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540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本涉及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仙片是由熟地、女贞子、枸杞、黑豆、骨碎补、菟丝子、仙茅、防己、牛膝等组成,功能以补肾固本为主。药理及临床试验显示,有明显的消炎止痛和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该制剂主要治疗颈椎病、腰椎肥大性脊椎炎、诸骨关节骨刺、足跟骨骨刺疗效较佳,其次为膝骨关节骨刺、腰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对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亦能使症状缓解,功能改善。市售骨仙片为糖衣片,崩解缓慢、起效慢、生物利用率低。糖衣片对忌糖患者不宜应用。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类对于药品的适应性的变化,人们对于传统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及药效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尚无骨仙滴丸、分散片、软胶囊有关生产方法、药理药效的有关公开技术,骨仙片现有技术中缺乏关于含量控制的方法,无法定量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基于传统中药的配方药材提取物中加适量辅料,而提供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及制备方法,它具有溶解性好,人体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能够通过提高药物在人体的吸收利用而提高疗效。具体的说本发明通过对药材提取物的物理性状的选择,如稠膏相对密度、药物干膏粉粉碎细度的确定,以及对滴丸辅料、滴丸辅料配比、滴丸滴制条件、滴丸包衣条件的选择,确定骨仙滴丸的生产方法;通过对软胶囊分散介质、助悬剂、乳化剂、防腐剂等的种类、用量的选择实现了骨仙软胶囊的生产;通过对分散片辅料种类、用量、分散片制备工艺的确定,实现了骨仙分散片的生产。
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本发明骨仙片制剂的组份重量配比所用药材组份重量配比为骨碎补92~112 熟地黄207~227 黑 豆125~145女贞子92~112 牛 膝59~79 仙 茅59~79菟丝子125~235防 己92~112枸杞子59~79上述组份的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种类的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组份重量配比)制成滴丸、分散片、软胶囊;如与滴丸基质150~750制成滴丸;或与分散介质50~380、助悬剂10~30、乳化剂10~150和防腐剂0.2~2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制成软胶囊;或填充剂60~320、崩解剂6~100、润滑剂0.5~3一种或两种以上制成分散片。
所用药材组份重量配比较佳为骨碎补102份 熟地黄217份 黑 豆135份女贞子102份 牛 膝69份 仙 茅69份菟丝子135份 防 己102份 枸杞子69份上述组份的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种类的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的较佳组份重量配比为滴丸基质320份;软胶囊分散介质130份、助悬剂22份、乳化剂24份、防腐剂0.4份分散片填充剂100~250份、崩解剂12~45份、润滑剂1~2份。
本发明中的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其他药材均按中国药典要求使用。
本发明制备方法含有制备过程方法和制剂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制备过程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药材提取物的制备按上述组份重量配比取九味药材,菟丝子加60%~80%乙醇冷浸三次,第一次48小时,第二、三次各24小时,合并浸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其余骨碎补等八味,加水6~1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40(40~60℃)稠膏,即为药材提取物,或浓缩成干膏粉,粉碎至80目以上的细粉,即为药材提取物;滴丸的制备取组份重量配比为150~750份的滴丸基质,在45℃~85℃下加热融化,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混合均匀,在50℃~90℃条件下保温,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型,除去冷却剂,即得滴丸,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包衣滴丸;滴丸包衣液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聚乙二醇400、5份乙酰单甘油酯、75%乙醇89份,包衣所得滴丸光滑、细腻。如在上述包衣液中加入色淀,可制得所需颜色的包衣滴丸。
或软胶囊的制备取上述步骤1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取助悬剂(20~40)份,或防腐剂(0.1~2)份,或表面活性剂(0.5~5)份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溶于部分分散介质(30~280)份中混匀;加入上述药材提取物细粉,搅拌均匀,加入剩余部分的分散介质(20~100)份及其他辅料,研磨均匀,制成软胶囊;或分散片的制备取上述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加入(60~320)份的填充剂及部分的崩解剂(0.5~35)份混合均匀,以粘合剂或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剩余的崩解剂(5.5~65)份和(0.5~3)份润滑剂等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薄膜包衣分散片。
包衣液由于使用特殊的水性包衣材料,使得分散片在包薄膜衣后,仍能满足三分钟内崩解的要求。
包衣液由聚合物成膜材料、增塑剂和溶剂等组成,还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消泡剂、着色剂等,或选择市售成品包衣液进行配合使用。
一种较佳的适合仙灵骨葆薄膜包衣处方为
6%羟丙甲纤维素(HPMC)(50%)乙醇溶液 1650g滑石粉 60g二氧化钛 25g聚山梨酯80 20g丙二醇 20g;其中薄膜包衣液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①羟丙甲纤维素为薄膜衣成膜材料②乙醇为溶媒③滑石粉为隐蔽剂④二氧化钛为隐蔽剂⑤聚山梨酯80为增塑剂⑥丙二醇为增塑剂本发明的制剂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含有以下步骤;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取滴丸30粒研碎;用2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骨碎补对照药材细粉,加甲醇20ml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液与对照品液各5u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丁酮(6∶1.8∶2.2)的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喷以1%三氯化铁醇溶液显色,加热使斑点清晰,在样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灰褐色斑点。
