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592阅读:1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病人在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目前,多使用扩张球囊导管治疗,利用扩张的球囊对吻合口进行扩张,以治愈吻合口狭窄的后遗症。然而现有的球囊在充气后均呈等径的圆柱状,难以在吻合口准确定位,且其外表面非常光滑,而球囊在扩充时其受力往往不对称,极易造成球囊的滑动,从而没有在要扩张的吻合口发生作用,甚至给患者带来临床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集成了引流导管、鼻伺导管及球囊导管的集成导管,安装在所述集成导管外壁上的球囊,所述球囊包括前端、中端及后端,所述球囊的囊壁的中端最厚,延展至前、后端时囊壁逐渐减薄,从而使球囊在充气后扩张成前后端大而中端小的葫芦状,在所述球囊的中端的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防滑纹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球囊充气后呈前后端稍大而中端小的葫芦状,从而起到自引导的作用,使得其直径较小的中端恰好卡接在吻合口上,并且其稍大的前后端分别卡住吻合口的上下两端,使得球囊不易跑位;

2、球囊的中端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防滑纹路,增大了球囊在吻合口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球囊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球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集成导管1和球囊2,集成导管1集成了引流导管11、鼻伺导管12及球囊导管13,球囊2安装在集成导管1的外壁上,集成导管1上设有与引流导管11相通的引流孔111,与鼻伺管12相通的鼻伺孔121,以及与球囊导管13相通并用于对球囊2充气的气孔131。球囊2根据进入食管的方向依次包括前端、中端及后端。如图2所示,球囊2的囊壁的中端最厚,延展至前、后端时囊壁逐渐减薄,从而使球囊2在充气后扩张成前后端稍大而中端稍小的葫芦状,从而在食管中起到自引导的作用,使得其直径较小的中端恰好卡接在吻合口上。在球囊2的中端的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防滑纹路21,增大了球囊在吻合口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球囊移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