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手控翻转抬升装置的汽车玻璃升降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802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手控翻转抬升装置的汽车玻璃升降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手控翻转抬升装置的汽车玻璃升降开关。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升降开关是安装在汽车车门内侧,主要用于控制玻璃门窗的升降。现有玻璃升降开关的内部结构,目前的玻璃升降开关主要采用裸露式安装,为了方便控制,玻璃升降开关一侧大多会设置控制凹槽,长期使用控制凹槽位置很容易积污,不仅会滋生细菌,还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后期清理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手控翻转抬升装置的汽车玻璃升降开关,解决目前的玻璃升降开关主要采用裸露式安装,为了方便控制,玻璃升降开关一侧大多会设置控制凹槽,长期使用控制凹槽位置很容易积污,不仅会滋生细菌,还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后期清理十分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手控翻转抬升装置的汽车玻璃升降开关,包括固定在车门内侧扶手上表面的塑料面板和开关本体,所述的塑料面板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槽,所述的开关本体固定在安装槽左侧内壁上,所述的安装槽右侧内壁上具有内置斜面,所述的安装槽前、后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盲孔,所述的安装槽内部位于内置斜面上方设置有翻转斜板,所述的翻转斜板通过右端连接轴卡入安装盲孔内部与安装盲孔活动连接,所述的翻转斜板下表面开设有底置阶梯型伸缩槽,所述的底置阶梯型伸缩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限位板,所述的开关本体右侧面上开设有与伸缩限位板相配合的条形限位槽,所述的翻转斜板通过底部伸缩限位板卡入条形限位槽内部与开关本体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关本体右侧壁顶端具有向右凸起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盲孔内部设置有控制连接轴逆时针旋转的弹性扭簧。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限位板上表面位于翻转斜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向上凸起的隔尘密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手控翻转抬升装置的汽车玻璃升降开关通过在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开关本体和用于翻转斜板,翻转斜板利用右侧连接轴卡入具有弹性扭簧的安装盲孔内部与安装槽弹性铰链连接,并且在翻转斜板下端开设内置伸缩限位板的底置阶梯型伸缩槽,通过伸缩限位板卡入条形限位槽内部与开关本体卡接固定,从而方便对安装槽内部进行清理,大大降低清理难度,同时可以通过按压开关本体使得伸缩限位板与条形限位槽分离,然后弹性扭簧自动控制翻转斜板逆时针翻转,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面板,2.开关本体,3.安装槽,4.内置斜面,5.安装盲孔,6.翻转斜板,7.连接轴,8.底置阶梯型伸缩槽,9.伸缩限位板,10.条形限位槽,11.限位板,12.弹性扭簧,13.隔尘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手控翻转抬升装置的汽车玻璃升降开关,包括固定在车门内侧扶手上表面的塑料面板1和开关本体2,塑料面板1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槽3,开关本体2固定在安装槽3左侧内壁上,安装槽3右侧内壁上具有内置斜面4,安装槽3前、后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盲孔5,安装槽3内部位于内置斜面4上方设置有翻转斜板6,翻转斜板6通过右端连接轴7卡入安装盲孔5内部与安装盲孔5活动连接,翻转斜板6下表面开设有底置阶梯型伸缩槽8,底置阶梯型伸缩槽8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限位板9,底置阶梯型伸缩槽8内顶面开设有内置弹簧的滑槽,伸缩限位板9通过顶部连接条插入滑槽内部与底置阶梯型伸缩槽8滑动连接,开关本体2右侧面上开设有与伸缩限位板9相配合的条形限位槽10,翻转斜板6通过底部伸缩限位板9卡入条形限位槽10内部与开关本体2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开关本体2右侧壁顶端具有向右凸起的限位板11,进一步地,安装盲孔5内部设置有控制连接轴逆时针旋转的弹性扭簧12,进一步地,伸缩限位板9上表面位于翻转斜板6左侧固定连接有向上凸起的隔尘密封板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手控翻转抬升装置的汽车玻璃升降开关通过在安装槽3内部固定连接开关本体2和用于翻转斜板6,翻转斜板6利用右侧连接轴7卡入具有弹性扭簧12的安装盲孔5内部与安装槽3弹性铰链连接,并且在翻转斜板6下端开设内置伸缩限位板9的底置阶梯型伸缩槽8,通过伸缩限位板9卡入条形限位槽10内部与开关本体2卡接固定,从而方便对安装槽3内部进行清理,大大降低清理难度,同时可以通过按压开关本体2使得伸缩限位板9与条形限位槽10分离,然后弹性扭簧12自动控制翻转斜板6逆时针翻转,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