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816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的弹性臂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的电子卡连接器基本都采用防溃pin结构,能有效地保证电子卡连接器在退卡时不出现导电端子被刮坏的情况,影响电子卡连接器寿命。

请参阅中国专利第CN 205264940U号揭露的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绝缘本体底壁具有收容槽、位于收容槽下侧的导滑部及凸伸入收容槽内的抵压块,导电端子的弹性臂的末端收容入收容槽内,导滑部与抵压块分别位于弹性臂的上侧和下侧,两者上下对齐,退卡时,导滑部与抵压块会夹持弹性臂,对导电端子正向力有一定影响,影响了电子卡连接器的使用功能。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避免导电端子的正向力受到影响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插接电子卡,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底壁及位于底壁上侧的接纳空间,电子卡以插拔方向收容于接纳空间内,所述底壁设有与接纳空间连通的收容槽、位于收容槽上侧的抵压块及位于收容槽下侧的导滑部,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凸伸入接纳空间的弹性臂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弹性臂设有凸伸入接纳空间内的接触部及位于弹性臂末端的尾部,所述尾部沿插拔方向凸伸入收容槽内,所述抵压块位于尾部的上侧,所述导滑部位于尾部的下侧,所述抵压块与导滑部在插拔方向完全错开,且绝缘本体的底壁设有位于抵压块一侧的开口,该开口下侧对应所述导滑部。

进一步改进有:所述抵压块在插入方向上较导滑部更靠近于接触部。

进一步改进有:所述导滑部与抵压块分别具有朝向尾部的用以提供尾部滑动的水平内侧面。

进一步改进有:所述开口上下贯穿底壁。

进一步改进有:所述抵压块与导滑部上下方向未重叠。

进一步改进有: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弹性臂尾部的宽度。

进一步改进有:所述弹性臂前部设有连接接触部与尾部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是自弹性臂向下弯折后再倾斜延伸。

进一步改进有:所述底壁设有上下贯穿底壁的开槽,所述弹性臂与开槽上下对齐,所述收容槽位于开槽后方并且相互贯通。

进一步改进有:所述导电端子插入成型于绝缘本体的底壁上,所述焊接部向前延伸出绝缘本体并排列成一排。

进一步改进有:所述抵压块呈一对相向凸伸而成,且之间设有狭槽,该狭槽对应尾部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绝缘本体的抵压块与导滑部在插拔方向上完全错开,导电端子的尾部下侧在导滑部上滑动,上侧被抵压块抵压,防止导电端子上翘被损坏,并在低压块的一侧设有开口,方便导电端子尾部翘起,避免导电端子的正向力受到影响,保证了电子卡连接器的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圆圈内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4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100,该电子卡连接器100可焊接至电路板(未图示)上并用以插接电子卡(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及插入成型于绝缘本体10上的数个导电端子20。

绝缘本体10设有底壁11、位于绝缘本体10上侧的接纳空间12、与接纳空间12相通的收容槽13、位于收容槽13上侧的抵压块14及位于收容槽13下侧的导滑部15,接纳空间12用以供电子卡(未图示)插入,收容槽12后端上下贯穿底壁11,抵压块14与导滑部15在插拔方向上完全间隔开,绝缘本体的底壁11设有位于抵压块14一侧的开口131,该开口131下侧对应所述导滑部15设置,且所述抵压块14与导滑部15上下方向未重叠,当插拔时导滑部15的边缘能作为支点,方便尾部25翘起。当然,该抵压块14也呈一对相对凸伸而成,且之间设有狭槽,该狭槽对应尾部25设置,由此可改善抵压块14的弹性。

所述导电端子20具有固持在绝缘本体10底壁11上的固持部21、自固持部41凸伸入接纳空间12内的弹性臂22及向前延伸出绝缘本体10外的焊接部23,焊接部23沿左右方向排成一排。该弹性臂22沿前方向延伸设置,设有向上凸伸入接纳空间12内的弧形接触部24及位于弹性臂22末端的尾部25,该尾部25为水平片状。导滑部15较抵压块14更靠近接触部24,底壁11还设有上下贯穿底壁11的方形开槽18,弹性臂22与开槽18上下对齐,收容槽13位于开槽18后方,并且相互贯通。

弹性臂42的尾部25收容入收容槽13内,且一侧面对接纳空间12,抵压块14与导滑部15分别位于尾部25的上侧和下侧,抵压块14与导滑部151分别具有朝向尾部25的用以提供尾部25滑动的水平内侧面,由此,当电子卡插入时,在弹性臂22发生变形时,可在收容槽12内前后(插拔方向)凸伸,以增加导电端子20的变形空间。

当电子卡插入接纳空间12内时,电子卡挤压弹性臂22发生变形,且尾部25支撑在底壁11的导滑部15上,并在导滑部15上滑动,由于抵压块14与导滑部15在插入方向上完全间隔开,且绝缘本体的底壁11设有位于抵压块14一侧的开口131,该开口131下侧对应所述导滑部15设置,所述弹性臂的尾部25会以导滑部15为支点,且末端翘入开口131内,可防止接触部24向下发生过度变形,以增强了接触部24的应力强度,保证接触部24与电子卡的可靠对接,弹性臂22前部设有连接接触部24与尾部25的弯折部26,弯折部26是自弹性臂22向下弯折后再倾斜延伸,弯折部26提供缓冲作用,防止弹性臂22受电子卡挤压变形过度,避免尾部25接触电路板发生摩擦与短路现象。

若要拔出电子卡时,由于抵压块14与导滑部15在插拔方向上完全错开,尾部25的下侧在导滑部15上滑动,且该抵压块14可防止尾部上翘,防止再次插接时抵毁端子,不仅防止溃pin的同时,还防止了导滑部14与抵压块15夹持弹性臂22,并在低压块的一侧设有开口,方便导电端子尾部翘起,避免导电端子20的正向力受到影响,保证了电子卡连接器100的使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