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酱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3708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椒酱的制备方法,属于辣椒酱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酱有油制和水制两种。油制是用芝麻油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上面浮着一层芝麻油,容易保存;水制是用水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加入蒜、姜、糖、盐,可以长期保存,味道更鲜美。我国辣椒酱生产历史悠久,加工方式因地而异,但普遍采用传统工艺,其产品质量难控制。辣椒酱是一种常用的辣味调料,目前国内的辣椒酱产品多数是以红辣椒腌渍后制成,也有以大豆酱、蚕豆酱、甜面酱、豆瓣辣酱等为基质,再配以其它辅料如花生、芝麻、肉类、香辛料等的花色辣酱。但以腌制法口味咸重,辣椒的脆性低,颜色发暗,汁液流失严重,口感较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消费者对辣椒酱的品质、品种、安全性和保健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研究出一种发酵法,用以生产辣椒酱。发酵辣椒酱的生产, 主要是利用了天然乳酸菌进行发酵,产生乳酸,再辅以低盐来保存产品,并增进其风味。但该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产品品质不稳定,发酵周期长,发酵的辣椒酱抗氧化性能差,易产生褐变,且口感协调性较差,产品的外观品质不佳,保质期短,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辣椒酱抗氧化性能差,易产生褐变,口感协调性较差,保质期短的弊端,提供了一种将乙醇溶液、芥子等混合搅拌,过滤得滤液,与鹅梨混合榨汁得榨汁液,与大蒜等混合球磨,杀菌消毒得辅料备用,再取朝天椒去籽后,与橄榄油等混合粉碎,再加入葡萄糖,杀菌消毒后得辣椒酱主料,与备用辅料、乳酸菌混合发酵,杀菌消毒制得辣椒酱的方法。本发明制备步骤简单,所得辣椒酱抗氧化性能好,无褐变现象发生,口感协调性好,保质期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数计,取40~45份质量分数5%乙醇溶液、22~26份芥子、18~20份小豆蔻及11~13份山苍子,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静置4~6h,再将容器置于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90~95℃,使用搅拌器以120r/min搅拌3~5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容器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2)将上述滤液和鹅梨按质量比6:1,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收集榨汁液,随后按重量份数计,取30~35份榨汁液、28~31份去皮后的大蒜、18~20份姜及7~9份杏鲍菇,放入球磨机中,按球料比5:1,加入直径为50mm的钢球,以200r/min球磨10~15min,收集球磨物,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辅料,备用;

(3)取新鲜朝天椒,去籽后使用水将其表面洗净,按重量份数计,取30~35份洗净后的新鲜朝天椒、6~7份橄榄油、3~5份氯化钠及0.4~0.8份碘酸钾,放入粉碎机中,以300r/min粉碎30~40min,收集粉碎混合物,将粉碎混合物与其质量3~5%的葡萄糖混合均匀,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辣椒酱主料;

(4)按质量比9~12:32:1,将步骤(2)备用辅料、上述辣椒酱主料及乳酸菌粉混合均匀,再放入玻璃罐中,密封玻璃罐口,保持玻璃罐内温度为26~33℃,静置发酵2~3天,再使用紫外灭菌灯对玻璃罐内的混合物进行杀菌消毒,即可得辣椒酱。

本发明制得的辣椒酱色泽鲜红,酸辣咸脆适中,无苦味及其他气味,黏稠适中,固形物含量为83~87%,pH为3.7~3.9,糖含量为11.8~12.2%,大肠杆菌为23~27MPN/100g,无致病菌检出。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步骤简单,所得辣椒酱抗氧化性能好,无褐变现象发生;

(2)本发明辣椒酱色泽鲜红,口感协调性好,保质期延长了5~6个月。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按重量份数计,取40~45份质量分数5%乙醇溶液、22~26份芥子、18~20份小豆蔻及11~13份山苍子,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静置4~6h,再将容器置于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90~95℃,使用搅拌器以120r/min搅拌3~5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容器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上述滤液和鹅梨按质量比6:1,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收集榨汁液,随后按重量份数计,取30~35份榨汁液、28~31份去皮后的大蒜、18~20份姜及7~9份杏鲍菇,放入球磨机中,按球料比5:1,加入直径为50mm的钢球,以200r/min球磨10~15min,收集球磨物,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辅料,备用;再取新鲜朝天椒,去籽后使用水将其表面洗净,按重量份数计,取30~35份洗净后的新鲜朝天椒、6~7份橄榄油、3~5份氯化钠及0.4~0.8份碘酸钾,放入粉碎机中,以300r/min粉碎30~40min,收集粉碎混合物,将粉碎混合物与其质量3~5%的葡萄糖混合均匀,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辣椒酱主料;最后按质量比9~12:32:1,将备用辅料、上述辣椒酱主料及乳酸菌粉混合均匀,再放入玻璃罐中,密封玻璃罐口,保持玻璃罐内温度为26~33℃,静置发酵2~3天,再使用紫外灭菌灯对玻璃罐内的混合物进行杀菌消毒,即可得辣椒酱。

