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更具体地说是由白花丹参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丹参酮混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ΤΑ0)是一种以节段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无菌性炎症和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好发于下肢,病程长多呈缓进性并逐渐加重,常致肢体发生缺血或瘀血病损,甚者肢体溃烂脱落,是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我国各地均有发病,多见于北方寒冷地区,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多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var alba)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变型,主产于山东章丘、莱芜、泰安等丘陵地区,其根入药,2002年白花丹参被收入《山东省中药材标准》。《全国中草药汇编沖记载白花丹参形似丹参,惟花白色,有的可略带紫晕,产于山东, 亦以根入药,当地有用白花丹参酒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者(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白花丹参根在临床上用于脉管炎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山东省章丘县医院从1967年开始应用民间验方白花丹参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自1971年10月至1975 年12月应用白花丹参治疗脉管炎147例,临床治愈率27. 2%,显著好转率45. 6%,总有效率93. 2%,经过治疗,患肢血液循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能减轻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且临床分组对比观察,白花丹参的疗效高于丹参的,参见中医杂志,1976,(11) :23-对。据《山东中医学院学报》和《治疗与保健药酒》记载将白花丹参浸泡于55度的白酒制成的白花丹参酒作为单方或验方,民间用以治疗脉管炎已有80多年的历史,而且认为白花丹参对脉管炎的疗效优于丹参的,参见许青峰,治疗与保健药酒,1988,pll7。药理实验研究为应用白花丹参治疗脉管炎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白花丹参对小鼠血小板粘附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白花丹参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粘附凝集作用,并且具有降低血液粘度的功能,参见韩纪举等,中药材,2007,30 (6) :699-701。 白花丹参对H2O2损伤后人脐血内皮祖细胞有显著保护作用,参见焦鹏等,中国中药杂志, 2011,36(13) :1830-1832,能有效促进人脐血内皮祖细胞的增值、黏附和释放NO能力,显著改善人脐血内皮祖细胞的功能,参见焦鹏等,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J6(11) :2687力689。CN1899371A(CN200610045270. X)提供一种白花丹参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及白花丹参药物的制备方法。白花丹参的丹参素含量是紫花丹参的两倍,该物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具有祛淤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所述白花丹参药物的制备方法是a.取白花丹参置入提取罐内,加入4 10倍重量份的水进行水提取,过滤得水提液;或将白花丹参超微粉碎后进行超声提取,过滤得超微提取粉;b.取a工序的超微提取粉或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 1. 4的水提液,加入50% 90%的乙醇进行醇沉淀,过滤后用20 % 40 %的强碱,溶液调pH = 6. 5 8. 5,冷放后过滤,重复醇沉淀,得滤液;c.将 b工序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 1. 4,加入0. 5 % 2 %活性炭,加热煮沸,过滤,灭菌,得液体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还提供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术语说明总菲醌,是指白花丹参中的总丹参酮,在天然药物化学教材中丹参酮称为丹参醌, 该类化合物从结构母核上属于菲醌类结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是指从白花丹参中提取的各种丹参酮的混合物。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以白花丹参的根为原料,通过溶剂提取、溶剂萃取、层析和纯化制备而成;主要含有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其次还含有少量的1,2- 二氢丹参酮I、次丹参酮、15,16- 二氢丹参酮I、1-羰基次丹参酮和小红参醌B, 其中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三者的总含量不低于70wt%,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的质量比为0. 45 0. 80。本发明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是按以下方法制备的以白花丹参的根为原料,粉碎后,以甲醇、95%乙醇或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加热提取、超声提取,所述溶剂量与原料的重量比为6 15 1,重复提取1 3次,除去药渣, 合并滤液在常压或减压条件下浓缩至比重为1. 20 1. 35(60°C测定)膏状物,所得膏状物以水悬浮,以有机溶剂萃取2 3次,合并萃取液,再以水洗涤萃取液2 3次,将有机溶剂萃取液浓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硅胶柱洗脱溶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5 3体积比的洗脱部分,蒸去溶剂,合并,进行结晶与重结晶,即得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优选的,所述的萃取用有机溶剂是乙酸乙酯、氯仿或二氯甲烷。