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5192阅读:18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棠梨,别名鹿梨、鸟梨、野梨等,是蔷薇科梨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味酸、甘、涩,性寒,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棠梨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果实含糖量达15-20%,可酿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润肺止咳等保健作用。

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本经》载:玉竹,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的功效。

棠梨的通常被当做野果食用,忽略其药用价值,存在着深加工层级较低及产品种类较少的不足。采用棠梨为原料,辅以玉竹,用于加工成棠梨玉竹保健饮品可实现对棠梨的综合利用,便于储存,提高饮料的口感,提高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能够利用保健食品的载体作用,使人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就能食用的棠梨,增强体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操作步骤:

(1)原料处理:选用新鲜优质的棠梨和玉竹为原料,分别称取5kg的棠梨、1kg的玉竹,混合均匀,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处理,再加入其重量0.25%的果胶酶、0.15%的纤维素酶和0.08%的抗坏血酸,加热至35℃,联合水解50min,然后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制得原料浆和料渣;

(2)甘草预处理:摘取新鲜的甘草叶,加入占甘草叶重量50%的棠梨花、20%的鱼腥草和15%的乌龙茶,洗净后沥干,经手工反复揉搓后,采用摇青技术,至其散发淡淡香气即可;再进行破壁粉碎,制得甘草粉;

(3)糊化:将料渣和甘草粉低温烘干后,按1:6的比例溶于苏打水中,加入少许的莲子芯粉、蜂蜜,混合均匀,加温到100℃,不断搅拌,进行糊化,时间为25分钟,制得糊化醪;

(4)乳酸发酵:以糊化醪为原料,加入12%的蛋白糖补充碳源,接种3%乳酸菌后,于42℃培养10小时便可放罐,过滤得乳酸发酵液;

(5)配料:取质量分数40%的原料浆、质量分数25%的乳酸发酵液,加入预制10%的甜菊汁、5%的绿茶液,其余为水,混合均匀,低温下静置产生不溶性沉淀,再经2800转∕分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沉淀;

(6)冷贮:在4℃下低温贮存,离心去沉淀,待液体澄清透明,有乳酸香味时,便可分装;

(7)杀菌、包装:将成品饮料在100℃下杀菌5分钟,冷却后即可用瓶分装,贴标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优质的棠梨、玉竹为原料,辅以甘草,经过糊化、乳酸发酵、配料、冷贮、杀菌的加工工序,使制得的成品饮料清亮透明,口感酸甜爽口,口味纯正自然,不仅保留了原料的原始风味,增加了饮料的营养成分,还具有消食开胃、滋阴润肺等保健功效,且风味独特,绿色保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棠梨、玉竹和海棠果为原料,分别称取3kg的棠梨、1kg的玉竹和0.5kg的海棠果,混合均匀,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处理,再加入其重量0.4%的果胶酶、0.5%的纤维素酶和0.1%的抗坏血酸,加热至38℃,联合水解45min,然后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制得原料浆和料渣;

(2)甘草预处理:摘取新鲜的甘草叶,加入占甘草叶重量50%的棠梨花、20%的薄荷叶和15%的乌龙茶,洗净后沥干,经手工反复揉搓后,采用摇青技术,至其散发淡淡香气即可;再进行破壁粉碎,制得甘草粉;

(3)糊化:将料渣和甘草粉低温烘干后,按1:8的比例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少许的白果粉、菱角粉,混合均匀,加温到96℃,不断搅拌,进行糊化,时间为45分钟,制得糊化醪;

(4)乳酸发酵:以糊化醪为原料,加入12%的木糖醇补充碳源,接种6%乳酸菌后,于40℃培养8小时便可放罐,过滤得乳酸发酵液;

(5)配料:取质量分数30%的原料浆、质量分数35%的乳酸发酵液,加入预制10%的葡萄糖液、5%的槐花粉和2%的抹茶粉,其余为水,混合均匀,低温下静置产生不溶性沉淀,再经2800转∕分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沉淀;

(6)冷贮:在3℃下低温贮存,离心去沉淀,待液体澄清透明,有乳酸香味时,便可分装;

(7)杀菌、包装:将成品饮料在100℃下杀菌10分钟,冷却后即可用瓶分装,贴标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棠梨、和玉竹、拐枣为原料,分别称取5kg的棠梨、2kg的玉竹、1kg的漏芦根和0.8kg的拐枣,混合均匀,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处理,再加入其重量0.5%的果胶酶、0.7%的纤维素酶和0.35%的抗坏血酸,加热至35℃,联合水解65min,然后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制得原料浆和料渣;

(2)甘草预处理:摘取新鲜的甘草叶,加入占甘草叶重量45%的野枇杷花、20%的葛花和15%的菊花脑嫩叶,洗净后沥干,经手工反复揉搓后,采用摇青技术,至其散发淡淡香气即可;再进行破壁粉碎,制得甘草粉;

(3)糊化:将料渣和甘草粉低温烘干后,按1:5的比例溶于蒸馏水中,加入少许的白果粉、赤豆粉,混合均匀,加温到85℃,不断搅拌,进行糊化,时间为25分钟,制得糊化醪;

(4)乳酸发酵:以糊化醪为原料,加入22%的蛋白糖补充碳源,接种7%乳酸菌后,于30℃培养6小时便可放罐,过滤得乳酸发酵液;

