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油墨整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3001发布日期:2021-05-28 14:4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立式油墨整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墨整平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通过立式整平机构配合薄膜于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表面进行立式油墨整平作业的油墨整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和产品制造的需要,一些pcb板工艺发生变化,需要塞孔印刷,以匹配工艺要求,这些pcb板的部分没有线路通过,而留出孔洞,需要通过油墨去堵塞隔断,而塞孔时,需要把孔洞里完全填满油墨,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因为线路板上孔洞大小不一,无法保证油墨厚度与均匀性,所以就需要一个双面整平油墨结构来进行整平,以保证油墨填满孔洞。

目前,一般做法是通过滚筒式油墨整平机,以水平面放置产品的方式进行整平,作用于pcb板两面,配合薄膜,贴合于pcb板表面,使pcb板经过表面覆盖有薄膜的滚筒,将油墨挤压填满pcb板上的各孔洞;然而,由于pcb板是水平放置,孔洞中的油墨会在重力的影响下,造成产品所填充的油墨上表面凹陷、底面凸显的现象,而且产品表面会凹凸不平,在挤压过程中,会有多余的油墨产生,且薄膜会撵走多余的油墨,这些被带走的油墨,会因为受到挤压从薄膜两边挤出,沾污到设备上,设备放置在无尘车间,如果油墨沾污设备,时间长了,油墨会干,从而产生粉尘,而达不到无尘的要求,而且会影响设备美观;另外,滚筒式油墨整平机在油墨整平过程中,由于接触面积大,在薄膜脱离产品时,会出现已整平过的油墨被粘带出孔洞,从而造成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立式油墨整平机,该油墨整平机保证了产品在油墨整平作业时能更好地处于表面平整状态,更有利于油墨整平作业的顺利进行,能有效避免油墨移动或者下陷;使得产品在油墨整平作业时更为稳固,不易于晃动,更好地保证了油墨整平作业的效果,同时,由于装夹输送单元的装夹区域可根据产品尺寸进行调整,使得本发明的适用范围更广;确保了刮刀着力位置的准确性;能有效避免因为整平过程中薄膜与线路板的接触面过大而将过多的油墨带走,既能保证线路板上各孔位油墨填充均匀性,又能有效地将整平后多余的油墨刮走,避免多余的油墨沾污线路板,保证了产品的良品率,还能有效节省薄膜的使用,从而有效节省生产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油墨整平机,包括机架,该机架其中一边设有装夹工作台,另一边设有整平工作台,所述装夹工作台上设有装夹输送单元,该装夹输送单元用以将待油墨整平的产品垂直装夹并往整平工作台处输送,所述整平工作台上设有一油墨垂直整平单元,该油墨垂直整平单元包括设于整平工作台的双机头运载机构、分别设于双机头运载机构两边的二张紧机构、分别设于二张紧机构相对外侧的二立式整平机构以及分别设于立式整平机构其中一侧的张力恒定机构,该双机头运载机构用以带动各张紧机构和立式整平机构水平往复同步进给,该张紧机构用以对薄膜进行张紧,该立式整平机构用以配合薄膜线性作用于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进行油墨整平作业,该张力恒定机构用以在立式整平机构作用薄膜前后配合保持薄膜张力恒定。

所述装夹输送单元通过一横向输送直线模组与装夹工作台相连接,该横向输送直线模组其中一端向整平工作台延伸,该装夹输送单元由一装夹底板、通过二立柱设于装夹底板顶部的顶连接板、设于顶连接板上的调节装夹组件、安装在二立柱下端之间的下固定板以及设于下固定板上的至少一固定装夹组件组成,该调节装夹组件用以配合固定装夹组件垂直装夹待油墨整平的产品并可根据待油墨整平的产品的大小调节装夹区域,该二立柱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垂直导轨,该调节装夹组件两端分别通过垂直滑块与对应一边的垂直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调节装夹组件包括安装在顶连接板上的直线丝杆电机、设于直线丝杆电机其中一端的安装横板、连接于安装横板顶面两端的升降导杆、安装于安装横板底面其中一边的调节直线模组、通过动中转连接块滑动连接于调节直线模组上的动压料固定块、设于动压料固定块上的动冲针固定块、通过一动气缸固定块安装于动压料固定块和动冲针固定块连接处的动压料气缸、安装于动压料气缸其中一端的第一定位块、设于安装横板底面另一边的静中转固定块、通过静压料固定块安装在静中转固定块上的静冲针固定块、通过一静气缸固定块安装于静压料固定块和静冲针固定块连接处的静压料气缸以及安装于静压料气缸其中一端的第二定位块,该安装横板两端分别设有垂直固定块,各垂直固定块分别通过垂直滑块与对应一边的垂直导轨滑动连接,各升降导杆通过直线滑套与顶连接板相连接,该调节直线模组其中一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用以对动压料气缸的调节位置进行限位。

