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830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位于镀锡炉与工作台之间的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其主要用于印制电路板与电子元件的浸锡及钎焊技术领域。
一般传统公知的镀锡炉输送机1a皆借助于爪式输送带6a夹持电路板,如

图1所示,由入口处经镀锡炉上方进行焊锡作业,而后,电路板至出口11a处,继续推送到后段衔接之工作台2a输送机上,作电路板之修脚、清理及检查工作,由于镀锡炉内之输送机由进口处至出口处系呈进口低出口高之倾斜状设置,其倾斜角度为2~8度,而于出口处所衔接之工作台,则与出口间存在有一段落差,一般皆设有滑槽4a,使得电路板于脱离夹爪时,借其自身重力沿滑槽滑行至后段衔接之工作台输送机上,此种结构虽然提供自动输送节省人工的便捷,但仍然存有下述若干缺点该电路板由镀锡炉出口处,沿滑槽滑行至后段衔接之工作台输送机上,因系借助其自身重力滑行,故在基板抵达工作台处,会对板体产生反作用力之撞击,乃至焊脚折断、焊点脱落、零件松动或毁损,非常影响电路板的质量,必须再行补焊或更换零件,增加检验人员,费时耗工。
该滑槽之槽面宽度始终固定不变,如遇宽度较窄之电路板,则往往由镀锡炉出口处滑行至后段衔接之工作台上,电路板会在滑槽内改变其板体朝向,使板体朝向凌乱无法一致,乃至造成作业速率缓慢,效率不高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基础上提供一种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其在传输过程中能够适于电路板宽度大小,可进行横向调整移动,能与工作台间平顺搭接,使电路板能平缓地传输至工作台输送带处,并可作水平下弧角度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位于镀锡炉与工作台之间,其包括—设置于镀锡炉出口两侧之后主体板,其一为可作横向调整移动之板体,另一为固定板体;—连设于后主体板前端之倾角调整组,可作水平下弧角度之调整;及—设于两后主体板与两倾角调整组内侧之间之传动组,可带动传输镀锡炉出口送出之电路板。
借助上述之构件组成,可按照镀锡炉出口送出之电路板宽度大小调整可动式后主体板至适当距离,以利电路板之输入,再将倾角调整组作水平下弧角度之适当调整,并与工作台间平顺搭接,让电路基板能和缓地传输至工作台输送带处。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设计之倾角调整组能作水平下弧角度之适当调整,并使其与工作台间平顺搭接,且使皮带能作水平及水平下弧角度之变化传输,进而使在皮带上之电路板能和缓地传输至工作台输送带处,得以提高电路板焊接品质,且达到省时省工之作业要求及经济原则。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结构改良点,在于镀锡炉出口两侧之后主体板,其中之一设计成为可作横向调整移动之板体,故可依镀锡炉出口送出之电路板宽度大小调整至适当距离,以利于电路板之输入,能使板体朝向一致,进而提高线上作业速率,让品质、效率均可增进。
本实用新型之传动组乃将电动机之动力,借助万向联轴器之传达,并配合六角形滑杆及皮带轮,使得两边皮带在同一动力源下作两边同步稳定之传输。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技术手段、功效及特点,特列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公知镀锡炉出口与工作台间设置滑槽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之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之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镀锡炉出口与工作台间设置之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平下弧角度作调整之实施例图;以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作横向调整移动之实施例图。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10位于镀锡炉1与工作台2之间,其包括设于镀锡炉出口11两侧之矩形后主体板3,其一为可作横向调整移动之可动式后主体板31,另一为固定式后主体板32,板体之一侧边缘处设有固定螺孔33,又在板体一侧面上缘处设有皮带滑动板34,在皮带滑动板34两旁后主体板3处设有轴承孔35,而下方则设有长耳形轴承孔36,另于长耳形轴承孔36下方适当处,分别在固定后主体板32上设有电动机轴孔37及在另一可横向调整之可动式后主体板31上设有滑杆孔311,而在板体另一侧面上缘处设置机体连接板38与皮带上盖板39。
连设于后主体板3前端之倾角调整组4,是由前主体板41及主体连接块42所构成,其中,前主体板41板体之一侧边具有定范围角度之倾斜间隙边411,边缘处设有调整螺孔412,而板体斜底边413亦呈斜切状,又在前主体板41一侧面上缘处设有皮带滑动板43,且在皮带滑动板43两旁处设有轴承孔414,而在另一侧面上缘处设有机体连接板45与皮带上盖板44,另外,主体连接块42呈矩形并分设有主体连接块长耳形调整孔421及主体连接块固定孔422,可分别与前主体板41之调整螺孔412及可动式后主体板31之固定螺孔40相搭接螺旋啮合,可作水平下弧角度之调整。