(5)配料:取质量分数30%的原料浆、质量分数30%的乳酸发酵液,加入预制8%的栝楼汁、5%的桂花浸膏和3%的绿茶粉,其余为水,混合均匀,低温下静置产生不溶性沉淀,再经3200转∕分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沉淀;

(6)冷贮:在4℃下低温贮存,离心去沉淀,待液体澄清透明,有乳酸清香味时,便可分装;

(7)杀菌、包装:将成品饮料在100℃下杀菌5分钟,冷却后即可用瓶分装,贴标即为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棠梨和玉竹、草果为原料,分别称取10kg的棠梨、3kg的玉竹、1kg的草果,混合均匀,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处理,再加入其重量0.53%的果胶酶、0.46%的纤维素酶和0.1%的抗坏血酸,加热至37℃,联合水解40min,然后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制得原料浆和料渣;

(2)甘草预处理:摘取新鲜的甘草叶,加入占甘草叶重量35%的茉莉花、20%的厚朴花和15%的嫩荷叶,洗净后沥干,经手工反复揉搓后,采用摇青技术,至其散发淡淡香气即可;再进行破壁粉碎,制得甘草粉;

(3)糊化:将料渣和甘草粉低温烘干后,按1:10的比例溶于苏打水中,加入少许的五味子粉、土茯苓粉,混合均匀,加温到68℃,不断搅拌,进行糊化,时间为45分钟,制得糊化醪;

(4)乳酸发酵:以糊化醪为原料,加入10%的葡萄糖补充碳源,接种9%乳酸菌后,于28℃培养20小时便可放罐,过滤得乳酸发酵液;

(5)配料:取质量分数35%的原料浆、质量分数35%的乳酸发酵液,加入预制5%的甜草汁、3%的牡丹花粉和1%的阿斯巴甜,其余为水,混合均匀,低温下静置产生不溶性沉淀,再经2100转∕分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沉淀;

(6)冷贮:在5℃下低温贮存,离心去沉淀,待液体澄清透明,有乳酸香味时,便可分装;

(7)杀菌、包装:将成品饮料在88℃下杀菌20分钟,冷却后即可用瓶分装,贴标即为成品。

实施例4:

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棠梨、玉竹和栝楼为原料,分别称取8kg的棠梨、5kg的玉竹、2kg的栝楼,混合均匀,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处理,再加入其重量0.48%的果胶酶、0.5%的纤维素酶和0.18%的抗坏血酸,加热至28℃,联合水解75min,然后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制得原料浆和料渣;

(2)甘草预处理:摘取新鲜的甘草叶,加入占甘草叶重量35%的国槐花、15%的鱼腥草和10%的毛冬青,洗净后沥干,经手工反复揉搓后,采用摇青技术,至其散发淡淡香气即可;再进行破壁粉碎,制得甘草粉;

(3)糊化:将料渣和甘草粉低温烘干后,按1:15的比例溶于苏打水中,加入少许的蛋白粉、绞股蓝粉、桔梗粉,混合均匀,加温到78℃,不断搅拌,进行糊化,时间为50分钟,制得糊化醪;

(4)乳酸发酵:以糊化醪为原料,加入12%的麦芽糖补充碳源,接种10%乳酸菌后,于44℃培养8小时便可放罐,过滤得乳酸发酵液;

(5)配料:取质量分数28%的原料浆、质量分数32%的乳酸发酵液,加入预制10%的甘草液、8%的洋槐粉和3%的红茶粉,其余为水,混合均匀,低温下静置产生不溶性沉淀,再经1800转∕分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沉淀;

(6)冷贮:在8℃下低温贮存,离心去沉淀,待液体澄清透明,有乳酸香味时,便可分装;

(7)杀菌、包装:将成品饮料在102℃下杀菌3分钟,冷却后即可用瓶分装,贴标即为成品。

实施例5:

一种棠梨玉竹保健饮品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棠梨、玉竹和雪莲果、刺玫果为原料,分别称取5kg的棠梨、3kg的玉竹、1kg的雪莲果、1kg的刺玫果,混合均匀,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处理,再加入其重量0.18%的果胶酶、0.38%的纤维素酶和0.08%的抗坏血酸,加热至37℃,联合水解40min,然后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原料浆和料渣;

(2)甘草预处理:摘取新鲜的甘草叶,加入占甘草叶重量45%的迷迭香叶、20%的积雪草和15%的绿茶,洗净后沥干,经手工反复揉搓后,采用摇青技术,至其散发淡淡香气即可;再进行破壁粉碎,制得甘草粉;

(3)糊化:将料渣和甘草粉低温烘干后,按1:12的比例溶于苏打水中,加入少许的天麻粉、莲子芯粉,混合均匀,加温到100℃,不断搅拌,进行糊化,时间为20分钟,制得糊化醪;

(4)乳酸发酵:以糊化醪为原料,加入28%的果糖补充碳源,接种7%乳酸菌后,于40℃培养6小时便可放罐,过滤得乳酸发酵液;

(5)配料:取质量分数25%的棠梨混合浆、质量分数45%的乳酸发酵液,加入预制8%的百合汁、5%的菱角粉,其余为水,混合均匀,低温下静置产生不溶性沉淀,再经4200转∕分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沉淀;

(6)冷贮:在1℃下低温贮存,离心去沉淀,待液体澄清透明,有乳酸清香味时,便可分装;

(7)杀菌、包装:将成品饮料在76℃下杀菌20分钟,冷却后即可用瓶分装,贴标即为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