(例如,当连接件为金属材质时,利用冲压工艺使得连接件15的上表面152形成凸起154,同时在连接件15的下表面形成凹部153;当连接件为塑胶材质时,利用注塑工艺使得连接件15的上表面152形成凸起154,同时在连接件15的下表面对应凸起154的位置形成凹部153),从而无需单独的部件(例如常规应用的陶瓷部件),从而降低顶盖组件的材料成本和顶盖组件的装配工时成本。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顶盖组件1中,依据硬壳动力电池的所需的功能,连接件15可为电阻块或绝缘塑胶。例如,当第一极柱12为正极柱时,连接件15为电阻块,正极柱通过电阻块与顶盖片实现电连接,从而使得顶盖片带正电,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顶盖片被腐蚀,此时电阻块的材质可为导电塑胶或不锈钢。电阻块的电阻值比顶盖片11的电阻值大。选用导电塑胶时,电阻块阻值可以为1~100000欧姆,选用不锈钢时,电阻块阻值可以为0.1~100毫欧。通过设置电阻块,可以有效解决电池的穿钉问题。当第一极柱12为负极柱时,由于顶盖片往往带正电,因此为了负极柱和正极柱直接短路,将连接件15设置为绝缘塑胶,从而使负极柱和顶盖片实现绝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