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取分散片8片,研碎;用2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骨碎补对照药材细粉,加甲醇20ml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液与对照品液各5u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丁酮(6∶1.8∶2.2)的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喷以1%三氯化铁醇溶液显色,加热使斑点清晰,在样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灰褐色斑点。
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取5粒软胶囊内容物,用2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骨碎补对照药材细粉,加甲醇20ml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液与对照品液各5u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丁酮(6∶1.8∶2.2)的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喷以1%三氯化铁醇溶液显色,加热使斑点清晰,在样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灰褐色斑点。
含量测定(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柚皮甙对照品约1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80%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即得;(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滴丸取滴丸30粒研碎,精密称定,用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分散片取分散片8片,研碎,精密称定,用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软胶囊取5粒软胶囊内容物,精密称定,用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3)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6×150mm,5μm),流动相5%醋酸∶甲醇(0.72∶0.28)。检测波长283nm。柱温室温。纸速1mm/min。
进样量柚皮甙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均为10μl,计算,即得。
滴丸滴丸是现代中药新剂型,属固体分散体系,具有比表面积大,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而且制造成本较低。滴丸剂型多为化学药物使用,中药滴丸的研制,需通过大量试验合理选择基质与制作流程。
本发明制备滴丸中的滴丸基质为分子量为3000~12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6000;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组份重量配比甲基硅油∶液体石蜡(7∶4)。
如滴制时保持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的混合物于80~90℃,冷却柱有效柱长90厘米,冷却液10℃,滴速每份钟60滴,滴管口外径2.5mm,内径2.0mm,则滴制出的滴丸无脱尾,外观光洁园整。
软胶囊软胶囊介绍也称软胶丸剂,它是将油类或对明胶物无溶解作用的非水溶性的液体或混悬液等封闭与胶囊壳中而成的一种制剂,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鱼形,管形等。软胶囊是继片剂,针剂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其外壳是用明胶压制而成,囊壳内包液状药液。其特点是比针剂起效慢,但又比片剂,胶囊,颗粒剂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比口服液携带方便。
本发明的软胶囊辅料选择为软胶囊中分散介质为油性分散介质或水溶性分散介质;①油相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或花生油,或者是甘油三酯油类,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90∶10),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椰子油∶油酸甘油酯9∶1;②水溶性介质为分子量300~800的聚乙二醇,如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500或聚乙二醇600,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400。
制成软胶囊的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或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组份重量配比最佳使用蜂蜡∶乙基纤维素8∶2。
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乳化剂,如液态卵磷脂,或聚氧乙烯蓖麻油,或椰子油C8/C10聚乙二醇甘油酯,或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或聚氧乙烯甘油三油酸酯,或吐温-80或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或最佳使用组份重量配比液态卵磷脂∶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1。
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防腐剂,如甘油、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分散片是一种固体化的液体给药剂型,在常温下3分钟内完全崩解,便于患者服用。药物有效成分溶出迅速。
本发明中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羧甲基淀粉钠,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3)的混合物;其所述的其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2~4%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其分散片中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或是微粉硅胶或滑石粉;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
