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成行李车的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8919发布日期:2018-11-20 19:1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翻转成行李车的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用具,尤其是指一种可翻转成行李车的旅行箱。



背景技术:

旅行箱是出门旅行时用来装载随行用品的必备用具,当个人或团队外出时,往往需要携带多件行李,有行李箱、拎包、背包、衣物等,在机场大厅、或火车站候车室进出时,行李多了之后搬运起来很不方便,如若能对随身的旅行箱进行转换,使之展开出一个行李架,将其余行李全部整合到一起置于行李架之上,则能有效解决行李搬运不便之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行李搬运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提供一种可翻转成行李车的旅行箱,当作为普通旅行箱使用时,其有足够空间用来装载随身用品并能正常打开合拢,能够在地上靠万向轮滚动前行;当需要搬运多件行李时,旅行箱能够转化成一部行李车,可以装载整合其他行李一起推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翻转成行李车的旅行箱,包括一个箱体、一个行李盘、一个箱体推车把手和一个行李盘推车把手,

箱体为长方形箱子,由可翻开与合拢的上盖和下盖组成,箱体内可收纳行李物品;在箱体的底面上设置万向轮,箱体背对万向轮的一面为顶面,在上盖的顶面设置有一个提手,在上盖底面边缘的一端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箱体推车把手的箱体把手连接件;

箱体推车把手的一端铰接箱体把手连接件,箱体推车把手的另一端卡合在上盖顶面边缘处;

行李盘为金属长条间隔平行排列而成的框架板,在行李盘一条长边处设置有一个门型高护栏,门型高护栏所在边的反面两端均设置有轮子连接孔,在行李盘另一条长边的两个端头各垂直焊接有一个行李盘连接杆,在两个行李盘连接杆上均设置过孔;在行李盘的一条短边上垂直设置有一个门型矮护栏,在另一条短边靠近门型高护栏的位置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行李盘推车把手的行李盘把手连接件;

行李盘推车把手的一端铰接行李盘把手连接件,行李盘推车把手的另一端与箱体推车把手的一端相连。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箱体的底面四角和两边缘中间点共装有六个轮子连接孔,每个孔内设均有内螺纹,在每个轮子连接孔内通过螺纹副设置万向轮。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推车把手为弯折成L形的金属管,短的一段管的端部设置有一外螺纹,长的一段管的端头穿孔并通过转轴连接在箱体把手连接件之上,使得推车把手可以贴着上盖表面转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上盖的侧面边缘在靠近箱体把手连接件处,设有一个第二把手卡槽;在上盖的顶面边缘处设有一个用于卡合箱体推车把手的第一把手卡槽;

当箱体推车把手翻转卡入第一把手卡槽内,可以使得推车把手贴住箱体收纳好;

当推车把手翻转卡入第二把手卡槽内,可以使得推车把手伸出箱体且固定住位置。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行李盘推车把手为一根弯折成L形的金属管,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在行李盘把手连接件之上,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拧上一根两头均有内螺纹的把手套管,把手套管开口处的内螺纹与推车把手一端的外螺纹吻合。

行李盘推车把手绕行李盘把手连接件的转轴翻转后可以贴拢在行李盘之上。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下盖上在靠近底面的两个转角处均有一个用于连接行李盘连接杆的行李盘连接杆转轴孔。

行李盘连接杆转轴孔在与行李盘连接杆的过孔对准后插入转轴,使得行李盘可以绕转轴翻转贴拢于下盖的表面,或行李盘翻转打开顶住箱体的底面并与之齐平。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下盖的顶面上设有两个用于卡合门型高护栏的高护栏卡槽。

当行李盘翻转贴拢于下盖时可以扣住高护栏以使行李盘不会翻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成行李车的旅行箱,该可翻转成行李车的旅行箱,即可以作为普通旅行箱使用,其有足够空间用来装载随身用品并能正常打开合拢,能够在地上靠万向轮滚动前行;当需要搬运多件行李时,可以翻转出行李盘,展开推车把手,调整箱体底面万向轮的装配位置,可以将旅行箱转化成一部行李车,可以装载整合其他行李一起推行。

2、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成行李车的旅行箱,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且操作简便,装置轻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模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模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模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模式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模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6所示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翻转成行李车的旅行箱,包括一个箱体1、一个行李盘2、一个箱体推车把手3和一个行李盘推车把手4,

如图1和3所示,箱体1为长方形箱子,由可翻开与合拢的上盖16和下盖17组成,箱体1内可收纳行李物品;在箱体1的底面上设置万向轮5,箱体1背对万向轮5的一面为顶面,在上盖16的顶面设置有一个提手15,在上盖16底面边缘的一端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箱体推车把手3的箱体把手连接件31。