设于可动式后主体板31、固定式后主体板32与两倾角调整组4内侧间之传动组5,是在后主体板之轴承孔35、长耳形轴承孔36及前主体板41的轴承孔414处分别安设轴承51,并在轴承51上套设有皮带52,又于固定式后主体板32适当处安设有电动机53,其芯轴由电动机轴孔37贯出连接于固定侧飞轮54内,而在可动式后主体板31滑杆孔311处设置有连座轴承55,且其与固定侧飞轮54间连设一六角形滑杆56,杆体上串接有万向联轴器57及可动式侧飞轮58,可带动传输由镀锡炉出口11所送出之电路板(图中未示)。
借助上述之构件组成,可使得按照镀锡炉出口11送出之电路板宽度大小调整可动式后主体板31,使板体上之可动式侧飞轮58沿六角形滑杆56作横向适当距离的移动,如图6所示,使其与可动式后主体板31连结为一体之主体连接块42及前主体板41均一齐移动,并使两皮带52间之间距能与输入本装置之电路板宽度尺寸相等,实现板体在两皮带52上作稳定一致朝向地运动,使作业更具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结构特点,在于倾角调整组4之前主体板41板体之一侧边具有定角度范围之倾斜间隙边411,其边缘处设有调整螺孔412,视镀锡炉出口11之高度与工作台2台面高度落差而定,使前主体板41板体能作水平下弧角度之适当调整,如图5所示,并使其与工作台2间平顺搭接,而后以螺钉贯入主体连接块42长耳形调整孔421且与后主体板3之固定螺孔33作螺旋啮合固定,得使可动式后主体板31、前主体板41之轴承51上所套设的皮带52,能作水平及水平下弧角度的变化传输,进而使在皮带52上的电路板能够平缓地传输至工作台2的输送带处。
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并非限制本案之构造或装置仅及于此,在实际应用上,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意精神下从事许多细节的改变、修饰或等效元件之替换等。
权利要求1.一种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位于镀锡炉(1)与工作台(2)之间,其特征在于—设于镀锡炉出口两侧之后主体板(3),其一为可作横向调整移动之可动式后主体板体(31),另一为固定式后主体板体(32);—连设于后主体板(3)前端的倾角调整组(4),可作水平下弧角度之调整;及—设于两后主体板与两倾角调整组(4)内侧之间的传动组(5),可带动传输镀锡炉出口(11)送出之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后主体板(3)板体之一侧边边缘处设有固定螺孔(33),又在板体一侧面上缘处设有皮带滑动板(34),在皮带滑动板(34)两旁后主体板(3)处设有轴承孔(35),而下方设有长耳形轴承孔(36),另于长耳形轴承孔(36)下方适当处,分别在固定式后主体板(32)上设有电动机轴孔(37)及在另一可横向调整之可动式后主体板(31)上设有滑杆孔(311),而在板体另一侧面上缘处则设有机体连接板(38)与皮带上盖板(3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后主体板(3)前端之倾角调整组(4),是由前主体板(41)及主体连接块(42)所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角调整组(4)之前主体板(41)板体之一侧边具有定范围角度之倾斜间隙边(411),边缘处设有调整螺孔(412),而板体斜底边(413)亦呈斜切状,又在前主体板(41)一侧面上缘处设有皮带滑动板(43),且在皮带滑动板(43)两旁处设有轴承孔(414),而在另一侧面上缘处设有机体连接板(45)与皮带上盖板(44)。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角调整组之主体连接块(42)呈矩形并分设有长耳形调整孔(421)及固定孔(422),可分别与前主体板(41)之调整螺孔(412)及可动式后主体板(31)之固定螺孔(40)相搭接螺旋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5)是在后主体板之轴承孔(35)、长耳形轴承孔(36)及前主体板(41)之轴承孔(414)处分别安设轴承(51),并在轴承(51)上套设有皮带(52),又于固定式后主体板(32)适当处安设有电动机(53),其芯轴由电动机轴孔(37)贯出连接于固定侧飞轮(54)内,而在可动式后主体板(31)滑杆孔(311)处安设有连座轴承(55),且其与固定侧飞轮(54)间连设一六角形滑杆(56),杆体上串接有万向联轴器(57)及可动式侧飞轮(5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镀锡炉与工作台之间,设置一镀锡炉出口输送装置,其主要在于镀锡炉出口两侧之后主体板,其一为可作横向调整移动之板体,另一为固定板体,使得镀锡炉出口送出的电路板宽度大小调整可动式后主体板至适当距离,以利电路基板之输入;又连设于后主体板前端之倾角调整组,可作水平下弧角度之适当调整,并能与工作台间平顺搭接,使电路基板能平缓地传输至工作台输送带处。
文档编号H05K3/34GK2295763SQ9720120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5日
发明者陈明松 申请人:陈明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