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酪和其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253207阅读:来源:国知局
r>[0100]
[0101] 表1说明,在成熟期1~4周内,干酪的pH值从第Id的5. 4开始平稳下降,在第4 周(第28d)时降到最低,随后缓慢上升。这是由于在干酪成熟过程中,乳酸菌分解乳糖产 生的乳酸逐渐被消耗,干酪的pH值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到达一定水平后趋于平稳。
[0102] b)、水分
[0103] 通过水分测定仪MB45(购自Ohaus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测定干酪中的水分 含量。在称量皿中准确称量第42d的实施例4所制得的干酪3g,切碎后置于样品盘中,关紧 封盖,样品的模式选项中设置为CHEESE模式,待屏幕显示样品初始重量后,表示可以运行, 按Start/Stop(开始/停止键),水分测定仪开始干燥与测量过程。待运行完成后,重复按Display显示键,屏幕显示结果并记录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对照组为使用直投式发 酵剂CHOOZITRM32 (购自丹尼克斯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按照实施例7的步骤所制 得的干酪。
[0104] c)、盐度
[0105] 将干酪样品于研钵中研碎,准确称取5g实施例4所制得的干酪于分液漏斗中,用 热水反复洗涤干酪内的盐分,反复洗涤7次,每次加入热水25mL,将洗涤液收集在250mL的 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定容,取IOOmL洗涤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铬酸钾(ImL)作为显色 指示剂,用硝酸银(〇.IN)溶液滴定至变为砖红色为止,记录消耗的体积V,重复3次,取平均 值,结果如表2所示。
[0106]
[0107] N-当量浓度
[0108] V-AgNO3 的消耗量(mL)
[0109] W-干酪样品的重量(g)
[0110] V1-洗涤液定容的总量(mL)
[0111] V2-滴定使用的洗液量(mL)
[0112] d)、脂肪
[0113] 准确称取I.OOg研碎的实施例4所制得的干酪,加入IOmL60°C温水,置于60°C水 浴中使其溶解,加入I. 25mL氨水,充分混匀后,于60°C水浴保持5min,振摇2min,加入IOmL 乙醇,充分摇勾,置于冷水中快速冷却后加入25mL乙醚,振摇0. 5min加入25mL石油醚,振 摇0.5min,静置30in,待上层液澄清时,读取醚层体积。将醚层放出至已恒重的烧杯中,置 于沸水浴中挥干醚类物质,于l〇〇°C烘箱中干燥Ih后称量,再次置于烘箱中干燥40min后称 量,前后两次质量差不得超过lmg。按如下的公式进行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0115]X-样品中脂肪含量,单位%
[0116] mQ-烧杯质量,单位g
[0117]Hi1-烧杯加脂肪的质量,单位g
[0118] m-样品质量,单位g
[0119] V一读取醚层的体积,单位mL
[0120] 表2干酪的理化成分测定结果
[0121]

[0122] e)、蛋白质的含量及其水解程度
[0123] 总氮测定(TN):凯氏定氮法,参照GB5009. 5-2010,蛋白质的换算系数为6. 38。
[0124] 分别在第三周(21d)、第六周(42d)对实施例4所制得的干酪取样,测定实施例4 所制得的干酪中pH4. 6可溶性氮含量(pH4.6solublenitrogen,即pH4.6SN)、12%TCA 可溶性氮含量(12%TCAsolublenitrogen,即 12%TCA-SN;又称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即NPN)和5%磷钨酸可溶性氮(TCA-SN)的变化情况。
[0125] 具体操作如下:
[0126] l)pH4. 6可溶性氮(pH4. 6SN)测定:取IOg实施例4所制得的干酪加入40mL去离 子水,用高速捣碎机进行匀浆,在55°C条件下温育Ih并调pH为4. 6。然后在3000g,4°C下 离心30min,去上层脂肪,收集离心沉淀于离心管中,-20°C保存用于SDS-PAGE分析,上清液 过滤(中速定量滤纸)后,再使用Whatman#42滤纸(购自Whatman公司)过滤,取IOmL 滤液进行定氮。
[0127] 2) 12%三氯乙酸可溶性氮(TCA-SN)测定:24%三氯乙酸溶液25mL和25mLpH4.6 的步骤1)所得的滤液,室温静置lh,再通过Whatman#42滤纸过滤,取25mL滤液进行定氮。
[0128] 3) 5%磷钨酸可溶性氮(PTA-SN)测定:将5mLpH4. 6步骤1)所得的滤液、3. 5mL 3. 95M硫酸溶液和I. 5mL33. 3%磷鹤酸溶液混合均勾,置于4<€下过夜,通过11^1:1]^11#42滤 纸过滤,取IOmL滤液进行定氮。