上述辅料可不含蔗糖,因而较市售糖衣片适用人群更广。
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骨仙滴丸辅料中没有任何对人体血糖有不利影响的成份,可在口中含服,也可吞服;吸收迅速;分散片可达到三分钟内崩解的效果,既可液体服用,也可固体吞服;软胶囊成份在胃肠道分散充分,吸收完全。
本发明的分散片可经薄膜包衣制成包衣分散片,从而克服骨仙分散片原有易于吸潮,外观较差的缺点;既可保证药物在3分钟内崩解,同时片剂光洁、美观、抗热、防潮、稳定。
市售糖衣片剂包衣中大量使用蔗糖、滑石粉,生产强度大,易受污染,滑石粉虽为合法药用辅料,但也可因其使用而引进重金属。
本发明的三种剂型,提供了更充分的辅料选择,避免市售糖衣片的缺点。
本发明实现了新制剂的制备,并建立了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如骨碎补的鉴别、柚皮甙含量控制,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骨仙片现有技术中没有建立含量控制方法。
通过骨仙软胶囊、分散片、滴丸治疗骨貭增生腰腿痛的临床疗效验证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新制剂疗效确切,优于现市售片剂。
骨貭增生腰腿痛腰腿痛病是一常见病、多发病,临床颇为多见,中药多采用传统汤剂治疗。涉及现代医学的骨貭增生及传统医学的骨痹的部分部分病症。
中医的“痹症”范畴,“痹”闭塞不通之意,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邪湿、痰湿内阻、肝肾亏虚有关。肝肾亏虚肾气藏精,主骨生髓,若肾精足则体强健,可耐劳累及一般损伤,而肝主藏血,主筋利骨利关节,肝血充足则筋脉强劲,可保护诸骨,充养骨髓,动则约束诸骨,免致过度活动,防止脱落,若肾精亏虚,肝血不足,则骨骼发育异常,筋肉不足,荣养乏源,无力保护骨骼,充养骨髓。
药效研究表明,骨仙片能改善由氢化可的松引起肾虚小鼠的体重增长,表明骨仙片具有一定的壮腰健肾作用;骨仙片能抑制葡聚糖引起的大鼠血液瘀滞,具有改善血液沥变性的作用反映了其舒筋活络之功效;骨仙片能减轻角叉菜胶引起大鼠的足田肿胀,抑制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表明本品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另外,骨仙片能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具有一定的镇痛效应。
关于本发明效果的临床疗效观察为客观评价骨仙治疗骨质增生腰腿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院内科门诊2003年5以来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试验方法,软胶囊组89例(男39例,女50例)、分散片组89例(男42例,女47例)、滴丸组90例(男38例,女52例)、对照组89例(男41例,女48例)。
1、病人概况病人来源自2002年以来,应用自制的骨仙软胶囊、骨仙分散片、骨仙滴丸治疗骨痹病3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入选标准诊断标准采用1988年《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之《新药(中药)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诊断依据症状诊断标准①年龄在50岁左右;②颈、腰、膝关节持续性隐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不伴全身反应,病史中慢性反复发作;③患部关节僵硬、关节内摩擦感,伴“休息痛”,重者关节肿胀,积液增大,运动受限;④x线表现关节间隙窄,关节面硬化,关节边缘变尖,骨赘形成等增生性变化。
证候诊断标准肾精虚损型患者腰膝痿软,不能久立,伴有耳鸣、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及舌体胖大有齿痕,脉芤或沉弱。
3、试验方法全部病例纳入须符合症状诊断标准及证候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四组,即骨仙软胶囊组、骨仙分散片组、骨仙滴丸组、骨仙普通片组,4周为一疗程,均服药3个疗程。
治疗期间,患者避免服用六味地黄九、壮腰健肾九等补肾、强筋健骨类制剂。
服用方法治疗组1(软胶囊组)口服骨仙软胶囊,一次2~3粒,一日3次。
治疗组2(分散片组)口服骨仙分散片,一次4~6片(粒),一日3次。
治疗组3(滴丸组)口服骨仙滴丸,一次20~30粒。一日3次。
对照组(普通片剂组)口服骨仙片,一次4~6片,一日2~3次。
4、试验设计与疗效评定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病位功能恢复,半年内末复发者;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劳累时轻微不适,仍能坚持工作;有效疼痛、功能障碍较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效用药前后无变化。
5、疗效分析软胶囊、分散片组各一例因失访而脱落,对照组一例因服用其他壮骨强筋中药故不纳入总结,疗效总结如下表表1 病例疾病疗效比较总例痊愈 显效 有效无效总显效组别数 例数 %例数 %例数 %例数 %率(%)软胶囊组 8939 48.827 30.318 20.255.62 74.2分散片组 8938 42.729 32.616 18.066.74 75.3滴丸组9038 42.227 30.020 22.255.672.2对照组8931 34.824 27.030 33.755.62 62.8结论经统计学检验,Ridit分析各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软胶囊组、分散片组、滴丸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新剂型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表2、起效时间对照表平均显效时间 平均治愈时间组别 总例数例数服药天数例数服药天数软胶囊组8984 21.2 39 35.2分散片组8983 22.3 38 34.3滴丸组 9085 23.1 38 36.7对照组 8984 35.1 31 43.5结论经统计分析表明,软胶囊组、分散片、滴丸组起效时间,平均治愈时间较对照组起效时间短,(p<0.01)。软胶囊、分散片、滴丸组之间,起效时间,治愈时间有显著差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骨碎补92g 熟地黄207g 黑 豆125g女贞子92g 牛 膝59g仙 茅59g菟丝子125g防 己92g枸杞子59g按上述组份重量配比取上述药材,菟丝子加60%乙醇冷浸三次,第一次48小时,第二、三次各24小时,合并浸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取骨碎补、熟地黄、黑豆、女贞子、牛膝、仙茅、防己、枸杞子八味药材,加水6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40℃)稠膏,即为药材提取物,或浓缩成干膏粉,粉碎至80目,即为药材提取物;实施例2药材提取物的制备骨碎补102g熟地黄217g黑 豆135g女贞子102g牛 膝69g 仙 茅69g菟丝子135g防 己102g枸杞子69g按上述组份重量配比取九味药材,菟丝子加70%乙醇冷浸三次,第一次48小时,第二、三次各24小时,合并浸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取骨碎补、熟地黄、黑豆、女贞子、牛膝、仙茅、防己、枸杞子八味药材,加水9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50℃)稠膏,即为药材提取物,或浓缩成干膏粉,粉碎至120目,即为药材提取物;实施例3药材提取物的制备骨碎补112g熟地黄227g黑 豆145g女贞子112g牛 膝79g 仙 茅79g菟丝子235g防 己112g枸杞子79g按上述组份重量配比取九味药材,菟丝子加80%乙醇冷浸三次,第一次48小时,第二、三次各24小时,合并浸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取骨碎补、熟地黄、黑豆、女贞子、牛膝、仙茅、防己、枸杞子八味药材,加水1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60℃)稠膏,即为药材提取物,或浓缩成干膏粉,粉碎至160目以上,即为药材提取物;实施例4骨仙滴丸的制备
