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828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测试微型电声产品时用于固定电声产品的工装。



背景技术:

微型电声产品主要包括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受话器和麦克风等,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不断轻薄化发展,这些电声产品也变得越来越轻薄,因此,这些产品的外壳材料也越来越轻,越来越薄,随之带来的负作用是外壳的强度在不断的降低。这就使得在测试电声产品时,传统的依靠外力压迫固定和夹持产品的工装很容易使得电声产品的内腔因受力而产生变形,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同时采用外力压迫的工装在测试过程中还很容易对电声产品的外观产生压伤或划伤等不良。

针对以上缺陷,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减小工装对电声产品的压迫力,或在电声产品与工装之间增设避让和缓冲保护弹垫,但这并不能完全的避免产品发生变形,同时减小压迫力、增加避让和缓冲保护弹垫易导致电声产品与工装之间出现漏气,同样会导致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此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在有效的固定产品的同时不会对产品造成变形、压伤、划伤等不良,能够有效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包括环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围成有密封腔,所述外壳的一侧环形表面上分布有与所述密封腔相通的进气孔,所述外壳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密封腔相通的吸气口,所述吸气口连通有吸气装置。

其中,所述进气孔设有多个,各所述进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表面上。

其中,所述吸气口设置在与所述环形表面相垂直的一侧表面上。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侧敞口的环形壳体及结合在所述环形壳体敞口侧的环形面板,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所述环形壳体上。

其中,所述环形壳体包括环形的底板及结合在所述底板上的中间组件,所述面板结合在所述中间组件上。

其中,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上。

其中,所述中间组件包括竖向结合在所述底板外侧边缘位置的外侧壁及竖向结合在所述底板内侧边缘位置的内侧壁。

其中,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所述外侧壁上。

其中,所述外壳的材质为金属或硬质塑料。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包括环状的外壳,外壳围成密封腔,外壳的一侧表面上设有进气孔,另一侧表面上设有吸气口,吸气口连通有吸气装置。在进行电声产品测试时,将电声产品的前侧(即出声侧或进声侧)对准工装设有进气孔的一侧表面,并使电声产品与外壳相接触,此时在吸气装置的作用下工装会对电声产品产生吸力,在此吸力和大气压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将电生产品很牢固的固定在工装上,然后可对电声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由上述使用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改变了电声产品的固定方式,避免了电声产品因受到工装的压力而产生变形的不良,且电声产品与工装之间接触严密,不会产生漏气,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工装对电声产品的压伤和划伤,保证了电声产品外观的良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声产品测试结果准确性差、易损伤电声产品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在有效的固定产品的同时不会对产品造成损伤,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0、面板,12、进气孔,20、中间组件,22、外侧壁,220、吸气口,24、内侧壁,30、底板,40、中心孔,50、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包括矩形环状的外壳,外壳围成一个环形的密封腔,外壳的一侧环形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密封腔连通的进气孔12,外壳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密封腔连通的吸气口220,吸气口220设置在与该环形表面相垂直的一侧表面上,吸气口220连通有吸气装置,本实施方式中吸气装置可选用抽气泵、负压泵或真空泵等。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外壳由密封结合在一起的面板10和环形壳体构成。面板10为环状平板结构,环形壳体的一侧敞口,面板10结合在环形壳体的敞口侧,各进气孔12均设置在面板10上,吸气口220设置在环形壳体的外侧壁上。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环形壳体可以为一体结构,即环形壳体为一侧敞口的环槽结构,为了加工方便,本实施方式优选环形壳体由密封结合在一起的中间组件20和底板30组成。底板30的结构与面板10的结构相同,也为环状平板结构,中间组件20包括尺寸大小不同的两个矩形筒,其中:尺寸较大的矩形筒竖向结合在底板30的外侧边缘位置,形成外侧壁22;尺寸较小的矩形筒竖向结合在底板30的内侧边缘位置,形成内侧壁24。进气口220设置在中间组件20的外侧壁22上。

如图2所示,当面板10、中间组件20和底板30结合后,面板10的外边缘、底板30的外边缘及外侧壁22的外表面三者齐平。面板10、中间组件20和底板30之间可通过粘接剂密封固定结合,也可以通过螺孔铆钉密封固定结合。本实施方式中外壳的材质优选为金属或硬质塑料,即面板10、中间组件20和底板30的材质优选为金属或硬质塑料,其中:金属优选为钢、铁或各种合金等;硬质塑料可选用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但并不限于上述各种材质,只要能够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强度的材料均可。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的使用方式如下:

以测试扬声器为例进行说明,在进行扬声器测试时,开启吸气装置,将扬声器50的出声面对准面板10并与面板10相接触,此时在吸气装置的吸力及大气压的共同作用下,扬声器50会被牢牢的固定在工装上,此时可以将扬声器50与测试设备进行连接,对扬声器50进行性能测试,在测试时,扬声器50发出的声音可以从工装的中心孔40(参见图2)向外辐射,以被接收设备接收,进行性能分析。

由上述使用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电声产品测试用工装通过吸力对电声产品进行固定,从而不会对电声产品造成压迫变形、压伤及划伤等损害,同时电声产品与工装之间密封性好,有效的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保护了电声产品的外观不被损伤。

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工装结构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工装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矩形结构,其可根据待测试的电声产品的结构进行设计,如圆形、椭圆形或跑道形等,同时其中心孔也不限于设置在工装的中心位置,其可根据电声产品的出声孔或进声孔的位置进行调整,只要能保证声音通过即可。

上述仅是以扬声器为例对工装的使用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实际应用中该工装不仅限于固定扬声器,还可以用于固定受话器和麦克风等微型电声产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