所述固定装夹组件包括一气动手指气缸以及通过一动连接块分别设于气动手指气缸两端的动夹块,同一气动手指气缸上的二动夹块配合装夹待油墨整平的产品。

所述双机头运载机构由二装载跑台、分别通过至少一跑台滑块设于对应跑台底面两边的跑台滑轨、设于二装载跑台底面之间的联动支架、通过一跑台联动块与联动支架相连接的跑台直线模组、通过一主支架与联动支架相连接的主驱动电机以及设于主驱动电机上的主传动轮组成,该主传动轮通过一链条与各张紧机构传动连接,各跑台滑轨分别通过至少一支撑块与整平工作台相连接,各张紧机构安装在对应的装载跑台上,该跑台直线模组安装于整平工作台底面。

所述二张紧机构对称设置,该张紧机构包括设于装载跑台其中一边的放料气胀辊组、安装在放料气胀辊组下端的制动器、设于放料气胀辊组其中一侧的导向过料辊组、设于装载跑台另一边的收料气胀辊组、安装在收料气胀辊组下端的同步从动轮、通过一同步连接板连接在收料气胀辊组下端其中一侧的动力从动轮以及设于收料气胀辊组和导向过料辊组之间的第一区域过料辊组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该制动器用以检测放料气胀辊组所受张力情况并转化为信号进行反馈,该第一区域过料辊组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相对倾斜设置,形成整平作用区域,所述立式整平机构设于该第一区域过料辊组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之间,所述张力恒定机构设于第一区域过料辊组和导向过料辊组之间的外侧。

所述张力恒定机构包括一通过张力支架连接于装载跑台上的张力气缸、安装于张力气缸其中一端的张力连接板、分别通过连接导套安装于张力连接板两端的张力导杆以及固定在二张力导杆其中一端的张力压辊。

所述立式整平机构由一整平立架、安装于整平立架上的整平气缸、设于整平气缸其中一端的整平刀组以及分别设于整平刀组两端的整平导杆组成,各整平导杆分别通过整平导套与整平立架相连接。