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组份重量配比为150g的滴丸基质,在45℃下加热融化,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混合均匀,在50℃条件下保温,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型,除去冷却剂,即得滴丸,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包衣滴丸;即得。
滴丸包衣液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聚乙二醇400、5份乙酰单甘油酯、75%乙醇89份,包衣所得滴丸光滑、细腻。如在上述包衣液中加入色淀,可制得所需颜色的包衣滴丸。
滴丸中的滴丸基质为分子量为3000~12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6000;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组份重量配比甲基硅油∶液体石蜡(7∶4)。
实施例5骨仙滴丸的制备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组份重量配比为320g的滴丸基质,在65℃下加热融化,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混合均匀,在70℃条件下保温,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型,除去冷却剂,即得滴丸,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包衣滴丸;即得。
滴丸中的滴丸基质同实施例4;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组份重量配比甲基硅油∶液体石蜡(7∶4)。
滴制成的滴丸经除去冷却剂,可以再经包薄膜衣工艺,可以得到外观更加美观的包衣滴丸。包衣液由聚合物成膜材料、增塑剂和溶剂等组成,还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消泡剂、着色剂等,或选择市售成品包衣液。
实施例6骨仙滴丸的制备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组份重量配比为750g的滴丸基质,在85℃下加热融化,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混合均匀,在90℃条件下保温,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型,除去冷却剂,即得滴丸,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包衣滴丸;即得。
滴丸中的滴丸基质同实施例4;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组份重量配比甲基硅油∶液体石蜡(7∶4)。
如滴制时保持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的混合物于80~90℃,冷却柱有效柱长90厘米,冷却液10℃,滴速每份钟60滴,滴管口外径2.5mm,内径2.0mm,则滴制出的滴丸无脱尾,外观光洁园整。
滴制成的滴丸经除去冷却剂,可以再经包薄膜衣工艺,可以得到外观更加美观的包衣滴丸。包衣液由聚合物成膜材料、增塑剂和溶剂等组成,还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消泡剂、着色剂等,或选择市售成品包衣液。
实施例7骨仙软胶囊的制备分散介质橄榄油50g;助悬剂 单硬脂酸铝10g;乳化剂 液态卵磷脂10g;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2g;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上述步骤1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取助悬剂10g或防腐剂0.2g或表面活性剂0.5g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溶于部分分散介质30g中混匀;加入上述药材提取物细粉,搅拌均匀,加入剩余部分的20g分散介质及其他辅料乳化剂液态卵磷脂10g,研磨均匀,制成1000粒骨仙软胶囊。
软胶囊中分散介质为油性分散介质或水溶性分散介质;①油相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或花生油,或者是甘油三酯油类,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90∶10),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椰子油∶油酸甘油酯9∶1;②水溶性介质为分子量300~800的聚乙二醇,如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500或聚乙二醇600,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400。
制成软胶囊的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或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组份重量配比最佳使用蜂蜡∶乙基纤维素8∶2。
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乳化剂,如液态卵磷脂,或聚氧乙烯蓖麻油,或椰子油C8/C10聚乙二醇甘油酯,或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或聚氧乙烯甘油三油酸酯,或吐温-80或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或最佳使用组份重量配比液态卵磷脂∶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1。
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防腐剂,如甘油、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实施例8骨仙软胶囊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分散介质聚乙二醇400 130g;助悬剂 单硬脂酸铝 22g;乳化剂 液态卵磷脂 24g;防腐剂 丙二醇 0.4g;步骤1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上述步骤1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取助悬剂22g或防腐剂0.4g或表面活性剂3g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溶于部分分散介质80g中混匀;加入上述药材提取物细粉,搅拌均匀,加入剩余部分的50g分散介质及其他辅料乳化剂液态卵磷脂24g,研磨均匀,制成1000粒骨仙软胶囊。
