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86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手术器械,具体为一种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介入手术中,需要对局部的血管进行阻断,采用球囊扩张导管代替血管钳可以有效地防止对血管壁的损伤。目前国外存在一款阻断球囊,是首先通过微小切口将球囊扩张导管伸入血管中,利用球囊扩张导管前、后端的球囊,在需要阻断部位的血管两端膨胀,将该段血管阻断;然后,再通过位于两球囊之间导管壁上的微孔注入目前常用的药物,对该段血管进行治疗;然而,由于药物与血管壁的接触不紧密,这些药物只能对血管内病变(如血栓)起到一定作用,而对于血管壁(内膜增生组织)几乎无治疗和预防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提高药物效果的球囊扩张导管;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球囊扩张导管的前端为工作区,所述工作区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阻断球囊,工作区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阻断球囊,两个所述阻断球囊之间设置有投药微孔,所述投药微孔靠近其中一个阻断球囊;投药微孔与远离投药微孔的球囊之间设置有一个工作球囊,所述工作球囊的有效长度大于投药微孔与远离投药微孔的球囊之间距离的一半。

进一步,所述工作球囊的前后两端与所述阻断球囊之间距离为3mm至10mm。

进一步,所述工作球囊的长度在30mm至300mm之间。

进一步,所述工作球囊包括圆柱状外壁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的长度不小于整体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所述填充部的外表面光滑或者设置有凹凸不平构造。

进一步,所述凹凸不平构造为沟槽、凸楞或凸点。

进一步,所述工作球囊长度不小于整体长度的3/4。

进一步,所述第一阻断球囊和所述第二阻断球囊由第一阻断口和第二阻断口分别控制。

进一步,所述工作球囊通过单独的充填口控制。

进一步,所述投药微孔靠近所述第一阻断球囊。

本实用新型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通过在球囊扩张导管前端的两个球囊之间设置工作球囊,有利于治疗。例如,溶栓治疗,可以先充盈前后端的2个球囊,阻断病变部位的血管,然后通过上述的微孔注入溶栓药物,使局部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明显增高,有利于溶栓的同时,又减少了全身的药物剂量,减少了药物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本球囊导管还可以在阻断的病变部位两端血流的同时,充盈中间的工作球囊,使一些药物(比如预防内膜增生的药物,紫杉醇或者雷帕霉素,或者抗凝药物,如肝素等)粘附在血管壁上,从而达到治疗或者预防血栓的目的。与目前的药物球囊相比,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这种球囊与目前市场上的普通扩张球囊没有任何区别,而且功能增加,治疗的范围增加。如果不充盈两端的阻断球囊,中间的工作球囊也可以作为一种普通球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导管;2、芯管;3、第一阻断球囊;4、第二阻断球囊;5、工作球囊;6、第一阻断通道;7、第一阻断口;8、第二阻断口;9、充填口;10、第二阻断通道;11、阀门;12、注药口;13、吸引口;14、给药通道;15、注药微孔;16、充填部;17、血管;18、引导丝;19、引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由导管1、芯管2、第一阻断球囊3、第二阻断球囊4、芯管2、吸引口13、第一阻断口7、第二阻断口8、注药口12和工作球囊5组成。第一阻断球囊3远离球囊扩张导管前端;第二阻断球囊4靠近球囊扩张导管的前端。其中,第一、第二阻断球囊之间设置有注药微孔15;注药微孔15靠近第一阻断球囊3,当然,也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二阻断球囊4的位置。工作球囊5设置在投药微孔与第二阻断球囊4之间。充填工作球囊5的长度可以在30mm至300mm之间,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工作球囊5两端与第一阻断球囊3和第二阻断球囊4之间均留有3mm至10mm的间距,该间距也可以是5mm。

图1中的工作球囊为一个,长度从注药微孔15到第二阻断球囊4,由充填口9控制。通过从充填口9充入液体或气体将工作球囊充胀。充胀后工作球囊的有效长度,应当大于投药微孔与远离投药微孔的球囊之间距离的一半。操作时应调整充填压力,使工作球囊5充胀后撑住血管壁。

工作球囊5主要由圆柱状外壁的填充部16构成,两端设置有过渡部分。填充部16的长度应大于整体长度的一半,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填充部16的长度,决定了工作球囊的性能,因此,将填充部16的长度视为工作球囊的有效长度。当然,填充部16不限于光滑圆柱面,在圆柱面上设置沟槽,凸楞或者凸点等可以在充填和手术过程中通过工作球囊5凹凸不平的外壁,刮蹭血管内壁,使血管内部轻微破损,有利于吸收药物。

如果填充部16的长度大于整体长度的3/4,提高工作球囊5的有效治疗长度。

为了方便控制,第一阻断球囊3由第一阻断口7通过第一阻断通道6控制;第二阻断球囊4由第二阻断口8通过第一阻断通道10控制。

如图2所示,工作区的前端设置有引导管19。第二阻断球囊穿设在引导管19外。引导丝18从前端穿入引导管19内部,从引导管19后端穿出后,沿球囊扩张导管外表面延伸。引导丝18类似导轨的作用,通向需要治疗的血管;球囊扩张导管通过引导管19引导,可以沿引导丝18伸入病灶。

如图3所示,具体工作时,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阻断长度合适的球囊扩张导管。在合适的部位对血管17切口,将本实用新型的球囊扩张导管从切口插入。当前端的第一阻断球囊3到达预订部位A的后端,通过第一阻断口7对第一阻断球囊3进行充胀操作,充胀后的第一阻断球囊3撑住血管壁,在位置填充部16阻断血管。接着,通过第二阻断口8对第一阻断球囊3进行充胀操作,充胀后的第二阻断球囊4撑住血管壁,在位置B阻断血管17。此时,在第一阻断球囊3与第二阻断球囊4之间通过血管形成封闭的用药腔。然后,通过充填口9对工作球囊5进行充胀操作,将血管17内的血挤向前方,当工作球囊5的外壁与血管壁紧贴,甚至可以稍微撑胀一些。充胀完毕,锁紧阀门11。由于工作球囊5的充填,对血管壁进行了挤压。此时,引导丝18被工作球囊5挤压在血管内壁上,引导丝18的移动会造成血管内壁的轻微破损,这些轻微破损同样有利于血管内壁组织对药物的吸收。

在注药口12注入药液,经给药通道14由注药微孔15进入用药腔。由于药液必须通过挤压才能进入血管壁和工作胶囊5之间,可以使一些药物(比如预防内膜增生的药物,紫杉醇或者雷帕霉素等;或者抗凝药物如肝素等)通过工作球囊的挤压粘附在血管壁上,产生治疗效果,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几乎全部发挥作用,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可以有效缩短用药时间。治疗完毕,可以通过注药口12将药液抽走,避免过多的药液顺血管进入体内,引起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抽取药液后,释放阻断球囊,完成工作区对应的血管段的手术。

本实用新型阻断的球囊扩张导管通过将两个阻断球囊之间的用药腔内设置对血管内壁形成挤压的工作球囊5,有利于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通过工作球囊5表面凹凸不平的构造,对血管内壁进行刮蹭,造成血管内壁的轻微破损,使药液浸入组织内部,有利于血管内壁对药物的吸收;加上阻断球囊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溶栓,还适用于治疗血管内壁的组织增生。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