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4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杀螨剂领域。涉及一种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杀虫、杀螨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害虫、害螨会对其产生抗性,因此,需要不断 发明新型的和改进的具杀虫、杀螨活性的化合物和组合物。同时,随着人们对农畜产品等日 益增长的需要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也一直需要使用成本更低、对环境友好的新的杀 虫、杀螨剂。CN1763003A, JP2003201280A, JP2003206281A 和 CN101367784A 公开了某些 1-甲 基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专利JP2003206281A中的化合物KQ具有高的杀虫、 杀螨活性,作为杀螨剂正进行研究开发,其通用名为Cyenopyrafen ;CN101367784A中的化 合物KC2在400ppm的浓度下对朱砂叶螨致死率达80%以上。 KCi (Cyenopyrafen)KC2在现有技术中,吡唑1位取代基不为甲基的丙烯腈类化合物,其制备及其杀虫、杀 螨活性未见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它可应用于农 业、林业或卫生上虫、螨害的防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式中氏选自H、CrC4烷氧基CfC2烷基、C3"C5烯基氧CfC2烷基、C3_C5炔基氧CfC2烷 基、Ci-C;烷硫基Ci-q烷基、Ci-q烷基羰基、c3-c8环烷基羰基、Ci-q烷氧基羰基或Ci-Q烷 硫基羰基;r2选自c2-c6烷基、c3-c6环烷基、(^-(;烷氧基CfQ烷基、c3-c5烯基氧CfQ烷基、C3-C5炔基氧CfC2烷基、CrC4烷硫基CfC2烷基、卤代CfQ烷基、氰基烷基、c3-c6烯 基或c3-c6炔基;R3选自C1或甲基;R4选自H、甲基、CN或卤素;或其立体异构体。本发明较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礼选自H、CrC4烷氧基CfC2烷基、CrC5烷基羰基、C3_C8环烷基羰基或烷氧
基羰基;R2选自C2_C6烷基、CfQ烷氧基CfQ烷基、烯丙基或炔丙基;R3选自C1或甲基;R4选自H、甲基、CN或卤素;或其立体异构体。综合制备简便、成本低廉、安全环保等因素,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 I中礼选自烷氧基甲基、叔丁基羰基、C3-C7环丙基羰基或烷氧基羰基;R2选自乙基;R3选自甲基;R4选自H、甲基或氯;或其立体异构体。上面给出的通式I化合物的定义中,汇集所用术语一般定义如下烷基是指直链或支链形式,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 基、特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等基团。环烷基是指包括环状链形式,例如环丙基、环丁 基、环戊基、环己基等基团。烯基是指直链或支链烯基,如1-丙烯基、2-丙烯基和不同的丁 烯基、戊烯基和己烯基异构体。烯基还包括多烯,如1,2_丙二烯基和2,4_己二烯基。炔 基是指直链或支链炔基,如1-丙炔基、2-丙炔基和不同的丁炔基、戊炔基和己炔基异构体。 炔基还包括含有多个三键的基团,如2,5-己二炔基。烷氧基是指烷基末端连有氧原子的基 团,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特丁氧基等。烷硫基是指烷基末端连有硫原 子的基团,例如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特丁硫基等。卤代烷基是指烷基被一 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氰基烷基是指烷基被一个或多个氰基取代。卤素是指氟、氯、溴、碘。 立体异构体是指在式I中,碳碳双键B上的取代基CN和0札在B键的同一侧(Z构型),或 两侧(E构型)。队为11的本发明的通式化合物I可由如下方法制备,反应式中除另有说明的外、各 基团定义同前。 通式化合物II (R5选自C「C4烷基)与通式化合物III (制备方法参见Organic Syntheses,Coll. 1941,1,107 ;Organic Syntheses,Coll. 1922,2,9)在适宜的溶剂中、在碱 的存在下、温度为-10°C到沸点下反应0. 5-48小时制得通式化合物IV。适宜的溶剂主要选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酸乙酯、 乙腈、四氢呋喃、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2-甲基戊烷、甲基环戊烷、己 烧、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庚烷、辛烷、壬烷、丁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 二丁基醚、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等,或者如上两种或三种不 同溶剂的混合物。