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卫生间用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1032发布日期:2019-08-09 20:4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卫生间用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卫生间用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的发展,铁路机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其自身重量、占有空间、配套的电缆性能等都有严格限制,在满足铁路机车正常运行和不改变机车整体结构尺寸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增加车辆的乘坐和使用空间。在这个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需要降低动车组配线整体的结构尺寸,以满足铁路机车车辆越来越先进和复杂的动力系统、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及信号系统。

目前,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卫生间配电系统采用单芯和多芯电缆组合形式进行安装布线,这种方式安装繁琐、布线较乱、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占用空间较小、结构简单、提高安装速度的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卫生间用复合电缆。同时该电缆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电性能、环保安全、无卤、低烟、阻燃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卫生间用复合电缆,包括两根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两根排风系统控制线芯、两根灯光系统控制线芯、填充、分屏蔽层、总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排风系统控制线芯和灯光系统控制线芯均由导体和绝缘层组成;两根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之间设有填充,外侧设有分屏蔽层;所述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排风系统控制线芯和灯光系统控制线芯之间设有填充,外侧设有总屏蔽层,所述总屏蔽层外侧挤出有护套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排风系统控制线芯、灯光系统控制线芯的导体均采用镀锡铜线绞合而成,导体采用符合GB/T 4910-2009镀锡铜线组成,导体整体性能符合GB/T 3956-2008中第5种绞合导体相关规定,导体标称截面为0.5~2.5mm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排风系统控制线芯、灯光系统控制线芯的绝缘层均采用90℃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绝缘层厚度为0.4~0.5mm,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性能、物理机械性能、无卤低烟阻燃性能等。要求绝缘材料紧密包覆在导体上,绝缘厚度均匀、无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所有填充全部采用无卤低烟阻燃网状膜,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大、不延燃等特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分屏蔽层和总屏蔽层均采用镀锡铜线编织结构,镀锡铜线单丝直径不小于0.1mm,编织密度不小于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护套层采用90℃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挤包而成,护套层厚度为1.4~1.6mm,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无卤低烟阻燃性能、耐油性能、耐酸碱性能等。护套挤出时厚度均有、无气孔、表面光滑。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三种不同功能电缆整合在同一根电缆中,减小电缆安装时所需空间和安装过程使用电缆根数,提高电缆安装速度;

2、导体采用第5种镀锡铜线绞合而成,保证电缆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能及抗氧化性能;

3、分屏蔽层和总屏蔽层采用编织镀锡铜线,直径较小,编织密度大,有效提高电缆的抗干扰性和防腐蚀性,同时保证电缆的柔软度;

4、绝缘层、填充、护套层均采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保证电缆整体具有优异的无卤低烟阻燃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卫生间用复合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1、导体;1-2、绝缘层;2、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1、导体;2-2、绝缘层;3、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1、导体;3-2、绝缘层;4、填充;5、填充;6、填充;7、分屏蔽层;8、填充;9-总屏蔽层;10、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卫生间用复合电缆,包括两根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两根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两根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填充、分屏蔽层7、总屏蔽层9和护套层10;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和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均由导体和绝缘层组成;两根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之间设有填充4,外侧设有分屏蔽层7;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和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之间设有填充8,外侧设有总屏蔽层9,总屏蔽层9外侧挤出有护套层10。

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的导体均采用镀锡铜线绞合而成,导体采用符合GB/T 4910-2009镀锡铜线组成,导体整体性能符合GB/T 3956-2008中第5种绞合导体相关规定,导体标称截面为0.5~2.5mm2

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的绝缘层均采用90℃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绝缘层厚度为0.4~0.5mm,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性能、物理机械性能、无卤低烟阻燃性能等。要求绝缘材料紧密包覆在导体上,绝缘厚度均匀、无气孔。

所有填充全部采用无卤低烟阻燃网状膜,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大、不延燃等特点。

分屏蔽层7和总屏蔽层9均采用镀锡铜线编织结构,镀锡铜线单丝直径不小于0.1mm,编织密度不小于80%。

护套层10采用90℃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挤包而成,护套层10厚度为1.4~1.6mm,挤出时采用半挤压模具进行生产,保证电缆圆整度。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无卤低烟阻燃性能、耐油性能、耐酸碱性能等。

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卫生间用复合电缆,包括两根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两根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两根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由导体1-1和绝缘层1-2组成,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由导体2-1和绝缘层2-2组成,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由导体3-1和绝缘层3-2组成;两根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之间设有填充4,外侧设有分屏蔽层7;两根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之间设有填充5,外侧绕包无纺布;两根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之间设有填充6,外侧绕包无纺布;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和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之间设有填充8,外侧设有总屏蔽层9,总屏蔽层9外侧挤出有护套层10。

1)烟雾报警传感控制线芯1的导体1-1标称截面为0.5mm2,单丝标称直径为0.2mm,束合节径比为16~18,绝缘层1-2厚度为0.4mm;排风系统控制线芯2的导体2-1、灯光系统控制线芯3的导体3-1标称截面均为1.5mm2,单丝标称直径均为0.2mm,束合节径比均为18~20,绝缘层2-2、绝缘层3-2厚度均为0.5mm。

2)填充4、填充5、填充6、填充8全部采用无卤低烟阻燃网状膜;

3)分屏蔽层7采用镀锡铜线编织,单丝直径为0.1mm,编织角度为45~55°,编织密度为85%;

4)总屏蔽层9采用镀锡铜线编织,单丝直径为0.2mm,编织角度为45~55°,编织密度为80%;

5)护套层10采用90℃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挤包而成,护套层10厚度为1.4mm,挤出时采用半挤压模具进行生产,保证电缆圆整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缆结构简单、外径小、外观圆整、使用柔软,同时电缆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电性能、环保安全、无卤、低烟、阻燃、耐油、耐酸碱等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