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5347发布日期:2018-09-08 00:3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410197358.8揭露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壳体,形成有接受沿插入方向插入的卡的接受空间;和接触件,由所述壳体支撑,所述接触件通过一块金属平板的冲裁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具有:框体,固定于所述壳体;具有自由端的接触件臂,以从所述框体的、所述插入方向的第一边沿着该插入方向延伸并进入所述接受空间之后从该接受空间脱离的方式弯曲加工,被插入该接受空间的卡按压而沿从该接受空间推出的方向弹性变形;以及延长部,从所述框体的、所述插入方向的第二边沿从加工前的金属板的所述第一边离开的方向延伸的部分被折返而向着该第一边延伸,所述接触件臂被卡按压而变形时的该接触件臂的所述自由端滑动于该延长部,在卡未插入的状态下,所述自由端抵接于所述延长部。现有的这种接触件,也即导电端子,需要对应增加形成该导电端子的金属平板在插入方向的尺寸,来返向弯折形成该延长部,需要消耗更多的金属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导电端子,既能够增强弹性接触部的接触力,防止刮擦电路板,又能够有效地降低金属材料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导电端子,包括:一本体,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呈长条状的一基部和分别由该基部的前后两端延伸出的一根部和一颈部;一横向延伸部,其是由该本体的根部的一侧缘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一横向延伸;一弹性接触部,其是由该横向延伸部进一步向前弯折延伸出,该弹性接触部呈向上翘曲的拱形,且与该基部大体平行地延伸;以及一支承片,其是由该本体的颈部的另一相对侧缘折反180度后再横向延伸出;其中,该弹性接触部在受到下压力时,该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可以滑动地抵顶在该支承片的上表面,从而增强该弹性接触部的接触力。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框体和多个固定在该绝缘框体上的导电端子;其中,该绝缘框体呈矩形,具有一第一边、与该第一边相对的一第二边以及在前后两端将该第一边和该第二边连接到一起的一第三边和一第四边,该导电端子的本体的后端对应固定在该第一边,该导电端子的本体的前端对应固定在该第二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通过巧妙地由主体的颈部的外侧缘向下并向内弯折并横向延伸出的一支承片,使该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在插入电子卡时可以滑动抵顶在支承片上,从而增强弹性接触部的接触力,防止其刮擦下方的电路板;另外,该支承片是利用端子料带制造过程中的位于相邻两端子之间的金属材料来弯折而成,能够有效地降低金属材料的消耗,环保节约且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面图。

图5和图6分别是图3所示的卡连接器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分解立体图,其中在图6加入了被切除的端子料带。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0a卡连接器 1、1a绝缘框体 2、2a导电端子 3端子料带 11第一边 12第二边 13第三边 14第四边 15阻隔部 151收容槽 21本体 211基部 213根部 215颈部 22横向延伸部 23弹性接触部 231自由端 24支承片 25第一固定部 26、26a第二固定部 27焊接部 28a焊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卡连接器10,该卡连接器10包括:一绝缘框体1和采用插件成型(Insert Molding)工艺固定在该绝缘框体1上的、排列成一排的八个导电端子2。

参见图5和图6,该绝缘框体1是采用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的。该绝缘框体1呈矩形,具有一第一边11、与该第一边11相对的一第二边12以及在前后两端将该第一边11和该第二边12连接到一起的一第三边13和一第四边14。其中,第一边11和第二边12为长边,第三边13和第四边14为短边。其中第四边14比第三边13宽。

该绝缘框体1还具有由第二边12的内侧缘朝向第一边11突伸出的七个阻隔部15。每个隔离部15上形成有单侧开口的收容槽151。

参见图1和图3,每个导电端子2包括:一本体21,其具体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一基部211和分别由该基部211的前后两端延伸出的一根部 213和一颈部215;由该本体21的根部213的一侧缘(即左侧缘)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一横向(左右方向)延伸出的一横向延伸部22;由该横向延伸部22进一步向前弯折延伸出的、向上翘曲呈拱形的一弹性接触部23,该弹性接触部23 与该本体21具有一间隔地、大体平行地延伸;由该本体21的颈部215的另一相对侧缘(即右侧缘)折反180度后再横向延伸出的一支承片24;由该横向延伸部22进一步向后延伸出的一第一固定部25和一焊接部27;以及由该本体21 的颈部215进一步向前延伸出的一第二固定部26。

该颈部215的宽度(即沿左右方向的尺寸)较佳是小于该基部211的宽度, 从而使该支承片24从该颈部215可以横向向内弯折延伸得更远。举例而言,该颈部215的宽度较佳是小于该基部211的宽度的三分之二。该第二固定部26的宽度较佳是大于该基部211的宽度从而可以获得较好的固定力。举例而言,该第二固定部26的宽度较佳是大于该基部211的宽度的一点五倍。