所述装夹输送单元的其中一立柱内侧通过一校正支架连接一校正部,该校正部用以在空机状态对立式整平机构进行位置校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装夹输送单元采用立式的物料装夹方法,对产品进行垂直装夹,使得该装夹输送单元更适用于pcb板,避免产品横向装夹时下垂,保证了产品在油墨整平作业时,能更好地处于表面平整状态,更有利于油墨整平作业的顺利进行,而且,由于pcb板是垂直放置,pcb板上的孔边会对油墨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能有效避免油墨移动或者下陷;其装夹输送单元之调节装夹组件的动装夹组件配合调节直线模组进行水平方向的装夹区域调节,再通过直线丝杆电机配合垂直导轨做垂直方向的装夹区域调节,配合固定装夹组件和静装夹组件,对产品四个边角进行装夹,使得产品在油墨整平作业时更为稳固,不易于晃动,更好地保证了油墨整平作业的效果,同时,由于装夹输送单元的装夹区域可根据产品尺寸进行调整,使得本发明的适用范围更广;其通过收料气胀辊组和放料气胀辊组相配合,形成一薄膜的收放结构,给薄膜形成一定的张力,再配合导向过料辊组对薄膜进给方向进行引导,再结合第一区域过料辊组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夹角设置,使薄膜在第一区域过料辊组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之间形成一作用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表面的薄膜区域,将薄膜从放料气胀辊组顺畅地向收料气胀辊组牵引;其张力恒定机构的设置,在未进行油墨整平作业前根据设备预设为薄膜施加外力,使薄膜常态保持着预设的张力值,当立式整平机构机构作用于薄膜时,张力恒定机构会逐渐撤销施加于薄膜上的力,通过张力恒定机构和立式整平机构机构相互配合,使设备无论是否进行油墨整平作业,薄膜都具有恒定的张力,制动器适时监测放料气胀辊组上所受的张力值,当放料气胀辊组上所受张力消失,制动器检测不到张力,便会通过电信号反馈至设备控制台,设备控制台根据接收的电信号判断放料气胀辊组缺料,暂停设备工作,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补充薄膜的卷料,从而保证油墨整平作业的正常进行;于立柱上的校正部设置,于装夹框体上形成校正光圈,通过校正光圈进行整平刀组之刮刀的对位校正,使刀锋与校正光圈重合,以确保刮刀着力位置的准确性;其张紧机构对薄膜的竖直展开,配合立式整平机构之刮刀将薄膜按压至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表面,形成线性的油墨整平接触位,再结合双机头运载机构使张紧机构和立式整平机构往复位移,实现油墨整平的效果,能有效避免因为整平过程中薄膜与线路板的接触面过大而将过多的油墨带走,既能保证线路板上各孔位油墨填充均匀性,又能有效地将整平后多余的油墨刮走,避免多余的油墨沾污线路板,保证了产品的良品率,还能有效节省薄膜的使用,从而有效节省生产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设置薄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调节装夹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固定装夹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之油墨垂直整平单元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之双机头运载机构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之双机头运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之立式整平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之张力恒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之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具防尘结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架;11-装夹工作台;12-整平工作台;13-控制台;2-装夹输送单元;21-装夹底板;211-底滑块;22-立柱;23-顶连接板;24-调节装夹组件;241-直线丝杆电机;242-安装横板;243-升降导杆;244-调节直线模组;244a-调节滑块;245-动中转连接块;246-动压料固定块;247-动冲针固定块;248-动气缸固定块;249-动压料气缸;24a-第一定位块;24b-静中转固定块;24c-静冲针固定块;24d-静气缸固定块;24e-静压料气缸;24f-第二定位块;24g-垂直固定块;24h-垂直滑块;24i-直线滑套;24j-位置传感器;24k-调节感应片;25-下固定板;26-固定装夹组件;261-气动手指气缸;262-动连接块;263-动夹块;27-垂直导轨;2a-油墨回收槽;3-油墨垂直整平单元;31-双机头运载机构;311-装载跑台;312-跑台滑块;313-跑台滑轨;314-联动支架;315-跑台联动块;316-跑台直线模组;317-主支架;318-主驱动电机;319-主传动轮;31a-支撑块;31b-跑台传感器;31c-跑台感应片;32-张紧机构;321-放料气胀辊组;322-制动器;323-导向过料辊组;324-收料气胀辊组;325-同步从动轮;326-同步连接板;327-动力从动轮;328-第一区域过料辊组;329-第二区域过料辊组;33-立式整平机构;331-整平立架;332-整平气缸;333-整平刀组;333a-刀连接板;333b-角度杆;333c-锁紧夹;333d-平衡套;333e-刀夹;333f-刀架;333g-刮刀;334-整平导杆;335-整平导套;34-张力恒定机构;341-张力支架;342-张力气缸;343-张力连接板;344-张力导杆;345-张力压辊;346-连接导套;4-横向输送直线模组;5-校正部;51-校正支架;6-防尘支架;61-防尘门;62-防尘板;63-警报灯;7-卷料;71-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关于一种立式油墨整平机,包括机架1,该机架1其中一边设有装夹工作台11,另一边设有整平工作台12,装夹工作台11上设有装夹输送单元2,该装夹输送单元2用以将待油墨整平的产品垂直装夹并往整平工作台12处输送,所述整平工作台12上设有一油墨垂直整平单元3,该油墨垂直整平单元3包括设于整平工作台12的双机头运载机构31、分别设于双机头运载机构31两边的二张紧机构32、分别设于二张紧机构32相对外侧的二立式整平机构33以及分别设于立式整平机构33其中一侧的张力恒定机构34,双机头运载机构31用以带动各张紧机构32和立式整平机构33水平往复同步进给,该张紧机构32用以对薄膜71进行张紧,该立式整平机构33用以配合薄膜71线性作用于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进行油墨整平作业;另外,于装夹工作台11外侧还设有一控制台13,该控制台13用以对本发明进行调控,该控制台13分别与装夹输送单元2、油墨垂直整平单元3电性连接。