软胶囊中分散介质为油性分散介质或水溶性分散介质;①油相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或花生油,或者是甘油三酯油类,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90∶10),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椰子油∶油酸甘油酯9∶1;②水溶性介质为分子量300~800的聚乙二醇,如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500或聚乙二醇600,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400。
制成软胶囊的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或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组份重量配比最佳使用蜂蜡∶乙基纤维素8∶2。
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乳化剂,如液态卵磷脂,或聚氧乙烯蓖麻油,或椰子油C8/C10聚乙二醇甘油酯,或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或聚氧乙烯甘油三油酸酯,或吐温-80或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或最佳使用组份重量配比液态卵磷脂∶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1。
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防腐剂,如甘油、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实施例9骨仙软胶囊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分散介质椰子油∶油酸甘油酯(9∶1) 380g;助悬剂 单硬脂酸铝30g;乳化剂 液态卵磷脂150g;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2g;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上述步骤1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取助悬剂30g或防腐剂2g或表面活性剂5g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溶于部分分散介质280g中混匀;加入上述药材提取物细粉,搅拌均匀,加入剩余部分的100g分散介质及其他辅料乳化剂液态卵磷脂150g,研磨均匀,制成1000粒骨仙软胶囊。
软胶囊中分散介质为油性分散介质或水溶性分散介质;①油相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或花生油,或者是甘油三酯油类,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90∶10),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椰子油∶油酸甘油酯9∶1;②水溶性介质为分子量300~800的聚乙二醇,如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500或聚乙二醇600,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400。
制成软胶囊的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或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组份重量配比最佳使用蜂蜡∶乙基纤维素8∶2。
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乳化剂,如液态卵磷脂,或聚氧乙烯蓖麻油,或椰子油C8/C10聚乙二醇甘油酯,或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或聚氧乙烯甘油三油酸酯,或吐温-80或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或最佳使用组份重量配比液态卵磷脂∶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1。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防腐剂,如甘油、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实施例10骨仙分散片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填充剂淀粉∶预焦化淀粉(3∶2) 60g;
崩解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6g;润滑剂微粉硅胶0.5g;粘合剂2%聚乙烯吡咯烷酮的40%乙醇溶液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药材提取物细粉,加入60g的填充剂及部分的崩解剂0.5g混合均匀,以粘合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剩余的崩解剂5.5g和0.5g润滑剂等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薄膜包衣分散片,制成1000片分散片。
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羧甲基淀粉钠,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3)的混合物;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2~4%聚乙烯吡咯烷酮的55%乙醇溶液;其分散片中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或是微粉硅胶或滑石粉;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
该分散片可再经包衣制成包衣分散片,包衣液由于使用特殊的水性包衣材料,使得分散片在包薄膜衣后,仍能满足三分钟内崩解的要求。
包衣液由聚合物成膜材料、增塑剂和溶剂等组成,还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消泡剂、着色剂等,或选择市售成品包衣液进行配合使用。
一种较佳的适合仙灵骨葆薄膜包衣处方为6%羟丙甲纤维素(HPMC)(50%)乙醇溶液1650g;滑石粉 60g;二氧化钛 25g;聚山梨酯80 20g;