结合参见图4,该导电端子2后端的横向延伸部22和该第一固定部25一同埋设在该绝缘框体1的第一边11中。该导电端子2前端的第二固定部26埋设在该绝缘框体1的第二边12中。另外,结合图2和图3可见,该颈部215完全埋设在该隔离部15的收容槽151中,从而可以防止该支承片24发生变形。

结合参见图2和图3,位于中间的六个导电端子2的弹性接触部23的两侧各布置有一个阻隔部15。位于邻近第三边13一侧的导电端子2的弹性接触部 23位于第三边13和一个阻隔部15之间。位于第四边14一侧的导电端子2的弹性接触部23位于第四边14和一个阻隔部15之间,并且该导电端子2的本体21 基本上是埋设在第四边14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阻隔部15将该本体21的一部分以及该支承片24的一部分包覆在其内,这些阻隔部15对应位于两个相邻的导电端子2的弹性接触部 23的自由端231之间,从而能够阻挡两相邻的弹性接触部23发生横向的滑移而引发的不当接触。

结合参见图4,在未受外力作用(即没有电子卡插入)时,弹性接触部23 的自由端231较佳是悬置在支承片24的上表面的上方,二者之间存在设定的间隙d。而在将电子卡(图未示)插入到该卡连接器10的上方时,该弹性接触部 23的自由端231受到电子卡的向下抵压力的作用,将会向下抵接在该支承片24 的上表面并朝向第二边12滑动。这种弹性接触部23与支承片24的配合结构,有利于增强该弹性接触部23与电子卡的接触力,从而保证稳定的电接触。而在另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在未受外力作用时,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也可以是具有预载力地抵顶在支承片的上表面。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较佳实施例所示出的支承片24是由颈部215的右侧缘向下折反180度并横向水平地延伸出的;但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承片也可以是由颈部的右侧缘向上折反180 度并横向延伸出的,这种向上折反180度来形成支承片的结构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该弹性接触部23与电子卡的接触力。另外,折反180度只是一个为了举例说明弯折程度的大概数值,并不是意味着严格等于180度,例如折反175度也应该视为是属于折反180度的保护范围。

在一些具体应用中,在将该卡连接器10应用于诸如手机之类的电子设备中时,可以借助焊接部27以表面焊接的方式焊接到电路板(图未示)上,从而实现导电端子2与电路板上导电线路的连通。

而在另一些具体应用中,可以借助支承片24以表面焊接的方式焊接到电路板上,从而实现导电端子2与电路板上导电线路的连通。

在又一些具体应用中,可以同时借助支承片24和焊接部27以表面焊接的方式焊接到电路板上,从而实现导电端子2与电路板上导电线路的连通。

如图6所示,这些导电端子2是通过一金属片材冲压弯折而成,并通过一端子料带3(端子料带3在将导电端子2插件成型到该绝缘框体1后将会被切除) 连接在一起,该支承片24是通过位于相邻两导电端子2之间,用于定义相邻两导电端子2之间的间距的金属材料(通常都会被作为废料切除)来弯折而成的,这样可以减少金属材料的耗费。而如背景技术那样形成延长部则需要增加金属片材在沿导电端子2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那样将需要耗费更多的金属材料,不利于节约和环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2通过巧妙地由主体1的颈部215 的外侧缘向下并向内弯折延伸出的一支承片24,使弹性接触部23的自由端231 在插入电子卡时可以滑动抵顶在支承片24上,从而增强弹性接触部23的接触力,防止其刮擦下方的电路板;另外,该支承片24是利用端子料带制造过程中的位于相邻两导电端子2之间的金属材料来弯折而成,能够有效地降低金属材料的消耗。

参见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提出另一种卡连接器10a,该卡连接器10a包括:一绝缘框体1a和采用插件成型工艺固定在该绝缘框体1a上的、排列成一排的八个导电端子2a。

该绝缘框体1a与前述的绝缘框体1基本相同。该导电端子2a与前述的导电端子2相类似,区别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二固定部26a的宽度较第二固定部 26的宽度要小,并且增设了由第二固定部26a的前缘向前延伸出的焊接部28a。在一些具体应用中,可以同时借助焊接部28a和焊接部27以表面焊接的方式焊接到电路板上,从而实现导电端子2a与电路板上导电线路的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导电端子2和/或导电端子2a的某些变形设计中,可以将焊接部27省去。另外,即便将焊接部27、28a全部省去,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2、2a还是可以借助该支承片24来实现与电路板上导电线路的电连接,换言之:该支承片24是可以作为焊接部使用的,也就是说,该支承片24可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2、2a的一个焊接部。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