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619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大众消费类电子产品上。

目前消费者对产品的待机使用时间和便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的并联组合方式是将保护板安装在电池封口槽的外面,这样就会占用电池组的整体空间,若想提高电池的容量,只能通过增加电池的厚度来提高电池的容量,进而提升产品的待机时间,但是电池厚度的增加超过4mm就使得产品的厚度增加,降低便携性,而且保护板裸露在电池外,容易受到外界异物的碰撞而受损。除此之外,采用传统的并联组合方式的电池组需要较长的输出引线,且线路复杂,导致线路阻抗增加。

针对以上问题,亟需一种电池模组,实现通过增加电池的空间尺寸来提高电池容量,同时降低电池厚度,且能够有效的对保护板进行保护,减小输出引线长度来降低阻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池厚度,减少电池输出引线长度和阻抗,还能够对保护板进行有效地防护,避免保护板被外界异物碰撞受损。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并排设置有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

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正对的第二端并排设置有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

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之间,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第一正极耳、所述第二正极耳、所述正极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二负极耳、所述负极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为镍片或者锡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耳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于所述正极片上,所述第一负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耳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于所述负极片上。

采用激光焊接,产生的热量较少,而且不需要使用电极,使得焊接的连接部分尺寸较小,几乎不占用额外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封口槽,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封口槽,所述第一封口槽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封口槽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一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封口槽内,所述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二负极耳和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封口槽内。

通过设置封口槽,将电池的极耳密封在封口槽内,能够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耳被损伤而失去作用,而且将保护板设置在封口槽内,进一步对保护板进行了保护,防止保护板受到外界异物的碰撞而损坏。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壳,所述第一正极耳、所述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二负极耳和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所述保护壳内部,所述保护壳设置于所述第一封口槽和所述第二封口槽内部。

通过设置保护壳,能够增加电池模组结合处的结构强度,避免电池模组在拿取过程中软化变形而导致结合处发生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的宽度小于等于4mm。

将保护板的厚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4mm,能够较好的实现将保护板设置于封口槽内,对保护板进行保护,而且使得保护板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将空间尽可能的留给电池,进而可通过增加电池的空间尺寸来提高电池的容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分别与所述保护壳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分别与保护壳之间的距离b设置为小于或等于1mm,既能增强电池结合处的结构强度,又能为电池模组的膨胀预留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模组,通过将保护板设置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中间,能够减少保护板占用的空间,将空间留给电池模组,以便通过增加电池模组长度或宽度的尺寸来提高电池模组的容量,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池模组的厚度,甚至使得电池厚度小于4mm,在不影响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实现应用该电池模组的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而且将保护板置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能够更好的防止保护板受到外界异物的碰撞而受损,保证保护板正常的工作;除此之外,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到一起,能够实现在电池模组结合位置直接连接输出引线,从而减小了输出引线的长度,降低了阻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池模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第一电池;11、第一正极耳;12、第一负极耳;13、第一封口槽;

2、第二电池;21、第二正极耳;22、第二负极耳;23、第二封口槽;

3、保护板;31、正极片;32、负极片;

4、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第一电池1、第二电池2和保护板3,第一电池1的第一端并排设置有第一正极耳11和第一负极耳12,第二电池2与第一电池1正对的第二端并排设置有第二正极耳21和第二负极耳22;保护板3设置在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2之间,保护板3上设置有正极片31和负极片32,正极片31和负极片32为镍片或锡片,个数均为一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正极片31和负极片32的个数还可以均为多个,设置于保护板3的一侧或者分别设置于两侧。第一正极耳11、第二正极耳21、正极片31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第一正极耳11和第二正极耳12固定连接,然后将第一正极耳11和第二正极耳12中的一个与正极片31固定连接,或者将第一正极耳11和第二正极耳12同时与正极片31固定连接,只要能够保证实现第一正极耳11、第二正极耳12和正极片31之间的相互导通即可。第一负极耳12、第二负极耳22和负极片32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连接,三者的连接形式与第一正极耳11、第二正极耳12和正极片31的连接形式相同。

通过将保护板3设置在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2中间,能够减少保护板3占用的空间,将空间留给电池模组,进而便于通过增加电池的长度或宽度的尺寸来提高电池模组的容量,有利于在不影响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降低电池模组的厚度,甚至使得电池模组厚度小于4mm,而电池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结构零件,电池厚度的控制尤为重要,电池的厚度降低,则电子产品的厚度可以降低,有利于实现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增加电子产品的便携性;而且将保护板3置于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2之间,能够更好的防止保护板3受到外界异物的碰撞而受损,保证保护板3正常的工作;除此之外,将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到一起,能够实现在电池模组结合位置直接连接输出引线,然后从电池模组侧边引出,而不是从电池的顶端引出再绕到电池侧边,从而有效地减小了输出引线的长度,降低了阻抗。

通过分别设置一个正极片31和负极片32,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降低加工难度,而且占用的空间较小;通过激光焊接将第一正极耳11和第二正极耳21焊接到正极片31上,将第一负极耳12和第二负极耳22焊接到负极片上32,采用激光焊接,产生的热量较少,而且不需要使用电极,使得焊接部位的尺寸较小,几乎不占用额外的空间,进一步将空间留给电池,以便通过增加电池的长度或宽度的尺寸来提高电池的容量。

上述第一电池1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封口槽13,第一正极耳11和第一负极耳12均设置于第一封口槽13内;第二电池2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封口槽23,第一封口槽13和第二封口槽23开口相对设置,具体地,第二正极耳21、第二负极耳22和保护板3设置于第二封口槽23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板3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封口槽13内。

通过设置封口槽,将电池的极耳和保护板3密封在封口槽内,能够防止电池模组在搬运或者使用过程中,保护板3和极耳受到外界异物的碰撞而损坏,影响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将保护板3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等于4mm,能够较好的放置于第二封口槽23内。将保护板3设置于封口槽内,还可以解决长度超过200mm的电池并联的问题,使得电池的并联操作变得简单易实现。

如图3所示,该电池模组还包括保护壳4,保护壳4采用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制成,第一正极耳11、第一负极耳12、第二正极耳21、第二负极耳22和保护板3设置于保护壳4内部,保护壳4设置在第一封口槽13和第二封口槽23内部,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2分别与保护壳4之间的距离b小于等于1mm。

将第一正极耳11、第二正极耳21焊接到正极片31,第一负极耳12和第二负极耳22焊接到负极片32上之后,将保护板3和各个极耳置于保护壳4后,再将保护壳4安装在第一封口槽13和第二封口槽23内。通过设置保护壳4,且将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2分别与保护壳4之间的距离b小于等于1mm,不仅能够增加电池模组结合处的结构强度,避免电池模组在拿取过程中软化变形而导致结合处发生破坏,还能够为电池模组的膨胀预留空间,提高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