丙二醇 20g;其中薄膜包衣液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①羟丙甲纤维素为薄膜衣成膜材料②乙醇为溶媒③滑石粉为隐蔽剂④二氧化钛为隐蔽剂⑤聚山梨酯80为增塑剂⑥丙二醇为增塑剂实施例11骨仙分散片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填充剂淀粉∶预焦化淀粉(3∶2) 100g;崩解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12g;润滑剂硬脂酸镁1g;粘合剂3%聚乙烯吡咯烷酮的50%乙醇溶液;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药材提取物细粉,加入100g的填充剂及部分的崩解剂7g混合均匀,以粘合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剩余的崩解剂5g和1g润滑剂等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薄膜包衣分散片,制成1000片分散片。
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羧甲基淀粉钠,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3)的混合物;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2~4%聚乙烯吡咯烷酮的55%乙醇溶液;其分散片中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或是微粉硅胶或滑石粉;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
该分散片可再经包衣制成包衣分散片,包衣液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2骨仙分散片的制备组份重量配比填充剂淀粉∶预焦化淀粉(3∶2) 320g;崩解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100g;润滑剂硬脂酸镁3g;粘合剂2%聚乙烯吡咯烷酮的70%乙醇溶液;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药材提取物细粉,加入320g的填充剂及部分的崩解剂35g混合均匀,以粘合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剩余的崩解剂65g和3g润滑剂等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薄膜包衣分散片,制成1000片分散片。
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羧甲基淀粉钠,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3)的混合物;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或称润湿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2%聚乙烯吡咯烷酮的55%醇溶液。
其分散片中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或是微粉硅胶或滑石粉;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
该分散片可再经包衣制成包衣分散片,包衣液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3骨仙分散片的制备
组份重量配比填充剂淀粉∶预焦化淀粉(3∶2) 250g;崩解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45g;润滑剂硬脂酸镁 2g;粘合剂2%聚乙烯吡咯烷酮的95%乙醇溶液;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步骤2取药材提取物细粉,加入250g的填充剂及部分的崩解剂35g混合均匀,以粘合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剩余的崩解剂10g和2g润滑剂等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薄膜包衣分散片,制成1000片分散片。
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羧甲基淀粉钠,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或最佳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3)的混合物;分散片中的粘合剂(或称润湿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2%聚乙烯吡咯烷酮的55%乙醇溶液。
其分散片中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或是微粉硅胶或滑石粉;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
该分散片可再经包衣制成包衣分散片,包衣液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4 本发明制剂中骨碎补药材的薄层鉴别取实施例10或11或12制得的骨仙分散片8片,研碎;用2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骨碎补对照药材细粉,加甲醇20ml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液与对照品液各5u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丁酮(6∶1.8∶2.2)的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喷以1%三氯化铁醇溶液显色,加热是斑点清晰,在样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灰褐色斑点;实施例15、本发明制剂中分散片中柚皮甙的含量测定(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柚皮甙对照品约1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80%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即得;(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分散片8片,研碎,精密称定;或取滴丸30粒研碎,精密称定;用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或取5粒软胶囊内容物用,精密称定,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3)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6×150mm,5μm),流动相ODS碳十八柱,6×150mm,5μm。流动相5%醋酸∶甲醇(0.72∶0.28)。检测波长283nm。柱温室温。纸速1mm/min。进样量柚皮甙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均为10μl,计算,即得。
本发明的制剂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实施例16,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取滴丸30粒研碎;用2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骨碎补对照药材细粉,加甲醇20ml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液与对照品液各5u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丁酮(6∶1.8∶2.2)的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喷以1%三氯化铁醇溶液显色,加热使斑点清晰,在样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灰褐色斑点。
