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1651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口腔正畸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错颌畸形已经成为三大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和错颌畸形)之一。牙颌畸形对口腔健康、口腔功能、颌面骨骼的发育及外貌都有很大的影响。口腔正畸学已被认为是口腔保健治疗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自动化排牙是指首先利用3D数字成像技术与三维建模技术,得到精确的三维牙列模型图像;然后利用正畸学中的排牙规则并通过合适的算法对三维牙列模型图像中的牙齿进行自动化排牙,从而为实际的排牙方案提供预测和评估。转移托盘是应用于口腔正畸,通过转移托盘可快速方便的将托槽(牙齿正畸器)定位粘接在患者的牙齿上,然后通过定位好的托槽对牙齿进行正畸。目前,是通过在待正畸牙列石膏模型上口外粘接托槽,然后根据粘接有托槽的待正畸牙列模型进行倒模生成转移托盘。然而,由于在待正畸牙列模型上定位托槽过程将依赖于参与治疗的医生,因此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位患者可能有不同的托槽定位结果,不同的定位结果会将产生不同的转移托盘,从而现有转移托盘定位托槽的准确率低,进而通过欠准确的转移托盘进行托槽定位粘接将会导致正畸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转移托盘定位粘接托槽的准确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根据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所述转移托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设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还原单元,用于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所述转移托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然后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再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最后根据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所述转移托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与目前根据直接在待正畸牙列模型手工目测定位粘接托槽后再进行倒模生成转移托盘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其中目标排牙三维模型是依据理想牙列位置自动生成的牙列模型,然后在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定位托槽,之后将定位有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最后根据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是在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定位的托槽,因此通过本发明的转移托盘在需要正畸牙列上进行定位粘接后,在精确定位的托槽和矫治弓丝作用下会准确的矫治出目标排牙结果,从而本发明中的转移托盘可提高定位托槽的准确率及正畸结果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装置的组成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装置的组成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101、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预期牙列模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过程具体为:获取所述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及颅面颌骨三维数据;在所述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和所述颅面颌骨三维数据上选取特征点,所述特征点为各牙齿的尖窝解剖标志点和颅颌骨骼上的解剖标志点;根据所述选取的特征点构建排牙平面和牙弓曲线,所述排牙平面包括正中矢状面、水平平面及排牙咬合平面,所述牙弓曲线包括上颌排牙曲线和下颌排牙曲线;根据预置牙齿位置对所述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中的牙齿进行移动,以生成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所述预置牙齿位置包括目标上下牙列矢状向位置、目标上下牙列垂直向位置、目标上下颌牙列间位置。102、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其中,矫治弓丝是基于目标排牙三维模型而确定的,矫治弓丝具体通过应用B样条曲线、四次曲线方程、或排牙过程中使用的排牙弓形等方式生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的矫治弓丝满足临床条件对弓形的要求,同时自动支持不同截面形状、尺寸的弓丝。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托槽具体可以为个性化托槽或成品数字化托槽,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托槽为个性化托槽时,基于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精确定位托槽体部模版,同时生成个性化槽沟。生成与牙面形态一致的个性化托槽底板,并将其与托槽体部融合形成个性化托槽整体;当所述托槽为成品数字化托槽时,各型成品托槽数字化模型在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的基础上,将其定位于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之上使之底板与所有牙齿表面间隙最小化,且托槽槽沟与矫治弓丝紧密嵌合,但可以在此基础上调整矫治弓丝形态或沿矫治弓丝进行成品托槽的滑动,从而完成成品托槽的精确虚拟定位。103、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目标排牙三维模型还原成未治疗状态的位置,同时根据牙齿的参数变化,将托槽及底板相应地进行坐标变换附着在还原成未治疗状态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需要说明的是,将目标排牙三维模型还原成未治疗状态的位置,以使得后期生成的转移托盘为未治疗状态牙列的形态,即生成的转移托盘可在未治疗状态的牙列上配合使用。104、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移托盘模型以STL(stereolithography,光固化立体造型术)网格模型格式输出。105、根据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生成转移托盘。