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端盖旋紧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33162阅读:来源:国知局
3]64上压盖
[0074]65下压盖
[0075]66连接套
[0076]67夹头
[0077]671夹紧盖
[0078]672固定段
[0079]68限位块
[0080]7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8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82]请参阅图3至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8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马达端盖旋紧机所适用的马达包括马达外壳I和盖在马达外壳I上的马达端盖2,马达外壳I与马达端盖2配合的端面设有多个能旋转的扇形片11,多个扇形片11穿过马达端盖2的端盖孔21,旋转后锁紧马达端盖2。
[0084]如图3至图9所示,本发明马达端盖旋紧机包括相互对应的送料固定板3和旋转固定板4,送料固定板3上设有送料装置5,旋转固定板4上设有旋转装置6 ;送料装置5能放置带有马达端盖2的马达,送料装置5将带有马达端盖2的马达送至旋转装置6下方;旋转装置6包括与扇形片11 一一对应的多个转轴61和与多个转轴61连接的转轴驱动结构,每个转轴61的下端面均设有卡槽611,扇形片11能卡入对应转轴61的卡槽611中,转轴61的轴线与扇形片11的旋转轴线重合,转轴驱动结构能驱动转轴61绕轴线旋转。其中,送料固定板3可固定在机架7上。
[0085]该马达端盖旋紧机通过送料装置5,将位于送料装置5上的马达送至旋转装置6的下方,转轴61的卡槽611卡住对应的扇形片11,转轴驱动结构驱动转轴61绕轴线旋转,转轴61带动扇形片11 一起旋转后,扇形片11将马达端盖2与马达外壳I锁紧;马达装配完成后,送料装置5再将马达送至原位并取下,转轴驱动结构驱动转轴61复位,送料装置5上再安装另一个待装配的马达,进行下一个马达的安装。
[0086]如图4至图8所示,旋转固定板4上设有一个定位套筒安装孔,转轴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定位套筒安装孔中的定位套筒621、多个拨杆624、驱动套筒626、主推动块628、旋转气缸629等结构。其中,定位套筒621上设有贯穿定位套筒621的多个转轴安装孔622,转轴61——对应地插入转轴安装孔622中,转轴61与转轴安装孔622之间设有第一轴承623 ;拨杆624与转轴61——对应,拨杆624与对应转轴61远离卡槽611的一端固定连接,拨杆624的轴线与转轴61的轴线垂直;推动块625与拨杆624——对应,拨杆624远离转轴61的一端套在对应的推动块625中,拨杆624能相对于推动块625沿轴线滑动;多个推动块625均插入驱动套筒626中,每个推动块625都能相对于驱动套筒626绕轴线转动,推动块625的轴线与转轴61的轴线平行,驱动套筒626套在定位套筒621上,驱动套筒626与定位套筒621之间设有第二轴承627 ;主推动块628插在驱动套筒626上,主推动块628能相对于驱动套筒626绕轴线转动,主推动块628的轴线与转轴61的轴线平行;旋转气缸629的活塞杆6291远离缸体6292的端部与主推动块628远离驱动套筒626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塞杆6291的轴线与转轴61的轴线垂直,旋转气缸629的缸体6292远离活塞杆6291的一端与旋转气缸安装块6210枢接,旋转气缸安装块6210固定在旋转固定板4上。
[0087]当旋转气缸629的活塞杆6291伸缩时,带动主推动块628 —起运动,主推动块628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同时,推动驱动套筒626旋转;驱动套筒626带动推动块625、拨杆624 —起旋转的过程中,推动块625绕自身轴线旋转,拨杆624在推动块625中沿轴线滑动;由于拨杆624还与转轴61固定连接,转轴61也能绕轴线旋转,从而带动扇形片11旋转,完成马达端盖2的锁紧。
[0088]为了实现更好的配合,转轴61与转轴安装孔622之间设有第一衬套6211,推动块625与驱动套筒626之间设有第二衬套6212,推动块625与拨杆624之间设有第三衬套6213,主推动块628与驱动套筒626之间设有第四衬套。
[0089]如图8所示,转轴61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轴承安装槽612,第一轴承623套在轴承安装槽612内,轴承安装槽612限定了第一轴承623沿转轴61的轴线方向的位移;为了更好地实现转轴61与第一轴承623的配合,轴承安装槽612内还套有轴用弹性挡圈63,轴用弹性挡圈63卡在第一轴承623与轴承安装槽612的一侧面之间。
[0090]如图7至图8所示,转轴61还设有位于两端的上固定段613和下固定段614,卡槽611位于下固定段614上;定位套筒621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盖有上压盖64和下压盖65,转轴61的上固定段613穿过上压盖64,转轴61的下固定段614穿过下压盖65,上压盖64、下压盖65限制了转轴61沿轴线方向的移动。上压盖64、下压盖65,限定了转轴61与定位套筒621沿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移,使转轴61只能绕轴线转动,而不能沿轴线方向移动。
[0091]为了实现上压盖64、下压盖65对转轴61沿轴线方向的限制,上压盖64压在第一轴承623、轴用弹性挡圈63、定位套筒621的上端面上,下压盖65压在定位套筒621的下端面上,同时下固定段614设有限位台阶615,限位台阶615与下压盖65配合,防止转轴61沿轴线向下滑动。
[0092]转轴61与拨杆624通过以下结构连接:转轴61与拨杆624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套66,连接套66的底面与转轴61的周面固定连接,拨杆624插入连接套66中。
[0093]为了进一步保证转轴61与拨杆624的连接,上压盖64的上端面还固定有多个夹头67,夹头67与转轴61——对应,夹头67包括一个夹紧盖671和从夹紧盖671的下端面向下延伸的固定段672,固定段672与上压盖6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连接套66能在夹紧盖671与上压盖64的对应端面之间绕转轴61的轴线转动。
[0094]驱动套筒626设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限位突起6261,旋转固定板4固定有两块限位块68 ;驱动套筒626旋转时,限位突起6261在两块限位块68之间移动,限制了驱动套筒626的旋转角度,即转轴61的旋转角度,从而限制了扇形片11的旋转角度;两块限位块68的位置还可根据扇形片11实际所需的旋转角度进行调整。
[0095]如图9所示,送料装置5包括固定于送料固定板3和旋转固定板4之间的多根导柱51、胎具54、送料气缸56等结构。其中,导柱51的轴线与转轴61的轴线平行,每根导柱51上均套有一个导向套52,多个导向套52均与一活动板53固定连接;胎具54固定于活动板53面向旋转装置6的一面,胎具54设有能放置和定位马达外壳I的马达定位结构55,马达定位结构55与马达外壳I的底面配合;送料气缸56固定于送料固定板3背向活动板53的一面,送料气缸56的活塞杆561穿过送料固定板3与活动板53固定连接,送料气缸56的活塞杆561的轴线与转轴61的轴线平行。
[0096]送料气缸56的活塞杆561伸缩时,带动活动板53、胎具54 —起移动,此时导向套52沿导柱51的轴线滑动。送料气缸56的活塞杆561伸出,将放置有马达的活动板53送至旋转装置6下方,转轴61的卡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