本发明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⑴溶剂提取原料白花丹参的根经过粉碎后,以甲醇、95%乙醇、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加热提取或超声提取,所用溶剂量与原料的重量比为6 15 1,重复提取1 3次,除去药渣,合并滤液,所得滤液在常压或减压条件下浓缩至比重为1. 20 1. 35(60°C测定)膏状物。优选的,所述加热提取是用95%乙醇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溶剂为原料的10重量倍。(2)萃取将步骤(1)得到的膏状物以6 12重量倍的蒸馏水悬浮,用与水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重复2 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再用与浓缩物等体积的水萃取洗涤,重复水洗2 3次,弃掉水层,然后分出上层的有机溶剂层,减压蒸去溶剂,得固体物。(3)柱层析
将步骤( 萃取得到的固体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先以石油醚-乙酸乙酯 100 3,体积比洗脱4 6个保留体积,然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 3体积比洗脱8 12个保留体积,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5 3的洗脱部分,减压蒸去溶剂,得红色提取物。(4)纯化将上述得到的红色提取物以95%乙醇溶解,析晶,滤出结晶,再以95%乙醇重结晶,得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O)中所述的萃取用有机溶剂是乙酸乙酯、氯仿或二氯甲烷,最优选二氯甲烷作为萃取用有机溶剂。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 中所述的萃取与减压浓缩,当萃取2次时减压浓缩至萃取液体积量的0. 5倍,当萃取3次时减压浓缩至萃取液体积量的0. 35倍。本发明方法所得的白花丹参总菲醌中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三者的总量不低于70%,而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成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的质量比0. 45 0. 80。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与药用辅料组合制成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载体或赋形剂。优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为片剂、胶囊剂、滴丸及软胶囊剂。可按照药剂学常规生产工艺制备。所述药物组合物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详细说明如下1、片剂或胶囊剂的制作,均按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总量的重量百分比取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加入2 5重量倍的稀释剂1,5 IOwt%的湿润剂,4 15wt %的崩解剂,按常规湿法制粒,干燥后整粒,再加入0. 5 3wt %的润滑剂,压片或装入胶囊壳。上述稀释剂I选自淀粉、糖粉、糊精或微晶纤维;上述湿润剂选自水或乙醇;上述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上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或滑石粉。2、软胶囊剂的制作取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加入稀释剂II,混勻,再加入抗氧化剂、助悬剂, 搅拌均勻,室温静置,即得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软胶囊内容物的药液;通过模具将其与事先用明胶、甘油、防腐剂制备的软胶囊壳材料一起压制成软胶囊。上述稀释剂II选自植物油;上述抗氧化剂选自抗坏血酸钠、枸橼酸或焦亚硫酸钠;上述助悬剂选自蜂蜡、甲壳素甲基纤维素或琼脂。3、滴丸的制作取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然后加入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熔融液中,60°C水浴恒温搅拌,直至乙醇挥尽为止;然后将该熔融液转入滴丸机的贮液筒内,在保温80 85°C的条件下滴入冷凝液中,收集滴丸。优选的,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与聚乙二醇4000的重量比为1 6。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制剂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改善肢体缺血所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动物=Wistar雄性大白鼠60只,体重280 300g,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药物将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研细,过80目筛,用0. 5% 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配制成0. lg/ml、0. 05g/ml和0. 025g/ml的混悬液。以目前临床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常用口服药通塞脉片(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为阳性对照,将其研细,过80目筛,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配制成0. llg/ml的混悬液。造模与分组采用国内外通用的股动脉注射月桂酸法,参照文献方法苗智如等, 中药材,2008,31 (6) :880-882,制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塞脉片对照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给药采用灌胃法给药。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按照0. 6g/kg、0. 3g/kg和0. 15g/kg的给药剂量给予已配制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混悬液。阳性对照组按照0. 66g/kg的剂量给予已配制的通塞脉片混悬溶液。