加入适宜的碱类物质对反应有利。适宜的碱选自有机碱如三乙胺、N,N_ 二甲基苯 胺、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5-乙基-2-甲基吡啶、2,3-二甲基吡啶、 2,4-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2,4,6-三甲基吡啶、喹啉等,或无机 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等。通式化合物II的制备方法参见专利JP2001342178A、CN1626520A中描述的方法。礼不为H的本发明的通式化合物I可由如下方法制备,反应式中各基团定义同前。 L代表合适的离去基团,如氯原子、溴原子或对甲苯磺酰氧基等。通式IV化合物与通式V化合物(如烷基卤、磺酸酯或酰卤等)在适宜的溶剂中、温 度为-10°C到沸点下反应0. 5-48小时制得通式化合物I。适宜的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己烷、苯、甲苯、乙酸乙酯、
乙腈、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加入适宜的碱类物质对反应有利。适宜的碱选自有机碱如三乙胺、N,N_ 二甲基苯 胺或吡啶等,或无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或 叔丁醇钾等。表1列出了部分通式I化合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表 1 化合物51 :7.55(dd,2H,),7. 47 (dd,2H),4. 14 (q,2H),2. 22 (s,3H),2. ll(s,3H),
1.80-1. 60 (m, 1H),1. 48 (t, 3H),1. 35 (s,9H),1. 27 (d, 2H),0. 95 (d, 2H)。化合物57 :7. 30(d,2H),7. 06(d,2H),4. 00-3. 60(br,2H),3. 40-3. 10(m,1H),
2.50-2. 00 (m, 6H),2. 17 (s, 3H),1. 79 (s, 3H),1. 27 (s,9H),1. 16 (t, 3H)。化合物58 :7. 52(d,2H),7. 45(d,2H),4. 13(q,2H),3. 22(m,1H),2. 23(s,3H), 2. 12 (s, 3H),2. 00-1. 60 (m, 6H),1. 34 (s,9H),0. 96 (t, 3H)。化合物62 7. 30(d,2H),7. 08(d,2H),4. 27(q,2H),3. 90-3. 70 (br s,2H),2. 17 (s, 3H),1. 77 (s, 3H),1. 35 (t, 3H),1. 27 (s,9H),1. 19 (t, 3H)。化合物63 :7. 61(d,2H),7. 48(d,2H),4. 22-4. 14(m,4H),2. 24(s,3H),2. 13(s, 3H),1. 45 (t, 3H),1. 35 (s,9H),1. 24 (t, 3H)。化合物87 7. 39 (d, 2H),7. 36 (d, 2H),6. 01 (s,1H),4. 40-4. 20 (m, 2H),2. 26 (s, 3H),1. 29(s,9H),1. 20(t,3H)。化合物91 :7. 29 (d, 2H),7. 06 (d, 2H),3. 80-3. 40 (m, 2H),2. 25 (s, 3H),1. 36 (s, 9H),1. 27(s,9H),0. 98(t,3H)。化合物92 :7. 53(d,2H),7. 47(d,2H),4. 21 (q,2H),2. 27(s,3H),1. 55(t,3H), 1. 34(s,9H),1. 20(s,9H)。化合物93 7. 32 (d, 2H),7. 06 (d, 2H),3. 80-3. 40 (m, 2H),2. 25 (s, 3H),1. 74 (q, 2H),1. 27 (s,6H),1. 22 (s,9H),1. 15-0. 87 (m, 6H)。化合物94 :7. 53(d,2H),7. 47(d,2H),4. 23(q,2H),2. 27(s,3H),1. 61-1. 53(m, 5H),1. 34 (s,9H),1. 15 (s,6H),0. 66 (t, 3H)。化合物104 7. 33 (d, 2H),7. 10 (d, 2H),4. 30 (q, 2H),3. 50-4. 00 (br, 2H),2. 25 (s, 3H),1. 36 (t, 3H),1. 28 (s,9H),1. 08 (t, 3H)。化合物105 7. 64 (d, 2H),7. 49 (d, 2H),4. 25-4. 15 (m, 4H),2. 29 (s, 3H),1. 49 (t, 3H),1. 35(s,9H),1. 26(t,3H)。化合物131 :7. 37(q,4H),6. 02(s,1H),4. 40-4. 00 (m,2H),2. 26(s,3H), 1. 60-1. 40 (m, 2H),1. 29 (s,9H),0. 69 (t, 3H)。化合物132 :7. 31 (d,2H),7. 06(d,2H),3. 80-3. 20 (m,2H),2. 23(s,3H), 1. 80-1. 