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9861阅读:1411来源:国知局
小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割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小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装置。



背景技术:

小米植株高大、茎干细、穗重,其独特的生理学特性导致收获难度较大,一般的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装置中使用的凹板筛包括若干个横杆和若干个竖杆,横杆与竖杆交叉设置并形成筛孔,此种凹板筛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凹板筛不能实现小米植株与果穗之间的脱粒分离。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小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装置,其结构简单,用于小米植株与果穗之间的脱粒分离。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小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装置,包括脱粒仓和设置在所述脱粒仓内的脱粒滚筒,所述脱粒仓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盖和凹板筛组件,所述脱粒滚筒包括滚筒及设置在所述滚筒周向上的若干排脱粒杆,所述滚筒后侧与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凹板筛组件包括四块圆弧状凹板筛,所述四块圆弧状凹板筛两两相互拼接,所述凹板筛包括凹板筛本体和在所述凹板筛本体上冲压而成的若干个筛孔,所述若干个筛孔沿所述凹板筛弧长方向呈阵列布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板筛本体弧长方向的两侧设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连接呈L型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固定在所述凹板筛本体弧长方向两侧的端部,所述第二板体固定在所述凹板筛本体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筒周向上均匀设有六排所述脱粒杆。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六排脱粒杆的长度一致,每一排上的所述脱粒杆之间等间距布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粒杆的长度为120~160mm,所述脱粒杆之间的间距为360~40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筛孔呈正方形,所述筛孔的边长为8~12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板筛的圆弧角度为九十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脱粒滚筒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实现小米植株与果穗之间的脱粒分离,具有高的脱粒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凹板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凹板筛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脱粒仓;1-1、上盖;1-2、凹板筛;1-2a、凹板筛本体;1-2b、筛孔;1-3、支撑部件;1-3a、第一板体;1-3b、第二板体;

2、脱粒滚筒;2-1、滚筒;2-2、脱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小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装置,其包括脱粒仓1和设置在脱粒仓1内的脱粒滚筒2,其中脱粒仓1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盖1-1和凹板筛组件1-2,脱粒滚筒2包括滚筒2-1和设置在滚筒2-1周向上的若干排脱粒杆2-2,滚筒2-1后侧与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传动装置带动滚筒2-1转动,通过脱粒杆2-2击打小米植株,实现果穗与小米植株之间的分离,本实用新型中的凹板筛组件包括四块圆弧状凹板筛1-2,优选的,凹板筛1-2的圆弧角度为九十度,这四块圆弧状的凹板筛1-2两两相互拼接,凹板筛1-2包括凹板筛本体1-2a和在凹板筛本体1-2a上冲压而成的若干个筛孔1-2b,若干个筛孔1-2b沿凹板筛弧长方向呈阵列布置,优选的,筛孔1-2b呈正方形,筛孔1-2b的边长为8~12mm。

为了方便凹板筛的安装,在凹板筛本体1-2a弧长方向的两侧设有支撑部件1-3,该支撑部件1-3包括连接呈L型的第一板体1-3a和第二板体1-3b,第一板体1-3a固定在凹板筛本体1-2a弧长方向两侧的端部,第二板体1-3b固定在凹板筛本体1-2a上。

滚筒2-1周向上均匀设有六排脱粒杆2-2,六排脱粒杆2-2的长度一致,每一排上的脱粒杆2-2之前等间距布置,脱粒杆2-2的长度为120~160mm,脱粒杆2-2之间的间距为360~400mm,脱粒杆2-2的结构特点根据小米植株穗重的特点设计,可增加打击力度,实现果穗与植株的分离。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