实例1

首先按重量份数计,取40份质量分数5%乙醇溶液、22份芥子、18份小豆蔻及11份山苍子,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静置4h,再将容器置于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90℃,使用搅拌器以120r/min搅拌3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容器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上述滤液和鹅梨按质量比6:1,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收集榨汁液,随后按重量份数计,取30份榨汁液、28份去皮后的大蒜、18份姜及7份杏鲍菇,放入球磨机中,按球料比5:1,加入直径为50mm的钢球,以200r/min球磨10min,收集球磨物,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辅料,备用;再取新鲜朝天椒,去籽后使用水将其表面洗净,按重量份数计,取30份洗净后的新鲜朝天椒、6份橄榄油、3份氯化钠及0.4份碘酸钾,放入粉碎机中,以300r/min粉碎30min,收集粉碎混合物,将粉碎混合物与其质量3%的葡萄糖混合均匀,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辣椒酱主料;最后按质量比9:32:1,将备用辅料、上述辣椒酱主料及乳酸菌粉混合均匀,再放入玻璃罐中,密封玻璃罐口,保持玻璃罐内温度为26℃,静置发酵2天,再使用紫外灭菌灯对玻璃罐内的混合物进行杀菌消毒,即可得辣椒酱。

本发明制得的辣椒酱色泽鲜红,酸辣咸脆适中,无苦味及其他气味,黏稠适中,固形物含量为83%,pH为3.7,糖含量为11.8%,大肠杆菌为23MPN/100g,无致病菌检出。

实例2

首先按重量份数计,取43份质量分数5%乙醇溶液、24份芥子、19份小豆蔻及12份山苍子,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静置5h,再将容器置于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93℃,使用搅拌器以120r/min搅拌4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容器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上述滤液和鹅梨按质量比6:1,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收集榨汁液,随后按重量份数计,取33份榨汁液、30份去皮后的大蒜、19份姜及8份杏鲍菇,放入球磨机中,按球料比5:1,加入直径为50mm的钢球,以200r/min球磨13min,收集球磨物,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辅料,备用;再取新鲜朝天椒,去籽后使用水将其表面洗净,按重量份数计,取33份洗净后的新鲜朝天椒、7份橄榄油、4份氯化钠及0.6份碘酸钾,放入粉碎机中,以300r/min粉碎35min,收集粉碎混合物,将粉碎混合物与其质量4%的葡萄糖混合均匀,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辣椒酱主料;最后按质量比11:32:1,将备用辅料、上述辣椒酱主料及乳酸菌粉混合均匀,再放入玻璃罐中,密封玻璃罐口,保持玻璃罐内温度为30℃,静置发酵3天,再使用紫外灭菌灯对玻璃罐内的混合物进行杀菌消毒,即可得辣椒酱。

本发明制得的辣椒酱色泽鲜红,酸辣咸脆适中,无苦味及其他气味,黏稠适中,固形物含量为85%,pH为3.8,糖含量为12.0%,大肠杆菌为25MPN/100g,无致病菌检出。

实例3

首先按重量份数计,取45份质量分数5%乙醇溶液、26份芥子、20份小豆蔻及13份山苍子,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静置6h,再将容器置于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95℃,使用搅拌器以120r/min搅拌5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容器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上述滤液和鹅梨按质量比6:1,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收集榨汁液,随后按重量份数计,取35份榨汁液、31份去皮后的大蒜、20份姜及9份杏鲍菇,放入球磨机中,按球料比5:1,加入直径为50mm的钢球,以200r/min球磨15min,收集球磨物,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辅料,备用;再取新鲜朝天椒,去籽后使用水将其表面洗净,按重量份数计,取35份洗净后的新鲜朝天椒、7份橄榄油、5份氯化钠及0.8份碘酸钾,放入粉碎机中,以300r/min粉碎40min,收集粉碎混合物,将粉碎混合物与其质量5%的葡萄糖混合均匀,并使用紫外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得辣椒酱主料;最后按质量比12:32:1,将备用辅料、上述辣椒酱主料及乳酸菌粉混合均匀,再放入玻璃罐中,密封玻璃罐口,保持玻璃罐内温度为33℃,静置发酵3天,再使用紫外灭菌灯对玻璃罐内的混合物进行杀菌消毒,即可得辣椒酱。

本发明制得的辣椒酱色泽鲜红,酸辣咸脆适中,无苦味及其他气味,黏稠适中,固形物含量为87%,pH为3.9,糖含量为12.2%,大肠杆菌为27MPN/100g,无致病菌检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