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862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其丰富的物质消费品,而电子产品就是众多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类。

其中,随着搭载有触摸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手表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各厂商争相推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目前,市场上出现一个亮点就是将电子产品的前盖和/或后盖设计成曲面,即前盖和/或后盖不再是平整面,而是具有3d立体曲面。具有曲面设计的电子产品可以与使用者的手更好的贴合,提升握持及操控的舒适度。若是手表的前盖和/或后盖设计成曲面,还可与手腕更好地配合,提升佩戴的舒适性。当曲面设计应用于显示时,其所显示的内容更具有立体感,从而提升观感效果。

由于玻璃更具质感,使得其作为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的前盖和/或后盖材料更受欢迎。又由于玻璃易碎,故当玻璃作为电子产品的前盖和/或后盖材料时,生产厂商会在曲面玻璃的内表面处贴合有内膜,这样做的好处有:(1)使得贴合有内膜的曲面玻璃防率更好,增强曲面玻璃的防率能力;(2)在内膜上可做印刷各种图案,增加美感,并表达生产厂商的意愿;(3)用内膜遮光而令使用者无法看到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因此,对曲面玻璃的内表面贴合内膜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现有将内膜贴合于曲面玻璃之内表面处的贴合设备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故在内膜贴于曲面玻璃之内表面时容易在曲面边角处产生折皱,影响曲面玻璃的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以尽量满足工作的条件下让内密封空间尽量小,缩短在内密封空间形成真空时间段,提高工作效率,并防止折皱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适用于将内膜贴合于曲面玻璃的内表面处,包括上腔体、下腔体及配合将所述内膜贴合于所述曲面玻璃之内表面处的上模头和下模头。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相互配合且二者在闭合时共同围出密封空间,所述上模头及下模头呈相互配合地设置于所述密封空间内,所述上模头与所述曲面玻璃的内表面轮廓及外表面轮廓中一者相匹配,所述下模头与所述曲面玻璃的内表面轮廓及外表面轮廓中另一者相匹配。其中,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空间内且将该密封空间密封地分隔出内密封空间和外密封空间的密封分隔围栏,所述上模头及下模头位于所述内密封空间内,所述上腔体和/或下腔体设置有与所述内密封空间连通的内抽真空孔和与所述外密封空间连通的外抽真空孔。

较佳地,所述密封分隔围栏包含上密封分隔围栏及下密封分隔围栏,所述上密封分隔围栏安装在所述上腔体内,所述下密封分隔围栏安装在所述下腔体内,所述上密封分隔围栏与所述下密封分隔围栏在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闭合时呈密封接合而使所述密封空间分隔出所述内密封空间及外密封空间,所述上模头位于所述上密封分隔围栏内,所述下模头位于所述下密封分隔围栏内。

较佳地,所述密封分隔围栏呈可更换的布置。

较佳地,所述上模头和/或下模头处设有加热结构。

较佳地,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垫。

较佳地,所述密封分隔围栏为首尾闭合的闭合环结构。

较佳地,所述闭合环结构所围出的形状为多边形。

较佳地,所述内抽真空孔与一真空发生装置连接,所述外抽真空孔与另一真空发生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密封空间内且将该密封空间密封地分隔出内密封空间和外密封空间的密封分隔围栏,故借助密封分隔围栏而使上模头及下模头位于比密封空间更小的内密封空间内;再借助与内密封空间连通的内抽真空孔来确保内密封空间内的真空状态,故在内密封空间形成真空环境下使得曲面玻璃被吸附于上模头或下模头处,而内膜对应地被吸附于下模头或上模头处,从而使得上模头与下模头合模后之间气体更少,从而使得内膜与曲面玻璃之内表面贴合更好,避免气泡及折皱产生,而此时的外密封空间是否处于真空状态并不会直接地影响到内密封空间内的上模头与下模头,因此,能尽量满足工作的条件下让内密封空间尽量小,缩短在内密封空间形成真空时间段,提高工作效率,并防止折皱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曲面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100适用于将内膜200贴合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处,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曲面玻璃300由方形平整主体及方形平整主体的左右两侧边和/或上下两侧边延伸出的弯曲部组成,故使得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为内凹面而外表面320为外凸面,状态见图2所示。可理解的是,所谓的左右两侧边或上下两侧边是指曲面玻璃300的方形平整主体正对使用者时,位于使用者的左边的称为左侧,位于使用者的右边的称为右侧,位于使用者上方的称为上侧,位于使用者下方的称为下侧。

