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6513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

背景技术:
PCB板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PCB板是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能否正常工作。目前有一些设备可以带动PCB板转动,但是此转动机构不够稳定,转动过程中会偏移,运动轨迹不规则,这样给加工焊接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在加工过程中,PCB板可能会发生小的移动,影响了PCB板的焊接精度,大幅度降低了PCB板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PCB板焊接电子元器件时容易出现移动,焊接精度低,且在焊接过程中,PCB板转动不够稳定,会发生偏移,运动轨迹不规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保持PCB板位于正确位置,且PCB板可以稳定转动,焊接精度较高,方便加工的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包括旋转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电机、吸附嘴和真空发生器,在旋转盘上设置有凹槽,在旋转盘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盘中心连接,在伺服电机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在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辅助转轴一端伸入轴承内,另一端与旋转盘底面连接,所述两个辅助转轴大小相同,所述两个辅助转轴对称设置,在凹槽内设置有若干吸附嘴,所述吸附嘴通过管路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接。前述的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为圆形旋转盘。前述的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正方形凹槽,所述正方形凹槽的边长为2cm-5cm。前述的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旋转盘的厚度为2.5cm。前述的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凹槽的深度为0.7cm。前述的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正方形凹槽内设置有4个吸附嘴。前述的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轴心和两个辅助转轴的轴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在旋转盘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盘中心连接,通过伺服电机高精度控制旋转盘的转动,方便操作人员加工,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凹槽内设置有若干吸附嘴,所述吸附嘴通过管路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接,这样可通过吸附嘴将PCB板吸附住,PCB板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晓得偏移,提高了加工的精度,保障了产品的品质。另外在伺服电机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在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辅助转轴一端伸入轴承内,另一端与旋转盘底面连接,所述两个辅助转轴大小相同,这样可以通过辅助转轴对旋转盘其它部位进行支撑,并同时随着输出轴转动,这样给旋转盘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转动机构,在转动过程中,仍然能够保持转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用起来更加可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包括旋转盘1、伺服电机2、吸附嘴5和真空发生器,在旋转盘1上设置有凹槽4,在旋转盘1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3与旋转盘1中心连接,在凹槽4内设置有四个吸附嘴5,所述吸附嘴5通过管路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接。在伺服电机2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7,在轴承座7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辅助转轴6一端伸入轴承内,另一端与旋转盘1底面连接,所述两个辅助转轴6大小相同,且两个辅助转轴6对称设置,所述输出轴3的轴心和两个辅助转轴6的轴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旋转盘1为圆形旋转盘。凹槽4为正方形凹槽,所述正方形凹槽的边长为2cm-5cm。所述圆形旋转盘的厚度为2cm。所述正方形凹槽的深度为0.7cm。本发明稳定型PCB板焊接旋转吸附治具在旋转盘1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3与旋转盘1中心连接,通过伺服电机2高精度控制旋转盘的转动,方便操作人员加工,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凹槽4内设置有若干吸附嘴5,所述吸附嘴5通过管路与真空发生器相连接,这样可通过吸附嘴5将PCB板吸附住,PCB板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晓得偏移,提高了加工的精度,保障了产品的品质。另外在伺服电机2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座7,在轴承座7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辅助转轴6一端伸入轴承内,另一端与旋转盘1底面连接,所述两个辅助转轴6大小相同,且两个辅助转轴6对称设置,这样可以通过辅助转轴6对旋转盘2其它部位进行支撑,并同时随着输出轴3转动,这样给旋转盘2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转动机构,在转动过程中,仍然能够保持转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用起来更加可靠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