如图1-5所示,装夹输送单元2通过一横向输送直线模组4与装夹工作台11相连接,该横向输送直线模组4其中一端向整平工作台12延伸,该装夹输送单元2由一装夹底板21、通过二立柱22设于装夹底板21顶部的顶连接板23、设于顶连接板23上的调节装夹组件24、安装在二立柱22下端之间的下固定板25以及设于下固定板25上的至少一固定装夹组件26组成,该调节装夹组件24用以配合固定装夹组件26垂直装夹待油墨整平的产品并可根据待油墨整平的产品的大小调节装夹区域,该二立柱22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垂直导轨27,该调节装夹组件24两端分别通过垂直滑块24h与对应一边的垂直导轨27滑动连接;其中,该装夹底板21还设有一油墨回收槽2a,且该油墨回收槽2a设于下固定板25的下方,该油墨回收槽2a用以盛接整平作业过程中掉落的油墨;该装夹底板21通过至少一底滑块211与横向输送直线模组4滑动连接;横向输送直线模组4其中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输送传感器(未图示),底滑块211其中一侧设有一输送感应片(未图示),该输送感应片配合输送传感器对装夹输送单元2的位移范围进行限位,既保证了装夹输送单元2对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输送工位的准确性,又保证了装夹输送单元2复位的精准度。

如图1-4所示,调节装夹组件24包括安装在顶连接板23上的直线丝杆电机241、设于直线丝杆电机241其中一端的安装横板242、连接于安装横板242顶面两端的升降导杆243、安装于安装横板242底面其中一边的调节直线模组244、通过动中转连接块245滑动连接于调节直线模组244上的动压料固定块246、设于动压料固定块246上的动冲针固定块247、通过一动气缸固定块248安装于动压料固定块246和动冲针固定块247连接处的动压料气缸249、安装于动压料气缸249其中一端的第一定位块24a、设于安装横板242底面另一边的静中转固定块24b、通过静压料固定块安装在静中转固定块24b上的静冲针固定块24c、通过一静气缸固定块24d安装于静压料固定块和静冲针固定块24c连接处的静压料气缸24e以及安装于静压料气缸24e其中一端的第二定位块24f,该安装横板242两端分别设有垂直固定块24g,各垂直固定块24g分别通过垂直滑块24h与对应一边的垂直导轨27滑动连接,各升降导杆243通过直线滑套24i与顶连接板23相连接,该调节直线模组244其中一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位置传感器24j,该位置传感器24j用以对动压料气缸249的调节位置进行限位;该动中转连接块245、动压料固定块246、动冲针固定块247、动气缸固定块248和动压料气缸249,共同构成一动装夹组件;该静中转连接块、静压料固定块、静冲针固定块24c、静气缸固定块24d和静压料气缸24e,共同构成一静装夹组件;其中,调节直线模组244上设有一调节滑块244a,该调节滑块244a与动中转连接块245相连接,该调节滑块244a上设有一调节感应片24k,该调节感应片24k配合调节位置传感器24j对动装夹组件的调节区域进行限位;于其中一立柱22外侧对应垂直导轨27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升降传感器(未图示),于安装横板242对应升降传感器设置端安装有一升降感应片(未图示),该升降感应片用以配合升降传感器对调节装夹组件24的垂直位移区域进行限位,避免调节装夹组件24在做垂直位移过程中脱离垂直导轨27或碰撞到顶连接板23,该动气缸固定块248与动压料气缸249的连接面、静气缸固定块24d与静压料气缸24e的连接面均为一斜面,使动压料气缸249朝向动冲针固定块247倾斜设置,配合动冲针固定块247夹紧待油墨整平的产品,静压料气缸24e朝向静冲针固定块24c倾斜设置,配合静冲针固定块24c夹紧待油墨整平的产品。

如图1、3、5所示,固定装夹组件26包括一气动手指气缸261以及通过一动连接块262分别设于气动手指气缸261两端的动夹块263,同一气动手指气缸261上的二动夹块263配合装夹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该气动手指气缸261与下固定板25相连接。

使用时,先根据待油墨整平的产品的宽度,调节装夹组件24通过调节直线模组244对动装夹组件进行水平位置调整,使动装夹组件与静装夹组件之间的间距与待油墨整平的产品的宽度相匹配,接着,动压料气缸249推动第一定位块24a向动冲针固定块247夹合,夹住待油墨整平的产品的其中一上对角,同时,静压料气缸24e推动第二定位块24f向静冲针固定块24c夹合,夹住待油墨整平的产品的另一上对角;然后,调节装夹组件24通过直线丝杆电机241调节安装横板242垂直方向的位置,使安装横板242顺着垂直导轨27进行位移,动装夹组件与静装夹组件随着安装横板242做垂直位移,安装横板242和下固定板25之间的间距与待油墨整平的产品的高度相匹配,而在安装横板242的位置调节过程中,各固定装夹组件26之气动手指气缸261推动两端的动连接块262对向张开,此时,连接于各动连接块262上的动夹块263随之张开,当动装夹组件和/或静装夹组件与固定装夹组件26的间距与待油墨整平的产品的高度相匹配时,气动手指气缸261拉动两端的动连接块262相向收合,此时,各动夹块263随之收合,以夹紧待油墨整平的产品下端的对角,完成待油墨整平的产品的垂直装夹;对装夹好的待油墨整平的产品双面进行油墨涂覆,随后,横向输送直线模组4藉由底滑块211带动装夹输送单元2向油墨垂直整平单元3进给,做油墨整平作业的准备。

