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控式防爆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0039发布日期:2018-07-04 06:3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基于可控式防爆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子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可控式防爆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锂电池的电器件越来越多,而锂电池的功率也是越做越大。但是大功率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且热量分布不均匀,于电池箱中间的热量不易被及时带走,如不及时对其散热将会导致电池温升过高,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及破坏其使用的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一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用紫铜箔膜做爆破膜,与其他组件组成防爆装置,起到安全防爆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可控式防爆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具有安全性、可控防爆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可控式防爆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主体、正极接线柱、气孔、电池外壳、出气接块、通气口、爆破膜、爆破膜出气口和防爆阀;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设置于电池外壳内部,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的顶层设置有出气接块,所述出气接块上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与锂离子电池主体外部连通,所述出气接块下方连接有爆破膜,所述爆破膜上设置有爆破膜出气口,当爆破膜处于松弛状态时,即电池处于正常状态下时,所述通气口与爆破膜出气口不重合,当锂离子电池主体内部产生气体时,此时还未出现大的爆炸问题,爆破膜涨大使得爆破膜出气口与通气口相连通,达到排气的目的;当电池主体内部产生大量气体是,或者气体积聚使得爆破膜搞过了承受极限,爆破膜爆破,达到防爆的目的;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上方还设置有防爆阀,当出现不可控的爆炸时,防爆阀发挥防爆作用;所述电池外壳上开有气孔;所述正极接线柱设置于电池外壳,且通过导线与锂离子电池主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缩泡沫袋;所述压缩泡沫袋设置于电池外壳内侧面上,当内部出现爆破,积聚升温时,压缩泡沫袋爆破,达到安全可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位于锂离子电池主体与防爆阀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重保险装置,使得该电池具有安全可控,高效防爆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可控式防爆锂离子电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可控式防爆锂离子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部件如下:锂离子电池主体1、正极接线柱2、气孔3、电池外壳4、出气接块5、通气口6、爆破膜7、爆破膜出气口8、压缩泡沫袋9、防爆阀10、接触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基于可控式防爆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主体1、正极接线柱2、气孔3、电池外壳4、出气接块5、通气口6、爆破膜7、爆破膜出气口8和防爆阀10;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1设置于电池外壳4内部,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1的顶层设置有出气接块5,所述出气接块5上设置有通气口6,通气口6与锂离子电池主体1外部连通,所述出气接块5下方连接有爆破膜7,所述爆破膜7上设置有爆破膜出气口8,当爆破膜7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通气口6与爆破膜出气口8不重合,当锂离子电池主体1内部产生气体时,爆破膜7涨大使得爆破膜出气口8与通气口6相连通,达到排气的目的;所述锂离子电池主体1上方还设置有防爆阀10,所述电池外壳4上开有气孔3;所述正极接线柱2设置于电池外壳4,且通过导线与锂离子电池主体1连接。还包括压缩泡沫袋9;所述压缩泡沫袋9设置于电池外壳4内侧面上。还包括接触片11,所述接触片11位于锂离子电池主体1与防爆阀10之间。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