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菌的医药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011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螺菌的医药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红螺菌的医药新用途,即红螺菌在制备治疗和预防I、II、III、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主要功能是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免疫系统是识别和抵抗疾病的主要生物防御体系,正常情况下,该系统对人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不产生免疫损伤,但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造成免疫系统的多种细胞功能及其分泌的因子失调而产生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异常产生的疾病治疗相当困难,口服免疫耐受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而其涉及的机制,亦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每一个生物个体都具有过敏性特征,以应对环境的各种刺激,并相应的做出应答反应。 但是每一个生物个体的过敏性体征具有差异性,对各种刺激因素的反应性有高低,耐受能力有强弱,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每个人对白酒的敏感度不一样,有的人喝五十克酒就会醉,而有的人喝五百克酒也不会醉,所以就出现了在同等条件下有的人就会产生免疫损伤导致疾病,而有的人却不犯病,患病之人就是某种过敏性体质,对该过敏原有高致敏性,并产生变态反应;
今天皮肤起痘痘,如粉刺、青春痘等,明天皮肤过敏、瘙痒,如疮疔、皮疹、色斑、牛皮癣等;感觉皮肤最近明显无光泽;皱纹也在悄悄爬上你的脸上。这些都是内病外显症状,说明人身体里的内毒素已经严重超标了;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脂多糖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质A。内毒素位于细胞壁的最外层、覆盖于细胞壁的黏肽上;各种细菌的内毒素的毒性大致相同,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内毒素耐热而稳定,抗原性弱。内毒素同时具有诱导对内毒素的耐受性、刺激淋巴细胞有丝分裂、诱导抗感染的特异性抵抗力、肿瘤细胞坏死作用等生物活性;
过敏体质又称特禀体质,过敏主要是人体免疫力低下,遇到过敏原引起的一系列变态过敏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2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
常见过敏原有两类一类是外源过敏原如花粉、粉尘、牛羊肉、海鲜、霉菌、寄生虫、青霉素磺胺药物等,引发狭义意义上的过敏即I型变态反应,如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眼睛痒、过敏性哮喘、腹痛腹泻等;还有一类是因为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因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引起更为广泛意义上的过敏即I、II、III、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青春痘、牛皮癣、红斑狼疮、糖尿病、尿毒症、口腔及肠胃溃疡、烧烫伤溃疡、艾滋病溃疡、各种癌症以及动脉硬化等;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传统药物只是一些激素类化学药物,只在过敏性疾病发作时使用,治标不治本,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可能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另外,传统激素化学药物并不是起真正的治疗作用,并没有切除病根,只是抑制病情发展,使用后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健康人体肠胃有400种细菌,有益菌占着绝对优势,肠腔中存在的内毒素只有极少量进入外周循环,对机体维持一定的免疫力可能有意义。一旦有害菌占了优势,胃肠菌群就会严重失调,导致各种肠胃病,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害菌排出的毒素侵蚀肠粘膜,内毒素移位,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是人体巨噬细胞最敏感的激活剂,诱导产生IL-1、TNF- a等恶液质素,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导致机体内“健康杀手自由基过多堆积,是造成人体衰老、诱发过敏性疾病和癌症的重要内因。自幼体肠腔内有大肠杆菌开始,就启动了衰老病变的历程;
