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线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959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作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线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生产行业中,大规格电缆成缆设备绞合成型时需将多股半成品导体排线定位后进行绞合,现有的定位装置安装在成缆笼体出线端前的中心管轴端,生产时将半成品单股线材及填充物穿过分线磁环孔按工艺要求进行分色排列,便于在各类产品绞合时进行产品排列定位操作,现有的排线定位装置位置固定,其在生产过程中有如下缺陷:多股导体在经设备旋转产生绞距进入第一道定型模具过程中因导体的大小及张力很难一致的情况下,导致大规格线材在经定型模具的挤压下造成单股线材弯曲挤压到绞合体中间,导致产品排列不稳定,造成产品跳线、外观不圆整等不良因素,导致产品报废及客户投诉、退货,提高了生产成本,给生产操作环节又带来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线定位装置,其布置于成缆第一道绞合模具前笼体的中心管轴端,使得成缆绞合时对导体及填充物进行导体定位,确保外观圆整稳定。

一种排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和前笼体的中心管轴端固接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中心轴位置嵌装有带外螺纹固定内套,所述固定内套朝向后部绞合模具布置,其还包括分集线板、托线装置,所述分集线板包括中心安装环、外环部分,所述中心安装环套装于所述固定内套上,所述外环部分包括至少一圈均布的分线孔,所述托线装置包括托线定位套筒、托线收口圆锥台,所述托线定位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托线定位套筒螺纹套装于所述固定内套,所述托线定位套筒的朝向固定底座的端面紧压于所述分集线板的中心安装环的对应端面,所述托线收口圆锥台朝向后部绞合模具的入口部分收口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其还包括分集线板固定螺母,所述分集线板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内套,所述中心安装环被夹装于所述分集线板固定螺母、托线定位套筒之间定位安装,所述分集线板相对于固定内套的轴向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整个结构的通用性;

所述分集线板的外环部分具体为自内而外朝向后部绞合模具扩口的弧度结构,所述分线孔为朝向后部绞合模具的入口部分斜向布置的贯穿孔;

所述分线孔在所述外环部分上至少布置有自内而外的两层,其确保可以根据线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布置,确保整个结构的通用性;

所述托线收口圆锥台的末端还设置有小托线装置,所述小托线装置具体为第二收口圆锥台,所述第二收口圆锥台的起始端直径和所述托线收口圆锥台的末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收口圆锥台的收口度和所述托线收口圆锥台的收口度相同,所述第二收口圆锥台的末端朝向后部绞合模具的入口部分收口布置;

所述第二收口圆锥台为两块半圆锥台拼合形成,两块半圆锥台的起始端分别通过螺钉固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托线收口圆锥台的末端,其确保第二收口圆锥台的方便拆卸,方便完成订单时拆卸更换牵引线,同时可以方便绞线成型模具与托线装置距离的调节,更好的控制半成品导体定位的装置;

拼合形成的第二收口圆锥台的中心为贯穿孔;

所述托线收口圆锥台的收口度为45°,所述第二收口圆锥台的收口度为4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半成品单股线材及填充物穿过前笼体的分线磁环孔、并按工艺要求进行分色排列,之后将半成品单股线材及填充物穿过对应位置的分集线板的外环部分的分线孔,然后线材顺着托线收口圆锥台过渡至后部绞合模具的入口部分收口,托线收口圆锥台的设置方便多股半成品线材的定位布置,确保相邻线材顺次布置于托线收口圆锥台,不会造成线材间的相互挤压;其布置于成缆第一道绞合模具前笼体的中心管轴端,使得成缆绞合时对导体及填充物进行导体定位,确保外观圆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中心管轴端1、固定底座2、固定内套3、分集线板4、中心安装环41、外环部分42、分线孔43、托线装置5、托线定位套筒51、托线收口圆锥台52、分集线板固定螺母6、第二收口圆锥台7、半圆锥台71、螺钉8、分线磁环孔9、线材1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排线定位装置,见图1:其包括和前笼体的中心管轴端1固接的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的中心轴位置嵌装有带外螺纹固定内套3,固定内套3朝向后部绞合模具布置(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结构),其还包括分集线板4、托线装置5,分集线板4包括中心安装环41、外环部分42,中心安装环41套装于固定内套3上,外环部分42包括至少一圈均布的分线孔43,托线装置5包括托线定位套筒51、托线收口圆锥台52,托线定位套筒5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53,托线定位套筒51螺纹套装于固定内套3,托线定位套筒51的朝向固定底座2的端面紧压于分集线板4的中心安装环41的对应端面,托线收口圆锥台52朝向后部绞合模具的入口部分收口布置。

其还包括分集线板固定螺母6,分集线板固定螺母6螺纹连接固定内套3,中心安装环41被夹装于分集线板固定螺母6、托线定位套筒51之间定位安装,分集线板4相对于固定内套3的轴向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整个结构的通用性;

分集线板4的外环部分42具体为自内而外朝向后部绞合模具扩口的弧度结构,分线孔43为朝向后部绞合模具的入口部分斜向布置的贯穿孔;

分线孔43在外环部分42上至少布置有自内而外的两层,其确保可以根据线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布置,确保整个结构的通用性;

托线收口圆锥台52的末端还设置有小托线装置,小托线装置具体为第二收口圆锥台7,第二收口圆锥台7的起始端直径和托线收口圆锥台52的末端直径相同,第二收口圆锥台7的收口度和托线收口圆锥台52的收口度相同,第二收口圆锥台7的末端朝向后部绞合模具的入口部分收口布置;

第二收口圆锥台7为两块半圆锥台71拼合形成,两块半圆锥台71的起始端分别通过螺钉8固装于对应位置的托线收口圆锥台52的末端,其确保第二收口圆锥台7的方便拆卸,方便完成订单时拆卸更换牵引线,同时可以方便绞线成型模具与托线装置距离的调节,更好的控制半成品导体定位的装置;

拼合形成的第二收口圆锥台7的中心为贯穿孔72;

托线收口圆锥台52的收口度为45°,第二收口圆锥台7的收口度为45°。

其工作原理如下:将半成品单股线材及填充物穿过前笼体的分线磁环孔9、并按工艺要求进行分色排列,之后将半成品单股线材及填充物穿过对应位置的分集线板的外环部分的分线孔43,然后线材10顺着托线收口圆锥台过渡至后部绞合模具的入口部分收口,托线收口圆锥台42的设置方便多股半成品导线的定位布置,确保相邻导线顺次布置于托线收口圆锥台,不会造成导线间的相互挤压;第二收口圆锥台7是辅助结构,便于线材10定位后直接通向后部绞合模具的入口部分收口。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