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7942发布日期:2018-08-01 02: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1月24日提交的日本申请jp2017-009947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通过援引其整体上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线缆等的导线与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所具有的印刷电路板等基板连接,小型、低高度的连接器已广泛使用。关于这种连接器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连接器容易从连接连接器的对接连接器脱出或者拔出。因此,提出一种包括一锁紧机构的锁紧连接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11是示出一现有的锁紧连接器的一视图。

在图11中,811是一锁紧连接器的一罩体,其连接于一线缆861的前端且由绝缘树脂材料制成。注意的是,在线缆861的前端附近的外周安装有用于缓和在与罩体811连接的部分施加到线缆861上的应力的一护套(boot)864。

另外,由金属板制成的一角筒状的外壳871从罩体811的前端向前突出,电连接于对接端子(未示出)的多个端子851以及由绝缘树脂材料制成的用于支撑端子851的端子支撑部815设置于外壳871的长方形状的开口内。线缆861所具有的多根导线焊接于多个端子851。

此外,左右一对切口部873形成于外壳871的顶板,在各切口部873的内部收容有锁紧构件881。锁紧构件881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由一细长的金属板制成的一悬臂状的弹性构件,其中其前端即其自由端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一锁紧爪882,其基端在罩体811内固定。

另一方面,一切口部814形成于罩体811的一顶板部812的中央,其中一锁紧解除按钮821收容在切口部814内。锁紧解除按钮821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一悬臂状的弹性构件,其中其基端一体连接于顶板部812且整体突出于顶板部812的上方。此外,锁紧解除按钮821的前端即自由端位于左右一对的锁紧构件881的前端和基端之间且与该基端相邻的部分的正上方。

因为锁紧构件881具有弹性且始终与外壳871的顶板处于一个面,所以锁紧爪882始终突出在外壳871的顶板上方。因此,在使锁紧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嵌合的情况下,当外壳871插入未示出的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时,锁紧爪882进入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的顶板上所形成的一锁定孔且被锁定。结果,锁紧连接器的外壳871变为被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锁紧的状态,防止脱离插入开口。

此外,在锁紧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之间解除嵌合以拆下锁紧连接器的情况下,一操作者用手指压下突出于罩体811的顶板部812上方的锁紧解除按钮821。于是,锁紧解除按钮821的前端压下左右一对锁紧构件881的与基端相邻的部分,所以锁紧构件881的前端的锁紧爪882向下移位而脱离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的顶板上形成的锁定孔。结果,锁紧爪882和锁定孔之间的锁定状态被解除,锁紧连接器的外壳871和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之间的锁紧被解除,能够将外壳871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拔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jp2011-086495号公报。

然而,因为在现有的锁紧连接器中,在外壳871的顶板的左右分别配置有细长的板状的锁紧构件881,所以各锁紧构件881的强度低。因此,在锁紧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例如在操作者误将脚踩住(catch)线缆861或者对锁紧连接器施加大的拉力的情况下,锁紧构件881变形而解除锁紧,锁紧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被解除。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需要增加锁紧构件881的板厚、横向宽度等尺寸以提高锁紧构件881的强度;然而,在近年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小型化的环境下,难以增加锁紧构件881的尺寸,因为这会导致锁紧连接器大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这里,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在不增大尺寸的情况下增加锁紧强度,即使当施加不期望的外力时,锁紧也不会被解除,能够可靠地维持与对接连接器的嵌合状态。

为此,一种连接器包括:罩体;端子,安装于所述罩体中;以及外壳,覆盖所述罩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外壳的顶板部包括悬臂状的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是通过切割并抬起所述顶板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而形成的板式弹簧状的单一构件,所述锁紧构件包括通过弯折所述锁紧构件的左右两端而形成的一对锁紧爪。

另外,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锁紧构件还包括:基端,与所述顶板部连接为一体;自由端,位于所述基端的后方;以及爪支撑板,位于所述基端和所述自由端之间,所述锁紧爪形成于所述爪支撑板的左右两端,且所述爪支撑板比所述基端的宽度宽。