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是自由基侵害,且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自由基可称万恶之源,百病元凶,人体的老化、许 多疾病的产生都与其密切相关。因此,改善过敏体质就要清除自由基;
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类胡萝卜素不仅能作为维生素A的来源,而且能在人体内发挥抗氧化的作用,清除机体内“健康杀手自由基,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但类胡萝卜素不能抑制内毒素移位进入血液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以类胡萝卜素对过敏体质性疾病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疾病真正的元凶是内毒素;
人体细胞在细菌致病产物的作用下,出现以细胞凋亡为特征的细胞死亡现象,但是宿主在细菌致病产物的作用下并非总是被动的。他们积极主动的调动宿主抗御死亡的机制来对抗细菌的攻击,降低并缓解细菌对宿主的损害程度。当人体多次接触细菌内毒素,再次给予高剂量的内毒素时人体仅出现轻微的反应或不反应,这种现象被定义为内毒素耐受或称之为低应答(hyporesponsiveness),它被认为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可以有效的抑制单核巨噬细胞过度表达引起的炎症反应及败血症休克。内毒素耐受现象一个世纪前就已经被认识到,但其作用机制至今尚未研究清楚,而且内毒素耐受的出现与细胞凋亡的抑制是否有关,也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
一个可以对免疫学家们推论提供支持的研究结果显示农家灰尘里长大的孩子的内毒素吸附量是干净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的两倍,与之相对应的是,干净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哮喘的发病率是农家孩子的两倍。20世纪由于抗生素的开发,感染症持续减少,而与卫生环境的改善、家庭的清洁度急速上升相对应的是哮喘和异位性皮炎发生率也在急速上升。一些免疫学家们的推论称为促进免疫力的成长,需要从包含细菌的外部环境获取刺激;相反若没有外部环境刺激的话,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必然会产生和过敏相同的疾病;
预防过敏症的最有效办法是让病人暴露在含有少许病菌分子的室内尘埃中,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充分工作起来,这种分子叫内毒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红螺菌的医药新用途,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在制备治疗和预防I、II、III、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主要功能是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本发明所述红螺菌,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在制备治疗和预防I、II、III、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该红螺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即内毒素,每次口服最低剂量约为五百亿个红螺菌的菌体;所述药物为治疗和预防I、
II、m、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药物和保健品,主要功能是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肠道内的细菌内毒素移位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造成人体衰老、诱发过敏性疾病和癌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内因。当口服高剂量的红螺菌时菌体会裂解释放大量内毒素,由于机体细胞的无反应性机制而产生对内毒素的耐受性,建立内毒素的口服免疫耐受(oral immune tolerance)而脱敏,这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可以有效的抑制单核巨曬细胞过度表达引起的炎症反应及败血症休克等。