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和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39324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情况下,能够共享压接模具。因此,能够利用器件的共用化来削减专用器件,将设备小型化并削减制造成本。
[0068]根据上述(8)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由于将卷压器与砧分别从旋转部件向外侧方向突出地配置多个,与选择的型号的端子的凿紧片的形状对应的卷压部和砧部位于压接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设置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能与多个型号的端子对应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
[0069]根据上述(9)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由于对于将覆皮部凿紧的覆皮凿紧片、将导体部凿紧的导体凿紧片分别与上述同样,从旋转部件向外侧方向突出地形成多个,并根据选择的型号的端子的覆皮凿紧片和导体凿紧片的形状而使特定的第1、第2卷压部和第1、第2砧部分别位于压接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设置空间。
[0070]根据上述(10)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由于卷筒部并列为圆环状地配置,因此与如以往的压接装置那样与模具的列对置地将端子卷筒排列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设备的省空间化。
[0071]另外,上述的第I运算部、第2运算部、和第3运算部可以由I个运算装置构成,也可以由2以上的运算装置构成。
[0072]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点如下。
[0073](11) 一种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的工序:
[0074]端子供给工序,利用从各个连锁端子的端子的型号不同的多个端子供给单元中选择的端子供给单元,将选择的型号的端子在切断位置切断并进行供给,所述端子供给单元分别具有端子进给部和切断刃,所述端子进给部将在带状的载体上使同一型号的所述端子并列并连接而成的所述连锁端子传送至预定的所述切断位置,所述切断刃用于从位于所述切断位置的所述连锁端子将端子切断;
[0075]端子移送工序,将被切断后的所述端子移动至预定的压接位置;
[0076]压接工序,利用多对压接模具中的、与选择的型号的所述端子的压接形状对应的压接模具,夹住位于所述压接位置的所述端子与电线的端部并进行压接连接。
[0077](12)是上述(11)的构成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078]所述端子移送工序包含:移动工序,将选择的型号的所述端子在所述切断位置固定并进行移动;及检测工序,获取用于检测所述端子的固定状态的、从预先决定的基准状态起的偏尚量的信息,
[0079]在所述移动工序中,通过基于所述检测工序中获取的信息来校正所述端子的位置和姿势,从而将所述端子移动至所述压接位置。
[0080](13)是上述(12)的构成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081]所述端子具有:连接部,其用于与对方端子连接;平板状的基底部,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及一对凿紧片,其在所述基底部的两侧对置地竖直设置,用于将所述电线的端部凿紧,
[0082]在所述端子供给工序中,在所述端子的所述基底部被载置在平面状的基座上、且固定了所述端子的状态下,所述端子供给单元切断所述端子,
[0083]在所述检测工序中,获取用于检测所述端子的固定状态的、在沿着所述基底部的平面中的位置和姿势从基准状态起的偏离量的信息,
[0084]在所述移动工序中,通过基于所述检测工序中获取的信息来校正所述端子在沿着所述基底部的平面中的位置和姿势,从而将所述端子移动至所述压接位置。
[0085](14)是上述(12)或(13)的构成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086]在所述移动工序中,通过将与固定并移动的所述端子的外形形状对应地准备的多个移动部在圆周上并列地配置并旋转,从而移动所述端子,
[0087]在固定在所述移动部的所述端子的旋转轨道上配置有:所述切断位置;在所述检测工序中获取用于检测所述偏离量的信息的检测位置;及所述压接位置,
[0088]在所述移动工序中,在使所述多个移动部中的、与选择的型号的所述端子的外形形状对应的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切断位置并固定所述端子后,依次位于所述检测位置、所述压接位置。
[0089](15)是上述(12)?(14)的任意I个构成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090]所述端子具有:连接部,其用于与对方端子连接;平板状的基底部,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及一对凿紧片,其在所述基底部的两侧对置地竖直设置,用于将所述电线的端部凿紧,
[0091]在所述移动工序中,通过利用空气压来吸附所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从而固定所述端子。
[0092](16)是上述(12)?(15)的任意I个构成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093]所述端子具有:连接部,其用于与对方端子连接;平板状的基底部,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及一对凿紧片,其在所述基底部的两侧对置地竖直设置,用于将所述电线的端部凿紧,
[0094]所述检测工序包含拍摄工序,在所述端子位于预定的检测位置的状态下,从与所述基底部交叉的方向拍摄所述端子,
