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226发布日期:2019-01-13 17:0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电机的定子铁芯和端盖之间的机械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尤其是洗衣机中使用的电机,通常包括定子铁芯和固定安装至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上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在将端盖对准至铁芯后,通过螺栓或者铆钉将两者予以固定连接。

通常,端盖通过止口、止动垫片或者止动垫圈与定子铁芯配合,保证定子与端盖在径向或周向上不发生相对移动,以保证定子与端盖在固定安装后始终保持准确的配合精度。但是,止口配合需要对端盖实施机加工形成止口,这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止动垫片或止动垫圈连接端盖和定子铁芯的方式增加了产品零部件,进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改进电机的端盖与定子铁芯之间的相互定位结构,以降低生产升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定位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包括在轴向上的前端面;和前端盖,该前端盖固定至所述前端面上;其中,所述前端面包括多个第一接合区域;所述前端盖包括多个第二接合区域,该第二接合区域压紧至所述第一接合区域;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合区域设置有多条第一凹槽或第一凸纹。

定子铁芯的端面上设置的具有凹槽或凸纹的接合区域可以有效提高定子铁芯与端盖之间的相互固定力,防止两者在电机工作过程中发生失准。尤其是,其中的接合区域由凹槽或凸纹构成,进而可以采用简单的工装方便而快速地进行加工。这样的结构有助于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合区域设置有多条第二凹槽或第二凸纹,其中,所述第二凹槽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凸纹,所述第二凸纹适于卡入所述第一凹槽。通过在定子铁芯和端盖的接合面上分别形成相互配合的凹槽或凸纹,可以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定子铁芯与端盖之间的相互固定力。

优选的是,所述前端盖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定子铁芯,其中,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前端盖和前端面。

优选的是,多条所述第一凹槽或第一凸纹分布在所述螺栓的周围。

优选的是,所述前端盖通过多根所述螺栓固定至所述定子铁芯,每根螺栓周围的第一凹槽或第一凸纹的延伸方向不同于任何其他螺栓周围的第一凹槽或第一凸纹。如此设置的凹槽和凸纹可以确保在更多更复杂的工作条件下,定子铁芯和端盖之间均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槽或第一凸纹在所述前端面上沿直线方向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前端面由不同于定子铁芯的其他部位的材料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接合区域从所述前端面上延伸出并呈凸台的构型,所述凸台由不同于定子铁芯的其他部位的材料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定子铁芯还包括在轴向上的后端面,所述电机还包括固定至所述后端面上的后端盖,其中,所述后端面上也设置有多条凹槽或凸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细节及优点将在下文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例示性电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所示电机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机的定子铁芯的轴向视图。

上述附图所示出的内容仅为举例和示意,而并不严格按照比例予以绘制,也并未完整地绘制出具体使用环境下相关的全部部件或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构思之后,将能想到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为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而需要加入的本领域公知的相关技术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并不意欲限制任何序位,其目的仅仅在于区分各个独立的部件、零件、结构、元件等,并且这些独立的部件、零件、结构、元件可以相同、类似或者不同。同时,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使用的关于方位的说明,比如“上”、“下”、“内”、“外”、“左”、“右”、“径向”、“轴向”等,除非具有明确说明,仅为了方便描述,而无欲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形成任何限定。

参见附图1和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包括大致为方形的定子铁芯10,定子铁芯10具有轴向通孔用于容纳转子40。定子铁芯10包括在轴向上的前端面11和后端面(图中不可见),其中,前端面11上通过螺栓50固定安装有前端盖20,后端面上同样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后端盖。所述前端盖20设置有轴向通孔21用于安装相应的轴承43。所述后端盖也设置有轴向通孔31用于安装相应的轴承44。定子转轴42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并通过述轴承43和44而可旋转地支撑在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可以为本领域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图中的转子40可以是笼型转子,其包括转子铁芯,铁芯设置有多个转子槽,每个转子槽中插入有导条,导条由转子两端的端环41连接构成绕组。

所述定子铁芯10的前端面11和后端面上均包括四个第一接合区域13。相应地,所述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的安装面上均包括四个第二接合区域33(图中仅示出了后端盖30上的第二接合区域33)。在将所述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固定安装至定子铁芯10时,第二接合区域33压紧至所述第一接合区域13。

进一步参见图3,其为图1中定子铁芯10的轴向视图。从中可见,定子铁芯10上的每个螺栓孔12周围均分布有多条第一凸纹,这些第一条纹大致呈直线形状,共同组成一个环形的第一接合区域13。需要明白,所述第一凸纹可以替换为第一凹槽,所述凸纹或凹槽可以是直线外的其他延伸形状,并且所述凸纹或凹槽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截面形状。此外,所述第一接合区域也可以为例如方形等,甚至不规则形状,而且,第一区域也可以以其他的数量设置在定子铁芯的其它位置。

与上述定子铁芯10对应,在所述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的第二接合区域33设置有多条第二凹槽或第二凸纹。在将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固定至定子铁芯10上后,每条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和长度、截面形状和大小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凸纹,或者每条第二凸纹卡入所述第一凹槽。电机工作过程中,转子40高速旋转,并将通过其转轴42向前端盖20或后端盖30施加作用力。如果该作用力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其将导致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相对定子铁芯10滑动而失准,该失准进而导致位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上的轴承位置失准,进一步加剧转轴42对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的作用力,最终对轴承、转轴、转子等造成损害。在本实用新型中,定子铁芯10的第一接合区域13中设置的多条第一凹槽或第一凸纹可以显著提高定子铁芯10与前端盖20或后端盖3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防止两者出现相互移位。尤其是,由于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的第二接合区域33设置有与所述定子铁芯10上的第一凸纹或第一凹槽匹配的多条第二凹槽或第二凸纹,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固定至定子铁芯10上后,第二凹槽容纳所述第一凸纹,或者每条第二凸纹卡入所述第一凹槽,这可以更好地防止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相对发生相对滑动。

作为举例,可以在所述定子铁芯10、前端盖20和后端盖30上通过合适的工装加工出所述第一凸纹(第一凹槽)和第二凸纹(第二凹槽)。或者,也可以在定子铁芯10上由适于机加工且具有合适硬度的材料形成前端面或后端面,以方便在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加工出所述凸纹或凹槽。或者,可以在定子铁芯10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局部地由适于机加工且具有合适硬度的材料形成呈凸台构型的第一接合区域13,从而可以方便地在凸台上加工出所述凸纹或凹槽。

在上述图中,虽然后端盖30上的第二接合区域33示出为围绕螺栓孔12分布,但是应当明白,上述关于定子铁芯上的第一接合区域的所有内容均可适用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上的第二接合区域。比如,第二接合区域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所述凸纹或凹槽也可以是直线外的其他延伸形状,并且所述凸纹或凹槽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截面形状。此外,所述第二区域也可以例如为方形等,甚至不规则形状。

上文描述的仅仅是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在不背离所述精神和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所描述的示例做出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及其各种等同方式均被本实用新型人所预想到,并落入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