60 (m, 2H),1. 35 (s,9H),1. 26 (s,9H),0. 66 (t, 3H)。化合物133 7. 65 (d, 2H),7. 55 (d, 2H),4. 09 (t, 2H),2. 29 (s, 3H),1. 90-2. 10 (br, 2H),1. 35 (s,9H, ),1. 20 (s,9H),0. 96 (t, 3H),化合物136 7. 40 (d, 2H),7. 29 (d, 2H),5. 99 (s, 1H),5. 00-4. 80 (m, 1H),1. 45 (d, 3H),1. 29(s,9H),1. 06(d,3H)。化合物137 :7.29(d,2H),7. ll(d,2H),4.40-4.00(m,lH),2.28(s,3H),1.39(s, 9H),1. 28 (s,9H),0. 89 (d, 3H),0. 53 (d, 3H)。化合物138 7. 56 (dd, 2H),7. 48 (dd, 2H),4. 63 (q, 1H),2. 31 (s,3H),1. 57 (m, 6H), 1. 37(s,9H),1. 22(s,9H)。在有机分子中,尽管烷基或取代烷基在化学性质方面相近,但由于含碳数量的不 同,或碳原子上连接的取代基不同,使该取代基在电负性、体积等方面产生差异,从而使整 个分子在昆虫、植物等生物体内的输导性差异很大。生物活性分子合适的输导性能对药效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活性分子输导性能的合适性是不可预知的,需要大量的创造 性劳动才能获知。同已知的1-甲基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相比,本发明的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 具有意想不到的高杀成螨、螨卵活性;并具有意想不到的植物输导性能。因此,本发明还包 括通式I化合物用于控制螨害、虫害的用途。本发明的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不使用剧毒的硫酸二甲酯,因此 具有制备过程中更为环保的特点。本发明还包括以通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杀虫、杀螨组合物。该杀虫、杀螨组 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在1-99%之间。该杀虫、杀螨组合物中还包括农业、林业或 卫生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剂的形式施用。通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溶解或分散于 载体中或配制成制剂以便作为杀虫、杀螨剂使用时更易于分散。例如这些化学制剂可被制 成可湿性粉剂或乳油。在这些组合物中,至少加入一种液体或固体载体,并且当需要时可以 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治虫、螨害的方法将本发明的杀虫、杀螨组合物施于 所述的害虫、害螨或其生长介质上。通常选择的较为适宜有效量为每公顷10克到1000克, 优选有效量为每公顷50克到500克。对于某些应用,例如在农业上可在本发明的杀虫、杀螨组合物中加入一种或多种 其它的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等,由此可产生附加的优点和效果。应明确的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换和改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列合成实例、生测试验结果可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合成实例实例1化合物1、5、6的制备(1)化合物1的制备。
向装有分水器的反应瓶内加入1-乙基-3-甲基吡唑-5-甲酸甲酯(3.63克, 0. 021摩尔,参考CN1626520A提供方法制得),对叔丁基苯乙腈(3. 29克,0. 019摩尔,参考 Organic Syntheses, Coll. 1941,1,107 ;Organic Syntheses, Coll. 1922,2,9 提供方法制 得),正庚烷40毫升,乙二醇单乙醚4毫升,通氮气置换反应体系内的空气,升温至回流,回 流约1小时,滴加20 %的甲醇钠的甲醇溶液(5. 71克,0. 028摩尔),滴加结束,回流反应6 小时,反应过程中将分水器中下层液体分出。反应液降温至30°C以下,倾入150毫升水中, 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水相用浓盐酸调酸至pH值为2 3,用3X15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经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 缩后得2. 50克化合物1,黄色固体,熔点70-72°C,收率37%。(2)化合物5、6的制备 在冰水浴下,向反应瓶内加入3-(1-乙基-3-甲基吡唑-5-基)-2-(4-叔丁基苯 基)-3-羟基丙烯腈(化合物1) (0. 59克,0. 002摩尔),二氯甲烷10毫升,三乙胺(0. 36克, 0. 003摩尔),再将新戊酰氯(0. 46克,0. 