[0095]在所述检测工序中,将所述拍摄工序中获取的图像作为用于检测所述偏离量的信息,基于所述图像来掌握所述端子在沿着所述基底部的平面中的位置和姿势。
[0096](17)是上述(11)?(16)的任意I个构成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097]所述端子具有:连接部,其用于与对方端子连接;平板状的基底部,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及一对凿紧片,其在所述基底部的两侧对置地竖直设置,用于将所述电线的端部凿紧,
[0098]在所述压接工序中,使与所述凿紧片的形状对应地准备的多个所述压接模具中的、与选择的型号的所述端子的所述凿紧片的形状对应的所述压接模具位于所述压接位置。
[0099](18)是上述(17)的构成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100]一对所述压接模具包括:卷压器,其在压接时位于所述凿紧片的竖直设置方向侧;及砧,其在所述压接时位于所述端子的基底部侧,多对所述压接模具具有:多个卷压部,其从卷压器侧底座部向外侧方向突出地配置,与所述凿紧片的形状对应地具有各不相同的卷压器侧形状;及多个砧部,其从砧侧底座部向外侧方向突出地配置,与所述凿紧片的形状对应地具有各不相同的砧侧形状,
[0101]在所述压接工序中,旋转所述卷压器侧底座部和所述砧侧底座部,使得所述多个卷压部和所述多个砧部中的、与选择的型号的所述端子的所述凿紧片的形状对应的所述卷压部和砧部位于所述压接位置。
[0102](19)是上述(18)的构成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103]所述端子的所述凿紧片具有:一对覆皮凿紧片,其将所述电线的覆皮部凿紧;及一对导体凿紧片,其在所述基底部的长边方向的与所述覆皮凿紧片不同的位置竖直设置,将所述电线的导体部凿紧,所述卷压器具有:第I卷压器,其凿紧所述覆皮凿紧片;及第2卷压器,其凿紧所述导体凿紧片,
[0104]所述砧具有:第I砧,其在与所述第I卷压器之间凿紧所述覆皮凿紧片;及第2砧,其在与所述第2卷压器之间凿紧所述导体凿紧片,
[0105]所述压接模具具有:多个第I卷压部,其从第I卷压器侧底座部向外侧方向突出地配置,与所述覆皮凿紧片的形状对应地具有各不相同的第I卷压器侧形状;多个第2卷压部,其从第2卷压器侧底座部向外侧方向突出地配置,与所述导体凿紧片的形状对应地具有各不相同的第2卷压器侧形状;多个第I砧部,从第I砧侧底座部向外侧方向突出地配置,与所述覆皮凿紧片的形状对应地具有各不相同的第I砧侧形状;及多个第2砧部,其从第2砧侧底座部向外侧方向突出地配置,与所述导体凿紧片的形状对应地具有各不相同的第2砧侧形状,
[0106]在所述压接工序中,分别旋转所述第I卷压器侧底座部和所述第2卷压器侧底座部以及所述第I砧侧底座部和所述第2砧侧底座部,使得所述多个第I卷压部和所述多个第2卷压部以及所述多个第I砧部和所述多个第2砧部中的、与所述端子供给工序中供给的所述端子的所述覆皮凿紧片和所述导体凿紧片的形状对应的所述第I卷压部和所述第2卷压部以及所述第I砧部和所述第2砧部位于所述压接位置。
[0107](20)是上述(11)?(19)的任意I个构成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
[0108]各个所述端子供给单元还具有卷起并收容所述连锁端子的卷筒部,
[0109]在所述端子供给工序中,将各个所述端子供给单元的所述卷筒部并列为圆环状地配置并旋转,从而使选择的型号的所述端子位于所述切断位置。
[0110]根据上述(11)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在端子供给工序中,利用从端子的型号不同的多个端子供给单元中选择的端子供给单元,将选择的型号的端子切断并进行供给,在压接工序中,利用与该端子的压接形状对应的压接模具,将端子与电线压接。这样,由于仅通过切换端子供给单元并切换压接模具就能够对应向不同型号的切换,因此能够缩短切换时间。另外,由于通过将器件共用化而能够削减专用器件,因此能够使设备小型化并削减制造成本。
[0111]另外,在使用以往的模具的制造方法中,即使是端子的压接形状一致的端子组,如果连接部的形状不同且型号不同,由于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因此模具的数量会增多。与之相对,根据上述(11)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由于压接工序与其他工序独立,因此在端子的压接形状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共享压接模具。因此,能够利用器件的共用化来削减专用器件,将设备小型化并削减制造成本。
[0112]另外,以往的制造方法具有的问题是:由于始终需要将连锁端子连接在模具上,因此需要将端子卷筒也与模具的列对置地排列,端子卷筒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小。与之相对,根据上述(11)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由于端子供给工序与压接工序没有结合为I个工序,在端子供给工序中切断端子,在后续工序中供给被选择的端子,因此,能够提高端子卷筒的布局的自由度。例如,能够采用将端子卷筒部在卷筒台上并列为圆环状并使该卷筒台旋转以使选择的型号的端子位于切断位置,能够实现设备的省空间化。
[0113]根据上述(12)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在移动工序中将端子从切断位置移动到压接位置时,由于根据基于检测工序中获取的信息而检测的偏离量来校正端子的位置和姿势,因此使端子可靠地位于压接位置。因此,能够提高端子压接的精度并提高品质,并且降低不良的产生并缩短作业时间。另外,在以往的制造方法中,只能在压接后检查该压接是否正确进行,与之相对,根据上述(12)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由于在校正端子并定位之后压接端子,因此能够保证压接前的端子位置,容易实施品质管理。
[0114]根据上述(13)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由于在端子供给工序中在将端子固定的状态下切断后,在检测工序中获取用于检测偏离量的信息,因此不会在检测到偏离量后重新固定端子。因此,能够使端子可靠地位于压接位置。另外,由于在基底部被载置在平面上的基座上、且被固定的状态下切断端子,因此能够降低在与基座平面(沿着基底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的、端子的固定的偏离。由于不需要考虑与该基座平面垂直的方向的偏离,因此在检测工序中,获取用于检测在沿着基底部的平面中的从基准状态起的偏离量的信息即可。即,在该情况下,仅考虑2维平面上的偏离即可。由此,能够简化用于检测偏离量的构成,并且能够削减位置和姿势的校正中的移动量,并实现移动的高精度化和处理的高速化。
