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线绕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69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线绕膜机。



背景技术:

目前,考虑到工业中的很多绞线需要在表面包覆一层薄膜,并且需要薄膜能够紧缚于绞线上,在传统的生产中,通过手工缠绕的方式进行薄膜的缠绕,再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加工效率特别慢,且包覆不均匀,在加工后的绞线上可能存在包覆不到薄膜或包覆过多薄膜的情况。

因此,提供一种绞线绕膜机,可以均匀的将薄膜包覆在绞线上十分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绞线绕膜机,该绞线绕膜机通过绕膜、加热以及冷却几个步骤可以均匀的将薄膜包覆在绞线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绞线绕膜机,该绞线绕膜机包括:支架、电机、第一齿轮、转轴、第二齿轮、连接杆、绕膜杆、第一轮滑、第二轮滑、第三轮滑、加热管和冷却桶;所述第一齿轮套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轴可转动的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贯通的穿梭孔,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绕膜杆竖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下方,并套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齿轮齿合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轮滑位于所述转轴的上方,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轮滑与所述第一轮滑相间隔设置,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二轮滑的下方,且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冷却桶位于所述加热管的下方,所述第三轮滑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冷却桶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绕膜杆转动的不规则凹槽。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轴座,所述转轴可转动的竖直安装于所述轴座上。

优选地,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第一轮滑的一端可拆卸的设置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沿所述限位头的轴线方向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包括一级加热通道、二级加热通道和三级加热通道,所述一级加热通道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二轮滑,所述一级加热通道的一端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二级加热通道的一端,所述二级加热通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三级加热通道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一级加热通道的加热温度小于所述二级加热通道的加热温度,所述二级加热通道的加热温度小于所述三级加热通道的加热温度。

优选地,所述冷却桶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第三轮滑浸没于所述冷却液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第一齿轮套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轴可转动的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贯通的穿梭孔,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绕膜杆竖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下方,并套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齿轮齿合于所述第一齿轮,将膜材料卷合后套接在绕膜杆上,绞线由穿梭孔穿过并随着外部牵引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移动,膜材料的一端卷合在绞线上,随着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绕膜杆可以以绞线为中心围绕所述绞线转动,从而随着绞线的移动可以不断的均匀的给绞线绕膜;所述第一轮滑位于所述转轴的上方,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轮滑与所述第一轮滑相间隔设置,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二轮滑的下方,且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经过上述第一道工序绕膜之后通过第一轮滑和第二轮滑的导向作用,随之绕膜后的绞线经过加热管进行加热,使膜材料紧紧包覆于绞线上;所述冷却桶位于所述加热管的下方,所述第三轮滑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冷却桶的内壁上,最后通过冷却液桶的冷却作用得到绕膜后的绞线的成品。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绞线绕膜机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 2第一齿轮

3转轴 31限位头

4第二齿轮 51连接杆

52绕膜杆 6加热管

61一级加热通道 62二级加热通道

63三级加热通道 7冷却桶

8绞线 91第一轮滑

92第二轮滑 93第三轮滑

10膜材料 A支架

A1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所示的绞线8绕膜机,该绞线8绕膜机包括:支架A、电机1、第一齿轮2、转轴3、第二齿轮4、连接杆51、绕膜杆52、第一轮滑91、第二轮滑92、第三轮滑93、加热管6和冷却桶7;所述第一齿轮2套接于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所述转轴3可转动的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架A上,所述转轴3沿所述转轴3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贯通的穿梭孔,所述连接杆51垂直固定于所述转轴3的一侧,所述绕膜杆52竖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杆51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4位于所述连接杆51的下方,并套接于所述转轴3,所述第二齿轮4齿合于所述第一齿轮2;所述第一轮滑91位于所述转轴3的上方,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A上,所述第二轮滑92与所述第一轮滑91相间隔设置,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A上,所述加热管6位于所述第二轮滑92的下方,且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架A上;所述冷却桶7位于所述加热管6的下方,所述第三轮滑93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冷却桶7的内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将所述第一齿轮2套接于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所述转轴3可转动的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架A上,所述转轴3沿所述转轴3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贯通的穿梭孔,所述连接杆51垂直固定于所述转轴3的一侧,所述绕膜杆52竖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杆51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4位于所述连接杆51的下方,并套接于所述转轴3,所述第二齿轮4齿合于所述第一齿轮2,将膜材料10卷合后套接在绕膜杆52上,绞线8由穿梭孔穿过并随着外部牵引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移动,膜材料10的一端卷合在绞线8上,随着第一齿轮2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转动带动转轴3转动,从而使绕膜杆52可以以绞线8为中心围绕所述绞线8转动,从而随着绞线8的移动可以不断的均匀的给绞线8绕膜;所述第一轮滑91位于所述转轴3的上方,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A上,所述第二轮滑92与所述第一轮滑91相间隔设置,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A上,所述加热管6位于所述第二轮滑92的下方,且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架A上,经过上述第一道工序绕膜之后通过第一轮滑91和第二轮滑92的导向作用,随之绕膜后的绞线8经过加热管6进行加热,使膜材料10紧紧包覆于绞线8上;所述冷却桶7位于所述加热管6的下方,所述第三轮滑93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冷却桶7的内壁上,最后通过冷却液桶的冷却作用得到绕膜后的绞线8的成品。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所述第一齿轮2、所述第二齿轮4、所述连接杆51和所述绕膜杆52能够正常的转动不受支架A的阻挡,优选地,所述支架A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齿轮2、所述第二齿轮4、所述连接杆51和所述绕膜杆52转动的不规则凹槽。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支架A上还设置有轴座A1,所述转轴3可转动的竖直安装于所述轴座A1上。轴座A1套接于转轴3上,并固定在支架A上,转轴3可在轴座A1上进行自转。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转轴3靠近所述第一轮滑91的一端可拆卸的设置有限位头31,所述限位头31沿所述限位头31的轴线方向设置有通孔。通过设置可更换的限位头31,可以配合不同直径的绞线8更换不同的限位头31,可以有效的避免绞线8的抖动,影响绕膜的质量。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加热管6包括一级加热通道61、二级加热通道62和三级加热通道63,所述一级加热通道61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二轮滑92,所述一级加热通道61的一端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二级加热通道62的一端,所述二级加热通道6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三级加热通道63的一端。通过设置三级加热通道63,并且由上至下的加热温度逐级递增,避免一次性加热过快导致膜材料10的收缩过快,影响绕膜后包覆的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一级加热通道61的加热温度小于所述二级加热通道62的加热温度,所述二级加热通道62的加热温度小于所述三级加热通道63的加热温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冷却桶7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第三轮滑93浸没于所述冷却液中。通过冷却液的冷凝作用使包覆在绞线8上的膜材料10快速冷却,使膜材料10贴敷的更紧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