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形铝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5413发布日期:2021-06-02 00:0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椭圆形铝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椭圆形铝壳。



背景技术:

目前,椭圆形铝壳得益于铝型材的特性,广泛使用在户外手电、手机支架、自拍杆等产品领域,一方面可以塑造并保持产品外形且具有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金属铝的散热性能为安装在椭圆形铝壳上的电子产品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疏导。

然而,该传统的椭圆形铝壳仅为简单的铸铝成型,未对壳体的构造进行相关的改进,其结构强度低,导致传统的椭圆形铝壳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外力的作用而变形,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严重的还会因为该椭圆形铝壳的变形而导致整个产品不再具有原有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结构强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椭圆形铝壳。

一种椭圆形铝壳,包括外层壳、内层壳以及若干加强结构件,所述外层壳与所述内层壳之间具有间隙,各个所述加强结构件均收容于所述间隙中,所述外层壳、所述内层壳以及各个所述加强结构件一体式铸铝成型;

所述加强结构件包括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所述缓冲部为中空梯形块,所述缓冲部的底端与所述外层壳连接,所述缓冲部的顶端与所述受力部连接;所述受力部为中空正方形块,所述受力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缓冲部连接,所述受力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过渡部分别与所述受力部以及所述吸能部连接;所述吸能部为具有多个长方形空间的长方形块,多个所述长方形空间并排设置,所述吸能部的一端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吸能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内层壳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加强结构件间隔均匀地收容于所述间隙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椭圆形铝壳还包括若干连接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结构之间设置有一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一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过渡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各个所述加强结构件一体式铸铝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弧形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外层壳一体式延伸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凸起的末端与所述外层壳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内层壳一体式延伸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凸起的末端与所述内层壳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凸起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凸起共同形成“十”字型结构。

上述椭圆形铝壳,通过将传统的外壳设计成外层壳、内层壳以及若干加强结构件,并设计加强结构件由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组成,再通过对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的形状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一方面便于开模铸铝成型,另一方面通过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使得椭圆形铝壳具有较高强度的结构组成。相较于传统的以增加厚度而加强结构强度的铝壳而言,本实用新型的铝壳由于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均为中空结构,节省用料的同时还具有结构强度高且轻便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椭圆形铝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椭圆形铝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椭圆形铝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椭圆形铝壳10,该椭圆形铝壳10包括外层壳110、内层壳120以及若干加强结构件130,外层壳110与内层壳120之间具有间隙140,各个加强结构件130均收容于间隙140中,外层壳110、内层壳120以及各个加强结构件130一体式铸铝成型。加强结构件130包括缓冲部131、受力部132、过渡部133以及吸能部134,缓冲部131为中空梯形块,缓冲部131的底端与外层壳110连接,缓冲部131的顶端与受力部132连接;受力部132为中空正方形块,受力部132的一端部与缓冲部131连接,受力部132的另一端部与过渡部133连接;过渡部133为中空的圆柱体,过渡部133分别与受力部132以及吸能部134连接;吸能部134为具有多个长方形空间1341的长方形块,多个长方形空间1341并排设置,吸能部134的一端部与过渡部133连接,吸能部134的另一端部与内层壳120连接。

上述椭圆形铝壳10,通过将传统的外壳设计成外层壳110、内层壳120以及若干加强结构件130,并设计加强结构件130由缓冲部131、受力部132、过渡部133以及吸能部134组成,再通过对缓冲部131、受力部132、过渡部133以及吸能部134的形状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一方面便于开模铸铝成型,另一方面通过缓冲部131、受力部132、过渡部133以及吸能部134使得椭圆形铝壳具有较高强度的结构组成。相较于传统的以增加厚度而加强结构强度的铝壳而言,本实用新型的铝壳由于缓冲部131、受力部132、过渡部133以及吸能部134均为中空结构,节省用料的同时还具有结构强度高且轻便的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加强结构件130间隔均匀地收容于间隙140中。也就是说,任何相邻的两个加强结构件130之间的距离相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铝壳为椭圆形,因此,任何相邻的两个加强结构件130之间的距离相等指的是任何相邻的两个加强结构件130之间的最小的直线间距相等。这样,可以使得外层壳110至内层壳120之间力的传导可被各个加强结构件130均匀吸收,避免外层壳110因传导外力的不均衡而导致局部凹陷,从而提高了铝壳的结构强度。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椭圆形铝壳还包括若干连接件150,相邻的两个加强结构件130之间设置有一连接件150,连接件150的一端与一过渡部连接,连接件150的另一端与另一过渡部连接。也就是说,每一个连接件150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加强结构件130,具体的是每一个连接件150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加强结构件130的过渡部。优选地,各个连接件150分别与各个加强结构件130一体式铸铝成型。这样,通过连接件150的介入,由连接件150对两个相邻的加强结构件130进行连接,为两个相邻的加强结构件130提供力的支持,进一步地提高了铝壳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连接件150为弧形块。进一步地,连接件150朝向外层壳110一体式延伸设置有第一支撑凸起151。进一步地,第一支撑凸起151的末端与外层壳110连接。进一步地,连接件150朝向内层壳120一体式延伸设置有第二支撑凸起152。进一步地,第二支撑凸起152的末端与内层壳120连接。进一步地,连接件150、第一支撑凸起151以及第二支撑凸起152共同形成“十”字型结构。如此,通过限定连接件150的外形轮廓结构以及连接件150的进一步延伸结构,为外层壳110和内层壳120提供力的支持,为进一步的提高了椭圆形铝壳的抗外力干扰性能,即抗形变性能。

为进一步提高铝壳的抗形变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结构件由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等一体铸铝成型而制得,缓冲部为中空梯形块,缓冲部的底端与外层壳连接,缓冲部的顶端与受力部连接,缓冲部的中空部分填充有第一硅胶体;受力部为中空正方形块,受力部的一端部与缓冲部连接,受力部的另一端部与过渡部连接,受力部的中空部分填充有第二硅胶体;过渡部为中空的圆柱体,过渡部分别与受力部以及吸能部连接,过渡部的中空部分填充有第三硅胶体;吸能部为具有多个长方形空间的长方形块,多个长方形空间并排设置,吸能部的一端部与过渡部连接,吸能部的另一端部与内层壳连接,每一长方形空间均填充有第四硅胶体。优选地,第一硅胶体、第二硅胶体、第三硅胶体以及第四硅胶体均为以导热硅胶材料为主材料并掺杂其他固化辅料制成的胶状固体。如此,通过在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中的中空区域填充硅胶体,可夯实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的抗压能力并降低其因受到较大外力而产生形变的概率,进一步的提高了椭圆形铝壳的抗形变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形铝壳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传统的外壳设计成外层壳、内层壳以及若干加强结构件,并设计加强结构件由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组成,再通过对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的形状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一方面便于开模铸铝成型,另一方面通过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使得椭圆形铝壳具有较高强度的结构组成。相较于传统的以增加厚度而加强结构强度的铝壳而言,本实用新型的铝壳由于缓冲部、受力部、过渡部以及吸能部均为中空结构,节省用料的同时还具有结构强度高且轻便的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