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9245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的开口处都会设置有保护板,保护板的一面设置有正、负极接线端子和电器元件,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分别与保护板上的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电连接。为了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能顺利地从锂电池的开口处引出,保护板必须将设置有正、负极接线端子和电器元件的一面朝外设置,现有的电池本体所连接的正负极引线不采取保护措施,使引线在电池移动使用过程易出现连接处断开松动等现象,如果对电池本体过于减震保护的话又会影响电池的散热效果,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包括电池本体、保护壳和引线输出端口,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减震垫,所述电池本体通过减震垫固定安装在保护壳内,所述电池本体的输出端连接有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所述保护壳的端部对应电池本体的端部设置有盖体,所述引线输出端口设置在盖体上,所述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穿过引线输出端口,且引线输出端口通过盖体固定安装有引线保护筒。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对应减震垫的端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设置有防虫网。在电池本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避免电池本体长时间使用导致电池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而影响电池本体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减震垫的厚度为0.2-0.4cm,所述减震垫的周边与保护壳内壁不接触设置。通过减震垫安装电池本体,降低电池本体在移动使用时产生的震感,保护电池本体之间所连接的引线及部件,并使减震垫的安装不影响电池本体的散热。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内对应电池本体设置有漏孔安装架,所述漏孔安装架与保护壳之间设置有空隙。漏孔安装架将电池本体安装在保护壳内,使电池本体的周身一体散热,提高电池本体散热的效率,保护电池本体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所述盖体呈内塞状与保护壳固定安装,且盖体的端部与电池本体对应的端部接触设置。通过盖体辅助减震垫将电池本体固定在保护壳内,提高电池本体安装进保护壳内的稳定性,避免电池本体在移动中晃动。

优选地,所述盖体对应引线保护筒设置有卡槽,所述引线保护筒对应盖体的端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引线保护筒通过卡块与卡槽固定卡接。将引线保护筒通过卡块卡入卡槽内与盖体固定安装,便于根据电池本体使用安装的设备对其拆卸或安装。

优选的,所述引线保护筒上设置有延长槽,所述引线保护筒上设置有通槽,所述延长槽对应通槽设置有半槽。将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穿过通槽,并通过延长槽与安装设备安装,延长槽上的半槽将正极引线及负极引线衬垫,保护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中,将电池本体通过保护壳内的减震垫安装进保护壳内,盖体对保护壳的端部闭合,并使盖体的端部对电池本体辅助减震垫固定电池本体,电池本体输出端连接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穿过盖体上的引线输出端口,并穿过引线保护筒上的通槽,放置在延长槽上的半槽对正极引线及负极引线与安装设备连接,保护壳内的漏孔安装架和散热孔对电池本体使用产生的热量排出保护壳,延长电池本体使用寿命。该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价格低,有效提高电池本体散热效率,提高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的引线保护筒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本体;11漏孔安装架;12空隙;13正极引线;14负极引线;2保护壳;21减震垫;22散热孔;221防虫网;23盖体;231卡槽;3引线输出端口;31引线保护筒;311卡块;312通槽;32延长槽;321半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锂电池减震保护装置,包括电池本体1、保护壳2和引线输出端口3,所述保护壳2内设置有减震垫21,所述保护壳2对应减震垫21的端部设置有散热孔22,所述散热孔22上设置有防虫网221。在电池本体1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22排出,避免电池本体1长时间使用导致电池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而影响电池本体1的使用。所述减震垫21的厚度为0.2-0.4cm,所述减震垫21的周边与保护壳2内壁不接触设置。通过减震垫21安装电池本体1,降低电池本体1在移动使用时产生的震感,保护电池本体1之间所连接的引线及部件,并使减震垫21的安装不影响电池本体1的散热。所述电池本体1通过减震垫21固定安装在保护壳2内,所述保护壳2内对应电池本体1设置有漏孔安装架11,所述漏孔安装架11与保护壳2之间设置有空隙12。漏孔安装架11将电池本体1安装在保护壳2内,使电池本体1的周身一体散热,提高电池本体1散热的效率,保护电池本体1的正常使用。所述电池本体1的输出端连接有正极引线13和负极引线14,所述保护壳2的端部对应电池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盖体23,所述引线输出端口3设置在盖体23上,所述正极引线13和负极引线14穿过引线输出端口3,且引线输出端口3通过盖体23固定安装有引线保护筒31。所述盖体23呈内塞状与保护壳2固定安装,且盖体23的端部与电池本体1对应的端部接触设置。通过盖体23辅助减震垫21将电池本体1固定在保护壳2内,提高电池本体1安装进保护壳2内的稳定性,避免电池本体1在移动中晃动。所述盖体23对应引线保护筒31设置有卡槽231,所述引线保护筒31对应盖体23的端部设置有卡块311,所述引线保护筒31通过卡块311与卡槽231固定卡接。将引线保护筒31通过卡块311卡入卡槽231内与盖体23固定安装,便于根据电池本体1使用安装的设备对其拆卸或安装。所述引线保护筒31上设置有延长槽32,所述引线保护筒311上设置有通槽312,所述延长槽32对应通槽312设置有半槽321。将正极引线13和负极引线14穿过通槽312,并通过延长槽32与安装设备安装,延长槽32上的半槽321将正极引线13及负极引线14衬垫,保护正极引线13和负极引线14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中,将电池本体通1过保护壳2内的减震垫21安装进保护壳2内,盖体23对保护壳2的端部闭合,并使盖体23的端部对电池本体1辅助减震垫21固定电池本体1,电池本体1输出端连接的正极引线13和负极引线14穿过盖体23上的引线输出端口3,并穿过引线保护筒31上的通槽312,放置在延长槽32上的半槽321对正极引线13及负极引线4与安装设备连接,保护壳2内的漏孔安装架11和散热孔22对电池本体1使用产生的热量排出保护壳2,延长电池本体1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