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机定子气动液压嵌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033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电机定子气动液压嵌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高压电机定子气动液压嵌线装置。
目前高压电机定子嵌线普遍采用人工操作,由工人抬着制好的线棒或线圈,对准定子铁芯线槽,用木质锤或橡皮锤用力地敲击线棒,迫使线棒嵌入线槽内。由于嵌线全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费力费时,嵌线速度慢;用力敲击线棒或线圈,致使线棒或线圈的绝缘受损,破压率高,电晕严重,槽内紧度差,易产生电腐蚀,大大缩短了电机寿命,尤其是圈式线圈,由于线圈与铁芯槽口的弦距不相等,人工操作用力不均,更易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压电机定子气动液压嵌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解决的在可移动机座上紧固有活塞中心部位固紧一中心活塞杆,其周围均布2n个(n=1,2,3……)其一端与活塞成一体的活塞杆的主气压缸,中心活塞杆周围的活塞杆的一端可容纳在与主气压缸活塞紧固成一体的压杆盖内,也可用螺钉固定在主气压缸的活塞上。主气压缸外壁两端的气咀通过气管、阀门与气源连接,主气压缸上盖上紧固着可以容纳活塞杆的立式增压油缸。增压油缸的另一端安装着其内装有手动油阀,其外壁上有与手动油阀孔相通的油管接头的缸盖,手动油阀的结构可以是在油阀螺栓上装有滚珠,也可以是在油阀螺栓上装有锥形体,缸盖侧壁上还可以装有油压表,油管接头与油槽用油管连接,增压油缸靠近主气压缸那一端的外壁上各有一高压油管与工作油缸连接,工作油缸内装有带活塞的活塞杆,其露出的端部装有的凹形夹与压线板紧固成一体,工作油缸缸体的底座分别固紧在连接杆上,连接杆另一端套装在支撑架的中心柱上,中心柱上还套装有两组支撑杆,它们的另一端装有可用螺栓将其紧固在电机定子铁芯齿部的卡爪,在压线板与中心柱之间还装有拉簧。也可以在露出于主气压缸上盖的中心活塞杆那一端上固装有在其相对应的两侧带有耳柄的铰接环,其两个耳柄各与一个斜式增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头相铰接,斜式增压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固装于立式增压油缸缸体上的支架上,斜式增压油缸也通过高压油管与挤压工作油缸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各工作油缸协调动作,嵌线质量好,可控制槽内紧度,槽电位不大于0.5伏,有效地防止电腐蚀的产生;破压率为零,减小了定子铁芯的噪音和电晕,延长了电机寿命,尤其是圈式线圈,效果更为明显。


图1为有四个立式增压油缸的气动液压嵌线装置 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有六个增压油缸的气动液压嵌线装置 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主气压缸结构示意图;图4为带凹形夹的工作油缸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撑杆的卡爪结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是在可移动机座1上用双头螺栓2紧固着由缸套53、上盖12和下盖8组成的主气压缸4,在其中装有活塞3,活塞一个平面的中心部位紧固着其一端穿出上盖的中心活塞杆5,其周围均布着用压杆盖7与主气压缸活塞装配在一起的并能自动调心的4个活塞杆6。主气压缸的上盖和下盖外壁上各有一个与其相通的气咀,通过气管9、脚踏式旋转阀门10与气源11连接。4个活塞杆的另一端分别容纳在与主气压缸上盖相连接的并在其内壁上装有O型密封圈14的4个立式增压油缸13内。增压油缸的另一端有一个用螺栓固紧的在21处装有油管接头,24处装有油压表39的缸盖15,缸盖的中心部位有与油管接头、油压表和油缸相通的阶梯孔16,阶梯孔的上端内装有由油阀螺栓18和与螺栓连接的钢珠19组成的手动油阀17,油阀螺栓与阶梯孔16之间设有密封件20。21处的油管接头通过油管22与油槽23连接,增压油缸靠近主气压缸端的外壁26处的高压油管接头通过高压油管25与工作油缸27底座31上的油孔相通。工作油缸的另一端装有六方套盖45,工作油缸内部装有一端带活塞、另一端可穿过六方套盖中心的工作油缸活塞杆46,活塞杆46露出缸外的端头上装有其上29处有螺栓通孔的凹形夹28。凹形夹的凹槽内装有用螺栓穿过通孔紧固的压线板30,工作油缸缸体底座31固紧在连接杆56上,连接杆另一端套装在支撑架的中心柱33上,中心柱上还套装两组支撑杆32,它们的另一端装有可用螺栓将其紧固在电机定子铁芯35的齿部36(图2示)上的卡爪34。卡爪的结构是具有轴套的矩形板上其相对应面的端边是爪式并在板上有螺钉孔的两块卡爪板47,两块卡爪板用销子48与连接杆54相连接,卡爪板上的两个螺钉孔中装有将卡爪固紧在定子铁芯齿部的螺栓49、螺母50和球面垫圈51,螺栓在两块卡爪板之间的螺栓杆上还装有弹簧52。在压线板和中心柱之间还装有与工作油缸及其支撑杆平行的拉簧37。
