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1708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金属连续铸造以及薄材分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连续板栅分片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板栅是采用单片铸造的,由于这种板栅采用单片铸造,加工效率不高,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铅合金泄露从而引起环境污染以及材料的浪费。随着国内蓄电池行业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连续式板栅取代单片铸造板栅已成为蓄电池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连续式板栅的制造一般都采用连铸板栅、拉网板栅以及冲网板栅。而连铸板栅具有板栅形状设计灵活,可按需设计各种尺寸的筋条、带锥度的栅格、圆角,可采用单片或双片联排连续铸造,内、外板耳均可,且具有完整的边框,既提高了板栅的强度又不会刺破隔板,此外连铸板栅还具有生产效率高、无铅废料、适用所有的合金铸造、干荷或湿荷充电均可、可铸造出最薄、最轻的负极板栅等众多优点,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连铸板栅必将以其明显的优势广泛用于蓄电池板栅制造。然而连续式板栅普遍面临的问题是需要进行分片,目前国内引进的进口连铸生产线其分片工艺均为涂板后分片,该工艺对国内传统式极板制造工艺改动较大,增加了企业的引进成本。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蓄电池板栅连铸生产线,能够在尽量不改变或少改变原有传统极板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引进连铸生产线,这样既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板栅连铸生产线的优势,又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引进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该生产线铸造成型的连续式板栅在涂板工艺前进行分片,分片后的板栅与传统铸板机所铸板栅基本相同,因此该生产线可直接替换传统铸板机,其后续极板生产工艺仍保持不变,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引进成本,同时很好地利用了连铸机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极板生产效率,节能环保污染小,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
[0005]本发明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包括连铸机和滚剪分片机;所述连铸机为动、定模式板栅连铸机,所铸造板栅为连续式板栅;所述滚剪分片机的主机为设有上刀辊和下支撑辊的对辊式滚剪装置用于对所铸连续式板栅进行分切。
[0006]进一步,所述动、定模式连铸机的动模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动模外圆面设有首尾相连的连续板栅成型型腔,所述定模设置有与所述动模相配合的筋条。
[0007]进一步,所述连铸机和滚剪分片机之间设有牵引机,所述牵引机包括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吹气装置、对辊式牵引装置和烧火去毛刺装置,所述吹气装置下方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滤水槽和接水槽。
[0008]进一步,所述牵引机与滚剪分片机之间设有清洗机,所述清洗机设置有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清洗室、喷淋漂洗室和吹气干燥室。
[0009]进一步,所述滚剪分片机包括前输送装置、滚剪主机和后输送装置,所述前输送装置设有前置导向辊。
[0010]进一步,所述前输送装置为带式传送结构,前输送装置设置有编码器测速机构和板栅滚剪位置检测传感器。
[0011]进一步,所述清洗机与滚剪分片机之间设有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粗乳机和精乳机,粗乳机和精乳机均为上下相互配合的两辊式乳机。
[0012]进一步,所述滚剪分片机后侧设有叠片收片机。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该生产线铸造成型的连续式板栅在涂板工艺前进行分片,分片后的板栅与传统铸板机所铸板栅相同,因此该生产线可直接替换传统铸板机,其后续极板生产工艺仍保持不变,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引进成本,同时很好地利用了连铸机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极板生产效率,节能环保污染小,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本发明设备布置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动I旲不意图;
[0018]图4为定模示意图;
[0019]图5为滚剪主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为本发明设备布置不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动t旲不意图;图4为定模示意图;图5为滚剪主机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包括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连铸机1、牵引机2、清洗机3、粗乳机4、精乳机5、滚剪分片机6和叠片收片机7 ;所述连铸机I为动、定模式板栅连铸机,所铸造板栅为连续式板栅;所述滚剪分片机的主机为设有上刀辊25和下支撑辊26的对辊式滚剪装置,用于对所铸连续式板栅进行不涂板准确分切,即板栅料片经连铸机I加工成连续式板栅后,通过牵引机2将连续式板栅向后输送并依次进行清洗、粗乳、精乳、分片和叠片,该生产线铸造成型的连续式板栅在涂板工艺前进行分片,分片后的板栅与传统铸板机所铸板栅相同,因此该生产线可直接替换传统铸板机,其后续极板生产工艺仍保持不变,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引进成本,同时很好地利用了连铸机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极板生产效率,节能环保污染小,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定模式连铸机的动模(见图二)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动模外圆面设有首尾相连的连续板栅成型型腔23,所述定模(见图三)设置有与所述动模相配合的筋条24,相邻筋条24之间的空隙与连续板栅成型型腔23相对,定模上设有用于与供料装置连通的进料口,进料口与各筋条24之间的空隙相通,熔融材料由进料口进入各筋条24之间的空隙及连续板栅成型型腔23内,加工成连续式板栅。