003摩尔)滴加到反应瓶内,滴加结束,升温至室温 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液倾入50毫升水中,用乙酸乙酯100毫升萃取,所得有机相用饱和碳 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后,残余物通过柱 色谱分离(淋洗液乙酸乙酯石油醚=1 10)分别得到化合物5,黄色油0. 15克,收率 20% ;化合物6,黄色油0. 27克,收率36%。实例2化合物42、46、47的制备(1)化合物42的制备。 向装有分水器的反应瓶内加入1-乙基-3,4_ 二甲基吡唑-5-甲酸甲酯(6. 00克, 0. 033摩尔,参考JP2001342178A提供方法制得),对叔丁基苯乙腈(5. 20克,0. 030摩尔), 正庚烷60毫升,乙二醇单乙醚2. 5毫升,通氮气置换反应体系内的空气,升温至回流,回流 约1小时,滴加20%的甲醇钠的甲醇溶液(12. 15克,0. 045摩尔),滴加结束,回流反应5小 时,反应过程中将分水器中下层液体分出。反应液降温至30°C以下,倾入200毫升水中,用 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水相用浓盐酸调酸至PH值为2 3,用3X200毫升乙酸乙酯 萃取,有机相经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 后得7. 37克化合物42,黄色固体,熔点86-88°C,收率79%。(2)化合物46、47的合成 在冰水浴下,向反应瓶内加入3- (1-乙基-3,4- 二甲基吡唑-5-基)-2- (4-叔丁基 苯基)-3-羟基丙烯腈(化合物42) (0. 60克,0. 002摩尔),二氯甲烷10毫升,三乙胺(0. 30 克,0. 003摩尔),再将新戊酰氯(0. 36克,0. 003摩尔)滴加到反应瓶内,滴加结束,升温至 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液倾入50毫升水中,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有机相用饱 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后,残余物通 过柱色谱分离(淋洗液乙酸乙酯石油醚=1 10)分别得到化合物46,黄色油0. 10 克,收率14% ;化合物47,黄色油0. 20克,收率27%。实例3、化合物87、91、92的制备(1)化合物87的制备。 向装有分水器的反应瓶内加入4-氯-1-乙基-3-甲基吡唑-5-甲酸甲酯(2.57 克,0. 012摩尔,参考CN1626520A提供方法制得),对叔丁基苯乙腈(1. 85克,0. 010摩尔,参 考Organic Syntheses, Coll. 1941,1,107 ;Organic Syntheses, Coll. 1922,2,9提供方法制 得),正庚烷30毫升,乙二醇单乙醚3毫升,通氮气置换反应体系内的空气,升温至回流,回 流约1小时,滴加20%的甲醇钠的甲醇溶液(3. 17克,0. 015摩尔),滴加结束,回流反应4 小时,反应过程中将分水器中下层液体分出。反应结束后降温至30°C以下,反应液倾入100 毫升水中,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水相用浓盐酸调酸至pH值为2 3,用3 X 100毫 升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经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 干燥,浓缩后得1. 41克化合物87,黄色油,收率38%。(2)化合物91、92的制备 在冰水浴下,向反应瓶内加入3-(4-氯-1-乙基-3-甲基吡唑-5-基)-2-(4_叔 丁基苯基)-3-羟基丙烯腈(化合物87) (0. 60克,0. 002摩尔),四氢呋喃10毫升,三乙胺 (0. 30克,0. 002摩尔),再将新戊酰氯(0. 35克,0. 003摩尔)滴加到反应瓶内,滴加结束, 升温至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液倾入50毫升水中,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有机 相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后,残 余物通过柱色谱分离(淋洗液乙酸乙酯石油醚=1 20)分别得到化合物91,黄色油 0. 11克,收率15% ;化合物92,黄色油0. 38克,收率51%。实例4、化合物104、105的制备 反应瓶内加入3- (4-氯-1-乙基-3-甲基吡唑-5-基)_2_ (4_叔丁基苯基)_3_羟 基丙烯腈(化合物87) (0. 60克,0. 002摩尔),二氯甲烷10毫升,三乙胺(0. 27克,0. 003摩 尔),室温下滴加氯甲酸乙酯(0. 32克,0. 003摩尔),室温反应30分钟,反应液倾入50毫升 水中,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后,残余物通过柱色 谱分离(淋洗液乙酸乙酯石油醚=1 10)分别得到化合物104,黄色油0. 11克,收率 15% ;化合物105,黄色油0. 24克,收率33%。生物活性测定实例5、杀螨活性的测定(1)、对朱砂叶螨成螨活性的测定根据待测化合物的溶解性,原药用丙酮或二甲亚砜溶解,然后用1%。