各组均于手术后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1周。实验结果大鼠体征指标观察大体观察大鼠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患肢有无肿胀、有无坏疽及坏疽的程度、跛行状况。参照王军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7) :421-423。采用的分级标准分级,I级病变局限于趾甲部;II级病变局限于趾部;III级病变局限于足爪部;IV级病变局限于膝关节以下;V级病变发展到膝关节以上。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模型组的病变最严重,通塞脉片组与白花丹参总菲醌中、高剂量组的病变最轻,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1白花丹参总菲醌对TAO大鼠局部体征变化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以白花丹参的根为原料,通过溶剂提取、 溶剂萃取、柱层析和纯化制备而成;主要含有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l,2-二氢丹参酮I、次丹参酮、15,16- 二氢丹参酮I、l-羰基次丹参酮和小红参醌B,其中所含丹参酮 II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三者的总含量不低于70wt%,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的质量比为 0. 45 0. 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是按以下方法制备的以白花丹参的根为原料,粉碎后,以甲醇、95%乙醇或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加热提取、 超声提取,所述溶剂量与原料的重量比为6 15 1,重复提取1 3次,除去药渣,合并滤液在常压或减压条件下浓缩至比重为1. 20 1. 35膏状物,60°C测定;所得膏状物以水悬浮,以有机溶剂萃取2 3次,合并萃取液,再以水洗涤萃取液2 3次,将有机溶剂萃取液浓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硅胶柱洗脱溶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 5 3体积比的洗脱部分,减压蒸去溶剂,所得固体物再以95%乙醇溶解,放置,析晶,滤出结晶,再以95%乙醇重结晶,即得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溶剂提取原料白花丹参的根经过粉碎后,以甲醇、95%乙醇、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加热提取或超声提取,所用溶剂量与原料的重量比为6 15 1,重复提取1 3次,除去药渣,合并滤液,所得滤液在常压或减压条件下浓缩至比重为1. 20 1. 35膏状物,60°C测定;(2)萃取将步骤(1)得到的膏状物以10 12重量倍的水悬浮,用与水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 重复2 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再用与浓缩物等体积的水萃取洗涤,重复水洗2 3 次,弃掉水层,然后分出上层的有机溶剂层,减压蒸去溶剂,得固体物;(3)柱层析将步骤( 萃取得到的固体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先以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0 3体积比洗脱4 6个保留体积,然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 3体积比洗脱8 12个保留体积,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5 3的洗脱部分,减压蒸去溶剂,得红色提取物。(4)纯化将上述得到的红色提取物以95%乙醇溶解,放置,析晶,滤出结晶,再以95%乙醇重结晶,即得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加热提取是用95%乙醇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溶剂为原料的10重量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O)中所述的萃取用有机溶剂是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优选乙酸乙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O)中所述的萃取与减压浓缩,当萃取2次时减压浓缩至萃取液体积量的0. 5倍,当萃取3次时减压浓缩至萃取液体积量的0. 35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先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0 3体积比洗脱5个保留体积,然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 3体积比洗脱10个保留体积,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5 3的洗脱部分。
8.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 2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载体或赋形剂。
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片剂、胶囊剂、滴丸、软胶囊剂及冲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所述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是从白花丹参根中经溶剂提取、柱层析纯化得到的丹参酮的混合物,主要由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组成,三者总含量不低于70%,其中隐丹参酮与丹参酮IIA的质量比为0.45~0.80。该总菲醌提取物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按照药剂学常规生产工艺将其加工成各种剂型,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滴丸和冲剂。
文档编号A61K125/00GK102512496SQ20121000461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孙隆儒, 季梅, 张大伟, 曹春泉, 朱海林, 谢婷婷 申请人: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