嵌线时,将中心柱立于定子铁芯的中心,用紧固螺栓将支撑杆的卡爪紧固在电机定子铁芯齿部,在中心柱上套装上4个与工作油缸连成一体的连接杆,工作油缸活塞杆端部凹形夹的凹槽内用螺栓固紧压线板。用手动油阀将增压油缸、高压油管注满油。当需要嵌入的线棒对准定子铁芯线槽时,脚踏式旋转阀门位于进气位置,压缩空气通过气管、气咀进入主气压缸,推动缸内活塞向上运动,中心活塞杆周围的4个活塞杆逐步填充立式增压油缸内腔,油缸内的油通过高压油管接头、高压油管、工作油缸的油孔注入工作油缸,工作油缸活塞杆开始动作,推动压线板运动,将线棒徐徐嵌入铁芯线槽内。完成嵌线动作后,脚踏式旋转阀门转至放气位置,压缩空气通过气咀、气管排出,同时主气压缸缸内活塞向下运动,4个活塞杆分别从增压油缸退到最低处,工作油缸内的油随之被吸回增压油缸,工作油缸的活塞杆退回,在拉簧的帮助下,压线板离开线槽回复到原来位置,第1个线棒嵌线完成。然后将工作油缸及压线板旋转一个槽距,脚踏式旋转阀门转至进气位置,进行另一线棒的嵌线。如此依次进行,完成整个定子的嵌线。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同第一实施例,只是在中心活塞杆5露出主气压缸上盖的那一端上固装有在其相对应两侧带有耳柄的铰接环41,其两个耳柄各与一个斜式增压油缸40的活塞杆的端头相铰接,斜式增压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固装于立式增压油缸缸体上的支架43上,斜式增压油缸的42处有一油孔,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2个挤压工作油缸55连接。
这种嵌线装置用于圈式线圈44的嵌线,当各增压油缸和与其连接的高压油管注满油准备嵌线时,主气压缸内的活塞处于缸的下部,斜式增压油缸处于图2的A处,即斜式增压油缸活塞杆处于拉出位置。开始工作,主气压缸的活塞向上运动,中心活塞杆和其周围的活塞杆一齐向上运动,斜式增压油缸的活塞杆同立式增压油缸的活塞杆一样也在缸内移动,缸内的油通过高压油管注入固定在定子铁芯齿部的挤压工作油缸,当底层线圈由立式增压油缸推动的工作油缸徐徐嵌入线槽内时,斜式增压油缸推动的挤压工作油缸活塞杆将线圈的上层边挤入线槽槽口,这时斜式增压油缸的活塞杆全部填满油缸,即图2的B处。随着中心活塞杆的向上运动,斜式增压油缸活塞杆又被拉出,即图2的C处,与其相连的挤压工作油缸活塞杆随着缸内的高压油流回斜式增压油缸而退回,这时,立式增压油缸推动的工作油缸继续将线圈的底层和上层边推进槽内就位。然后,脚踏式旋转阀门转至进气位置,进行另一线圈的嵌线。
本实用新型嵌线装置可调整连接杆和支撑杆长度以适应各种不同尺寸定子铁芯的需要,铁芯内径不小于500毫米的电机定子均可使用。对于不同长度的条形线棒和圈式线圈,可选用一对、两对甚至三对……增压油缸及工作油缸进行嵌线,而且圈式线圈可实现不翻把嵌线的新工艺。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电机定子气动液压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移动机座上紧固有活塞中心部位一中心活塞杆,其周围均布有2n个(n=1,2,3……)其一端与活塞成一体的活塞杆的主气压缸,主气压缸外壁两端的气咀通过气管、阀门与气源连接,主气压缸上盖上紧固着可以容纳活塞杆的立式增压油缸,增压油缸的另一端安装着其内装有手动油阀,其外壁上有与手动油阀孔相通的油管接头的缸盖,油管接头与油槽用油管连接,增压油缸靠近主气压缸那一端的外壁上各有一高压油管与工作油缸连接,工作油缸内装有带活塞的活塞杆,其露出的端部装有的凹形夹与压线板紧固成一体,工作油缸缸体的底座分别固紧在连接杆上,连接杆另一端套装在支撑架的中心柱上,中心柱上还套装有两组支撑杆,它们的另一端装有可用螺栓将其紧固在电机定子铁芯齿部的卡爪,在压线板与中心柱之间还装有拉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活塞杆周围的活塞杆的一端可容纳在与主气压缸活塞紧固成一体的压杆盖内,也可用螺钉固定在主气压缸的活塞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缸盖内的手动油阀的结构可以是在油阀螺栓上装有滚珠,也可以是在油阀螺栓上装有锥形体。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增压油缸的缸盖侧壁上还装有油压表。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在露出于主气压缸 上盖的中心活塞杆那一端上固装有在其相对应的两侧带有耳柄的铰接环,其两个耳柄上各与一个斜式增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头相铰接,斜式增压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固装于立式增压油缸缸体上的支架上,斜式增压油缸也通过高压油管与挤压工作油缸相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在露出于主气压缸上盖的中心活塞杆那一端上固装有在其相对应的两侧带有耳柄的铰接环,其两个耳柄上各与一个斜式增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头相铰接,斜式增压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固装于立式增压油缸缸体上的支架上,斜式增压油缸也通过高压油管与挤压工作油缸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机定子气动液压嵌线装置。该装置是在移动机座上紧固有活塞中心中心设有一活塞杆,其周围均布2n个活塞杆的主气压缸,其上缸盖上紧固有容纳活塞杆的增压油缸,油缸通过高压油管与其活塞杆上装有压线板的工作油缸连接,工作油缸的缸体固紧在套装于中心柱的连接杆一端上。根据定子线圈的形式,可以采用1对或1对以上工作油缸进行嵌线,本装置嵌线质量好,速度快,减轻了劳动强度,用于圈式线圈嵌线效果更理想。
文档编号H02K15/00GK2066635SQ89220408
公开日1990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4日
发明者于国植, 顾宰祥 申请人:天津发电设备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