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012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能确保绝缘和电场结构,实现电缆温度在线准确监测的用于智能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国家电网公布智能电网初步建设规划,提出建立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原则,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建设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国家电网。其中"统一"是前提,"坚强"是基础,"智能"是关键。统一性、坚强网架、智能化的高度融合,决定了国家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能够达到有机组合,并且要求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环节要实现智能化,实现智能化自动平衡自我监测的电网。因而对于传输电能用的电缆,都采用了外置测温用光纤、进一步发展在电缆的内部设置测温用光纤单元。来提供不仅能够实现电能传导的基本功能,在与相关仪器(如分布式光纤测温仪(DTS系统)配合,具有监测线路中各类事件(如温度监测、火灾报警、防盗报警、故障警告、外力破坏等)的多重功能,提高预测、或预防潜在故障的能力。电缆产品功能的改变,为实施智能电网提供基础条件,但相应配套的电缆附件还没有完全能协调,还缺乏提供安全、可靠实施适应新时期智能电网的新要求。电力传输和测温系统原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系统,在电缆的外置测温系统,能很好的分别处理好电力传输和测温系统的控制,但测温系统只能简单的测试外护套温度,并且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大,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绝缘体实际的工作温度和载流情况。而采用电缆内置测温系统,就能较好的体现出电缆在工作时间的实际情况。而现有电缆连接和测温系统连接技术都是针对单一功能的续接附件。而没有很好地综合考虑二系统结合在一起,相互间的影响和作用。常见的超高压智能电缆内置的测温单元,或配合铜丝屏蔽的型式,或是在铝护套和缆芯间放置测温单元而测温单元的光纤都很容易折损和损伤,测温单元都由光纤、松套、填充物、加强件和金属护层所组成,金属护层在电缆的高压电场下,将会形成悬浮电位,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电缆终端的电场产生畸变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能确保绝缘和电场结构,实现电缆温度在线准确监测的智能电缆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电缆连接器,包括电缆续接部分、光电续接部分和防护套部分,所述电缆续接部分包括导体,导体连接管,屏蔽应力套,应力锥,橡胶绝缘体,铜网套,所述导体连接管套在电缆导体上,所述导体连接管套在导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屏蔽应力套套在导体连接管上,且两端搭接在绝缘线芯上,所述橡胶绝缘体安装在所述绝缘线芯上,所述屏蔽应力套、导体,第二导体连接管包裹在所述橡胶绝缘体内,在所述橡胶绝缘体的两端还安装有所述应力锥,所述铜网套包裹在所述橡胶绝缘体的外表面,并且所述铜网套与电缆的金属屏蔽层连接;所述光电续接部分包括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光纤保护套,光纤连接器,隔热绑扎带,所述智能电缆连接器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一个所述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所述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的一端与所述光纤保护套连接,所述光纤保护套均匀缠绕在所述橡胶绝缘体的外表面,所述光纤连接器的两端与所述光纤保护套连接,并通过设置在光纤连接器两端的所述隔热绑扎带固定在所述铜网套的外表面;所述防护套部分包括防水带,接地端头和电缆,绝缘胶,环氧绝缘圈、热熔胶,保护套,所述智能电缆连接器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一个所述防水带,在两个所述防水带之间,所述智能电缆连接器的外表面覆盖所述绝缘胶,在所述绝缘胶的外表面覆盖所述保护套,在所述智能电缆连接器上还设置有接地端头和电缆和所述环氧绝缘圈、热熔胶。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为采用橡胶类或塑胶类材料作为基料,预制而成的一进多出的指套型部件,所述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形状呈圆锥度,镶嵌在金属屏蔽层与绝缘线芯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光纤保护套的材料为较高强度的塑料。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保护套为绝热保护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缆连接器在金属屏蔽处设置了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用于将复合电缆的光单元和力缆线芯分开,同时起到纵向密封效果,并具有较好的防水作用,同时在绝缘屏蔽层与金属屏蔽层建有很好的过渡,不会产生电势差现象,并且能有效消除测温单元保护套上的悬浮感应电源。对测温系统来说,中间的接头是位移最大的部位,通过采用指套方式,可以保护测温单元较小受到外力作用,保护测温单元中光纤受到折散现象,较好显示中间接头的实际温度。光纤连接器通过两根绑扎带固定于铜网套上面,使光纤连接器与电缆续接部分构成整体续接连接体,有利于减轻光线续接及固定的操作应力,使得光纤与电力线芯保持在与续接前在光纤复合电力电缆内部一样的一体性。在电力线芯发生位移或者扭转时,光纤单元与电力线芯整体变动,受力还保持在电力线芯上,光纤单元与电力线芯之间没有相对位移,这样的结构更有利于保护光纤续接的稳定性。