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I、II、III、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糖尿病、甲亢、尿毒症、红斑狼疮、牛皮癣、各种溃疡及烧烫伤、各种癌症等,还可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本发明所述I、II、III、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可叫免疫战争疮伤疾病,包括荨 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甲亢、红斑狼疮、尿毒症、糖尿病、牛皮癣、各种溃疡、烧烫伤溃疡、各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一般意义上我们只认为I型超敏变态反应才是过敏疾病,实际上ι、π、ιπ、ιν型变态反应都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即免疫损伤,俗称炎症,临床表现为红肿痛热和受累器官生理功能紊乱。在临床上往往是混合型超敏变态反应,如青霉素所致过敏反应以I型变态反应为主,亦可引起III、II型变态反应,偶尔也有IV型变态反应发生。大多变态反应都会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如甲亢、红斑狼疮、糖尿病、尿毒症、各种溃疡、各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而癌症则是IV型变态反应的继发性产物,是对恶性炎症的一种适应性变化,IV型变态反应在病灶部位反复交替发作,引发炎症性反应的过度发生,造成自身组织变形坏死即免疫损伤,当这种恶性炎症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为了隔离炎症发病因子,避免更大的伤害,邻近受伤害的细胞内形成一种异常蛋白聚集体的病变结构,且不断增生,便发生癌变了。心脑血管疾病则主要是III型变态反应的次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一般是由于各种因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异性蛋白,药物或化学药品等)在体内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动脉血管的结缔组织中引起血管间质坏死,并致胶原纤维增生而硬化血管,严重时侵及内脏血管,造成内脏肝肾心脑损伤,同时炎症也推高血压。本发明所述红螺菌制备的药物为口服制剂形式,药品每个最小包装剂量约为五百亿个红螺菌菌体,需要的时候,在上述药物中加入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如免疫多糖、
类胡罗卜素等等。本发明制备的药物应用于ι、II、m、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均表现超强治疗效果。以本发明人先垂范口服,以自愿为原则,进行各病症的临床试验,历时十六载,相关病例数千例,初步统计显示治疗显效率达100%,许多皮疹瘙痒患者,开始对本发明产品持怀疑态度,不敢口服,只是涂擦和沐浴,治疗效果也不错。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人从1993年开始,将红螺菌制剂用于禽畜的养殖,大量应用试验验证了红螺菌无毒副作用。红螺菌菌体被禽畜饮用后,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可有效治疗禽畜皮肤疙瘩、肠胃病症、哮喘等疾病,所饲喂禽畜皮肉鲜嫩,毛色光亮。在此本发明人亲身试用红螺菌制剂,确定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后,鼓励亲朋好友试用,慢慢逐步宣传开来,以至于多人求药,均无偿试用,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实施例I.红螺菌医药制剂的制备。红螺菌细胞弧形或螺旋形,O. 8 1.5 μ m宽,极生鞭毛运动,细胞行二分分裂,革兰氏染色阴性。光合色素为细菌叶绿素a和红螺菌黄素类类胡萝卜素。红螺菌生活在湖泊、池塘的淤泥中,细胞喜在光照厌氧条件下光合异养生长。模式种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沼泽红假单胞菌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红螺菌培养基的配方为NH4C10. Ig ; NaHC03 :0. Ig ;K2HP04 :0. 05g ;CH3C00Na 0. Γθ. 5g ;MgS04 · 7H20 0. 02g ; NaCl :0. 05 0. 2g ;生长因子 lml,蒸馏水 97ml,微量元素溶液1ml,pH为7. 0,加入O. 1% O. 3%的蛋白胨。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红螺菌菌种, 25-35°C光照厌氧培养,培养液会慢慢变红,一星期后,菌液浓度即可达到每毫升30亿个,然后沉淀收集菌体即可。再根据药物的规定要求,制作成红螺菌医药制剂。实施例2.动物实验验证红螺菌制剂的安全有效性。将红螺菌制剂大量添加到禽畜的饮用水中,或者拌入饲料中饲喂。