实施例17,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取分散片8片,研碎;用2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骨碎补对照药材细粉,加甲醇20ml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液与对照品液各5u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丁酮(6∶1.8∶2.2)的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喷以1%三氯化铁醇溶液显色,加热使斑点清晰,在样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灰褐色斑点。
实施例18,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取5粒软胶囊内容物,用2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骨碎补对照药材细粉,加甲醇20ml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液与对照品液各5u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丁酮(6∶1.8∶2.2)的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喷以1%三氯化铁醇溶液显色,加热使斑点清晰,在样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灰褐色斑点。
实施例19,含量测定(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柚皮甙对照品约1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80%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即得;(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滴丸取滴丸30粒研碎,精密称定,用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分散片取分散片8片,研碎,精密称定,用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软胶囊取5粒软胶囊内容物,精密称定,用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3)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6×150mm,5μm),流动相5%醋酸∶甲醇(0.72∶0.28)。检测波长283nm。柱温室温。纸速1mm/min。进样量柚皮甙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均为10μl,计算,即得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材组份重量配比为骨碎补92~112熟地黄207~227 黑豆125~145女贞子92~112牛膝59~79 仙茅59~79菟丝子125~235防己92~112枸杞子59~79上述组份的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种类的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组份重量配比)制成滴丸、分散片、软胶囊;如与滴丸基质150~750制成滴丸;或与分散介质50~380、助悬剂10~30、乳化剂10~150和防腐剂0.2~2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制成软胶囊;或与填充剂60~320、崩解剂6~100、润滑剂0.5~3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制成分散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材组份重量配比为骨碎补102份熟地黄217份黑豆135份女贞子102份牛膝69份 仙茅69份菟丝子135份防己102份 枸杞子69份上述组份的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种类的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的较佳组份重量配比为滴丸基质320份;软胶囊分散介质130份、助悬剂22份、乳化剂24份、防腐剂0.4份分散片填充剂100~250份、崩解剂12~45份、润滑剂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滴丸中的滴丸基质为分子量为3000~12000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单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明胶,或泊洛沙姆,或硬脂酸,或单硬脂酸甘油脂,或虫腊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6000;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或茶油,或菜油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甲基硅油∶液体石蜡(7∶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其特征在于软胶囊中分散介质为油性分散介质或水溶性分散介质;①油相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如大豆油或花生油,或者是甘油三酯油类,油酸山梨醇酯,或油酸甘油酯∶丙二醇(90∶10),或椰子油C8/C10甘油单酯,或双酯或椰子油C8/C10丙二醇酯,或椰子油甘油三酯,或纯化乙酰化的单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或亚油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纯化向日葵油单甘油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椰子油∶油酸甘油酯(9∶1);②水溶性介质为分子量300~800的聚乙二醇,如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500,或聚乙二醇600,或最佳使用聚乙二醇400;制成软胶囊的助悬剂为能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固体物质,如蜂蜡,或单硬脂酸铝,或乙基纤维素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蜂蜡∶乙基纤维素(8∶2);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有非离子乳化剂,如液态卵磷脂,或聚氧乙烯蓖麻油,或椰子油C8/C10聚乙二醇甘油酯,或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或聚氧乙烯甘油三油酸酯,或吐温-80或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使用组份重量配比液态卵磷脂∶杏仁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