通过采用非金属物的保护套来代替原先的金属保护套,不会对中间接头的电场产生畸变现象,减少对中间接头电场的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电缆连接器,包括电缆续接部分、光电续接部分和防护套部分,其中电缆续接部分包括导体21,导体连接管22,屏蔽应力套23,应力锥24,橡胶绝缘体25,铜网套26,导体21套在电缆导体上,用于连接电缆缆芯,导体连接管22套在导体21的外表面上,屏蔽应力套23套在导体连接管22上,且两端搭接在绝缘线芯11上,橡胶绝缘体25安装在绝缘线芯11上,屏蔽应力套23、导体21,体连接管22包裹在橡胶绝缘体25内,在橡胶绝缘体25的两端还安装有应力锥24,铜网套26包裹在橡胶绝缘体25的外表面,并且铜网套26与电缆的金属屏蔽层连接;光电续接部分包括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光纤保护套32,光纤连接器33,隔热绑扎带34,智能电缆连接器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一个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的一端与光纤保护套32连接,光纤保护套32均匀缠绕在橡胶绝缘体25的外表面,光纤连接器33的两端与光纤保护套32连接,并通过设置在光纤连接器33两端的隔热绑扎带34固定在铜网套26的外表面;防护套部分包括防水带41,接地端头和电缆42,绝缘胶43,环氧绝缘圈、热熔胶44,保护套45,智能电缆连接器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一个防水带41,在两个防水带41之间,智能电缆连接器的外表面覆盖绝缘胶43,在绝缘胶43的外表面覆盖保护套45,在智能电缆连接器上还设置有接地端头和电缆42和环氧绝缘圈、热熔胶44。在此,环氧绝缘圈是指的由环氧胶木板制成的绝缘体,热熔胶是指通过热融化将胶成为一种液体,浇注在容器的空腔中,热熔胶冷却后即完成了粘合,常用在电缆附件上。在实施过程中,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可以采用橡胶类或塑胶类材料作为基料,预制而成的一进多出的指套型部件,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形状呈圆锥度,镶嵌在金属屏蔽层与绝缘线芯间。光纤保护套32的材料可以为较高强度的塑料,保护套45为绝热保护套。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电光分离的原理,避免对可分离智能电缆连接器原有电场结构的破坏,将测温元件设置在可分离智能电缆连接器内套之间,通过采用隔热材料包裹测温单元连接,避免外界温度的影响,能更好的测量输出电缆终端的实际温度,通过采用半导电分离指套,能有效消除测温单元保护套上的悬浮感应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超高压智能电缆连接器将电力运行系统和电气测温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能真实的反映电缆在载荷的情况下,电缆以及电缆附件的运行中的真实情况,为控制载荷的负载能力提供了实施检测的能力。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电缆连接器,包括电缆续接部分、光电续接部分和防护套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续接部分包括导体(21),导体连接管(22),屏蔽应力套(23),应力锥(24),橡胶绝缘体(25),铜网套(26),所述导体连接管(22)套在电缆导体上,所述导体连接管(22)套在导体(21)的外表面上,所述屏蔽应力套(23)套在导体连接管(22)上,且两端搭接在绝缘线芯(11)上,所述橡胶绝缘体(25)安装在所述绝缘线芯(11)上,所述屏蔽应力套(23)、导体(21),第二导体连接管(22)包裹在所述橡胶绝缘体(25)内,在所述橡胶绝缘体(25)的两端还安装有所述应力锥(24),所述铜网套(26)包裹在所述橡胶绝缘体(25)的外表面,并且所述铜网套(26)与电缆的金属屏蔽层连接; 所述光电续接部分包括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光纤保护套(32),光纤连接器(33),隔热绑扎带(34),所述智能电缆连接器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一个所述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所述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的一端与所述光纤保护套(32)连接,所述光纤保护套(32)均匀缠绕在所述橡胶绝缘体(25)的外表面,所述光纤连接器(33)的两端与所述光纤保护套(32 )连接,并通过设置在光纤连接器(33 )两端的所述隔热绑扎带(34 )固定在所述铜网套(26)的外表面; 所述防护套部分包括防水带(41),接地端头和电缆(42),绝缘胶(43),环氧绝缘圈、热熔胶(44),保护套(45),所述智能电缆连接器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一个所述防水带(41),在两个所述防水带(41)之间,所述智能电缆连接器的外表面覆盖所述绝缘胶(43),在所述绝缘胶(43)的外表面覆盖所述保护套(45),在所述智能电缆连接器上还设置有接地端头和电缆(42 )和所述环氧绝缘圈、热熔胶(4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为采用橡胶类或塑胶类材料作为基料,预制而成的一进多出的指套型部件,所述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31)形状呈圆锥度,镶嵌在金属屏蔽层与绝缘线芯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保护套(32)的材料为较高强度的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45)为绝热保护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缆连接器,除了电缆续接接头、绝缘接头所配有的功能外,还配置了光电续接接头,所述光电续接接头包括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光纤保护套,光纤连接器,隔热绑扎带。其中半导电光电分离指套是指选用半导电的材料预制的,均为一进两出或者一进多出结构的圆柱形热缩管,通过隔热绑扎带紧固在金属屏蔽层上,所述的光纤保护套,是替换测温单元的金属护套,并与光电分离指套相配合,保护测温光纤不受损伤,所述光电分离指套有两个,确保光电分离;本实用新型在不破坏原有的绝缘体结构和原有的电场结构,在不降低原有产品的电气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电缆温度在线准确监测功能。
文档编号H02G15/18GK202997493SQ20122068623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陈建忠, 刘辉, 姚春玲, 张银中 申请人:上海南大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