大量应用于鸡鸭鹅、猪狗牛羊、鱼虾蟹蛘等的养殖,十九年来无任何毒副反应发生,验证了红螺菌具有高安全性,且可以治疗禽畜的皮肤疙瘩、肠胃病症、哮喘等病症,对治疗红白痢疾有特效。饲喂一段时间后,禽畜皮肉鲜嫩,毛色光亮。红螺菌制剂能够改善养殖动物的性情,防止养殖群体内部相互攻击,盖因降低了养殖动物体内的内毒素毒性,克制了其“火性”。实施例3.本发明的红螺菌制剂,人体临床用于I、II、III、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均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立竿见影。当大量红螺菌口服进入人体肠胃后,菌体即刻裂解释放内毒素,由于机体细胞的无反应性机制而产生对内毒素的耐受性,建立口服免疫耐受(oral immune tolerance)而脱敏。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I、II、III、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糖尿病、甲亢、尿毒症、红斑狼疮、牛皮癣、各种溃疡及烧烫伤、各种癌症等,还可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I.治疗肠胃过敏症属于I、IV型超敏性疾病,当人体胃肠菌群失调时,当口服高剂量的红螺菌时菌体会裂解释放大量内毒素,由于机体细胞的无反应性机制而产生对内毒素的耐受性,可有效提高机体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害菌排出的毒素侵蚀肠粘膜的抵抗能力,抑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解除肠粘膜充血红肿(过敏症)现象,恢复消化道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因此人们试用红螺菌制剂后,都感觉饿的更快些了,皆因恢复了消化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所致。患者罗某,男,51岁,湖南澧县人,单身汉,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犯胃病,每次吃上一点红螺菌后,能管一段时间保证胃病不犯;患者刘某,40岁,湖南安乡县人,食欲差,且便秘,服用红螺菌后,两三天就不便秘了,且胃口大开;患者胡某,男,56岁,患中风后打嗝不停,这是胃肠道受到刺激后的过敏反应,十多天无法正常饮食和入睡,医生只能使用麻醉类药让他安静几个小时,口服红螺菌后,十多分钟就停止了打嗝,很快入睡,后来没有再打嗝了。2.治疗口腔溃疡、烧烫伤溃疡等属于II、III型超敏性疾病,自身抗体或免疫复合物引发过激的自身免疫反应,先引起组织损伤,再才导致感染溃烂。患者卢某,男,53岁,湖南津市人,患口腔溃疡二十多年,使用了不少偏方仍不见效,只是断断续续口服了一个月的红螺菌,彻底治好了,至今已有八年了一直未见复发;患者张某,男,55岁,湖南安乡县人,轻度中风后腿脚不灵活,搭乘摩托车被烟 严重烫伤,适逢他在推广红螺菌用于养殖,天天口服红螺菌,所以在没有使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下,烫伤部位没有感染发生,且愈后不留疤痕。3.治疗红斑狼疮、尿毒症、糖尿病、牛皮癣等属于III型超敏性疾病,口服红螺菌制剂,减低或清除病灶部位的炎症因子,解除病灶结缔组织内充血红肿现象(过敏症),恢复组织器官功能,此类疾病需长期间隙服用红螺菌制剂。患者赵女士,65岁,河北保定人,患系统性红斑狼疮近二十年,已经是下肢肿胀,且彻夜难眠,每天口服红螺菌两次,三天后人就感觉轻松了许多,第十二天时,腿肿胀已消除,红斑色素也有些退去了 ;患者曾某,男,62岁,湖南津市人,糖尿病晚期,眼睛已失明,手脚也已有溃烂,服用红螺菌后,第二天眼睛就好像能见一点光影,第三天,肿胀的腿脚有了一点知觉,排便稍有改善,小便黄色明显减退,精神状态明显提高,病人自己都开始有信心能自理了,第二十五天晚十点感觉有点饿,吃了一大碗饭,结果至凌晨四点胃食道反流,窒息而亡;患者伍女士,38岁,湖南常德人,患慢性肾病多年,尿蛋白+++,靠中药维持在尿蛋白+左右,口服红螺菌后,病情得到了改善,十五天后检查尿蛋白未检出,后来停了中药,只是断断续续吃红螺菌;患者雷女士,45 岁,广州人,患牛皮癣,口服红螺菌,每日两次,一星期后有些鳞片开始脱落,两星期时皮肤已显得很光滑了,一个月时皮肤已接近正常状态。4.治疗荨麻疹、湿疹、过敏性哮喘等属于I型超敏性疾病,口服红螺菌制剂,三天后就明显好转,此类疾病需长期间隙服用内毒素制剂。好转程度视个人体质及年龄而定,年龄越小越容易形成免疫耐受,治疗远期效果越好。患者程某,男,25岁,上海人,患荨麻疹,开始不敢口服红螺菌,只是在患处外用红螺菌,也能减轻病情,后来才口服红螺菌,两年多了未见复发;患者张某,男,20岁,湖南澧县人,患湿疹,每日一次口服红螺菌一星期后,瘙痒症状明显减轻,一月时基本痊愈了 ;患者周某,女,70岁,患哮喘病,每到冬天就病情加重,经常跑医院,口服红螺菌后,喘症明显控制住了,一个冬天没有进医院,且还可以天天玩麻将;......。5.治疗牙龈肿痛、青春痘和抗癌症等属于IV型超敏性疾病,口服红螺菌制剂,应用于牙龈肿痛治疗,一般只要三至五小时就好转,无一不见效果,且大多数都是难以医治的牙火肿疼;癌症患者服用红螺菌后,三至五小时也会减轻病痛,十多个小时后受累器官会慢慢恢复部分功能。