5∶1;其软胶囊制备中可以加入防腐剂,如甘油、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对羟基苯甲酸苯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分散片中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羧甲基淀粉钠,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种,或最佳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3)的混合物;其所述的其分散片或胶囊中的粘合剂是40%乙醇~95%乙醇溶液,或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最佳为2~4%聚乙烯吡咯烷酮的55%乙醇溶液;其分散片中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或滑石粉;其分散片中填充剂为淀粉,或乳糖或微晶纤维素,或预焦化淀粉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为淀粉∶预焦化淀粉(3∶2)。
6.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制备方法,所用药材组份重量配比为骨碎补102份熟地黄217份黑豆135份女贞子102份牛膝69份 仙茅69份菟丝子135份防己102份 枸杞子69份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成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步骤1药材提取物的制备;按上述组份重量配比取九味药材,菟丝子加60%~80%乙醇冷浸三次,第一次48小时,第二、三次各24小时,合并浸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适量,其余骨碎补等八味,加水6~1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40(40~60℃)稠膏,即为药材提取物,或干燥成干膏粉,粉碎至80目以上的细粉,即为药材提取物细粉;步骤2滴丸、或软胶囊、或分散片的制备滴丸的制备取组份重量配比为150~750份的滴丸基质,在45℃~85℃下加热融化,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混合均匀,在50℃~90℃条件下保温,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成型,除去冷却剂,即得滴丸,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包衣滴丸;软胶囊的制备取助悬剂(20~40份),或防腐剂(0.1~2份)或表面活性剂(0.5~5份)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溶于部分分散介质(30~280份)中混匀;加入上述步骤1药材提取物细粉,搅拌均匀,加入剩余部分的分散介质(20~100份)及其他辅料,研磨均匀,制成软胶囊;分散片的制备取上述步骤1制得的药材提取物干膏粉,加入(60~320份)的填充剂及部分的崩解剂(0.5~35份)混合均匀,以粘合剂或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剩余的崩解剂(5.5~65份)和(0.5~3份)润滑剂等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再经包衣工艺制成薄膜包衣分散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鉴别方法,其特征通过以下步骤鉴别含有骨碎补取分散片8片,研碎;或取滴丸30粒研碎;或取5粒软胶囊内容物用2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骨碎补对照药材细粉,加甲醇20ml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即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取上述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液各5ul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丁酮(6∶1.8∶2.2)的混合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喷以1%三氯化铁醇溶液显色,加热至斑点清晰,在样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灰褐色斑点;含量测定(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柚皮甙对照品约1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80%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即得;(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分散片8片,研碎,精密称定;或取滴丸30粒研碎,精密称定;用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或取5粒软胶囊内容物用,精密称定,40ml甲醇浸渍30分钟后回流提取15分钟,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密塞,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3)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ODS碳十八)柱(6×150mm,5μm),流动相5%醋酸∶甲醇(0.72∶0.28),检测波长283nm,柱温室温,纸速1mm/min,进样量柚皮甙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均为10μl,计算,即得结果。
全文摘要
一种提高药效的中药骨科制剂及制备方法,它具有溶解性好,人体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能够通过提高药物在人体的吸收利用而提高疗效。所用药材组份重量配比为骨碎补92~112 、熟地黄207~227 、黑豆125~135、女贞子92~112、牛膝59~79、仙茅 59~79、菟丝子125~235、防己92~112、枸杞子59~79。上述组配合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滴丸基质150~750制成滴丸;或分散介质50~380、助悬剂10~40和乳化剂10~150、助乳化剂10~150制成软胶囊;或填充剂60~320、崩解剂6~100、润滑剂0.5~3制成分散片。骨仙软胶囊、骨仙分散片、骨仙滴丸对药腿痛的治疗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在用药疗程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缩短用药时间,本发明提供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编号A61K9/20GK1634411SQ20041008670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8日
发明者叶耀良, 廖志钟 申请人:叶耀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