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机2包括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吹气装置8、对辊式牵引装置9和烧火去毛刺装置10,所述吹气装置8下方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滤水槽11和接水槽12,设置吹气装置8能对连续式板栅进行降温冷却,使连续式板栅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便于通过对辊式牵引装置9进行输送。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机3设置有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清洗室13、喷淋漂洗室14和吹气干燥室15,能够更好的去除连续式板栅表面的油污。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剪分片机6包括前输送装置18、滚剪主机20和后输送装置19,所述前输送装置18设有前置导向辊17,在滚剪主机20前后两侧均设置输送装置能保证连续式板栅与滚剪主机之间的同步性,提高加工精度及产品质量。
[0025]本实施例中,前输送装置18为带式传送结构,前输送装置18设置有编码器测速机构22和板栅滚剪位置检测传感器21,通过板栅滚剪位置检测传感器21和编码器测速机构22能够控制上刀辊25实现对连续式板栅的准确分片,而且可以根据板栅的进给速度自动调节分片速度。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机3与滚剪分片机6之间设有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粗乳机4和精乳机5,粗乳机4和精乳机5均为上下相互配合的两辊式乳机,并分别装有入口导向装置16,入口导向装置16可以有效减小连续式板栅偏斜乳制造成的变形误差。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剪分片机6后侧设有叠片收片机7,滚剪分片机6后侧是指滚剪分片机6的出料侧,通过叠片收片机7将分片后的板栅按要求堆叠,便于收片提高生产效率。
[002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铸机和滚剪分片机;所述连铸机为动、定模式板栅连铸机,所铸造板栅为连续式板栅;所述滚剪分片机的主机为设有上刀辊和下支撑辊的对辊式滚剪装置用于对所铸连续式板栅进行分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定模式连铸机的动模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动模外圆面设有首尾相连的连续板栅成型型腔,所述定模设置有与所述动模相配合的筋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和滚剪分片机之间设有牵引机,所述牵引机包括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吹气装置、对辊式牵引装置和烧火去毛刺装置,所述吹气装置下方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滤水槽和接水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与滚剪分片机之间设有清洗机,所述清洗机设置有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清洗室、喷淋漂洗室和吹气干燥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剪分片机包括前输送装置、滚剪主机和后输送装置,所述前输送装置设有前置导向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输送装置为带式传送结构,前输送装置设置有编码器测速机构和板栅滚剪位置检测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与滚剪分片机之间设有沿连续式板栅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粗乳机和精乳机,粗乳机和精乳机均为上下相互配合的两辊式乳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剪分片机后侧设有叠片收片机。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蓄电池板栅连铸分片生产线,包括连铸机和滚剪分片机;所述连铸机为动、定模式板栅连铸机,所铸造板栅为连续式板栅;所述滚剪分片机的主机为设有上刀辊和下支撑辊的对辊式滚剪装置用于对所铸连续式板栅进行分切;该生产线铸造成型的连续式板栅不经涂板工艺而直接分片,可获得与传统铸板机基本相同铸造板栅,因此保留了其后续传统极板制造工艺,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引进成本,同时很好地利用了蓄电池板栅连铸机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极板生产效率,节能环保污染小,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
【IPC分类】H01M4/04
【公开号】CN105070878
【申请号】CN201510452240
【发明人】叶荣卒, 汪浩然, 魏治千, 王菊艳, 孔祥晗
【申请人】重庆远风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