患者田某,女,43岁,湖南津市人,牙龈肿痛厉害,吃了一些中药和西药却不见效果,口含冰水也不能止痛,口服红螺菌后,不到半天的功夫就减轻了疼痛;患者肖某,男,16岁,湖南津市人,青春痘布满面部及胸部和背部,每日一次口服红螺菌一星期后,痘痘的红肿现象明显减退了,一月后,青春痘的发生量明显下降了 ;患者周某,男,48岁,深圳人,肝癌晚期,口服红螺菌后,大约五小时后,病痛开始有些减轻,吃稀饭时不再呕吐,第二天时,不再使用杜冷丁止痛了,小便颜色变淡了,且变得流畅一些,两星期后因器官功能衰竭而亡;患者黄某,男,56岁,湖南澧县人,肺癌晚期,在颈部已有多个淋巴瘤,完全放弃了治疗,因肺部炎症导致缺氧,舌质变成了紫绀色,每日口服三次红螺菌后,病痛第二天就轻松了许多,一星期后舌质颜色已变成淡红色,面色已经是去病态了,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两年了至今还活在人间。6.治疗肛瘘等属于IV型超敏性疾病。肛瘘是生理代谢之毒淤积在肛周围,形成硬结,先产生IV型变态反应(炎症),硬结溃腐成痈,肛痈溃后不敛,便成了肛瘘,再才导致反复感染变得经久不愈。患者陈某,男,46岁,湖南澧县人,肛痈已形成且引起了全身高烧,口服红螺菌后,五六个小时就减轻了一些病痛,接着每日多次口服红螺菌,肛痈破溃后愈合很好,没有形成肛瘘,第二年在肛门另一处又犯肛瘘,刚开始有红肿症状出现时就口服红螺菌,结果只是十多天就控制住了病情,患者的三弟曾经同样患肛瘘两次,每次都使用了许多抗生素和结合手术治疗,治疗结果却不是很理想。7.治疗心血管疾病口服红螺菌制剂后,克制了炎症反应的过度发生,也减少了炎症因子的产生,亦因炎症因子是导致动脉硬化的病因,也就解除了动脉硬化,所以人们服用红螺菌后,供血较充盈,都会面目一新,同时也能降低血压。患者朱某,男,61岁,湖南津市人,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足趾发黑,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彻夜难眠,每日两次口服红螺菌制剂后,受影响的肢体紫绀色(缺氧症状)很快消退,一星期后就能安静睡眠了,且间歇性跛行得到明显改善;患者何某,女,73岁,湖南澧县人,经常胸痹心痛,靠救心丸才能解痛,她也患便秘疾病,后来长期间隙口服红螺菌治好了她的便秘之疾,同时也治好了她的心绞 痛;患者徐某,男,59岁,湖南津市人,早期肺癌,血压85—130毫米汞柱,使用红螺菌制剂日服三次,患者即刻感觉病情有明显好转,十五天时,血压下降至70—120毫米汞柱,一个月 时血压已下降至60—100毫米汞柱,此时的血压数是患者身体正常时期的数字,两个月后的各次检查还保持在这个值,在此期间患者未使用任何其他药物。
权利要求
1.红螺菌的医药新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红螺菌,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在制备治疗和预防ι、π、ιπ、ιν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ι所述红螺菌的医药新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红螺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每次口服最低剂量约为五百亿个红螺菌菌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红螺菌的医药新用途,其特征是所述药物为治疗和预防I、II、III、IV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药物和保健品,主要功能是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红螺菌的医药新用途,即红螺菌在制备治疗和预防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主要功能是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对于超敏变态反应性疾病,除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之外,至今尚无真正有治疗意义的药物。本发明所述的红螺菌制剂经过大量的动物试验,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糖尿病、甲亢、尿毒症、红斑狼疮、牛皮癣、各种溃疡及烧烫伤、各种癌症等,还可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了红螺菌制剂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显效率为100%,康复程度视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而定,且年龄越小,远期疗效越好。
文档编号A61P37/08GK102824373SQ20121033695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
发明者韩少坤 申请人:韩少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