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型终端设备的静电泄放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1296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静电泄放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终端设备的静电泄放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为了便于使用,移动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移动设备大多为口袋大小,为手持设备。由于移动设备内部的电路板上集成有很多敏感电子元器件。使人使用移动设备时,由于人体身上的静电,尤其是在冬季干燥的季节,人体的静电易对移动设备内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由于移动设备大多体积小巧,太复杂的电路会对移动设备的体积带来负担。所以,在小型移动设备的端口上设置静电泄放电路,但是现有的电路结构,有时其不能对静电进行完全泄放,由于静电作用,由于静电对灰尘有极强的吸附作用,使得终端设备极易进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终端设备的静电泄放电路,对小型终端设备进行保护,电路结构简单,减少电路的布局面积,不给小型终端设备的体积造成负担。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小型终端设备的静电泄放电路,它包括外接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端口上连接有静电泄放电路,所述的静电泄放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且发射极连接在电源上;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且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同时与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源上,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和三极管T5均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的第三三极管T3、三极管T4和三极管T6均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阻值范围为3千欧姆到5千欧姆。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相等。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简单,电容可采用相机内的寄生电容,有效的减少了电路板的布局面积,不给小型终端设备的体积造成负担。

2、本发明的采用两级和多通道对静电进行泄放,可对静电进行完全泄放,避免静电对小型终端设备的影响,即可避免微弱静电作用于小型终端设备时对灰尘进行吸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小型终端设备的静电泄放电路,它包括外接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端口上连接有静电泄放电路,所述的静电泄放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且发射极连接在电源上;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且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同时与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源上,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实施例2: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即所述的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和三极管T5均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的第三三极管T3、三极管T4和三极管T6均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阻值范围为3千欧姆到5千欧姆。

所述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相等。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