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541发布日期:2019-03-15 19:2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产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Logo通常采用热压工艺粘接在电池盖上,在热压过程中,为了保证粘接可靠性的同时,防止电池盖变形,一般需要热压两次,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少压一次的情况,从而降低了Logo与电池盖的粘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下模、驱动机构、上模及第一检测器,所述下模用于在远离所述下模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及待贴合产品,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模往复运动,进而使得所述上模至少两次压合于所述待贴合产品,以将所述待贴合件贴合于所述待贴合产品上,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所述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的贴合装置包括下模、驱动机构、上模及第一检测器,下模用于在远离下模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及待贴合产品,驱动机构与上模连接以驱动上模往复运动,进而使得上模至少两次压合于待贴合产品,以将待贴合件贴合于待贴合产品上,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从而防止出现待贴合产品被漏压的情况,提高待贴合件与待贴合产品的贴合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模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下模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10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0包括下模11、驱动机构12、上模13及第一检测器14。

共同参阅图1及图2,图2是图1中下模11的截面示意图,其中,下模11用于在远离下模11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101及待贴合产品102,可以理解的,一般情况下,待贴合件101及待贴合产品102承载于下模11之后呈水平状态。

其中,下模11设有定位槽111,待贴合件101设置于定位槽111的底部,待贴合产品102设置于定位槽111内且被定位槽111定位,可以理解的,定位槽111的形状及大小与待贴合产品102相匹配。

可选的,下模11还设有容置槽112,容置槽112设置于定位槽111的底部且与定位槽111连通,以使得待贴合产品102在定位槽111内被定位后,盖设于容置槽112。

可选的,上述的定位槽111及容置槽112可通过冲压成型。

可选的,待贴合件101为logo,待贴合产品102为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驱动机构12与上模13连接,以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可以理解的,一般情况下,驱动机构12在竖直方向上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使得上模13至少两次压合于待贴合产品102,以将待贴合件101贴合于待贴合产品,也即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向靠近待贴合产品102的方向运动,直至上模13运动至可压合于待贴合产品102的位置对待贴合产品102提供压力,然后驱动上模13远离待贴合产品102,再重复上述靠近、远离的步骤至少两侧,从而将待贴合件101贴合于待贴合产品102,比如待贴合件101为logo,待贴合产品为电子设备的电池盖,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压合待贴合产品102两次,在保证贴合可靠性的前提下,还能防止压合次数过多导致电池盖变形或电池盖掉漆的情况。

其中,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在可压合的位置持续预设的压合时间,以保证贴合件101与待贴合产品102的贴合可靠性。

可选的,该预设的压合时间为8~12秒。

可选的,驱动机构12为气缸,通过气缸的直线型驱动方式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2也可以为电机,可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的方式,驱动上模13在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

第一检测器14用于检测待贴合产品102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待贴合产品102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从而防止出现待贴合产品102被漏压的情况,提高待贴合件101与待贴合产品102的贴合可靠性。

具体的,第一检测器14设置于容置槽112内,以使得待贴合产品102盖设于容置槽112的同时,遮盖第一检测器14,从而在待贴合产品102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且待贴合产品102从下模11取出时,第一检测器14发出提醒。

可以理解的,当待贴合产品102遮盖第一检测器14,且第一检测器14检测待贴合产品102未从下模11取出时,第一检测器14不发出提醒,防止在待贴合产品102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且待贴合产品102未从下模11取出时,第一检测器14误发提醒。

可选的,第一检测器14为红外传感器。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还包括底座15,底座15用于承载下模11,也即下模11设置于底座15上。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还包括操作台16,底座15设置于操作台16上。

其中,操作台16设有操作面板161,该操作面板161用于输入操作指令,以使得驱动机构12根据该操作指令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进而对待贴合产品102进行压合。

可选的,上述的操作指令可包括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运动的行程,使得上模13在可压合位置对待贴合产品102进行压合,还可以包括压合时间,使得上模13在可压合的位置对待贴合产品102持续压合。

可选的,操作台16还设有开关162,开关162用于控制驱动机构12通电,以使得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完成至少一次压合于待贴合产品102的往复运动,也即当上模13处于未压合的初始状态时,开关162控制驱动机构12通电,此时,驱动机构12控制上模13靠近待贴合产品102直至压合于待贴合产品102,并在压合待贴合产品102后,驱动上模13远离待贴合产品102以回复至初始状态,从而完成一次压合的往复运动。

可选的,操作台16还设有急停按钮163,该急停按钮163用于在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控制驱动机构12停止驱动,以使得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压合待贴合产品102的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驱动机构12不再驱动上模13运动,防止危险情况的出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该控制器可设置于操作台16的内部。

其中,该控制器与驱动机构12电连接,以控制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进而驱动上模13至少两次压合于待贴合产品102。

进一步的,控制器还用于在第一检测器14发出提醒时,锁定驱动机构12,使得驱动机构12停止驱动,防止在待贴合产品102从下模11取出后,驱动机构12继续驱动上模13运动,而对下模11或操作人员造成误伤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包括下模、驱动机构、上模及第一检测器,下模用于在远离下模的方向上依次承载待贴合件及待贴合产品,驱动机构与上模连接以驱动上模往复运动,进而使得上模至少两次压合于待贴合产品,以将待贴合件贴合于待贴合产品上,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以使得待贴合产品的被压合次数小于至少两次时,发出提醒,从而防止出现待贴合产品被漏压的情况,提高待贴合件与待贴合产品的贴合可靠性。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20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贴合装置20还包括第二检测器27,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检测器27用于检测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的次数,以使得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的次数为至少两次,且待贴合产品102从下模11取出时,第一检测器14不发出提醒。

可以理解的,当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的次数为至少两次时,说明待贴合产品102的被压合次数为至少两次,此时,待贴合产品102与待贴合件101已经完成贴合,因此,当第二检测器27检测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往复运动的次数为至少两次时,能够防止出现待贴合产品102与待贴合件101完成贴合而从下模11取出时,第一检测器14误发提醒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第二检测器,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驱动机构驱动上模往复运动的次数,以使得驱动机构驱动上模往复运动的次数为至少两次,且待贴合产品从下模取出时,第一检测器不发出提醒,防止出现待贴合产品与待贴合件完成贴合而从下模取出时,第一检测器误发提醒的情况。

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30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贴合装置30还包括热熔机构28。

共同参阅图5及图6,图5是图4中下模11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下模11还设有安装槽11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3设置于定位槽111的底部且与定位槽111连通。

热熔机构28通过安装槽113穿设于上模11,待贴合件101承载于热熔机构28上,且包括本体1011及热熔胶1012,具体的,本体1011远离热熔胶1012的一侧承载于热熔机构28上,以使得驱动机构12驱动上模13压合于待贴合产品102时,热熔机构28熔化热熔胶1012,进而使得本体1011粘接于待贴合产品102。

可以理解的,热熔胶1012在常温下呈固态,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变成流动的液体,从而粘接待贴合产品102与本体1011。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30还包括第三检测器(图中未示出),该第三检测器用于检测热熔机构28的热熔温度,以防止热熔机构28的热熔温度过低,而导致热熔胶1012熔化不完全,从而降低待贴合件101与待贴合产品102的粘接强度,且防止热熔机构28的热熔温度过高,而导致待贴合产品102发生变形等风险。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