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走喷药小车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288790阅读:来源:国知局
,欠压检测芯片(IC2)的I脚接6脚数据接口 (JPO)的4脚,第八电容(C8)的一端接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欠压检测芯片(IC2)的2脚和5V电源;第九电容(C9)的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第十电容(ClO)的一端、第^ 电容(Cll)的一端和微处理器芯片(ICl)的VDDPLL脚,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第十电容(ClO)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第i^一电容(Cll)的另一端和微处理器芯片(ICl)的XFC脚;第九电阻(R9)和晶体振荡器(Xl)并联后的一端与微处理器芯片(ICl)的EXTAL脚连接,第九电阻(R9)和晶体振荡器(Xl)并联后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芯片(ICl)的XTAL脚连接,晶体振荡器(Xl)的一端接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晶体振荡器(Xl)的另一端接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和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与微处理器芯片(ICl)的R/W脚连接,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5V电源; 所述串口通信电路由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9脚数据接口(JPl)和5个电容(C14?C18)组成,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TlIN脚接微处理器芯片(ICl)的TXDO脚,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RlOUT脚接微处理器芯片(ICl)的RXDO脚,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Cl+脚经第十七电容(C17)后接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Cl-脚,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C2+脚经第十八电容(C18)接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C2-脚,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GND脚接地,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V-脚经第十六电容(C16)后接地,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TlOUT脚接9脚数据接口(JPl)的2脚,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RlIN脚接数据接口(JPl)的3脚,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接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接5V电源、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和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VCC脚,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IC4)的V+脚,9脚数据接口(JPl)的5脚接地; 所述转速检测电路由传感器接口芯片(IC3)、7个电阻(R10?R16)和6个电容(C19?C24)组成,第十五电阻(R15)和第二十三电容(C23)并联,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二^^一电容(C21)并联,传感器接口芯片(IC3)的IN脚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和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和25脚数据接口(JP2)的I脚,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和25脚数据接口(JP2)的2脚,传感器接口芯片(IC3)的PDC脚经第十二电阻(R12)接地,传感器接口芯片(IC3)的三个NC脚和GND脚接地,传感器接口芯片(IC3)的OUT脚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和微处理器芯片(ICl)的PTO脚,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接口芯片(IC3)的VCC脚接5V电源,第十九电容(C19)和第二十四电容(C24)并联,第十九电容(C19)的正极接5V电源,第十九电容(C19)的负极接地,传感器接口芯片(IC3)的TAJ脚经第十电阻(RlO)接5V电源,传感器接口芯片(IC3)的NC、TPIN和MS脚接地,第^^一电阻(Rll)的一端接5V电源,第i^一电阻(Rll)的另一端接传感器接口芯片(IC3)的RCT脚和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放大电路由运算放大器(0P2)、7个电阻(R17?R23)和4个电容(C25?C28)组成,第二十八电容(C28)和第十七电阻(R17)并联,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接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输出端,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接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反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负电源端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输出端经第十八电阻(R18)接微处理器芯片(ICl)的AN6脚,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反相输入端经第十九电阻(R19)接5V电源,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反相输入端经第二十电阻(R20)后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0P2)的同相输入端接第二^ 电阻(R21)的一端和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一端,第二^ 电阻(R21)的另一端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和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和25脚数据接口(JP2)的3脚,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七电容(C27)的另一端均与与25脚数据接口(JP2)的4脚和地线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入电路共有六个,每个开关量输入电路由2个电容(C29、C30)、2个电阻(R24、R25)和I个稳压二极管(ZDl)组成,第三十电容(C30)和第二十五电阻(R25)并联,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接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接25脚数据接口(JP2)的一个脚、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和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壳体,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ZDl)的负极连接后再与微处理器芯片(ICl)的A/D脚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Dl)的正极接地;所述6个开关量输入电路中的六个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接25脚数据接口(JP2)的5、6、7、8、9和10脚,6个开关量输入电路中的六个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ICl)的六0/1)0、六1/1)1、六2/1)2、六3/1)3、六4/1)4和六5/1)5脚连接; 