如图1、3、6-8所示,双机头运载机构31由二装载跑台311、分别通过至少一跑台滑块312设于对应跑台底面两边的跑台滑轨313、设于二装载跑台311底面之间的联动支架314、通过一跑台联动块315与联动支架314相连接的跑台直线模组316、通过一主支架317与联动支架314相连接的主驱动电机318以及设于主驱动电机318上的主传动轮319组成,该主传动轮319通过一链条(未图示)与各张紧机构32传动连接,各跑台滑轨313分别通过至少一支撑块31a与整平工作台12相连接,各张紧机构32安装在对应的装载跑台311上,该跑台直线模组316安装于整平工作台12底面;其中,跑台直线模组316两端分别设有跑台传感器31b,于跑台联动块315的其中一边设有跑台感应片31c,该跑台感应片31c配合跑台传感器31b对二装载跑台311的往复位移范围进行限位,保证张紧机构32和立式整平机构33处于有效的油墨整平作业范围。

如图1、3、6、11所示,二张紧机构32对称设置,该张紧机构32包括设于装载跑台311其中一边的放料气胀辊组321、安装在放料气胀辊组321下端的制动器322、设于放料气胀辊组321其中一侧的导向过料辊组323、设于装载跑台311另一边的收料气胀辊组324、安装在收料气胀辊组324下端的同步从动轮325、通过一同步连接板326连接在收料气胀辊组324下端其中一侧的动力从动轮327以及设于收料气胀辊组324和导向过料辊组323之间的第一区域过料辊组328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329,该制动器322用以检测放料气胀辊组321所受张力情况并转化为信号进行反馈,该第一区域过料辊组328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329相对倾斜设置,形成整平作用区域,立式整平机构33设于该第一区域过料辊组328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329之间,张力恒定机构34设于第一区域过料辊组328和导向过料辊组323之间的外侧;具体而语言,该主传动轮319、同步从动轮325和动力从动轮327均设于同一水平高度上,该主传动轮319和各动力从动轮327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同时,各同步从动轮325与链条相切,构成传动结构;通过同一链条将主传动轮319、各同步从动轮325和各动力从动轮327相互连接,构成一同步传动结构,以确保各收料气胀辊组324的收料同步;该第一区域过料辊组328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329呈夹角设置。

使用前,将卷料7套设于放料气胀辊组321上,再将空的塑料卷套设在收料气胀辊组324上,接着,先将卷料7上的薄膜71其中一端错位穿过导向过料辊组323,再顺序地分别错位穿过第一区域过料辊组328和第二区域过料辊组329后,连接到空的塑料卷,然后,通过张力恒定机构34经第一区域过料辊组328和导向过料辊组323之间向薄膜71施压,使薄膜71保持预设的张力,完成油墨整平前的薄膜71准备。

进一步地,如图1、3、6、10所示,张力恒定机构34包括一通过张力支架341连接于装载跑台311上的张力气缸342、安装于张力气缸342其中一端的张力连接板343、分别通过连接导套346安装于张力连接板343两端的张力导杆344以及固定在二张力导杆344其中一端的张力压辊345。

使用时,张力气缸342推动张力连接板343向薄膜71方向进给,此时,通过张力导杆344连接在张力连接板343上的张力压辊345随着张力连接板343向前进给,由张力压辊345对经第一区域过料辊组328和导向过料辊组323之间向薄膜71施压,使薄膜71保持预设的张力;每完成一次油墨整平动作,主传动轮319通过链条带动各动力从动轮327,在带动各动力从动轮327转动的同时,链条还带动各同步从动轮325,此时,各与同步从动轮325相连接的收料气胀辊组324随着各同步从动轮325转动,收取约5cm长度的薄膜71,回收已用过油墨整平处理的薄膜71,收料气胀辊组324在收取薄膜71的同时,拉动放料气胀辊组321的卷料7放料。