[0129] 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对照组为使用直投式发酵剂CHOOZITRM32(购自丹尼克 斯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按照实施例4的步骤所制得的干酪。
[0130] 表3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质水解程度的变化
[0131] 其中,a、b、c和d表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0? 05)。
[0132] 表3说明,在干酪成熟过程中SN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这说明随着成熟时间的进 行,干酪内的大分子多肽发生了强烈的降解;在干酪成熟过程中TCA-SN呈现明显增长的趋 势,并且成熟期第3周时均较对照组干酪高,而在第6周时又趋于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 0.05);在干酪成熟过程中PTA-SN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这说明随着成熟时间的进行,干酪 内的多肽等逐渐降解为氨基酸,而对比对照组干酪,在第3和6周时,其PTA-SN/TN较高,并 且两者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0. 05)。而对比例3、4在多项指标上均低于对照样,特别是 六周成熟的情况较差,蛋白分解缓慢,产生的风味物质不足。
[0133] f)、水不溶性蛋白SDS-PAGE
[0134] 取存放于-20°C的步骤e)获得的pH4. 6不溶性蛋白(0. 2g)溶解于IOmL实施例4 所制得的干酪的溶解溶液中(即浓盐酸〇. 4mL、巯基乙醇0. 7m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 75g、 尿素49g和溴酚蓝0. 15g溶解于IOOmL超纯水中,将实施例4所制得的干酪溶解于上述溶 液),50°C温育40min,得温育液。然后取ImL所述的温育液,lOOOOr/min离心5min,取5yL 上清液作为上样液。分离胶和浓缩胶的浓度分别为15%和5%,具体见表4。电压条件先 设置为120V,直至蓝色条带跑到浓缩胶底部再将后电压调节100V至蓝色条带跑到胶底部。 用考马斯亮蓝R-250 (购自国药试剂)染色2h,然后在摇床中用脱色液浸泡,脱色过夜至背 景清晰为止,结果如附图1所示。其中,对照组为使用直投式发酵剂CHOOZITRM32(购自 丹尼克斯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按照实施例4的步骤所制得的干酪。
[0135] 表4分离胶和浓缩胶成分表
[0136]
[0137] 由图1可知,在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的各种分解产物逐渐产生和积累。在干酪成 熟第6周(第42d)时实施例4与对照组的a-CN的电泳带无明显区别,实施例4与对照组 的0 -CN电泳带颜色接近。
[0138] 效果实施例2干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0139] 固相微萃取SPME条件:取实施例4所制得的干酪5g,30 °C恒温水浴lOmin,使用 IOOum的PDMS固相微萃取头(购自美国Supelco公司)吸附,吸附时间为30min。
[0140] 程序升温条件设置:进样后以60°C作为初始温度保持5min,以5°C/min升温至 120°C保持5min,以8°C/min升温至240°C保持lOmin,运行总时间为47min;色谱柱型号 DB-5-MS,进样口温度250°C,离子源EI,四级杆温度150°C,传输线温度280°C,载气为He, 进样模式选择不分流进样,流速lmL/min,电离方式EI70eV,质量扫描范围35~350m/z, 结果如表5所示,表5中数值的单位为丰度。其中,对照组为使用直投式发酵剂CHOOZIT冊32(购自丹尼克斯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按照实施例4的步骤所制得的干酪。
[0141] 表5干酪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结果
[0142]
[0144] 由表5可知,酮、酸及酯类化合物是干酪风味的主要来源,其中对干酪特征风味组 分贡献最大的化合物有7种,即已烷、2-戊酮、丁酸乙酯、正丁醇、庚酮、草酰乙酸和丁酸。酮 类物质的风味阈值较低,且在实施例4所制得的干酪中具有相对较高的丰度,对干酪的风 味整体贡献较大。其中,3-羟基-2- 丁酮还赋予了高达干酪独特的奶香味和脂肪味,并且其 含量在本实施例中也高于对照组。
[0145] 效果实施例3干酪的感官评价
[0146] 本次感官评定人员包括12名从事食品研宄的人员,均熟悉感官评定注意事项和 评分标准。总分为50分,分数评定遵照表6。各评定员独立进行评定,每次更换样品时使用 清水漱口,结果如表7所示。其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