[0115]根据上述(14)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利用配置在圆周上的多个移动部的旋转,与选择的型号的端子的外形形状对应的移动部在切断位置将端子固定后,依次位于检测位置、压接位置,将端子移动至压接位置。因此,由于能够使用与选择的端子的外形形状对应的移动部来移动该端子,因此,例如与对于哪个端子都使用同一移动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移动精度。另外,例如与将多个移动部直线地并列为一列的情况相比,能够用简单的构造来实现移动机构,并且能够减小设置空间。
[0116]根据上述(15)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由于在移动工序中利用空气压来吸附端子的连接部从而将端子固定,因此与例如利用臂来夹持的构造、利用电磁吸附的构造相比,能够利用简易的构造来实现移动机构。
[0117]根据上述(16)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由于例如能够基于利用照相机即拍摄部拍摄的图像来掌握端子的偏离量,因此,能够用简单的构造来实现用于检测偏离量的构成。
[0118]根据上述(17)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在压接工序中,由于使与选择的型号的端子的凿紧片的形状对应的压接模具位于压接位置,因此,即使多个型号的端子在端子供给工序中被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将端子压接。另外,如上所述,在以往的制造方法中,即使凿紧片的形状一致,如果连接部的形状不同且型号不同,那么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与之相对,根据上述(17)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在凿紧片的形状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共享压接模具。因此,能够利用器件的共用化来削减专用器件,将设备小型化并削减制造成本。
[0119]根据上述(18)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由于将卷压器与砧分别从旋转部件向外侧方向突出地配置多个,并使与选择的型号的端子的凿紧片的形状对应的卷压部和砧部位于压接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设置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能与多个型号的端子对应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120]根据上述(19)的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由于对于将覆皮部凿紧的覆皮凿紧片、将导体部凿紧的导体凿紧片分别与上述同样,从旋转部件向外侧方向突出地形成多个,并根据选择的型号的端子的覆皮凿紧片和导体凿紧片的形状而使特定的第1、第2卷压部和第1、第2砧部分别位于压接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设置空间。
[0121]根据上述(20)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由于卷筒部并列为圆环状地配置,因此与如以往的制造方法那样与模具列对置地将端子卷筒排列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设备的省空间化。
[0122]发明的效果
[012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并削减制造成本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和端子压接电线的制造方法。
[0124]以上,简要说明了本发明。进一步,通过参照附图并通读下表面说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记作“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细节进一步明确化。
【附图说明】
[0125]图1是示出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压接的端子的形状的立体图。
[0126]图2是从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0127]图3是从后侧观察图2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0128]图4是示出实施例所涉及的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的各部的连接状态的框图。
[0129]图5是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130]图6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示出端子切断之前的状态的图。
[0131]图7是示出切断刃的图,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6的图。
[0132]图8是图6中VIII — VIII线的剖视图。
[0133]图9是从后侧观察端子移送部的立体图。
[0134]图10是从前侧观察端子移送部的立体图。
[0135]图11是用于说明端子的移动路径的概要图,是端子移送部的平面图。
[0136]图12是从前侧将压接部放大的立体图。
[0137]图13是示出卷压器保持部的立体图。
[0138]图14是示出砧保持部的立体图。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