如图1、3、6、9所示,立式整平机构33由一整平立架331、安装于整平立架331上的整平气缸332、设于整平气缸332其中一端的整平刀组333以及分别设于整平刀组333两端的整平导杆334组成,各整平导杆334分别通过整平导套335与整平立架331相连接;其中,该整平刀组333包括与整平气缸332相连接的刀连接板333a、与刀连接板333a相连接的角度杆333b、通过二锁紧夹333c与角度杆333b相连接的平衡块(未图示)、套设在平衡块外部的平衡套333d、通过至少一刀夹333e与平衡套333d相连接的刀架333f以及设于刀架333f上的刮刀333g。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装夹输送单元2的其中一立柱22内侧通过一校正支架51连接一校正部5,该校正部5用以在空机状态对立式整平机构33进行位置校正,确保二立式整平机构33之刮刀333h作用于待油墨整平的产品两面的着力位置相对应,保证刮刀333h对产品两面的对称位置同时受力,有效避免了二刮刀333h同时作用到产品表面时,折损产品,保证了油墨整平效果和产品的良品率;其中,该校正部5优选为一镭射笔,该校正部5安装在其中一立柱22内侧中间,前述顶连接板23、二立柱22和装夹底板21共同构成一装夹框体,该校正部5工作时,射线会发射到另一立柱22之后,顺着另一立柱22上下垂直延伸,于装夹框体形成一校正光圈,各刮刀333h根据校正光圈的投射位置进行对位校正,使刀锋与校正光圈重合,以确保刮刀333h着力位置的准确性。

使用前,先如前述,于油墨垂直整平单元3之张紧机构32上装配好薄膜71,并配合张力恒定机构34,为薄膜71提供预设的张力;使用时,先将待油墨整平的产品如前述进行装夹后,对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表面进行油墨印刷,接着,横向输送直线模组4藉由底滑块211带动装夹输送单元2向油墨垂直整平单元3进给;随后,立式整平机构33通过整平气缸332推动整平刀组333向薄膜71方向进给,使整平刀组333之刮刀333h压迫薄膜71与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表面相接触,在刮刀333h压迫薄膜71过程中,张力恒定机构34之张力气缸342带动张力压辊345后退,撤销对薄膜71的压迫;然后,双机头运载机构31之跑台直线模组316根据待油墨整平的产品宽度进行位移,带着张紧机构32和立式整平机构33一同朝向装夹工作台11一边进给,对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表面油墨进行整平处理,整平完毕后,整平刀组333之整平气缸332带着整平刀组333之刮刀333h复位,在整平刀组333之刮刀333h复位的同时,张力恒定机构34之张力气缸342使张力压辊345复位,压迫薄膜71,使薄膜71在整平作业前后所受的张力一致;随后,张紧机构32和立式整平机构33随着双机头运载机构31之跑台直线模组316复位,同时,横向输送直线模组4带动装夹输送单元2复位,以便使用者取下完成油墨整平的产品,更换下一张待油墨整平的产品,如前述重复对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进行油墨整平作业;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进行油墨整平作业的产品尺寸一致,可直接采用前一待油墨整平的产品调节好装夹区域的装夹输送单元2进行产品装夹,无需二次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薄膜71在油墨整平作业前后所受的张力一致在作用在于,为放料气胀辊组321之制动器322提供一张力检测,当制动器322检测不到预设张力,会暂停设备作业,并提醒使用者需更换卷料7。

另外,如图12所示,为了防止油墨整平作业时受到灰尘等的干扰,影响产品的良品率,于机架1上还若干铝型材构成的防尘支架6,于整平工作台12位置上的防尘支架6的前后两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门框,各门框上铰接有防尘门61,防尘支架6的其他位置通过防尘板62进行封闭,仅于装夹工作台11一端的防尘支架6的其中一面留下装夹开口(未图示),以便操作者装取产品,而防尘门61的设置,既能有效配合其他防尘板62使整平工作台12的区域形成一相对封闭的工作空间,又能方便操作者维修;设置防尘门61的至少其中一门框内侧还设有至少一门禁(未图示),该门禁优选为一行程开关,当本发明工作时,若防尘门61被误开启,本发明会马上停止工作,并报警提醒使用者;该防尘支架6于整平工作台12和装夹工作台11之间预留有一输送开口(未图示),该输送开口便于装夹输送单元2在整平工作台12和装夹工作台11之间往复位移;该防尘支架6顶面的其中一防尘板62上还设有一警报灯63,该警报灯63与控制台电性连接,当本发明需要发出警报时,该警报灯63会配合亮起,提醒使用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本发明使用到的零部件均可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进行订制,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