另外,在又一连接器中,所述锁紧构件包括:基端,与所述顶板部连接为一体;前连结板,连接于所述基端,以越向远离所述基端的方向越下降的方式倾斜;以及爪支撑板,连接于所述前连结板,所述锁紧爪形成于所述爪支撑板的左右两端,所述爪支撑板以以越接近所述前连结板越下降的方式倾斜,且所述爪支撑板在向下方突出的向下凸部处连接于所述前连结板,所述罩体包括形成在与所述锁紧构件相对的部分的锁紧构件收容凹部,在所述锁紧构件收容凹部的底面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防移位凸部,所述防移位凸部限制所述向下凸部向下方的移位量。

另外,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覆盖所述外壳的顶板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盖罩,所述盖罩具有锁紧操作部,所述锁紧操作部的自由端能够沿上下方向移位,并且所述锁紧操作部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锁紧构件的自由端的正上方,所述锁紧操作部的周围被框部包围,且所述锁紧操作部不突出到所述框部的上端缘的上方。

另外,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与对接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所述锁紧爪位于所述嵌合部,当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嵌合完成时,所述锁紧爪进入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对接外壳上形成的锁定孔中且被锁定,当在不进行使所述锁紧构件的自由端向下方移位的操作的情况下对所述嵌合部施力解除嵌合的力时,所述向下凸部抵接于所述防移位凸部而向下方的移位量被限制,从而防止所述锁紧爪和所述锁定孔之间的锁定被解除。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大尺寸的情况下增加锁紧强度,使得即使当施加不期望的外力时,锁紧也不会被解除,能够可靠地维持与对接连接器的嵌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一导线连接器与一基板连接器嵌合途中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3a和3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的两个平面图,其中图3a是一俯视图,且图3b是一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的一分解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是示出与图3a中的a-a箭头截面对应的纵向截面的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嵌合途中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是示出与图3a中的a-a箭头截面对应的纵向截面的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嵌合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是示出与图3a中的a-a箭头截面对应的纵向截面的图。

图8a和8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从基板连接器强制拔出导线连接器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其中图8a是示出与图3a中的a-a箭头截面对应的纵向截面的图,而图8b是图8a的b部放大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解除动作开始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是示出与图3a中的a-a箭头截面对应的纵向截面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解除途中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是示出与图3a中的a-a箭头截面相当的纵向截面的图。

图11是示出一现有的锁紧连接器的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一导线连接器与一基板连接器嵌合途中的状态的一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的一立体图,图3a和3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的两个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的一分解图。注意的是,图3a是一俯视图,且图3b是一侧视图。

在图中,1是本实施方式的作为连接器的一导线连接器,其连接于包括多根未示出的导线的一线缆61的末端,且是具有一锁紧机构的锁紧连接器的一种。另外,101是作为与导线连接器1嵌合的对接连接器的一基板连接器,安装在未示出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印刷电路板的一基板上。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61是一细长的构件,而在图中,为了方便,省略整个线缆的图示,仅导线连接器1的附近的部分示出。

例如,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用于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各种电子设备以及如家庭用设备、医疗设备、工业设备和输送设备等的各种设备中,但可以用于任何应用中。这里,为了说明方便,线缆61包括4对导线,即8根导线,具有大约8mm的外径,导线连接器1具有大约31-32mm左右的长度以及大约10-13mm左右的宽度和高度。

注意的是,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的各构件的操作和构造的表示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尽管当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的构件处于图中所示的姿势时这些指示是恰当的,但是当这些姿势改变时,这些方向的表示根据姿势的改变而改变来进行不同的解释。

导线连接器1包括与基板连接器101嵌合的一嵌合部1a。此外,导线连接器1包括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一体形成的一罩体11以及安装于罩体11中的多个金属制端子51。罩体11是沿导线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以及与一对接连接器101的嵌合方向即导线连接器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大致长方体的一箱状构件。另外,罩体11包括在一前端11f开口形成的一开口部15,其中多个端子收容槽14形成于开口部15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在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排列形成有4个端子收容槽14,每个收容槽14各收容一个端子51。另外,各端子51的一接触部54从各端子收容槽14朝向开口部15的内部突出。各端子51的未示出的一尾部电连接于线缆61的对应的导线。注意的是,端子收容槽14和端子51的数量可以任意改变。

