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线管端子导线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3116发布日期:2018-10-16 20:46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线管领域,尤其是涉及螺线管端子导线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螺线管,是一种由导线绕成的通常为长圆柱形状的线圈,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能移动设置于其轴线上的铁棒。螺线管通过导通或者切断电流的方式来操纵与铁棒相连接的机械阀门。在汽车领域中,螺线管用于操纵大电流开关。

通常情况下,螺线管包括有用于绕设线圈的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端部的接线端子,且线圈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有端子导线。端子导线的一端与线圈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并直接连接于接线端子上,从而完成线圈与接线端子的连接。

在实际绕设过程中,端子导线的两端分别与线圈和接线端子相连接,而端子导线的中间部分处于悬空状态。在安装作业或者使用过程中,端子导线的中间部分极易发生破损甚至是断裂现象,导致螺线管失效,进而影响汽车内的大电流开关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线管端子导线绕线结构,通过将端子导线依次绕设于接线柱和走线柱上,端子导线不易发生折断现象,进而达到提高螺线管工作稳定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螺线管端子导线绕线结构,接线端子包括有设置于主体端部的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接线头,接线头包括有两接线柱,所述底座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绕设端子导线的走线柱,且接线柱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绕设端子导线的引线柱;端子导线与所述走线柱绕设固定后向上延伸并绕设于引线柱上,且端子导线与引线柱相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向外延伸形成走线柱,接线柱向外延伸形成引线柱,且使用者将端子导线首先绕设于走线柱上,然后绕设于引线柱上并与引线柱相导通,即与接线柱相导通,从而完成接线柱与线圈之间的端子导线的布线作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而言,上述端子导线通过与引线柱和走线柱绕设固定的方式相固定,端子导线不易发生折断现象,进而达到提高螺线管工作的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走线柱包括有用于绕设端子导线的走线柱绕设部以及用于限制端子导线脱离走线柱绕设部的走线柱限位部,且所述走线柱限位部竖直一体成型于走线柱绕设部远离主体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走线柱绕设部与走线柱限位部构成T型结构,端子导线绕设于走线柱绕设部上,且走线柱限位部起到限制端子导线脱离走线柱绕设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线柱包括有用于绕设端子导线的引线柱绕设部以及用于连接端子导线的引线柱连接部,绕设于所述走线柱绕设部上的端子导线向上延伸并绕设于引线柱绕设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设于走线柱绕设部上的端子导线向上绕设于引线柱绕设部上,即引线柱绕设部起到进一步固定端子导线的作用,从而达到稳固端子导线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螺线管工作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绕设于所述引线柱绕设部上的端子导线向上延伸并焊接固定于引线柱连接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设于引线柱绕设部上的端子导线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二次固定,从而达到进一步稳固端子导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线柱绕设部上绕设有两圈端子导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柱绕设部上绕设两圈端子导线,在达到稳固端子导线的目的的同时,减少绕设圈数,以便于使用者进行安装作业;同时,端子导线的两圈绕设方式相较于单圈绕设方式而言,抗弯折和抗拉断的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线柱绕设部水平延伸设置,且所述引线柱绕设部远离本体的端部一体成型有用于限制端子导线脱离引线柱绕设部的引线柱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柱绕设部与引线柱限位部构成T型结构,端子导线绕设于引线柱绕设部上,且引线柱限位部起到限制端子导线脱离引线柱绕设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端子导线采用硬质导线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质导线制成的端子导线的强度高,抗弯折和抗拉断的能力强,有利于提高端子导线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走线柱和引线柱均对称设置于底座的相对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走线柱和引线柱均对称设置于底座的两侧,则两端子导线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螺线管的线圈与接线头之间连接的端子导线首先绕设于走线柱绕设部上并在走线柱限位部限制下保持稳固,然后绕设于引线柱绕设部上并在引线柱限位部限制下保持稳固,最后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二次固定,从而达到提高端子导线使用稳定性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螺线管工作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螺线管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要用于展示走线柱和引线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2、接线端子;21、底座;22、接线头;221、接线柱;3、端子导线;4、走线柱;41、走线柱绕设部;42、走线柱限位部;5、引线柱;51、引线柱绕设部;52、引线柱连接部;53、引线柱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螺线管端子导线绕线结构,螺线管主体1的端部设置有接线端子2,且接线端子2包括有设置于主体1端部的底座21以及设置于底座21上的接线头22,接线头22包括有竖直插接于底座21上的两接线柱221。底座21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绕设端子导线3的两走线柱4,且接线柱221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绕设端子导线3的两引线柱5,两走线柱4和两引线柱5均对称设置于底座21的相对两侧。使用者首先将端子导线3绕设于走线柱4上,然后向上延伸并绕设于引线柱5上,且端子导线3与引线柱5相导通,从而完成端子导线3的布线作业。

上述走线柱4包括有用于绕设端子导线3的走线柱绕设部41以及用于限制端子导线3脱离走线柱绕设部41的走线柱限位部42,且走线柱限位部42竖直一体成型于走线柱绕设部41远离主体1的端部,即走线柱绕设部41与走线柱限位部42构成T字型结构,端子导线3可绕设于走线柱绕设部41上并在走线柱限位部42的限制作用下保持稳固。

为了达到进一步固定端子导线3的目的,上述引线柱5包括有用于绕设端子导线3的引线柱绕设部51以及用于连接端子导线3的引线柱连接部52,绕设于走线柱绕设部41上的端子导线3向上延伸并绕设于引线柱绕设部51上,且端子导线3于引线柱绕设部51上绕设两圈后继续向上延伸并焊接固定于引线柱连接部52上,从而完成端子导线3的进一步固定作业。

上述引线柱绕设部51水平延伸设置,且引线柱绕设部51远离本体的端部一体成型有用于限制端子导线3脱离引线柱绕设部51的引线柱限位部53,引线柱限位部53垂直于引线柱绕设部51,即引线柱绕设部51与引线柱限位部53构成T字型结构,端子导线3可绕设于引线柱绕设部51上并在引线柱限位部53的限制作用下保持稳固。

为了进一步达到降低端子导线3发生弯折和折断风险的目的,端子导线3采用硬质导线制成,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套设和绕设作业。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使用者首先将端子导线3绕设于走线柱绕设部41上并在走线柱限位部42限制下保持稳固,再向上绕设两圈与引线柱绕设部51上并在引线柱限位部53的限制作用下保持稳固,最后将端子导线3的端部与引线柱5的连接部焊接固定,两侧的端子导线3均按照上述方式进行铺设,从而完成端子导线3的走线布置作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