其中,所述转移托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内托盘为弹性软质材料,便于定位托槽和粘结后脱位,外托盘为硬质材料,用于支撑固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201、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包括:获取所述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及颅面颌骨三维数据;在所述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和所述颅面颌骨三维数据上选取特征点,所述特征点为各牙齿的尖窝解剖标志点和颅颌骨骼上的解剖标志点;根据所述选取的特征点构建排牙平面和牙弓曲线,所述排牙平面包括正中矢状面、水平平面及排牙咬合平面,所述牙弓曲线包括上颌排牙曲线和下颌排牙曲线;根据预置牙齿位置对所述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中的牙齿进行移动,以生成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所述预置牙齿位置包括目标上下牙列矢状向位置、目标上下牙列垂直向位置、目标上下颌牙列间位置。其中,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包括所有待正畸的牙齿,待正畸的牙齿是指一个患者所有需要矫正的牙齿。在患者的牙齿矫正之前,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牙列的拥挤状况,选择矫正方案,判断是否需要拔牙,确定患者所有待正畸的牙齿。需要说明的是,牙列三维数据包括牙根数据与牙冠数据,即体现牙齿表面的凸凹信息和包裹在牙龈内部的牙根信息,能够全面反映牙齿位置与状态。牙列三维数据可以通过口腔扫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其他技术获取,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特征点为各牙齿的尖窝解剖标志点和颅颌骨骼上的解剖标志点。牙齿的尖窝解剖标志点包括但不限于颊侧尖点、舌侧尖点以及窝点,颅颌骨骼上的解剖标志点包括但不限于左右眼眶的眶点、左右外耳的耳点以及鼻尖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上下牙列矢状向位置的设定:根据正畸头影测量对上下前牙理想位置角度值的定义,在计算机中正中矢状面的头影图像上选取相应的特征点构建下前牙下颌平面角(L1/MP)和上前牙轴倾角(U1/FH),使其能在该平面上进行前后向移动,最终达到上述两角度的正常值范围(93.9°±6.2°,113.0°±6.3°),上下颌排牙曲线与前牙特征点绑定拖动其前后移动最终确定上下颌牙列所在理想矢状向位置。上下牙列垂直向位置的设定:根据理想咬合关系设定下颌牙齿所有颊尖点,及上颌第一二双尖牙、磨牙近远中点均在下颌排牙曲线上,上颌中切牙及尖牙点位于上颌排牙曲线上,侧切牙位于上颌排牙曲线上方0.5mm的投影曲线之上。上下颌牙列间位置关系的设定:将同等评估率(PeerAssessmentRat-ing,简称PAR指数)分解成更加直观的特征点距离约束:空间距离,咬合面投影的水平距离,咬合面法向投影的垂直距离,与矢状面的距离,与牙弓曲线的距离。在排牙过程中,通过最近点匹配和力导向的方法,使得上述距离尽量最小。在实际实现中,对上述距离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使得各约束得到不同级别的满足,比如切牙近中点与矢状面的距离要求比相邻后牙的近中点与该牙的远中点相近的要求更为严格。采用迭代的方式对牙齿位置进行优化,每次优化结束后,可以固定已经到达较好位置的牙齿,或者进行一定手工调整后,再进行下一次迭代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将每颗牙齿的移动分解成空间位移、唇舌倾、近远中倾及旋转等基本变换,得到相应的参数变化,作为牙齿移动的数值参考。202、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其中,矫治弓丝是基于目标排牙三维模型而确定的,矫治弓丝具体通过应用B样条曲线、四次曲线方程、或排牙过程中使用的排牙弓形等方式生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的矫治弓丝满足临床条件对弓形的要求,同时支持自动不同截面形状、尺寸的弓丝。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托槽具体可以为个性化托槽或成品数字化托槽,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托槽为个性化托槽时,基于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精确定位托槽体部模版,同时生成个性化槽沟。生成与牙面形态一致的个性化托槽底板,并将其与托槽体部融合形成个性化托槽整体;当所述托槽为成品数字化托槽时,各型成品托槽数字化模型在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的基础上,将其定位于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之上使之底板与所有牙齿表面间隙最小化,且托槽槽沟与矫治弓丝紧密嵌合,但可以在此基础上调整矫治弓丝形态或沿矫治弓丝进行成品托槽的滑动,从而完成成品托槽的精确虚拟定位。203、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目标排牙三维模型还原成未治疗状态的位置,同时根据牙齿的参数变化,将托槽及底板相应地进行坐标变换附着在还原成未治疗状态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需要说明的是,将目标排牙三维模型还原成未治疗状态的位置,以使得后期生成的转移托盘为未治疗状态牙列的形态,即生成的转移托盘可在未治疗状态的牙列上配合使用。204、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移托盘模型以STL(stereolithography,光固化立体造型术)网格模型格式输出。205、将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的表面增厚1.5mm生成内托盘模型。其中,内托盘模型结果以STL网格模型格式输出。206、根据所述内托盘模型生成所述内托盘。其中,所述内托盘为弹性软质材料,便于定位托槽和粘结后脱位。207、将所述内托盘模型的表面增厚1.0mm生成外托盘模型。208、根据所述外托盘模型生成所述外托盘。其中,所述外托盘为硬质材料,用于支撑固定。209、通过双层压膜方式组合所述内托盘和所述外托盘以生成所述转移托盘。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内托盘模型和外托盘模型的STL数据应用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3D打印。