此外,导线连接器1包括:一外壳71,其由如铜合金等导电金属板制成,覆盖罩体11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以对在其内部通过的信号进行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辐射干扰)屏蔽;以及一夹持外壳78,其由如铜合金等导电金属板制成,且安装在外壳71的外侧。夹持外壳78包括一夹持部78a,其与在线缆61的末端附近部分外包覆层被除去而露出的未示出的一屏蔽构件抵接来把持该部分。外壳71包括:一顶板部72,覆盖罩体11的上表面;以及侧壁部73,连结于顶板部72的两侧端,覆盖罩体11的左右侧面。

另外,导线连接器1包括:作为盖罩的一上侧盖罩21,其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一体形成,覆盖外壳71和夹持外壳78的靠后端的部分的上侧;以及作为盖罩的一下侧盖罩31,其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一体形成,覆盖外壳71和夹持外壳78的靠后端的部分的下侧。上侧盖罩21包括:一顶板部22,设置于外壳71的顶板部72的上侧;以及侧壁部23,连结于顶板部22的两侧端。此外,下侧盖罩31包括:一底板部32,设置于外壳71和夹持外壳78的下侧;以及结合脚部33,从底板部32的两侧端向上方延伸。另外,通过使形成于结合脚部33的开口即卡止开口33a与从上侧盖罩21的侧壁部23突出的卡止突起23a卡止,上侧盖罩21和下侧盖罩31互相结合以覆盖外壳71和夹持外壳78的靠后端部分的周围。如图2和图3a、3b所示,在外壳71被上侧盖罩21和下侧盖罩31覆盖的状态下,外壳71和被外壳71覆盖的罩体11的靠前端11f的部分突出到作为上侧盖罩21的前端的盖罩前端21f的前方,发挥作为嵌合部1a的功能。

在外壳71的顶板部72上形成有作为构成锁紧机构的构件的悬臂状的锁紧构件81。锁紧构件81是通过切割并抬起顶板部72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一板状的弹性构件,其中其一基端81a与顶板部72连接为一体。另外,锁紧构件81的除基端81a外的周缘通过切割并抬起锁紧构件81而形成于顶板部72的一切口部74从顶板部72上切离。锁紧构件81是基端81a位于顶板部72的前端附近且从基端81a向后方延伸的一细长的板式弹簧状的构件。

另外,锁紧构件81包括:一前连结板81b,其连接于基端81a的后端,且以越向后方越下降的方式倾斜;一宽的爪支撑板81d,其连接于前连结板81b的后端,且以越向后方越上升的方式倾斜;一后连结板81e,连接于爪支撑板81d的后端,包括以越向后方越上升的方式倾斜的部分;以及一自由端81f,其连接于后连结板81e的后端。此外,锁紧构件81包括通过将爪支撑板81d的左右两端向上弯折而形成的一对锁紧爪82。注意的是,在没有力施加给锁紧构件81的状态下,即初始状态,自由端81f和锁紧爪82的上端缘82a都位于顶板部72的上表面的上方。此外,前连结板81b和爪支撑板81d之间的连接部分作为向下方突出的向下凸部81c,在初始状态的锁紧构件81中,处于最下方的位置。

在上侧盖罩21的顶板部22上形成有从顶板部22向上方突出的一框部24,在框部24内形成有一切口部25,作为构成锁紧机构的构件的一锁紧操作部26收容在切口部25中。锁紧操作部26是与框部24一体形成的一板状的弹性构件,锁紧操作部26的基端26a与框部24的一上端缘24a连接为一体。另外,锁紧操作部26的除基端26a外的周缘通过形成于框部24的切口部25而从框部24上切离。锁紧操作部26是基端26a位于框部24的后端附近且从基端26a向前方延伸的一板式弹簧状的构件。