其中,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100包括上腔体10、下腔体20、密封分隔围栏60及配合将内膜200贴合于曲面玻璃300之内表面310处的上模头30和下模头40。上腔体10与下腔体20相互配合且二者在闭合时共同围出密封空间50,便于密封空间50形成真空或类真空环境;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腔体10与下腔体20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垫90,由密封垫90对闭合的上腔体10及下腔体20的配合处进行密封,以确保密封空间50能形成真空环境,但不以此举例为限。上模头30及下模头40呈相互配合地设置于密封空间50内,且上模头30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轮廓相匹配,下模头40与曲面玻璃300的外表面轮廓相匹配,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模头30与曲面玻璃300的外表面轮廓相匹配,将下模头40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轮廓相匹配,故不以此为限。密封分隔围栏60设置于密封空间50内且将该密封空间50密封地分隔出内密封空间50a和外密封空间50b,较优的是,密封分隔围栏60选择为软胶结构,例如硅胶但不限以此,使得密封分隔围栏60分别与上腔体10和下腔体20之间接合的密封性更好,但不以此为限;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分隔围栏60呈可更换的布置,故针对不同尺寸规格的曲面玻璃300,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密封分隔围栏60去创造出与曲面玻璃300匹配的内密封空间50a,故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100的应用范围更广;举例而言,密封分隔围栏60为首尾闭合的闭合环结构,闭合环结构所围出的形状较优为多边形,以更好地包围上模头30及下模头40,从而更利于密封分隔围栏60的更换,但不以此举例为限。而上模头30及下模头40位于内密封空间50a内,使得上模头30及下模头40位于比密封空间50更小的内密封空间50a内,尽量满足工作的条件下让内密封空间60a尽量小,缩短在内密封空间50a形成真空时间段。上腔体10和下腔体20设置有与内密封空间50a连通的内抽真空孔70和与外密封空间50b连通的外抽真空孔80,故借助上腔体10和下腔体20处的内抽真空孔70而缩短内密封空间50a形成真空环境的时间,同时,借助上腔体10和下腔体20处的外抽真空孔80而缩短外密封空间50b形成真空环境的时间;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将外抽真空孔80及内抽真空孔70形成于上腔体10或下腔体20处,故不以此为限。为了单独控制外密封空间50b与内密封空间50a,故内抽真空孔70与一真空发生装置连接,外抽真空80孔与另一真空发生装置连接,使得内密封空间50a形成真空环境与外密封空间50b形成真空环境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扰。为使得内膜200软化变形而更匹配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故上模头30及下模头40处设有加热结构,使得曲面玻璃300与内膜200的温差较小,更利于保障贴合效果,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将加热结构设于上模头30或下模头40处,故不以此为限。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所示,密封分隔围栏60包含上密封分隔围栏61及下密封分隔围栏62,上密封分隔围栏61安装在上腔体10内,下密封分隔围栏62安装在下腔体20内,上密封分隔围栏61与下密封分隔围栏62在上腔体10与下腔体20闭合时呈密封接合,从而使密封空间50分隔出内密封空间50a及外密封空间50b,此时,上模头30位于上密封分隔围栏61内,下模头40位于下密封分隔围栏62内,状态见图1所示,使得内密封空间50a的密封性更好,从而确保内密封空间50a形成真空环境的可靠性。可理解的是,由于密封分隔围栏60包含上密封分隔围栏61及下密封分隔围栏62,故上密封分隔围栏61呈可更换地安装于上腔体10内,下密封分隔围栏62呈可更换地安装于下腔体20内,而上密封分隔围栏61及下密封分隔围栏62各选择为硅胶套,硅胶套通过粘合方式安装于上腔体10及下腔体20处,但不以此方式为限,以便于上密封分隔围栏61于上腔体10内的更换,以及下密封分隔围栏62于下腔体20内的更换,且使得上密封分隔围栏61与下密封分隔围栏62于上腔体10及下腔体20闭合后的接合处密封性更好,从而使得内密封空间50a与外密封空间50b的密封分隔性更好;同时,又由上密封分隔围栏61及下密封分隔围栏62较优为首尾闭合的闭环结构,故使得上密封分隔围栏61从四周包围上模头30及下密封分隔围栏62从四周包围下模头40,但不以此为限。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设备100还包括设置于密封空间50内且将该密封空间50密封地分隔出内密封空间50a和外密封空间50b的密封分隔围栏60,故借助密封分隔围栏60而使上模头30及下模头位40于比密封空间50更小的内密封空间50a内;再借助与内密封空间连通的内抽真空孔来确保内密封空间内的真空状态,故在内密封空间50a形成真空环境下使得曲面玻璃300被吸附于上模头30或下模头40处,而内膜200对应地被吸附于下模头40或上模头30处,从而使得上模头30与下模头40合模后之间气体更少,从而使得内膜200与曲面玻璃300之内表面310贴合更好,避免气泡及折皱产生,而此时的外密封空间50b是否处于真空状态并不会直接地影响到内密封空间内50a的上模头30与下模头40,因此,能尽量满足工作的条件下让内密封空间50a尽量小,缩短在内密封空间50a形成真空时间段,提高工作效率,并防止折皱的产生。

值得注意者,内密封空间50a的真空度要求是所产生的负压能将曲面玻璃300被吸附于上模头30或下模头40处而内膜200对应地被吸附于下模头40或上模头30处即可,但,外密封空间50b的真空度并没有此要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