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24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有1000万,死亡600万。自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1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为200万人,死亡150万。目前肿瘤死亡率已超过心脑血管病而跃居首位。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近来,全球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接近120万,死亡近63万,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 27%和观%,平均年增3. 9%和4%。在美国,结直肠癌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生率都是第三位。中国的结直肠癌每年发病按照2%的速度上升。国内发病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国际水平(大概在4.8%)。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已占到常见肿瘤的第四位,仅次于肺、胃、肝癌, 已经是很常见的恶性肿瘤,现在年新发病例大概35万到40万。中国内地结直肠癌的发病及死亡率有明显地域特征,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内陆省区。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其中上海最高,死亡率已达到11/10万,详情见图6。目前,中国的结直肠癌是高危害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数据显示,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五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孙燕院士透露,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我国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然而近年来,青年人患结直肠癌的比例在不断攀升,且男性多于女性。中国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中位发病年龄比欧美约提前10年,高峰在50岁左右,但3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也比欧美多见。 由于结直肠癌起病隐匿,症状的公众知晓度较低,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外科手术只能帮助那些患有局部结直肠癌的患者,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40%。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原则ΙΠ期术后常规行辅助化疗,IV期以全身化疗为主。必要时辅助以其他局部治疗手段。既往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疗效较差,随着奥沙利钼和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的应用,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有效率和生存期均得到了提高。以伊立替康(CPT-Il)为主、奥沙立钼(L-OHP)为主、卡培他滨为主、雷替曲塞为主的联合化疗在近几年取得很大发展。Falcone 等(2006ASC0)报道用 F0LF0XTRI (CPT-11+L-OHP+Fu/LV)方案与 FOLFIRI (CPT-11+5-Fu/LV)方案随机对照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的反应率 (RR)分别为60% (试验组)和34 % (对照组),临床获益率(CR+PR+SD)分别为81 %和 68%,PFS分别为9. 8月和6. 9月;OS分别为22. 6月和16. 7月。这个试验证实三药联合方案优于两药联合方案。随着化疗方案在不断改进,患者的临床获益在增加,但是化疗药物的长期使用普遍存在毒副反应重、患者耐受性差,肿瘤细胞耐药等问题导致患者的停药等问题。表1、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指导原则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ISseaK <fcv€kj|>H3€ lM.
Si—I)·,上世纪后期,靶向药物治疗开始引入到结直肠癌的治疗。结直肠癌作为一类上皮源性肿瘤,它的产生、形成、增殖、转移和预后不良等,均与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印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系统的调控有关(EGFR与癌症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该系统中,正是因为EGFR的过度表达,导致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针对EGF/EGFR信号通道为靶点的上皮源性肿瘤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抗EGFR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以及对信号通道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单克隆抗体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上皮源性肿瘤中,肿瘤细胞表面有过度表达的EGFR,因此,抗EGFR的单克隆抗体与人体内的EGF竞争性地与EGFR结合后,就抑制了 EGF/EGFR信号通道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达到癌症治疗的目的。目前,全球已经有三种针对EGFR的单克隆抗体上市,用于EGFR过度表达的上皮源性肿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此三种抗体为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巾白尼单抗(Panitumumab)0尼妥珠单抗是人IgG1类型的抗体,它表达在鼠源骨髓瘤NSO细胞系中。该人源化单抗显示出与其鼠源单抗相同的活性,可以抑制标记的EGF结合到其受体上,并且有10_9M 的解离常数。尼妥珠单抗表现出对EGFR良好的结合性。为了降低与鼠源单抗相关的免疫反应和HAMA氏反应并提高体内半衰期,对这一鼠源单抗ior egf/r3 (简称r3)进行了重构和人源化重组。该改造的抗体的构造使用人免疫球蛋白REl和EU的轻链和重链,将鼠源单抗r3互补决定区CDR移植到人免疫球蛋白的骨架上,同时突变回3个鼠源氨基酸残基 (分别是kr75,Thr76和Thr9;3)以完全恢复其对抗原的亲和力。本药物的治疗机制尼妥珠单抗(h_R;3)是人源化抗EGFR单抗。尼妥珠单抗是抗EGFR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人源化达95%,中度亲和力(10_9),有较长半衰期QOOmg)。由于它是单克隆抗体,所以特异性强;而且加之它是一个人源化抗体,所以不会发生其他抗体所容易产生的致命免疫应答反应。研究已经证实尼妥珠单抗参与了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CDC)这两种重要的免疫学系统的效应机制。在51Cr释放实验中使用H-125 人肺腺癌细胞系作为靶目标证明了尼妥珠单抗的ADCC活性。当使用人的补体源时,人源化单抗尼妥珠单抗可以固定、激活和诱导标记细胞的溶解。这个结果揭示尼妥珠单抗可以通