其中内托盘模型为弹性软质材料,以便于定位托槽和粘结后脱位,外托盘模型为硬质材料以提供足够支撑固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双层压膜方式制作临床用转移托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方法,首先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然后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再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最后根据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所述转移托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与目前根据直接在待正畸牙列模型手工目测定位粘接托槽后再进行倒模生成转移托盘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其中目标排牙三维模型是依据理想牙列位置自动生成的牙列模型,然后在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定位托槽,之后将定位有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最后根据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是在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定位的托槽,因此通过本发明的转移托盘在需要正畸牙列上进行定位粘接后,在精确定位的托槽和矫治弓丝作用下会准确的矫治出目标排牙结果,从而本发明中的转移托盘可提高定位托槽的准确率及正畸结果准确性。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1、设置单元32、还原单元33、生成单元34。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设置单元32,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还原单元33,用于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生成单元34,用于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所述生成单元34,还用于根据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所述转移托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所示方法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41、设置单元42、还原单元43、生成单元44。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设置单元42,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还原单元43,用于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生成单元44,用于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所述生成单元44,还用于根据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所述转移托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获取单元41包括:获取模块411,用于获取所述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及颅面颌骨三维数据;选取模块412,用于在所述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和所述颅面颌骨三维数据上选取特征点,所述特征点为各牙齿的尖窝解剖标志点和颅颌骨骼上的解剖标志点;构建模块413,用于根据所述选取的特征点构建排牙平面和牙弓曲线,所述排牙平面包括正中矢状面、水平平面及排牙咬合平面,所述牙弓曲线包括上颌排牙曲线和下颌排牙曲线;移动模块414,用于根据预置牙齿位置对所述需要正畸牙列的三维数据中的牙齿进行移动,以生成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所述预置牙齿位置包括目标上下牙列矢状向位置、目标上下牙列垂直向位置、目标上下颌牙列间位置。所述生成单元44,还用于将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的表面增厚1.5mm生成内托盘模型;所述生成单元44,还用于根据所述内托盘模型生成所述内托盘,所述内托盘为弹性软质材料。所述生成单元44,还用于将所述内托盘模型的表面增厚1.0mm生成外托盘模型;所述生成单元44,还用于根据所述外托盘模型生成所述外托盘,所述外托盘为硬质材料。所述生成单元44,具体用于通过双层压膜方式组合所述内托盘和所述外托盘以生成所述转移托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2所示方法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移托盘的生成装置,首先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然后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再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最后根据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所述转移托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与目前根据直接在待正畸牙列模型手工目测定位粘接托槽后再进行倒模生成转移托盘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其中目标排牙三维模型是自动生成的牙列模型,然后在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定位托槽,之后将定位有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最后根据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是在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定位的托槽,因此通过本发明的转移托盘在需要正畸牙列上进行定位粘接后,在精确定位的托槽和矫治弓丝作用下会准确的矫治出目标排牙结果,从而本发明中的转移托盘可提高定位托槽的准确率及正畸结果准确性。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所述转移托盘的生成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获取单元、设置单元、还原单元、生成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提高转移托盘定位托槽的准确率。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获取需要正畸牙列对应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基于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和矫治弓丝,按牙位将托槽设置在所述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上;将设置有所述托槽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中的牙齿位置,还原到未治疗状态的位置;根据所述还原后的目标排牙三维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模型;根据所述转移托盘模型生成转移托盘,所述转移托盘包括内托盘和外托盘。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