如图1所示,箱体推车把手3的一端铰接箱体把手连接件31,箱体推车把手3的另一端卡合在上盖16顶面边缘处;

如图2和3所示,行李盘2为金属长条间隔平行排列而成的框架板,在行李盘2一条长边处设置有一个门型高护栏21,门型高护栏21所在边的反面两端均设置有轮子连接孔51,在行李盘2另一条长边的两个端头各垂直焊接有一个行李盘连接杆23,在两个行李盘连接杆23上均设置过孔;在行李盘2的一条短边上垂直设置有一个门型矮护栏22,在另一条短边靠近门型高护栏21的位置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行李盘推车把手4的行李盘把手连接件41。

如图2所示,行李盘推车把手4的一端铰接行李盘把手连接件41,行李盘推车把手4的另一端与箱体推车把手3的一端相连。

如图3所示,箱体1的底面四角和两边缘中间点共装有六个轮子连接孔51,每个孔内设均有内螺纹,在每个轮子连接孔51内通过螺纹副设置万向轮5。

如图1和3所示,推车把手3为弯折成L形的金属管,短的一段管的端部设置有一外螺纹,长的一段管的端头穿孔并通过转轴连接在箱体把手连接件31之上,使得推车把手3可以贴着上盖16表面转动。

如图1和3所示,在上盖16的侧面边缘在靠近箱体把手连接件31处,设有一个第二把手卡槽14;在上盖16的顶面边缘处设有一个用于卡合箱体推车把手3的第一把手卡槽11。

当箱体推车把手3翻转卡入第一把手卡槽11内,可以使得推车把手3贴住箱体2收纳好。

当推车把手3翻转卡入第二把手卡槽14内,可以使得推车把手3伸出箱体2且固定住位置。

如图3和4所示,行李盘推车把手4为一根弯折成L形的金属管,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在行李盘把手连接件41之上,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拧上一根两头均有内螺纹的把手套管42,把手套管42开口处的内螺纹与推车把手3一端的外螺纹吻合。

行李盘推车把手4绕行李盘把手连接件41的转轴翻转后可以贴拢在行李盘2之上。

如图3所示,下盖17上在靠近底面的两个转角处均有一个用于连接行李盘连接杆23的行李盘连接杆转轴孔13。

行李盘连接杆转轴孔13在与行李盘连接杆23的过孔对准后插入转轴6,使得行李盘2可以绕转轴6翻转贴拢于下盖17的表面,或行李盘2翻转打开顶住箱体1的底面并与之齐平。

如图1所示,在下盖17的顶面上设有两个用于卡合门型高护栏21的高护栏卡槽12。当行李盘2翻转贴拢于下盖17时可以扣住高护栏21以使行李盘2不会翻倒。

当需要使用旅行箱模式时,将把手套管42靠螺纹旋转至行李盘推车把手4转折处,然后将行李盘推车把手4绕行李盘把手连接件41翻转贴拢于行李盘2的表面,然后将行李盘2绕转轴6翻转贴拢于下盖17的表面,此时行李盘2之上的高护栏21扣在下盖17顶面的两个高护栏卡槽12之内,使得行李盘2紧随下盖17成为一体,将六个万向轮5通过螺纹全部拧入箱体1底面的六个轮子连接孔51之内,将箱体推车把手3绕箱体把手连接件31转至贴紧上盖16并扣入第一把手卡槽11内,此时成为旅行箱模式。如图1和图2所示。

当需要转换成行李车模式时,将原有的箱体1底面中间的两个万向轮5拧出,拧在行李盘2的两个轮子连接孔51之上,原有箱体1底面四角的四个万向轮保留,再将行李盘2绕转轴6翻出抵在箱体1的底面,此时行李盘2一侧靠两个行李盘连接杆23挂在箱体1之上,另一侧靠两个万向轮5支撑在地面,使得行李盘2与箱体1的底面齐平。将箱体推车把手3绕着箱体把手连接件31翻转至一定角度时扣入第二把手卡槽14内固定住,然后将行李盘推车把手4绕着行李盘把手连接件41翻转,使得把手套管42的轴心对准箱体推车把手3一端的轴心,此时将把手套管42与行李盘推车把手4相连的一端依靠螺纹旋出,将把手套管42开口一端的内螺纹拧在箱体推车把手3的外螺纹之上,使得把手套管42将箱体推车把手3与行李盘推车把手4串联成一体。此时行李车模式转换完成;如图4至图5所示;此时高护栏21和矮护栏22挡在行李盘2的两条边缘不让运载的行李滑落;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