4过这些免疫学效应机制(ADCC和⑶C)诱导肿瘤细胞的溶胞效应。在老鼠细胞上通过阻断EGFR受体进行了一些体内和体外的实验,以用来演示尼妥珠单抗在肿瘤细胞系和移植的肿瘤细胞上的抗增殖活性。尼妥珠单抗在三维培养基(该培养基对于肿瘤抑制有理想的品质)上有格外的活力。并且尼妥珠单抗通过抑制促血管生成生长因子比如VEGF的产生而证明了其抗血管生成的属性,还通过伴随细胞周期S期减少的Gl停止证明了其致细胞凋亡的属性。在测定尼妥珠单抗的抗肿瘤活性的体内试验中,免疫组化分析揭示被治疗患者肿瘤的血管供应显著降低。这些结果暗示人源化单抗尼妥珠单抗可以有效作为针对EGF-R依赖的肿瘤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经本发明人深入而广发的研究发现,尼妥珠单抗可以非常有效的治疗结直肠癌,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尼妥珠单抗的分子结构是已知的,如中国专利CN10M609C所述,该单克隆抗体是一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是针对特异抗原产生的特异纯化抗体,它具有高度专一性,能够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治疗,从分子水平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因而有“生物导弹”之称。该类药物具有靶向性强、特异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并能增强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代表着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为抗 EGFR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指尼妥珠单抗(Nimotuzunab)。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EGFR的单克隆抗体的用途,用于制备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所述的疾病结肠癌和直肠癌。所述结肠癌的发病部位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肛门。所述药物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是每周给药一次,首次剂量600mg/l. 5m2体表面积,以后可以每次300mg/l. 5m2体表面积,持续6_8周。在使用本发明药物时,是将安全有效量的尼妥珠单抗施用于哺乳动物,其中,该安全有效量通常至少为50mg/l. 5m2体表面积,首次剂量为600mg/l. 5m2体表面积,持续应用 6-8周。具体剂量还应考虑给药途径、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熟练医师技能范围内的。


图1为抗体依赖性细胞调节细胞毒特异减退的结果100/1效应器/靶位率图2为抗体依赖性细胞调节细胞毒特异减退的结果50/1效应器/靶位率图3为抗EGFR单抗对荷载H-125人腺癌细胞裸鼠的抗肿瘤作用图4为抗EGFR单抗对荷载A431肿瘤细胞裸鼠的抗肿瘤作用图5为长期毒性试验中三种抗体在两个计量条件下对荷载A431SCID小鼠的作用
5
图6为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案通过下列实施例举例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特定细节,因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的变化是已知的,或根据直接公开的内容和附属的权利要求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其全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生物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1、临床前药效学研究一、体外活性通过99mTc标记的尼妥珠单抗和H-125人肺腺癌肿瘤细胞系、A431人阴道上皮癌肿瘤细胞系以及MDA-MB-468人乳腺癌肿瘤细胞系的平衡结合试验来测定尼妥珠单抗结合肿瘤细胞的能力。在室温下使用冰冻干燥试剂盒(购自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标记,15分钟后,平均有(97. 38士0. 23)% ^ 99mTc标记到了 IgG抗体上。在丙酮中单抗的快速纸层析显示大约3%或更少的自由高锝酸跑到试剂前沿(Rf = 10)。这揭示几乎所有的高锝酸都被还原。由1. 0%白蛋白浸渗的ITLC方法测定的尼妥珠单抗的胶体形态是(1.68士0.81)%。99mTc标记的尼妥珠单抗的最大结合(Bmax)可达74. 02%,表2中显示了每个细胞的EGFR的数目及抗体和所有细胞系的亲和常数。表2、在人癌症肿瘤细胞系上的尼妥珠单抗的结合特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结直肠癌是指结肠癌和直肠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结肠癌的发病部位是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肛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为尼妥珠单抗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给药剂量是每周给药一次,首次剂量600mg/l. 5m2体表面积,以后每次300mg/l. 5m2体表面积,持续6-8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的用途,尤其是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抗。该单克隆抗体是针对特异抗原产生的特异纯化抗体,它具有高度专一性,能够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治疗,从分子水平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具有靶向性强、特异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并能显著增强放、化疗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K39/395GK102441164SQ2011103801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桂珠, 沈琳, 白先宏, 秦叔逵, 罗兰多, 董晓敏, 郑隽奇, 金艳燕, 马博晨, 马国胜 申请人: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