另外,锁紧操作部26包括:一连结板26b,其连接于基端26a的前端且以越向前方越下降的方式倾斜;以及一作为自由端的操作端26c,其与连结板26b的前端连接。操作端26c是一操作者用手指操作的部分,因此如图所示,优选上表面形成有防滑的凹部和凸部。另外,如图2所示,在外壳71被上侧盖罩21和下侧盖罩31覆盖的状态下,操作端26c位于锁紧构件81的自由端81f的正上方,由此当一操作者用手指压下操作端26c时,锁紧构件81的自由端81f被压下。此外,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锁紧操作部26形成为其全部的部分都不突出到框部24的上端缘24a的上方。

另一方面,基板连接器101包括:一对接罩体111,其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一体形成且与导线连接器1嵌合;以及多个金属制的对接端子151,装添于对接罩体111中。对接罩体111是一大致长方体的一箱状构件,其沿基板连接器11的宽度方向和与导线连接器1嵌合的嵌合方向,即基板连接器101的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对接罩体111包括向前方突出的一舌状部115,其中多个端子收容槽114形成于舌状部1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端子收容槽114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各排列形成有4个,在每个端子收容槽114分别收容对接端子151的一个接触部154。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对接端子151的尾部152沿基板连接器101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为一列,通过焊接等方法电连接于未示出的基板的表面上的一连接垫。注意的是,端子收容槽114和对接端子151的数量可任意改变。

此外,基板连接器101包括一对接外壳171,其由铜合金等导电金属板制成,覆盖对接罩体111的周围,以对在其内部通过的信号进行emi屏蔽。对接外壳171包括:一顶板部172,覆盖对接罩体111的上表面;侧壁部173,连结于顶板部172的两侧端,覆盖对接罩体111的左右侧面;以及一后壁部175,经由一弯折部175a连接于顶板部172的后端。注意的是,优选至少顶板部172的前端172f向上方缓缓地弯曲。

在顶板部172上形成有一对切起片172a以及一对锁定孔174,在对接外壳171安装于对接罩体111的状态下,一对切起片172a进入形成于对接罩体111的上表面上的一对上表面凹部111b内以保持对接罩体111,导线连接器1的锁紧构件81所具有的一对锁紧爪82中的每个锁紧爪分别插入一对锁定孔174从而被锁定。此外,在侧壁部173上形成有切起片173a以及按压切起片176,在对接外壳171安装于对接罩体111的状态下,切起片173a进入对接罩体111的侧面所形成的侧面凹部111a内以保持对接罩体111,按压切起片176从左右按压导线连接器1的外壳71的侧壁部73以保持外壳71。另外,侧壁部173包括从其下端向下方延伸的多个(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为4个)安装脚177。安装脚177插入且固定于形成于未示出的基板上的安装孔中,由此使基板连接器101可靠地固定于基板。

注意的是,弯折部175a弯折大致90°。结果,如图2所示,对接罩体111的后表面被后壁部175隐蔽。注意的是,连接于后壁部175的两侧端的辅助侧壁175b与侧壁部173的后端附近的部分重叠。

其次,将说明导线连接器1的动作。首先,将说明导线连接器1与基板连接器101嵌合的动作。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嵌合途中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与基板连接器完成嵌合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而图8a和8b是示出本实施例的从基板连接器强制拔出导线连接器的状态的纵剖视图。注意的是,图8a是一纵剖视图,图8b是图8a的b部放大图。此外,图5至图8b为各示出与图3a中的a-a箭头方向截面对应的纵截面的图。

首先,如图2、图3a、图3b和图5所示,一操作者使导线连接器1与安装于基板的基板连接器101相对。即,使罩体11的前端11f与收容在对接外壳171的空腔中的对接罩体111的舌状部115相对。如图5所示,因为一锁紧构件收容凹部17形成于罩体11的上表面上的与锁紧构件81相对的部分,所以锁紧构件81在移位至比初始状态更靠下方的位置,而不会抵接于罩体11的上表面。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当强制拔出导线连接器1时锁紧构件81的向下凸部81c向下方过度移位,即为了限制向下凸部81c向下方的移位量,在锁紧构件收容凹部17的前端部分形成有从锁紧构件收容凹部17的底面向上方突出的一防移位凸部17a。

