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固态电容器阴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0216发布日期:2018-12-22 08:4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工固态电容器阴极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固态电容器阴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固态电容器在生产过程中,普遍是人工操作,这种人工操作方式会存在速度慢、操作量少、工艺不统一、技术操作上经常出现错误、溢料、过度反应的问题,人工操作的失误率很高,另外,溶液浸泡的工艺槽也都采用人工换液方式,这种人工操作方式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经常出现更换次数错误以及时间不准确,最终导致的品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固态电容器阴极的方法,它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效果佳、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固态电容器阴极的方法,它包括石墨电极的制作和导电银层的制作,其特征在于,

固态电容器半成品先完成石墨电极的制作并烘干,然后再进行导电银层的制作;

其中,石墨电极的制作具体为:将放置有固态电容器半成品的托盘放入石墨浆料中浸泡40秒,取出后再通过50~200℃的温度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60分钟;

其中,石墨浆料的固含量为5~40wt%,石墨浆料的粘度为10~100cp;

托盘中的固态电容器半成品在浸泡的过程中,石墨浆料会一直持续不断地被带离,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对石墨浆料的液面进行感应,实现实时调整石墨浆料液面高度的目的,从而保证石墨浆料浸泡固态电容器半成品的一致性;

其中,导电银层的制作具体为:将完成石墨电极制作的固态电容器半成品烘干后,置入银浆浆料中浸泡10秒,取出后再通过50~200℃的温度进行烘干,烘干的时间为1~60分钟;

其中,银浆浆料的固含量为15~85wt%、银浆浆料的粘度为120~800cp;

导电银层的制作同样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对银浆浆料的液面进行感应,确保银浆浆料的覆盖面刚好能覆盖石墨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效果佳、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加工流程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加工固态电容器阴极的方法,它包括石墨电极的制作和导电银层的制作,其特征在于,

固态电容器半成品先完成石墨电极的制作并烘干,然后再进行导电银层的制作;

其中,石墨电极的制作具体为:将放置有固态电容器半成品的托盘放入石墨浆料中浸泡40秒,取出后再通过50~200℃的温度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60分钟;

其中,石墨浆料的固含量为5~40wt%,石墨浆料的粘度为10~100cp;

其中,导电银层的制作具体为:将完成石墨电极制作的固态电容器半成品烘干后,置入银浆浆料中浸泡10秒,取出后再通过50~200℃的温度进行烘干,烘干的时间为1~60分钟;

其中,银浆浆料的固含量为15~85wt%、银浆浆料的粘度为120~800cp。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加工固态电容器阴极的方法,固态电容器半成品先完成石墨电极的制作并烘干,然后再进行导电银层的制作;将放置有固态电容器半成品的托盘放入石墨浆料中浸泡40秒,取出后再通过50~200℃的温度进行烘干;将完成石墨电极制作的固态电容器半成品烘干后,置入银浆浆料中浸泡10秒,取出后再通过50~200℃的温度进行烘干。本发明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效果佳、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华;郑伟伟;胡胜彪;林翠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3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