所述25脚数据接口(JP2)的11脚接电源VB ; 所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共有四个,每个开关量输出电路由I个场效应管(FET1)、1个光电耦合器(NI)、I个电容(C31)和3个电阻(R26?R28)组成,第一场效应管(FETl)的漏极接25脚数据接口(JP2)的I个脚和第三i^一电容(C31)的一端,第一场效应管(FETl)的栅极接第一光电耦合器(NI)的集电极,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和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与第一光电親合器(NI)的集电极连接,第三^ 电容(C31)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第一场效应管(FETl)的源极和第一光电耦合器(NI)的发射极均接地,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接12V电源,第一光电耦合器(NI)的阳极经第二十八电阻(R28)接5V电源,第一光电耦合器(NI)的阴极接微处理器芯片(ICl)的PM脚;所述4个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的四个第一场效应管(FETl)的漏极分别与25脚数据接口(JP2)的12、.13、14和15脚连接,4个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的四个第一光电耦合器(NI)的阴极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ICl)的PMO、PM1、PM2和PM3脚连接; 所述调制电路包括I个调制输入电路、4个调制输出电路和I个反馈电路; 调制输入电路由I个光电耦合器(N2)、1个稳压二极管(ZD2)、1个场效应管(FET2)和3个电阻(R29?R31)组成,第二光电耦合器(N2)的阳极经第二十九电阻(R29)接5V电源,第二光电耦合器(N2)的阴极接微处理器芯片(ICl)的PWM7脚,第二光电耦合器(N2)的集电极接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和第三i^一阻(R31)的一端,第三i^一阻(R31)的另一端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和第二场效应管(FET2)的栅极,第三十电阻(R30)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和第二场效应管(FET2)的源极均接12V电源,第二场效应管(FET2)的漏极接25脚数据接口(JP2)的16、18、20和22脚; 所述调制输出电路共有四个,每个调制输出电路由I个光电耦合器(N3)、l个场效应管(FET3)和3个电阻(R32?R34)组成,第三场效应管(FET3)的漏极接25脚数据接口(JP2)的I个脚,第三场效应管(FET3)的栅极接第三光电耦合器(N3)的集电极和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一端,第三光电耦合器(N3)的集电极经第三十三电阻(R33)接12V电源,第三光电耦合器(N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光电耦合器(N3)的阳极经第三十二电阻(R32)接5V电源,第三光电耦合器(N3)的阴极接微处理器芯片(ICl)的PWM脚,第三十四电阻(R34)的另一端和第三场效应管(FET3)的源极接第四十一电阻(R41)的G端;所述四个调制输出电路中的四个第三场效应管FET3的漏极分别与25脚数据接口 JP2的17、19、21和23脚连接;所述四个调制输出电路中的四个第三光电耦合器N3的阴极分别与微处理器芯片ICl的PWMl、PWM2、PWM3 和 PWM4 脚连接; 反馈电路由I个运算放大器(POl)、7个电阻(R35?R41)和4个电容(C32?C35)组成,第三十七电阻(R37)的一端接第四十一电阻(R41)的G端,第四十一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七电阻(R37)的另一端接第一运算放大器(POl)的同相输入端、第三十五电阻(R35)的一端和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第三十六电阻(R36)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POl)的正电源端和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接5V电源,第三十六电阻(R36)的另一端接第三十八电阻(R38)的一端、第三十四电容(C34)的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POl)的反相输入端,第三十二电容(C32)的另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第三十四电容(C34)的另一端、第三十八电阻(R38)的另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POl)的负电源端均接地,第三十五电容(C35)和第三十九电阻(R39)并联后的一端接第一运算放大器(POl)的反相输入端,第三十五电容(C35)和第三十九电阻(R39)并联后的另一端接第一运算放大器(POl)的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POl)的输出端经第四十电阻(R40)接微处理器芯片(ICl)的AN7脚; 所述电源电路由9个电容(C36?C44)、l个开关电源稳压器(Ul)、l个肖基特二极管(SBD)、2个二极管(DU D2)和2个电感(L1、L2)组成,第三十六电容(C36)和第三十七电容(C37)并联后第三十七电容(C37)的正极接5V电源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十六电容(C36)和第三十七电容(C37)并联后第三十七电容(C37)的负极接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接5V电源,第三十八电容(C38)、第三十九电容(C39)和第四十电容(C40)并联后第四十电容(C40)的正极接5V电源和第一电感(LI)的一端,第三十八电容(C38)、第三十九电容(C39)和第四十电容(C40)并联后第四十电容(C40)的负极接地;第一电感(LI)的另一端接开关电源稳压器(Ul)的OUTPUT脚,开关电源稳压器(Ul)的FB脚接5V电源,肖基特二极管(SBD)的负极接开关电源稳压器(Ul)的OUTPUT脚,肖基特二极管(SBD)的正极接地;第四十一电容(C41)和第四十二电容(C42)并联后第四十二电容(C42)的正极接12V电源、开关电源稳压器(Ul)的+VIN脚、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四i^一电容(C41)和第四十二电容(C42)并联后第四十二电容(C42)的负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接电源VB、第四十三电容(C43)的一端和25脚数据接口(JP2)的24脚,第四十三电容(C43)的另一端接机壳和第四十四电容(C44)的一端,开关电源稳压器(Ul)的GND脚、0N/0FF脚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均接地,第四十四电容(C44)的另一端 接地和25脚数据接口 (JP2)的25脚。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走喷药小车。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温室喷药作业存在的劳动强度高、费时费力喷药效果不稳定、对操作者要求高且喷晒一些有毒性药剂时会对操作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走喷药小车,它包括喷药系统、小车控制箱和小车,所述小车包括手把、车板、喷药支架、导向车轮、车轮、轮轴固定架、轮轴、电机、变速器、离合器、传动固定架、小链轮、链条、大连轮和传动轴,所述小车控制箱包括1个小车控制器、4个按钮开关、2个选择开关、4个继电器,8个二极管、1个电瓶、一个48V-24V转换器、1个直流交流逆变器和一个遥控接收器,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无需值守、高效安全、应用广泛,适应性强的优点。
【IPC分类】A01M7-00
【公开号】CN104604832
【申请号】CN201510032888
【发明人】潘大丰, 高天佑, 武兰生, 杨方, 赵慧芳, 曹孟梁
【申请人】潘大丰,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2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