另外,移动导线连接器1以接近基板连接器101,如图6所示,使嵌合部1a插入到对接外壳171的空腔中,并且使对接罩体111的舌状部115相对地插入到罩体11的开口部15中。在这种情况下,顶板部172的前端172f稍向上方弯曲,并且突出到外壳71的顶板部72上方的锁紧爪82的上端缘82a朝向罩体11的前端11f向下倾斜。就是说,因为锁紧爪82的上端缘82a向前向下倾斜,所以即使一操作者压下锁紧操作部26的操作端26c但不压下锁紧构件81的自由端81f,锁紧爪82也能够一边使其上端缘82a与顶板部172的前端172f滑动接触一边前进,由此顺利地被压下。此外,在作为一悬臂状的板状弹簧的锁紧构件81中,固定于外壳71的顶板部72的基端81a位于向对接外壳171前进的前进方向的前侧即头侧,而锁紧爪82位于比基端81a更靠前进方向的后侧即尾侧的位置,所以锁紧构件81顺利地被压下。注意的是,锁紧构件81被压下的部分收容在锁紧构件收容凹部17中。

随后,当导线连接器1进一步移动时,如图7所示,变为盖罩前端21f与对接外壳171的顶板部172的前端172f抵接或接近的状态,导引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之间的嵌合完成。结果,对接罩体111的整个舌状部115插入罩体11的开口部15中,各端子51的接触部54与对应的对接端子151的接触部154接触导通。此外,外壳71被对接外壳171的按压切起片176从左右按压并保持。另外,通过被压下的锁紧构件81的弹性力向上方施力的锁紧爪82进入对接外壳171的顶板部172的锁定孔174而被锁定。结果,导线连接器1的外壳71变为被基板连接器101的对接外壳171锁紧的状态,防止导线连接器1脱离基板连接器101而解除嵌合。

在对导线连接器1施加大的拉力但不执行用于解除嵌合的正规操作的情况下,如图8a和图8b所示,嵌合部1a稍微与基板连接器101分离,在盖罩前端21f和对接外壳171的顶板部172的前端172f之间产生间隙。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维持锁紧爪82锁定于锁定孔174的状态,所以锁紧不会被解除,从而可靠地防止导线连接器1脱离基板连接器101而解除嵌合。

更具体地,在给导线连接器1施加拉力但不执行使锁紧构件81的自由端81f向下方移位的操作的情况下,当锁紧爪82的后端缘锁定于锁定孔174的前端缘时,如图7所示,锁紧爪82的后端缘沿与对接外壳171的顶板部17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位于比作为悬臂的锁紧构件81的基端81a更靠拉拽方向的前侧即头侧的位置,所以对拉拽方向上移位的抵抗力大。因此,锁紧爪82的后端缘不会脱离锁定孔174的前端缘。

此外,当锁紧爪82的后端缘受到来自锁定孔174的前端缘的力而产生力矩时,锁紧爪82连同爪支撑板81d一起沿向图8b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向下凸部81c虽然向下方移位但由于抵接防移位凸部17a,所以不会过度向下方移位。因此,因为抑制锁紧爪82向图8b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锁紧爪82的后端缘不会脱离锁定孔174的前端缘。

另外,如图3a所示,因为锁紧构件81在顶板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形成得较宽,因此具有高的刚性,并且形成有锁紧爪82的爪支撑板81d是宽度最宽的部分,从而使锁紧构件81的刚性更高,进而,因为力从左右一对的锁紧爪82均等地传递,所以不会发生扭转等变形。因此,锁紧爪82的后端缘不会脱离锁定孔174的前端缘。

其次,将说明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之间解除嵌合的动作。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解除动作开始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而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之间的嵌合接解除途中的状态的一纵剖视图。注意的是,图9和图10是示出与图3a中的a-a箭头方向截面对应的纵截面的视图。

