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减震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481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减震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减震索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的光伏电站通常是直接占用土地来建立大型的地面电站,而由于受场地条件限制,我国光伏电站建设已进入瓶颈阶段,利用大面积土地来建立常规的光伏电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大跨度光伏支架应运而生。

一般的大跨度光伏支架系统是直接将光伏组件固定在东西方向的承重索上,再用南北方向的稳定索将承重索相连,承重索和稳定索均与钢结构支架固定连接。利用该方式能够简单实现光伏组件在钢结构支架上的固定,但是,这种大跨度光伏支架系统不能有效抵抗风载和地震载荷,在横向载荷的作用下,支架系统会发生晃动,跨中的位移量会很大,容易使光伏组件发成隐裂。如果通过在承重索上施加应力这一措施来抵消该载荷,所需要的应力会很大,那么,整个支架系统的钢结构支架和基础都需要提高强度,导致项目整体投资较高,经济效益差。

因此,需要一种阻尼减震索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减震索系统,能够解决大跨度光伏支架系统在横向载荷作用下跨中位移量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尼减震索系统,包括支撑架;承重索组,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架,多个所述承重索组平行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承重索组上均安装有光伏组件;稳定索,其连接多个所述承重索组;阻尼装置,其设置于每个所述承重索组的下方,且所述阻尼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上;以及连接索,其连接所述承重索组及其下方的所述阻尼装置。

优选地,所述阻尼装置包括阻尼索;两个阻尼器,所述阻尼索的两端分别通过阻尼器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将两个阻尼器分别连接到阻尼索和两个支撑架,能够控制支撑架的横向晃动,起到吸能减震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阻尼索的中部到所述承重索组的距离不大于所述阻尼索的两端部到所述承重索组的距离。

该设置使得阻尼索呈上凸的弧形,在承重索组中部进行拉紧。

优选地,每个所述承重索组包括至少两根承重索。

设置至少两根承重索的目的是为了安装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在承重索组上的固定至少需要两根绳索。

优选地,所述承重索组为东西走向,所述稳定索为南北走向。

由于光伏组件要求朝向南方安装,所以将承重索组设计为东西走向,并将下方穿设的承重索组设置成东西走向的,与光伏组件形成一定的角度,有利于光伏组件的固定,也便于光伏组件与地面之间形成夹角

优选地,每个所述承重索组内的至少两根所述承重索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设计安装角度相等。

光伏组件的设计安装角度主要由安装地域的经度、纬度和最佳辐照量决定。这一夹角使之倾斜安置,具有最佳发电量。

优选地,所述稳定索与每个所述承重索组内任一根所述承重索连接。

稳定索连接到每个承重索组中的其中一根承重索上,即可有效阻止承重索的横向晃动,防止光伏组件的隐裂。

优选地,所述阻尼索通过多根所述连接索与所述承重索连接。

该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限制承重索的横向晃动。

优选地,所述稳定索与所述承重索之间、所述连接索与所述阻尼索之间以及所述连接索与所述承重索之间均通过钢丝绳锁扣连接。

钢丝绳锁扣可以将绳索与绳索之间牢牢固定,保证钢丝绳不会松脱。

本实用新型中阻尼减震索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大跨度光伏支架系统上增设了阻尼装置,连接到两侧的支撑架上,极大地减小了支撑架的晃动,在保证光伏组件安全工作的同时,减小了承重索组的应力,起到吸能减震的作用;

2)该阻尼装置通过连接索与承重索相连,使得阻尼减震索系统的跨中位移量降低,抗风载和抗地震载荷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减震索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包括光伏组件);

图5为图1的俯视图(不包括光伏组件)。

图中:

1、支撑架;2、承重索组;3、稳定索;4、阻尼装置;41、阻尼索;42、阻尼器;5、连接索;6、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阻尼减震索系统,其主要用于光伏支架系统的减震。该阻尼减震索系统包括两侧的支撑架1;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承重索组2,多个承重索组2平行间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多个光伏组件6设置于该承重索组2上,面向太阳接收光能。为了安装固定光伏组件6,每个承重索组2包括至少两根承重索,每个光伏组件6的底部分别通过两根承重索固定。每个承重索组2上的每排的光伏组件6,与相邻承重索组2上的一排光伏组件6形成光伏阵列。垂直于承重索组2的方向上具有多根稳定索3,用于连接多个承重索组2。在每个承重索组2的下方设有阻尼装置4,阻尼装置4的走向与重索组2的走向大致相同,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上。承重索组2及其对应的阻尼装置4之间连接有连接索5。通过连接索5将阻尼装置4和承重索组2相连,能够有效减小承重索组2的跨中位移量,在有横向风载时,可以控制承重索组2的横向和纵向振动,消耗承重索组2的位移能量,减小承重索组2的位移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阻尼装置4包括阻尼索41和阻尼器42,阻尼器4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阻尼器42连接在支撑架1与阻尼索41的一端之间,另一个阻尼器43连接在另一个支撑架1与阻尼索41的另一端之间。将阻尼索41的两端通过阻尼器42分别连接到两个支撑架1上,能够控制支撑架1的横向晃动,起到吸能减震的作用。

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连接索5的数量为三个,即阻尼索41与承重索组2通过多点连接,受力平衡;阻尼索41呈反弓形,其中阻尼索41的顶点通过一根连接索5与承重索组2的中部相连,这一连接索5的长度最短。也就是说,竖直方向上,阻尼索41的中部到承重索组2的距离不大于阻尼索41的端部到承重索组2的距离。该设置使得阻尼索41在承重索组2中部进行拉紧。给予阻尼索41施加一定的应力,使其具有平衡连接索5震动的作用,将连接索5的振动频率和振幅远离光伏组件6的破坏频率和破坏振幅。

参见图3和图4,承重索组2包括两根承重索,两根承重索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与光伏组件6的设计安装角度相等。光伏组件6的设计安装角度主要由安装地域的经度、纬度和最佳辐照量决定,为“最佳倾角”。该夹角使光伏组件6倾斜安置,具有最佳发电量。本实施例中,稳定索3与每个承重索组2内高度较低的承重索连接。稳定索3只需连接到每个承重索组2中的其中一根承重索上,即可以有效阻止承重索的横向晃动,防止光伏组件6的隐裂。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承重索组2为东西走向,稳定索3为南北走向。由于光伏组件6会朝向南方安装以将下方穿设的承重索组2设置成东西走向的,与光伏组件6形成一定的角度,有利于光伏组件6的固定,也便于光伏组件6与地面之间形成夹角。

优选地,稳定索3与承重索、连接索5与阻尼装置4以及连接索5与承重索之间均通过钢丝绳锁扣连接。钢丝绳锁扣可以将绳索与绳索之间牢牢固定,保证钢丝绳不会松脱。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