的吐温80溶 液配制成所需浓度的待测液50毫升,丙酮或二甲亚砜在溶液中的含量不超过10%。取两片真叶菜豆苗,接种朱砂叶螨成螨并调查基数后,用手持喷雾器喷进行整株 雾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处理后置于标准观察室,72小时后调查存活螨数,计算死亡率。部分供试的化合物中,下列化合物在浓度为IOppm时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较 好,死亡率在 90% 以上:5、6、7、8、46、47、48、49、62、63、91、92、93、94、104、105。按照上述方法,对已知化合物KC2(CN101367784A中的化合物24号)进行了平行 测定,在IOppm的浓度下对朱砂叶螨成螨的致死率为5%。部分供试的化合物中,下列化合物在浓度为2. 5ppm时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较 好,死亡率在 90% 以上:5、6、8、46、47、49、91、92、94。按照上述方法,选取化合物47、91、92与已知化合物KC1 (JP2003201280A中的化合 物30号,熔点100-102°C )进行了杀朱砂叶螨成螨活性的平行测定,试验结果见表2。表2 化合物47、91、92与已知物KC1对朱砂叶螨成螨活性比较(死亡率,0Z0 ) (2)、对朱砂叶螨杀卵活性的测定化合物称量后用丙酮制成母液,按试验设计用含有0. 吐温80的静置自来水稀释系列浓度。取两片真叶盆栽菜豆苗,去除一片真叶,然后将健康朱砂叶螨雌成螨10头接 到叶片上,24小时后去除成螨,调查卵数后进行喷雾处理。5天后待空白对照卵全部孵化, 调查各处理未孵化卵数,计算孵化抑制率,比较各处理的杀卵活性,试验结果见表3。表3 化合物91与已知物KC1对朱砂叶螨螨卵杀卵活性比较(孵化抑制率,0Z0 ) (3)、根部吸收对朱砂叶螨内吸活性的测定供试药剂称量并用少量丙酮溶解后,用含有0. 吐温80的水配制系列浓度,每 浓度为一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另设清水为空白对照。将10毫升药液装入试管中,取2 片真叶的菜豆苗,洗净根部泥土,将菜豆苗根部浸渍于不同处理的药液中,充分吸收24小 时后,直接转接朱砂叶螨成螨约30-50头,然后置于25士 1°C的观察室中培养,72小时后调 查死活螨数,比较各处理成螨死亡率,确定化合物是否具有根部吸收内吸活性,试验结果见 表4。表4 化合物91与已知物KC1根部吸收对朱砂叶螨成螨内吸活性比较(死亡 率,%)
权利要求
一种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如通式Ⅰ所示式中R1选自H、C1-C4烷氧基C1-C2烷基、C3-C5烯基氧C1-C2烷基、C3-C5炔基氧C1-C2烷基、C1-C4烷硫基C1-C2烷基、C1-C5烷基羰基、C3-C8环烷基羰基、C1-C5烷氧基羰基或C1-C5烷硫基羰基;R2选自C2-C6烷基、C3-C6环烷基、C1-C4烷氧基C1-C2烷基、C3-C5烯基氧C1-C2烷基、C3-C5炔基氧C1-C2烷基、C1-C4烷硫基C1-C2烷基、卤代C1-C6烷基、氰基C1-C5烷基、C3-C6烯基或C3-C6炔基;R3选自Cl或甲基;R4选自H、甲基、CN或卤素;或其立体异构体。F200910083205XC0000011.tif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队选自H、C「C4烷氧基Q-Q烷基、CrC5烷基羰基、C3-C8环烷基羰基或烷氧基羰基;r2选自c2-c6烷基、crc4烷氧基Ci-Q烷基、烯丙基或炔丙基; R3选自C1或甲基; R4选自H、甲基、CN或卤素; 或其立体异构体。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队选自烷氧基甲基、叔丁基羰基、C3-C7环丙基羰基或烷氧基羰基; R2选自乙基; R3选自甲基; R4选自H、甲基或氯; 或其立体异构体。
4.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控制害虫、害螨的用途。
5.一种杀虫、杀螨组合物,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所示化合物为活性组分和 农业、林业或卫生上可接受的载体,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_99%。
6.一种控制虫、螨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以每公顷10克 到1000克的有效剂量施于需要控制的害虫、害螨或其生长的介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Ⅰ所示式中各取代基团的定义见说明书。通式化合物Ⅰ具有优异的杀虫、杀螨活性,可用于防治虫害、螨害。式中各取代基团的定义见说明书。
文档编号A01N43/56GK101875633SQ20091008320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9日
发明者于海波, 吴鸿飞, 张弘, 李斌, 王立增, 程岩, 罗艳梅 申请人: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