首先,当一操作者用手指压下锁紧操作部26的操作端26c时,锁紧构件81的自由端81f被压下。于是,锁紧爪82也向下方移位,锁紧爪82的上端缘82a位于对接外壳171的顶板部172的下方。就是说,锁紧爪82移动到锁定孔174外而解除锁定。结果,导线连接器1的外壳71变为和基板连接器101的对接外壳171之间的锁紧被解除的状态,导线连接器1能够脱离基板连接器101而解除嵌合。

注意的是,锁紧操作部26形成为整体被框部24包围且不会从上端缘24a向上方突出。因此,即使一操作者用手指接触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的各部分,也不会误按锁紧操作部26的操作端26c。即操作端26c不会由于误操作而被压下。

随后,一边维持操作者压下操作端26c使锁紧爪82和锁定孔174之间的锁定解除的状态,一边拉动导线连接器1向后方移动即向远离基板连接器101的方向移动时,如图10所示,嵌合部1a从对接外壳171的空腔内后退,并且对接罩体111的舌状部115相对地从罩体11的开口部15内后退。

随后,当使导线连接器1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时,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之间的嵌合解除完成,导线连接器1脱离基板连接器10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连接器1包括罩体11、安装于罩体11中的端子51以及覆盖罩体11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71。另外,外壳71的顶板部72包括悬臂状的锁紧构件81,其是通过切割并抬起顶板部7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的单一的板式弹簧状的锁紧构件81,且锁紧构件81包括通过弯折锁紧构件81的左右两端而形成的一对锁紧爪82。

结果,因为锁紧构件81具有高刚性且力从左右一对锁紧爪82均等地传递,不会发生扭转等变形,所以在不增大尺寸的情况下使锁紧强度增加,这样即使施加意外的外力,锁紧也不会被解除。

此外,锁紧构件81包括:基端81a,与顶板部72连接为一体;自由端81f,位于基端81a的后方;以及宽的爪支撑板81d,位于基端81a和自由端81f之间,锁紧爪82形成于爪支撑板81d的左右两端。因此,即使施加意外的外力,也因为锁紧爪82位于锁紧构件81的比基端81a更靠头侧的位置,因此抵抗力大,另外形成有锁紧爪82的爪支撑板81d的宽度宽,因此刚性高,锁紧不会被解除。

此外,锁紧构件81还包括前连结板81b,前连结板81b连接于基端81a且以越向后方越下降的方式倾斜,爪支撑板81d以越向前方越下降的方式倾斜,且爪支撑板81d在向下突出的向下凸部81c处连接于前连结板81b,而罩体11包括在与锁紧构件81相对的部分形成的锁紧构件收容凹部17,向上突出的防移位凸部17a形成于锁紧构件收容凹部17的底面,防移位凸部17a限制向下凸部81c向下方的移位量。结果,向下凸部81c不会过度向下方移位,从而锁紧爪82的转动被抑制。

另外,导线连接器1还包括覆盖外壳71的顶板部72的至少一部分的上侧盖罩21。另外,上侧盖罩21具有操作端26c能够沿上下方向移位且位于锁紧构件81的自由端81f的正上方的锁紧操作部26,锁紧操作部26的周围被框部24包围,锁紧操作部26不突出到框部24的上端缘24a上方。结果,操作端26c不会由于操作者的误操作被压下,从而锁紧不会被解除。

另外,导线连接器1还包括与基板连接器101嵌合的嵌合部1a。另外,锁紧爪82位于嵌合部1a,当与基板连接器101嵌合完成时,锁紧爪82进入形成于基板连接器101的对接外壳171的锁定孔174中而被锁定,当对嵌合部1a施加解除嵌合的力但不执行使自由端81f向下方移位的操作时,向下凸部81c抵接防移位凸部17a而向下方的移位被限制,从而防止锁紧爪82和锁定孔174之间的锁定解除。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导线连接器1脱离基板连接器101而解除嵌合。

注意的是,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说明了与优选实施方式相关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总结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自然会构思出权利要求书和其精神内的各种其它的实施方式、修改以及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连接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